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3-1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我国流动老年人规模不断增大,“年龄”和“流动”的双重弱势导致其存在健康脆弱风险和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低的问题。目前,针对流动老年人与收入相关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不公平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了解流动老年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和健康状况,评价其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公平性,为减少与收入相关的卫生不平等提供建议。方法 于 2022 年 4 月,从 2018 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库(CMDS 2018)中选取年龄≥ 60 岁的老年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n=5 840)。以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利用情况反映流动老年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以自评健康、近 1 年患病情况反映流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同时收集流动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经济学特征及流动特征作为解释变量。采用修正集中指数(EI)衡量流动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与收入相关的不平等程度,采用基于 logit 模型的分解分析量化每个决定因素对总不公平的贡献。结果 流动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接受率为 72.12%(4 212/5 840),EI=0.021(P>0.05);健康档案建立率为 30.99%(1 810/5 840),EI=-0.054(P<0.05);家庭医生签约率为 16.83%(983/5 840),EI=-0.057(P<0.05)。自评健康良好者占 82.29%(4 806/5 840),EI=0.199(P<0.05);近 1 年患病者占 29.02%(1 695/5 840),EI=0.123(P<0.05)。EI 分解结果显示:对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贡献最高的因素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的贡献率分别为 74.354%、53.383%),其次为流动范围(对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的贡献率分别为 43.474%、32.063%);对健康状况不公平贡献率最高的因素亦为家庭人均月收入(对自评健康、近 1 年患病情况的贡献率分别为 59.561%、66.641%),其次为户籍对自评健康的影响(贡献率为 36.347%),流动范围对近 1 年患病情况的影响(贡献率为14.153%)。结论 流动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不良健康结果均倾向于低收入人群,收入是引起流动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不公平的主要原因。相关部门应做好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宣传工作,重点关注经济地位较低的流动老年人群。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3-1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我国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形势十分严峻,农村地区高血压健康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目的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慢性病创新照护(ICCC)框架,总结山东省农村地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特点与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山东省高血压患病率的地理分布,选取位于山东省菏泽市A县、济南市 B 区和威海市 C 市的 3 家县级疾控中心、9 家乡镇卫生院、36 个村卫生室作为样本来源地。采用目的抽样法,于 2021 年 6—7 月,选取各级高血压项目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及高血压患者共计 84 例为访谈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其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山东省农村地区高血压健康管理现状。采用 NVivo 12 软件及由 MILES 和HUBERMAN 提出的“综合法”,并围绕 ICCC 框架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要素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 针对山东省农村地区高血压健康管理现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共析出 13 个一级节点、51 个二级节点。在宏观层面,山东省农村地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总体处于积极的政策环境中,贯彻和落实国家慢性病健康管理相关政策,并对慢性病健康管理进行宣传,但是政策体系框架尚不完善、卫生系统内部的融合程度不佳、高血压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紧缺、经费支持不到位等问题突出;在中观层面,各医疗卫生机构努力提升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但是在组织和配备家庭医生团队、推广和使用信息系统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微观层面,患者及家庭与家庭医生团队间的配合度,以及两方参与高血压健康管理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结论 山东省农村地区高血压健康管理工作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但仍须:大力发挥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作用,制定并整合相关政策,推动部门融合;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补齐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相对匮乏和信息化建设较弱的“短板”,推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重视患者及家庭、卫生服务团队和社区伙伴三方的互动,促进患者自我管理。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3-1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健康科普服务的供需双方对互联网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电子健康素养应成为慢性病患者需要掌握的主要技能。目的 分析中老年居民网络健康信息使用习惯和电子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中老年居民网络健康信息使用习惯与其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关系,为提高其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和发展适合的互联网健康科普服务提供借鉴。方法 于2021年6—9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1 061例来自上海市社区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电子健康素养量表(eHEAL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网络健康信息使用习惯和电子健康素养水平。使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中老年居民网络健康信息使用习惯及其他潜在候选因素对其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01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04%。寻求网络健康信息的渠道方面,中老年居民主要通过关注健康类账号〔411例(40.33%)〕寻求网络健康信息,对搜索功能或引擎〔336例(32.97%)〕、健康管理类APP或小程序〔254例(24.93%)〕及在线健康社区〔65例(6.38%)〕的利用较少;使用的网络健康信息来源方面,中老年居民使用的网络健康信息较少来自医疗机构〔397例(38.96%)〕和医务人员个人〔187例(18.35%)〕。1 019例中老年居民中文版eHEALS平均总得分为(27.62±8.57)分,电子健康素养的相对薄弱环节是对如何利用网络来解答自己的健康问题的知晓度较低〔在中文版eHEALS条目2上的平均得分为(3.36±1.27)分〕和评价网络卫生资源信息好坏的技能较弱〔在中文版eHEALS条目6上的平均得分为(3.38±1.2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同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情况、寻求网络健康信息的渠道是否≥2种、使用的网络健康信息来源是否≥2种、转发分享网络健康信息情况、是否参加集体线上学习和是否对网络健康信息持认可态度是中老年居民电子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中老年居民电子健康素养处于中等水平,网络健康信息使用习惯等多种因素会影响中老年居民电子健康素养水平。应向中老年居民普及权威信息整合及检索平台,注重对网络健康信息平台的监管审核和适老化改造,并通过调动社区、家庭、健康社团和商业医疗保险机构等多方资源帮助中老年居民更好地利用网络健康信息,提高其电子健康素养水平。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3-1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作为血糖管理的新指标,与短期血糖波动相关,是否与长期血糖变异性相关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异系数、HbA1c变异性评分(HV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住院行动态血糖监测(CGM)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患者基线TIR水平,将其分为TIR≥85%组(n=141)和TIR<85%组(n=59)。对受试者随访观察(12.5±1.1)年,比较两组长期随访期间HbA1c变异系数和HVS。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IR与HbA1c变异系数、HVS的关系。结果 TIR<85%组患者的长期HbA1c变异系数〔(9.7±3.8)%比(8.2±4.5)%,P=0.028)〕、HVS〔(48.7±20.4)分比(32.5±20.8)分,P<0.001)〕均明显高于TIR≥85%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IR与长期HbA1c变异系数(r=-0.239,P<0.001)、HVS(r=-0.400,P<0.001)呈线性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TIR对长期HbA1c变异系数、HVS有影响〔b(95%CI)分别为-0.07(-0.12,-0.03)、-0.44(-0.67,-0.21),P<0.05〕。结论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TIR与长期随访期间HbA1c变异系数、HVS相关。TIR越低的患者,长期血糖变异性越明显。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3-1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认知衰退是指一种或多种认知域的功能受损,多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依据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主要包括主观认知下降(SCD)、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SCD 和 MCI 人群具有较高的痴呆进展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大量研究证明,身体活动是认知衰退的有效非药物干预方式之一。但是,目前认知衰退身体活动干预方案尚无统一标准,且尚无考虑中国认知衰退老年人价值观和偏好的相关身体指南,导致证据的传播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本指南旨在基于现有循证证据,并考虑中国认知衰退老年人的价值观和偏好,依据推荐意见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E)分级体系制订适合中国国情的《认知衰退老年人非药物干预临床实践指南:身体活动》。最终形成了针对认知衰退老年人身体活动 8 条推荐意见,以期能够降低认知衰退发生率,阻止或延缓认知衰退向痴呆的发生发展。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缺血性脑卒中(IS)起病急,治疗时间窗窄,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复杂,患者自身情况各异,因此治疗方式、给药种类、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均会影响患者的溶栓效果。既往研究常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溶栓效果的影响因素,人工智能算法在该方面的临床应用尚少见。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建立 IS 患者从患者一般特征、药物治疗方式到恢复效果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实现患者的个体化溶栓药物精准治疗,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渡云科研大数据服务器系统提取本院确诊为 IS 的患者( n=55 621)的临床信息,时间为 2001-01-01 至 2021-12-31。依据纳入标准共筛选出信息完整的 IS 患者 1 855 例,依据每位患者入院与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值评价患者溶栓效果,并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改善组(差值≥ 4 分为神经功能改善, n=1 236)和对照组(差值 <4 分为为神经功能未改善, n=619)。经 3 位神经内科高级职称专家背对背推荐,并结合查阅的 IS 诊治指南及文献,整理可能与 IS 发作后溶栓效果相关的影响因素,归类为患者一般特征、用药指标、检查指标、检验指标、治疗方式 5 类。首先进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筛选,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因素做降维处理。构建 Logistic 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SVM)、C5.0 决策树、深度神经网络(DNN)
及 Wide&Deep 模型,进行模型对比评价,比较不同模型对 IS 患者溶栓效果的预测情况,确定最佳模型,进而寻找模型的最优参数。将 1 855 例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分割处理,随机数为 7 和 11,随机分为训练集(1 113 例)、验证集(371例)、测试集(371 例),其中训练集用来构建和训练模型以发现规律,验证集用来调整模型参数,测试集用来评价最终模型的泛化能力。应用特征工程构建简化模型并评估模型准确度。从大连市中心医院的医渡云科研大数据服务器系统中提取 IS 患者的临床信息(共提取 3 925 例),利用其数据进行外部验证。 结果 共纳入 26 个患者特征(即溶栓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模型构建。经主成分分析降维成 2 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93.1%。比较 Logistic 回归模型、SVM、C5.0 决策树、DNN 及 Wide&Deep 模型预测溶栓效果的价值,发现 Wide&Deep 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佳,准确度为81.5%,F 指数为 87.1%。训练集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753,测试集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793。确定 Wide&Deep 模型的隐含层层数为 7 层,每层神经元为个数为 15 个,以 Sigmoid 作为激活函数,模型参数最优。IS 患者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影响因素的特征工程分析结果显示,用药种类、给药方式和用药剂量的重要性排序均在前列,重要性排序由大到小分别为:脑血管病史、用药种类、给药方式、单次剂量、动脉粥样硬化、溶栓时间窗、是否使用抗凝药物和活血化瘀药物等。模型自变量简化后得出,Wide&Deep 模型准确度为 0.819,模型自变量简化后外部验证的准确度为 0.801。结论 Wide&Deep 模型各项评价指标优异,影响溶栓效果的因素排序由大到小分别为:脑血管病史、用药种类、给药方式、单次剂量、动脉粥样硬化、溶栓时间窗、是否使用抗凝药物和活血化瘀药物等。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从影响因素和个体化给药方面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和有效的 IS 患者药物溶栓治疗方案,对减轻疾病社会负担具有积极意义。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暴露于室内空气颗粒物污染会增加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老年人群中尤其明显。目的 探究室内空气颗粒物对老年人心肺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及短期使用空气净化器是否改善老年人的心肺健康。方法 于 2020 年 1 月选取中国重庆市江北区老年公寓 24 名健康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一项随机、双盲交叉试验。老年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交替使用真、假空气净化器 48 h,期间有 12 d 的洗脱期。每次净化结束后测试老年人14 种循环系统的炎症、凝血和氧化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及肺功能、血压、心率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等健康指标。应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空气净化器对健康指标的影响。结果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与假净化器相比,使用真净化器的老年人血液炎症因子中纤维蛋白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1)、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改变量为 -15.1%〔95%CI(-23.1%,-6.3%), P<0.05〕、-17.7%〔95%CI(-22.9%,-12.3%), P<0.05〕和 -17.2%〔95%CI(-23.9%,-9.8%), P<0.05〕;凝血因子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1)改变量为 -14.9%〔95%CI(-21.1%,-8.2%),P<0.05〕,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改变量 为 -13.5%〔95%CI(-18.7%,-8.0%), P<0.05〕;心率改变量为 -5.8%〔95%CI(-10.6%,-0.8%), P<0.05〕;室内细颗粒物(PM2.5)浓度每升高 1 μg/m3,老年人纤维蛋白原、MCP-1、MPO、PAI-1、t-PA、D- 二聚体、心率相应升高 0.51%、0.48%、0.56%、0.49%、0.43%、0.31%、0.20%( P<0.05) 。结论 室内空气净化器与炎症和凝血生物标志物的浓度降低有关。空气净化可能成为一种改善老年人的循环和心肺健康的公共卫生措施。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我国分级诊疗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速度依旧相对缓慢。 目的 分析2013—2020 年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 2021 年 12 月,从 2013—2015 年《广东省卫生统计年鉴》、2016—2017 年《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8—2020 年《广东省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提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据,作为参考序列;从《广东统计年鉴2021》提取人口数据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5—2017 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和 2018—2021 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提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作为比较序列,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各影响因素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的关联强度。 结果 2013—2019 年,广东省医院诊疗人次从 33 459.2万增长至 40 131.7 万,年均增长 3.08%,同期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年均增长 2.10%,2019 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已达 43 731.7 万。2020 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人次均有明显下降,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重从 2013 年的 50.7% 下降至 2020 年的 48.1%。灰色关联
分析结果显示,常住人口( r=0.913)及 65 岁以上人口( r=0.913)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关联度最强,其次是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 r=0.89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r=0.89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 r=0.886)和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数( r=0.872)。 结论 目前,仍有较多患者涌向医院就诊,基层首诊制有待加强,建议结合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从丰富基层卫生服务内涵、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支付差距、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三方面满足居民就近就医的服务需求。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群体的健康。尽管目前针对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体系较完善,但双靶治疗与单靶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尚不明确。目的 探究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17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 92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曲妥珠单抗 + 帕妥珠单抗 + 多西紫杉醇治疗,n=46)和对照组(曲妥珠单抗 + 多西紫杉醇治疗, n=4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有效控制率、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学指标改变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有效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 及 CD4+/CD8+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 α、干扰素 γ、白介素 6、白介素 8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阳性细胞百分比≥ 25%、程序性死亡受体 1(PD-1)的阳性细胞百分比≥ 65% 均高于对照组( P<0.05),叉头框蛋白 P3(FoxP3)阳性细胞百分比≥ 0.45% 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曲妥珠单抗 + 帕妥珠单抗 + 多西紫杉醇的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改善 HER-2 阳性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和肿瘤微环境。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未分化疾病(MUD)以症状复杂、多样,无法得到明确诊断或合理解释,且患者频繁就诊为特点,给个人、家庭、医疗系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的 通过了解县级综合医院普通内科门诊 MUD 就诊情况,进行就诊现状调查,提供流行病学数据,并提出县级综合医院 MUD 全科诊治思路,为 MUD 规范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 2021 年 1—3 月,采用条件抽样法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中抽取 2020-01-01 至 2020-12-31 于浙江省台州市某县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普通内科就诊的所有患者 45 439 例,合计就诊人次 85 881 次。采用 PRESUME 筛查方法筛选 MUD 成年患者,收集患者资料,进行人群特征性、就诊时间分布、就诊原因特征性分析。 结果 县级综合医院普通内科因 MUD 就诊的成年患者共 497 例,因 MUD 就诊的平均次数为 2.23 次 / 人,平均就诊年龄为(51.65±15.89)岁。不同性别普通内科门诊 MUD 患者就诊例数及就诊人次的年龄构成存在差异( P<0.01);不同性别 MUD 患者的就诊原因比较,男性因焦虑状态就诊的次数高于女性( P<0.05);不同年龄 MUD 患者的就诊原因比较,腹痛、焦虑状态、咳嗽就诊人次存在年龄分布差异( P<0.05)。不同季度的 MUD 就诊人次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季度就诊原因比较,咳嗽的就诊人次存在季度分布差异( P<0.05)。 结论 根据县级综合性医院普通内科门诊 MUD就诊情况调查显示,MUD 受性别、年龄及季节等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就诊频繁、原因多样,普通内科门诊无法首诊识别 MUD 患者并给予合理的治疗,故而需要进一步发展全科医学科为 MUD 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县级医院全科应成为 MUD 的基层诊疗中心,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服务社会效能。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心脏康复作为冠心病患者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已达成共识,但国内外制定的心脏康复相关指南的质量尚不明确,相关的推荐意见有待整合。 目的 系统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相关指南,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 于 2022 年 6 月,计算机检索 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维普网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国内外指南网和相关学会网,搜集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相关指南,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22-
06-30。2 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出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 AGREE Ⅱ对纳入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并汇总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推荐意见。 结果 最终纳入 10 部指南,8 部来源于国外,指南发布时间为 2011—2020 年。纳入指南 AGREE Ⅱ各领域平均得分为:范围和目的 71%、参与人员 65%、严谨性 58%、清晰性 80%、应用性 64%、独立性 45%,4 部指南推荐级别为 A 级,6 部指南推荐级别为 B 级。主要推荐意见汇总为心脏康复基本要求、健康教育、危险因素控制、心理支持、运动训练及促进患者参与心脏康复 6 个方面。 结论 指南的质量处于中等至较高水平,在参与人员、严谨性、应用性、独立性领域仍需提高;各指南推荐意见趋于一致,但在促进患者参与心脏康复方面意见仍显不足;我国心脏康复指南质量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差距,应构建适用于我国冠心病患者的高质量心脏康复循证指南。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1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涉医暴力事件不仅严重危害全科医生的生理、心理健康,而且影响基本医疗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加重了全科医生人才流失与医疗卫生系统的经济负担。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全科医生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其中最常见的暴力类型为言语暴力、威胁,其次为身体暴力和性骚扰、性侵犯;患者及其家属是主要施暴者。医疗服务质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肇事者酗酒、药物滥用、精神失常、医患沟通不畅等是导致工作场所暴力的重要因素。建议完善医疗工作者工作场所暴力相关政策法规和处理规范,建立健全暴力的上报及处罚机制;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者和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和防治工作场所暴力的能力;正确发挥媒
体作用,推进“暴力零容忍”制度的建立。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3-09
摘要:目的 探讨伦蒂南(香菇多糖,Lentinan, LNT)对亚砷酸钠(sodium arsenite, SA)诱导C57BL/6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干预效应。方法 实验分为4组(8只/组):分别为对照组、亚SA染毒组、LNT干预+SA染毒组、LNT对照组,对C57BL/6小鼠进行SA染毒处理(SA溶于去离子水,10.0 mg/L饮用水暴露,8周)以及LNT干预处理(1.0 mg/k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8周),实验结束后收集肝组织样本,通过肝组织切片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特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肝组织甘油三酯(TG)和脂联素(APN)水平,应用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检验比较组间统计学差异。 结果 相比对照组,SA染毒组小鼠显示肝组织脂质沉积,APN水平下降,而TG水平上调(P<0.05)。相比SA染毒组,LNT干预后显示肝脏脂质沉积程度减轻,APN水平升高,而TG水平下调(P<0.05)。对于LNT对照组,与对照组类似,肝脏组织形态正常,APN和T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SA诱导C57BL/6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可能与APN水平下调有关,LNT干预可升高APN水平以拮抗SA诱导的C57BL/6小鼠肝脏脂质沉积。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05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脂联素(adiponectin, APN)对砷诱导肝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干预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亚砷酸钠(SA)染毒组、rAPN干预+SA染毒组、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GSK690693)干预+SA染毒组,分别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进行处理,通过细胞涂片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脂质沉积特征,应用生物化学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线粒体膜电位(ΔΨm)、线粒体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1(CPT-1)活性、游离脂肪酸(FFAs)和APN含量,免疫印迹检测磷酸化AKT(p-AKT)、线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K1(GSTK1)和炎症因子半胱天冬酶1(Caspase-1)水平。 结果 相比对照组,SA染毒组显示细胞内脂质沉积,ΔΨm、CPT-1活性、GSTK1和APN水平下降,而FFAs、p-AKT和Caspase-1水平上调。相比SA染毒组,重组人APN干预后显示细胞脂质沉积程度减轻,ΔΨm、CPT-1活性、GSTK1和APN水平升高,而FFAs、p-AKT和Caspase-1水平下调。类似地,GSK690693干预后亦显示细胞脂质沉积程度减轻,ΔΨm、CPT-1活性、GSTK1水平升高,p-AKT和Caspase-1水平下调。 结论 砷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与AKT信号激活有关,脂联素可通过抑制AKT信号拮抗砷诱导肝细胞脂质代谢障碍及脂质沉积发生。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0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近年来,卫生服务研究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研究领域。既往研究多针对居民两周患病、两周就诊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而作为负向指标的两周患病未就诊研究较为少见。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现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分析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 于 2019 年 12 月,由 82 名调查员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地区 4 县 27 196 例居民,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展开两周患病情况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居民的健康特征及医疗卫生服务可得性和可及性,根据调查结果构建两周患病未就诊情况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进行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问卷27 196 份,有效问卷 21 451 份,有效回收率为 78.88%。宁夏农村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 14.97%(3 212/21 451),两周就诊率为 4.57%(981/21 451),两周患病未就诊率为 69.46%(2 231/3 212)。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自评健康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两周患病卧床天数及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时间的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人口学特征对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情况影响的总效应为 -0.101( β =0.110),其中直接效应为 0.107,间接效应为 -0.208;健康特征对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情况影响为直接效应,总效应为 -0.210( β =-0.313) 。结论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地区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率较高且居民健康特征对两周患病未就诊影响较大,说明该地区居民的主动健康意识较差,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制定相关政策从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该地区卫生服务利用水平。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0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 志愿者是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人力资源,探索临终关怀志愿者的服务动机,对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翻译并修订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动机量表(IMHPCV),并评价中文版IMHPCV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以便于为将来的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动机研究提供更准确有效的工具和参考。方法 邀请相关专家对IMHPCV进行直译、回译和调适,形成中文版IMHPCV的最终版本,于2019年6月至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手机微信将线上问卷发送至北京地区安宁疗护试点单位的负责人,并将线上问卷在其领域内扩散,将填写问卷的临床关怀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人基本信息调查表、中文版IMHPCV和预调查阶段临终关怀志愿者提出、研究者考量后的新增动机题项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ESEM)、计算因子载荷和克朗巴哈(Cronbach’sα)系数等方法,进行量表的结构效度和信度检验;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中文版IMHPCV各维度的相关性。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计220份。因子结构结果显示,探索性结构方程的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情况一般(χ2=735.357,P<0.001);中文版IMHPCV中多数题项的因子负载>0.3,新增题项的因子负载均>0.5;各维度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利他”与“公民责任”“个人收获”呈负相关,与“自我发展”“休闲”呈正相关;“公民责任”与“自我发展”呈负相关,与“休闲”“个人收获”呈正相关;“自我发展”与“休闲”“个人收获”呈负相关;“休闲”与“个人收获”呈正相关(P<0.05),内部一致性信度方面,中文版IMHPCV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9;各个维度的得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42,P<0.001)。结论 中文版IMHPCV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且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新增题项虽不能替代原有量表的内容,却也显示了可能存在具有本土特色的动机因子,未来应增加前期访谈的样本量,同时尽可能选择不同特性的访谈对象以提炼可能的备选题项,以改进这一测量工具。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0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背景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CRFC)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的描述,有关CRFC与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探讨CRFC与社区老年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为开展老年人群社区保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1年9月至11月期间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和银川市5个城市社区的1 046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和CRFC评价[纳入中心性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共计9项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后,控制一般情况变量,通过构建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估计各个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β,以回归系数β为权重将所有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评分相加得出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危险总评分],将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危险总评分按照四分位数分为三组:P75组;分别于2017年,2019年和2021年通过面访和死因监测系统搜索的方式完成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P75组社区老年人全因死亡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社区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各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危险总评分、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危险总评分分组、年龄组分层与社区老年人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基线人群年龄55~88岁,平均年龄(66.4±6.6)岁。共观察到106例死亡案例,十年累计死亡率为10.13%。随着危险评分的增加,个体预期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缩短,>P75组累计生存概率低于P50~75组和P75组全因死亡风险高于P75组全因死亡风险高于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0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Klotho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盐敏感性高血压(SSH)常伴随肾脏疾病的发生。目前klotho在SSH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klotho在SSH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于2021-06-15选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为实验细胞,将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与造模组,采用NaCl137 mmol/L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0-6 mmol/L共同诱导的HBZY1细胞损伤模型模拟SSH肾损伤,收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与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klotho mRNA和蛋白表达的差异。构建klotho干扰载体和过表达载体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过表达载体,klotho干扰实验分为五组,包括对照组、空载组、klotho-siRNA1、klotho-siRNA2、klotho-siRNA3;klotho过表达实验分为三组,包括对照组、空载组、klotho过表达组;AT1R过表达实验分为三组,包括对照组、空载组、AT1R过表达组。将构建的载体转染至细胞中并验证转染效率。转染成功后将实验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实验验证klotho的肾脏保护作用,实验分组为四组,包括对照组、造模组、klotho过表达组与klotho干扰组,第二部分实验探索klotho的肾脏保护作用是否与AT1R相关,实验分为三组,包括造模组、klotho过表达组、klotho+AT1R过表达组。转染成功后进行下列检测,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共沉淀(Co-IP)检测klotho与AT1R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中klotho的m RNA水平与蛋白表达均下降(t=7.102、7.506,P=0.002、0.002)。与对照组相比,klotho-siRNA2干扰效果显著(P<0.001);klotho过表达组的klotho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1);AT1R过表达组的AT1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1)。klotho对细胞活力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细胞活力下降(P<0.001),细胞内ROS、MDA含量升高(P<0.001、P=0.004),细胞内SOD含量下降(P=0.041);与造模组相比,klotho过表达组细胞活力升高(P<0.001),细胞内ROS、MDA含量下降(P<0.001、P=0.003),细胞内SOD含量上升(P=0.018);与造模组相比,klotho干扰组细胞活力下降(P<0.001),细胞内ROS、MDA含量升高(P<0.001、P=0.002),细胞内SOD含量下降(P=0.001)。klotho通过AT1R对细胞活力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与造模组相比,klotho过表达组细胞活力升高(P<0.001),细胞内ROS、MDA含量下降(P<0.001、P=0.024),细胞内SOD含量上升(P=0.007);与klotho过表达组相比,klotho+AT1R过表达组细胞活力下降(P<0.001),klotho+AT1R过表达组细胞内ROS、MDA含量上升(P<0.001、P=0.001),细胞内SOD含量下降(P=0.002)。Co-IP确定klotho与AT1R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klotho通过与AT1R相互作用,抑制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在SSH肾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0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随着基本医疗服务日益受到重视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涌现出大量的科学研究问题。这种基于问题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隶属于临床医学范畴的全科医学及侧重于公共卫生的社区医学,其学科内涵特征或其专业思维要素决定了科学研究的设计着力点和研究方法。但当前,我国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领域科学研究存在的较为共性的问题即是研究者对全科医学科学研究思维特点的重视程度和思考深入度不足。基于此,本文以全科医学思维要素(“以人为中心”、整体观、系统性)为基础,分别从发现和定位研究问题、组建多学科研究团队和实现技术交叉、制订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设计3个方面对全科医学思维引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做出具体阐释,并辅以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实践案例,以期为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领域研究者紧扣全科医学内涵特征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为全科医学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贡献力量。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2-25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配合艾灸治疗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100例胸腰椎段压缩性骨折便秘患者,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等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艾灸治疗合并相关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相关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焦虑状态情况。结果:两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便秘相关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结果示试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稳定,以上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艾灸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腹胀、便秘等症状,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