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24
  • 面向低资源语言机器翻译的平行语料句对齐评分

    分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4-06-05

    摘要: 目的 量化低资源语言平行语料的句对齐评分,获取高质量平行语料,提升机器翻译的性能。 方法 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无监督句嵌入双语平行语料句对齐评分方法 NeuroAlign:将平行句对嵌入至同一向量空间,计算平行语料中给定候选句对的对齐评分,然后根据评分排序过滤分值较低的平行句对,获得高质量的低资源语言双语平行语料。 结果 BUCC2018 平行文本挖掘任务中 F1 值可提升 0.5-0.8;CCMT2021 低资源语言神经机器翻译中 BLEU 值可提升 0.1-10.9;句对齐评分可接近人工评分。 局限 限于低资源双语平行语料的资源匮乏,未在藏汉、维汉、蒙汉以外的语言对上进行探索研究。 结论 可以有效应用至低资源语言平行语料的句对齐评分,从数据源端提升语料质量,进而改进机器翻译的效果。

  • 科技论文数据库作者识别号的适用性研究

    分类: 管理学 >>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6-05

    摘要: 目的 检验主要科技论文数据库的作者识别号的覆盖范围与准确性,并验证其能否直接用于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的实证研究。方法 以825位华人科学家的发表论文为标准数据集,通过检索和收集科技论文数据库中科学家识别号及其论文信息,计算数据的覆盖率、准确性和稳健性,并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验复现检验数据库的适用性。结果 第一,WOS、Scopus、AMiner和OpenAlex四个数据库可检索到90%以上的华人科学家识别符,ORCID覆盖率不足50%。第二,Scopus的准确性最高为85.2%,OpenAlex最低仅为51.2%;第三,直接使用数据库作者识别号的数据用于实证研究会引入不可忽视的误差。局限 准确集主要由青年科学家组成,学科层面未覆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 当前主要数据库的作者识别号还不能直接应用于大规模数据的实证研究,可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科学家成果认证信息平台来提高中国作者姓名识别准确性。

  • Hindawi期刊批量撤销论文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6-05

    摘要: 目的 分析Hindawi期刊批量撤销的论文的部分特征,以期为中国科技期刊处理对出版流程的系统性操纵提供参考; 方法 从Hindawi XML文集获取撤稿声明与被撤销论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分析被撤销论文的作者所属机构与被引用情况; 结果 Hindawi期刊在2022年11月16日至2024年3月20日共撤销11371篇论文。被撤销论文74.7%发表于2022年,从投稿到接收平均46日,从投稿到发表平均77日,从发表到被撤销平均526日。同期发文量最多的50所中国内地机构参与发表18.6%的被撤销论文; 结论 批量撤销牵涉到对出版流程的系统性操纵的论文,是出版商打击“论文工厂”的实践。尽管被批量撤销的论文绝大部分有来自中国内地的作者,但不能认为被撤销论文的作者对中国科研人员具有代表性。中国科技期刊应避免由编辑工作失能导致出版流程被操纵,科研机构应加强科研诚信教育以避免中国作者涉入类似事件。

  • A LLM-based RPA System for Optimizing Workflows in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分类: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提交时间: 2024-06-05

    摘要: This paper aims to leverage the advancements in General Computer Control (GCC)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risk management operations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pecifically, we introduce an LLM-based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 framework designed to enhance front-line employee work, adapt to the specific need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automate tasks requiring minimal cognitive effort.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proposed framework, stress testing, a common task for risk management department, is used as a case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PA system can improve efficiency, reduce costs, and minimize errors, all without significantly altering the existing workflow. Moreover, to address customer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prompts copyright protection issues, a storage method that separates the server from the client is used. Finally, empirical evidence implies that even models with weaker capabilities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work objectives when guided by detailed prompts.

  • 1例急性巨细胞感染继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个案报告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分类: 医学、药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提交时间: 2024-06-05

    摘要: 总结分析1例巨细胞感染继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案例,本例患者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伴呕吐、冷汗等表现,无发热、咳嗽症状。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予以降低颅内压、抗凝、抗病毒等治疗,并完善腰椎穿刺和颅内血管造影,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通过卧位、饮食及大小便等基础护理来预防脑疝形成,监测用药及术后体征,多方面治疗及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 Wide-bandgap semiconductor of three-dimensional unconventional stoichiometric NaCl2 crystal

    分类: 物理学 >> 凝聚态:结构、力学和热性能 提交时间: 2024-06-04

    摘要: The expanding applications call for novel new-generation wide-bandgap semiconductors. Here, we show that a compound only composed of the ordinary elements Na and Cl, namely three-dimensional NaCl2 crystal, is a wide-bandgap semiconductor. This finding benefits from the breaking of conventional stoichiometry frameworks in the theoretical design, leading to the discovery of three-dimensional XY2 (X = Na, Li, K; Y = Cl, F, Br, I) crystals, with covalent bonds of Y pairs inducing the wide bandgap from 2.24 to 4.45 eV. Crucially, such an unexpected NaCl2 crystal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The unconventional stoichiometric strategy with other chemical elements potentially yields more wide-bandgap semiconductors, offering the capability for bandgap tuning. These unconventional stoichiometric materials may also exhibit superconductivity, transparent inorganic electrides, high-energy-density, and beyond.

  • Self-adjoint operators and nontrivial zeros of Dirichlet L-function

    分类: 数学 >> 代数与数论 提交时间: 2024-06-03

    摘要: We give a kind of self-adjoint operator, whose spectrums are the set $S_ chi= {i( rho- frac{1}{2}) mid rho text{ is nontrivial zeros of $L$-function } L( chi,s) }$.

  • 看不见的底层:对低社会等级者的人际忽视及其理论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03

    摘要: 人际忽视是指在人际互动中,主体有意或无意对互动对象的视而不见,表现为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缺少投入或较少有投入的状态,它本质上是一种隐性的人际贬低与排斥。人际忽视与社会等级有着重要联系,其中低社会等级者更容易受到人际忽视;社会文化机制、地位假说、目标可供性控制理论和交叉隐形理论可以作为解释这一现象的重要理论视角。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完善对人际忽视的概念界定和测量,深化对低社会等级者人际忽视的理论研究,探究互动双方的社会等级在人际忽视中的交互作用,关注并干预人际忽视所导致的消极后果,以及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探索人际忽视可能存在的独特效应。

  •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我国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与价值创新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各类型图书馆 提交时间: 2024-06-02 合作期刊: 《高校图书馆工作》

    摘要: 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 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载体。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法、网络 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作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农村 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主要有文 化铸魂型、文旅融合型、文农互助型3 种模式。文章还针对环境业态、参与主体、产品服务、实现方式等关键要 素分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 AIGC 赋能智慧图书馆建设:基础、特征、场景及策略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6-02 合作期刊: 《高校图书馆工作》

    摘要: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出现与发展将助力打造全新的图书馆服务业态,使图书馆由传统服务 向知识服务、生成式内容服务转变。文章在探讨图书馆内容生成模式历史演变的基础上,着重阐述AIGC 赋 能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技术基础和内在特征,以及AIGC 与智慧图书馆融合发展的应用场景。最后,提出完善 基础语料库建设,训练高质量大型语言模型,提升相关人员数字素养以及升级智慧图书馆基础设施等发展策 略,助力智慧图书馆创设丰富的服务应用场景,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 前景·质素·路径:ChatGPT 赋能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6-02 合作期刊: 《高校图书馆工作》

    摘要: ChatGPT 引发了图书馆建设与评估标准、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变革,渐次推进了整个公共文化安全战 略的创新突破。ChatGPT 有助于升级图书馆智能推荐、检索、分类、翻译、编辑等服务,丰富用户立体式、沉浸 式感知体验。但也为图书馆带来了用户隐私、信息数据、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风险与挑战。职是之故,要通过 优化发展路径,提升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与安全性保障。一是促进技术创新,优化基础设施。健全图书馆智 慧服务体系,破除资本控制的技术霸权主义。二是构建数据监督平台,提升智能服务。推动图书馆多元共建 的联动机制建设,守卫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三是培育人才队伍,发展后生力量。联动多方力量协 同激发主体学习效能,培育理想信念坚定、敢于突破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

  • 基于FUNGuild 的山药腐烂块茎真菌群落研究及潜在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6-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讨山药腐烂块茎的真菌群落特征及主要病原,该研究采用ITS 扩增子测序技术 和FUNGuild 分析阐明了其真菌群落组成、网络特征及生态功能类群,并对潜在病原真菌 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 ( 1 ) 山药腐烂块茎中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 (Ascomycota),优势属包括青霉属(Penicill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镰刀 菌属(Fusarium)、篮状菌属(Talaromyces)和粉红螺旋聚孢霉属(Clonostachys)等。 真菌生态网络呈现明显的模块化和高比例的正相关边数(99.33%),真菌间趋向于极强的 正向合作。(2)FUNGuild 分析显示,10 个真菌生态功能类群与山药块茎腐烂高度相关。 其中, 凋落物腐生- 未命名腐生- 木腐菌( dung saprotroph-undefined saprotroph-wood saprotroph)和内生-植物病原真菌(endophyte-plant pathogen)的相对丰度分别达到33.74% 和23.64%,其代表性属分别为青霉和炭疽属。除此之外,与植物病原和木腐菌同时相关的 生态功能类群共有3 个,总相对丰度达到13.67%,代表性属为镰刀菌属。进一步Trait 分 析表明,青霉和镰刀菌等7 属真菌很可能与山药块茎腐烂密切相关。(3)共分离鉴定真菌 22 株,隶属于6 个属,包括镰刀菌属(9 株)、青霉属(5 株)和曲霉属(Aspergillus,4 株)等。该研究结果为阐明山药块茎腐烂的发病规律、定向使用农药及筛选生防菌提供了 很好的参考。

  • 中国柿属植物二新记录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6-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报道中国柿科(Ebenaceae)柿属植物二新记录种——粗毛叶柿(Diospyros dasyphylla Kurz)和苏门答腊柿(Diospyros sumatrana Miq.),提供了二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物候期、 生境特点和分布等信息,并基于国内的野外调查情况对其进行了濒危等级评估。粗毛叶柿与 木果柿(Diospyros xylocarpa Y. M. Shui, W. H. Chen Sima)相似,区别在于前者的幼枝及 叶背密被黄褐色糙毛,成熟果直径约6 cm,宿存果萼长8 mm;苏门答腊柿与椭圆叶柿 (Diospyros elliptifolia Merr.)相似,区别在于其前者的花冠白色,瓶状,果直径约2 cm, 宿存果萼直立。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BK)和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BJFC)。 这些资料为中国柿属植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 基于解剖学的花叶类玉兰光合特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6-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以花叶类玉兰的全绿叶、花叶和全黄叶为试验材料,该研究从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 片解剖结构、光响应曲线等方面探讨3 种类型叶片的解剖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关系,从解剖学 揭示花叶类玉兰光合特性成因。结果表明:(1)花叶类玉兰的黄色叶斑是由叶绿体结构异常 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形成的叶绿素型叶斑。(2)花叶类玉兰黄色区域类囊体结构异常,ATP 合成受阻,阻碍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3)解剖结构显示全绿叶栅栏组织发达,叶绿体完 整性和色素含量均高于花叶和全黄叶,其净光合速率较高。(4)全绿叶和花叶的最大净光合 速率和光饱和点存在显著性差异,全绿叶较花叶能够耐受更大范围的强光。该研究进一步阐 明了花叶类玉兰的叶绿体结构影响其光合特性,为花叶类玉兰的优良种质选育提供了参考。

  • 代谢组与转录组联合解析赤皮青冈叶片黄化变异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6-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揭示赤皮青冈叶色黄化变异机制,该研究以赤皮青冈叶色变异植株和正常植株的 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通量RNA 测序技术分别进行代谢组 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1)代谢组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检测出正常植株和突变体 之间存在257 个和357 个显著差异代谢物(significantly changed metabolites,SCMs),其中 槲皮素、白矢车菊素、杨梅素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糖苷衍生物(吡喃酮啡肽A、异鼠李 素3-葡糖苷酸等)在突变体中显著上调,而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含量则 显著下降。(2)转录组测序检测出4 146 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其中1 711 个基因上调表达,2 435 个基因下调表达。(3)KEGG 富集分析表明, SCMs 和DEGs 显著富集到光合作用、卟啉与叶绿素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等途径。研究结 果表明突变体叶色黄化可能是受到叶绿素合成受阻、叶绿体发育异常以及黄酮物质合成增加 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此外,MYB 和bHLH 家族基因在突变体中显著上调,证实该两类转录 因子参与调控类黄酮生物合成。该研究结果为植物黄化突变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也 为叶色功能基因挖掘与园林植物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

  • 烟草野火病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6-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叶际微生物种群稳定与烟株健康密切相关。为揭示感染野火病烟株叶际微生态特征,该 文采用Illumina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发病程度烟株叶片的病斑与健康组织进行微生物群落结 构与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病斑组织与健康组织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 子囊菌门(Ascomycota),且在病斑组织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组织;优势属为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泛菌属(Pantoea)、链格孢属(Alternaria)、小不整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 和锥盖伞属(Conocybe),仅假单胞菌属在病斑组织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组织。(2)病斑组 织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健康组织,并随病害程度的增加,多样性指数呈先减后增、丰 富度指数呈先增后减趋势;病斑组织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随病害程度的增加先增后减, 轻度和中度病叶病斑组织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健康组织,但重病组织真菌群落多样性 和丰富度低于健康组织。(3)病斑和健康组织细菌的基因功能信息及相对丰度基本类似,主要 为代谢、遗传信息处理和环境信息处理3 类;真菌的优势功能类群为植物病原菌、动物病原菌- 内生真菌-植物病原菌-木质腐生真菌、未定义腐生真菌、木质腐生真菌和植物病原菌-木质腐生 真菌。该结果为认识烟草野火病演变规律及叶际微生物群落特征提供了科学依据。

  • 利用CRISPR/Cas9 技术创制番茄青枯病抗性基因 Slmlo1/6 突变体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6-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青枯病是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致病菌生理小 种复杂、易变异,而MLO 基因隐性突变mlo 具有广谱抗性,前期研究表明Slmlo1/6 可能参 与番茄青枯病抗性反应。为进一步研究番茄Slmlo1/6 青枯病抗性基因功能,该文利用 CRISPR/Cas9 技术创制Slmlo1/6 基因突变材料,并进行表型鉴定。结果表明:(1)首先设 计SlMLO1/6 靶点序列gRNA,并与U6 启动子组装,再将含高效靶点的U6-gRNA1/6 片段 通过Bsa I 酶切连入CRISPR 载体pBGK,构建形成双基因融合敲除载体pBGK-SlMLO1/6。 重组质粒经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感受态DH5α和平板培养,挑选阳性单克隆。验证 正确后,再经农杆菌(Agobacterium tumefaciens) GV3101 介导的遗传转化和潮霉素抗性筛选, 最终获得9 株番茄编辑苗。(2) 靶点区测序显示,植株M2 和M8 分别缺失177 bp 和7 bp 的SlMLO1 片段,M7 缺失12 bp 的SlMLO6 片段,M9 发生SlMLO6 单碱基T 插入,总计4 株单基因纯合突变体,其他均为杂合型突变。(3)RT-qPCR 分析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 变株SlMLO1/6 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尤其是M2、M7 和M8。(4)表型鉴定表明,SlMLO1/6 可能是番茄青枯病易感基因。总之,该文成功构建了MLO 基因编辑载体并实现了番茄转化, 纯合突变体获得了青枯病抗性。氨基酸丢失和移码突变可能是Slmlo1/6 抗性功能转变的主 要原因。该研究结果为番茄抗青枯病基因功能研究和抗病育种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遗传工 程材料。

  • 西藏札达县藏族有用野生植物的调查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6-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野生植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供了诸多生计必需品。札达 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མངའ་རི, 转写:mngav-ri)的西南部,与印度相邻,是通往 南亚的重要通道。该地属于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藏族人群在适应恶劣的环境中掌握了丰 富的野生植物利用的传统知识。为全面系统地调查、记录和研究札达县藏族对野生植物的传 统利用知识,该研究采用了民族植物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共访谈到173 位信息报告人,记录 3 639 条利用报告(UR)。通过UV、CV 和CII 等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了以下结果:(1) 札达县藏族掌握着丰富的野生植物利用传统知识,利用119 种野生植物,分属40 科83 属。 (2)该地野生植物利用类别多样,有8 个利用类别,且多种植物同时具有两种及以上用途。 (3)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植物是葛缕子(Carum carvi)(UV=1.220)、冻原白蒿(Artemisia stracheyi)(UV=0.919)、心叶大黄(Rheum acuminatum)(UV=0.890)、柏木(Cupressus sp.)(UV=0.769)和异株荨麻(Urtica dioica)(UV=0.757),这些植物和当地藏族生活息 息相关。(4)复杂多样的高原环境显著影响该地区野生植物的利用。该研究不仅系统地记录 了札达县野生植物的利用知识和特征,有助于该地区植物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利用,促进传统 知识的传承,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 语言与音乐经验存在双向迁移: 基于普通话母语音乐家声调范畴感知的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02

    摘要: 研究构造普通话声调T1-T2连续统, 采用声调范畴感知识别与区分任务, 考察: (1)音乐经验能否影响普通话母语音乐家的音系能力; (2) 普通话母语音乐家的声调范畴感知模式能否迁移至精细化的音乐加工当中。结果发现: (1) 普通话母语音乐家具有更高的声调范畴感知程度, 在识别曲线陡峭度、范畴边界宽度、范畴间区分率、区分峰度等指标上均有体现; (2)普通话母语音乐家在音乐刺激的识别与区分曲线上均表现出范畴感知模式。研究表明, 音乐经验能够跨领域提升普通话母语音乐家的音系能力, 声调范畴感知模式能够跨领域迁移到音乐感知中。研究结果证明普通话母语音乐家语言与音乐经验存在双向迁移, 从声调范畴感知这一领域特异性角度支持了“训练迁移效应”。

  • 空间语言交互在不同视角下的多线索影响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02

    摘要: 空间语言交互受空间线索影响,但多线索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将环境线索、布局线索、社会空间线索编码为空间线索一致性作为核心变量,将空间视角转换能力、场认知风格作为调节变量,基于虚拟场景构建四个实验探究表述和接收过程在两种视角下的多线索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第一人称视角下,空间参照系受空间线索的支持越多,个体越倾向于使用它进行语言表述且交互效率更高,其中布局线索的支持效应远大于环境线索;场独立型表述者在选择参照系时受空间线索一致性的影响更大;空间视角转换能力越高,表述者越倾向于承担更多认知负荷,接收者的理解效率越高。第三人称视角会削弱空间线索支持效应和高空间视角转换能力者的交互优势,还会使两类场认知风格表述者的表述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复杂化。但无论何种视角下,使用接收者参照系进行语言表述都是提高理解效率的最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