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数字出版技术与专业出版社编辑工作的数字化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研究数字出版技术要点及专业出版社编辑工作向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法。【方法】文章以数字出版技术的内涵为切入点,逐渐引出推行数字出版技术的现实意义,并阐述专业出版社编辑工作在创新发展中,实施数字化转型属于合乎时宜的改革方向,进而映射数字出版技术的实效作用。【结果】经过对内涵、意义的总结分析,整理出高新数字技术、确认出版标准版权、强化技术应用能力、丰富编辑作品内容等数字化转型路径。【结论】数字出版技术的应用,是出版业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依托四项数字化转型路径,可在数字化融合发展中助力专业出版社取得显著成果。

  • 全球标本数字化建设及共享发展趋势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5-2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标本数字化建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工作基础,通过标本数据的整合分析,能够在生物分类学、生态学、生物工程、生物保护、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评估、教学教育和人类社会活动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为了了解全球标本数字化建设工作的现状以及数据共享的策略与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对比为中国的标本数字化建设工作提供建议,该文分别调查梳理了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的标本数字化和平台建设情况,对标本数据共享现状和趋势从数据使用协议、新技术新方法和公众科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中国国内的标本数字化工作提出了工作建议,包括:加强标本数字化建设、管理和动态更新方面的协同机制建设,确保实物资源和数字化资源信息的同步;加强数据整理和发布,促进数据质量的提升,充分开放数据使用协议,减少数据使用的阻碍;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引入,特别是开源软件、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标签快速识别、自动鉴定和属性数据提取等方面发挥作用;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推动数据的整合应用;推动公众科学项目发展,促进野外采集、室内整理、在线纠错、数据产品研发等工作的开展。

  • 精神分裂症中文诊断名再议

    分类: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史 提交时间: 2019-10-20

    摘要: Schizophrenia是指患者出现行为异常、感知觉异常、无法理解现实等症状的一种精神疾 病,其中文诊断名翻译为“精神分裂症”,意为“心智分裂的疾病”。然而,这一诊断名并不能准确 地反映疾病本身的情况,也存在严重的污名化问题。本文认为,Schizophrenia需要新的中文诊断名。 近年来,周边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动Schizophrenia诊断名的变更,日本将Schizophrenia的诊断名从“精神 分裂症”更改为“统合失调症”,韩国将诊断名从“精神分裂症”更改为“调弦病”,中国的香港和 台湾地区,则均将诊断名从“精神分裂症”调整为“思觉失调症”。研究表明,Schizophrenia诊断名 的更改带来了诸多益处。中国大陆医学界可以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更名运动中学习经验,推动 Schizophrenia新中文诊断名的命名工作。本文倡议将Schizophrenia的诊断名从“精神分裂症”更改为 “思觉失调症”。

  • 搜索即学习主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对"搜索即学习(SAL)"主题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形成较为完整的综述,为未来进一步探索该主题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方法/过程] 从SAL研究中涉及的4个关键问题:搜索和学习的关系、搜索过程的影响因素、学习的评估、系统优化,对已有文献展开回顾,并构建SAL主题下情境、人群、系统与搜索学习间关系的研究框架。[结果/结论] 未来SAL主题下的研究应重点关注4方面问题:①特征化学习情境,以设计学习型搜索任务,并根据任务特征评估学习产出;②探索人群的学习特征,如认知特征、元认知特征,对搜索过程中行为交互的影响;③理解搜索作为学习的过程,探索搜索行为和学习行为之间的联系;④结合情境要素、人群要素、搜索和学习的特征,重新设计、配置和优化当前的搜索系统,实现搜索系统和学习系统的融合,有效支持学习。

  • 等速离心训练对肩关节内外旋肌的肌力平衡及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1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肩关节内外旋肌肌力失衡会增加肩部运动损伤的风险,研究等速离心训练(isokinetic eccentric training, IET)能否提高肌力平衡并改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具有重要的损伤预防意义。目的 探讨IET对健康青年人肩关节内外旋肌的肌力平衡及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32名健康青年受试者分为试验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试验组接受4周等速离心训练,对照组(假训练组)接受4周连续被动运动训练。分别于干预前1周、干预结束后1周对两组肩关节内外旋肌的功能性比率(functional ratio,FR)、加速时间(acceleration time, AT)和达峰力矩时间(time to peak torque, TPT)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 干预后,在60°/s和 120°/s角速度下,试验组FR分别由(0.61±0.20)和(0.65±0.21)显著提高至(1.09±0.11)(P0.05),且试验组FR均较对照组显著性提高(P0.05),且试验组内、外旋AT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减少(P0.05),而试验组TPT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减少(P<0.05)。结论 IET能够提高肩关节内外旋肌的肌力平衡,保持肩关节的动态稳定,并能改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以此可能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 基于分支切换并嵌套的混沌系统的超宽带信号设计分析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20-09-28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在混沌超宽带信号中使用高维复杂混沌系统可以增强信号的安全性,但是降低了混沌系统的易实现性,针对混沌超宽带中所用的混沌系统的复杂性与易实现性的矛盾,利用两种易实现的一维混沌映射基于混沌分支切换并嵌套的方式设计了一种低维易实现的混沌系统,Lyapunov指数分析验证了这种系统在较宽的参数范围内具有混沌性。分析表明这种系统所产生的信号无法反映确定的映射关系不仅增强了混沌信号的复杂度,而且系统又不失易实现性。分析也表明这种混沌信号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将这种混沌系统用来设计产生更加安全的混沌跳时超宽带信号。通过对这种混沌超宽带信号与一般的伪随机序列跳时超宽带信号的功率谱对比分析,它所包含的能够对其他传输系统产生干扰的强度较大的离散谱数量更少,故这种混沌超宽带信号将会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

  • 老年人中医药信息处理行为的要素特征与行为路径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信息处理是老年人中医药信息行为过程的重要环节,对老年人中医药信息处理行为的理论探索是提升其信息处理能力和中医药信息素养的重要前提。[方法/过程] 采用质性研究设计,采取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并对访谈资料进行扎根理论编码分析,通过不断分析、比较,以及与现有理论对话,分析得出老年人中医药信息处理行为的要素、特征及典型路径。[结果/结论] 老年人中医药信息处理行为包括3个基本要素(目标定位、依据选择和手段选用)和19个具体要素。结合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和启发-系统模型,老年人中医药信息处理行为的目标定位及其行为路径可以划分为低认知努力(外围路径,主要采用感知、求证、比较3类信息处理手段)、高认知努力(中心路径,主要采用推理手段)和一般认知努力(两者兼有)3类。老年人中医药信息处理行为具有阶段性、困难性、处理目标时空差异性、处理过程发展性等特征。

  • 儿童青少年同伴侵害与内化问题的双向关系: 纵向研究的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儿童青少年同伴侵害与内化问题的纵向关系, 检验人际风险模型、症状驱动模型与相互作用模型在两者关系中的适用性。共纳入89篇文献, 包含99个独立效应量, 涉及被试70598人。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同伴侵害可以预测内化问题(β = 0.097, 95% CI [0.083, 0.110]), 内化问题对同伴侵害也存在预测作用(β = 0.119, 95% CI [0.104, 0.135]), 结果支持同伴侵害与内化问题的相互作用模型。同伴侵害对内化问题的预测作用中, 年龄与侵害类型存在调节效应, 测量时间间隔、侵害类型、评定方式与问题类型在内化问题对同伴侵害的预测中起调节作用, 中西文化类型在两者相互预测模型中均不存在调节作用, 各调节因素在同伴侵害及其亚类型外显侵害、关系侵害与内化问题双向关系中的作用基本一致。

  • 儿童青少年同伴侵害与内化问题的双向关系:纵向研究的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08

    摘要: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儿童青少年同伴侵害与内化问题的纵向关系,检验人际风险模型、症状驱动模型与相互作用模型在两者关系中的适用性。共纳入89篇文献,包含99个独立效应量,涉及被试70598人。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同伴侵害可以预测内化问题(=0.097, 95% CI[0.083, 0.110]),内化问题对同伴侵害也存在预测作用(=0.119, 95% CI[0.104, 0.135]),结果支持同伴侵害与内化问题的相互作用模型。同伴侵害对内化问题的预测作用中,年龄与侵害类型存在调节效应,测量时间间隔、侵害类型、评定方式与问题类型在内化问题对同伴侵害的预测中起调节作用,中西文化类型在两者相互预测模型中均不存在调节作用,各调节因素在同伴侵害及其亚类型外显侵害、关系侵害与内化问题双向关系中的作用基本一致。

  • 多路GNSS欺骗干扰互相关噪声模型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4-24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为开展GNSS欺骗干扰源定位研究,构建了多路GNSS欺骗干扰互相关噪声模型。首先分析了欺骗干扰原理并给出了信号模型;通过对噪声构成和规律的分析,研究建立了PRN码间互相关噪声模型;最后利用信噪比和欺骗信号方位角分布进行描述。仿真结果显示,多路GNSS欺骗干扰中码间互相关噪声,在接收通道噪声中的比重随欺骗信号功率增加趋于100%。这表明测向精度与多路GNSS欺骗信号功率是一组矛盾,实际测向结果可通过欺骗信号信噪比寻优。

  • CCD图像中宇宙线μ子甄选技术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9-07-30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图像中的宇宙线是来自于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它穿过大气层,与大气层的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次级粒子,最后落在CCD上。μ子是大气层宇宙线的主要成分,为了研究这些μ子的性质和变化规律,首先需要对图像中的μ子进行甄选。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有效地从CCD图像中甄选μ子的方法。采用拉普拉斯边缘检测法从CCD图像中提取宇宙线候选像素列表,去除其中的坏像素和噪声,然后使用凝聚层次聚类算法将宇宙线像素聚类成宇宙线事件,对宇宙线事件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从中甄选宇宙线μ子。最后对甄选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 模式变换脉冲星PSR J0614+2229的多波段辐射区的研究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9-05-07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年轻脉冲星PSR J0614+2229是少数模式变换时发生相位偏移的脉冲星之一。本文利用Parkes射电天文台的10 cm、20 cm和50 cm三个波段上的偏振观测数据,对每个波段爆发模式和正常模式的线偏振位置角用旋转矢量模型进行拟合,确定了其最大斜率点的相位差。进而利用广泛使用的确定辐射高度的相对论性方法,首次得到了模式变换时辐射高度的变化,发现正常模式的辐射位置高于爆发模式,其高度差随着频率增加而扩大。根据两个模式累积脉冲窗口中心的相位差,可以推断两个模式的辐射区并不都关于磁轴-自转轴所在子午面对称。

  • 复合方腔顶盖驱动双扩散混合对流格子Boltzmann模拟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分类: 能源科学 >> 能源(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3-22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本文基于热质耦合的Lattice Bhatnagar-Gross-Krook(CLBGK)模型,通过引入浓度分布函数,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顶盖驱动的复合方腔内的双扩散混合对流现象进行了研究,复合方腔由多孔介质区域和自由空间组成。分析了路易斯数Le=2.0,浮升力比N=1.0,格拉晓夫数Gr=104和普朗特数Pr=0.7时,孔隙率(ε = 0.6/0.7/0.8)、方腔中多孔介质层位置及理查德森数Ri(10-3≤Ri≤103)对内部混合对流及热质扩散的影响。给出了方腔内温度、浓度和流线分布,以及高温高浓度壁面的平均努赛尔数Nuav和平均舍伍德数Shav。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层对顶盖驱动方腔内热质双扩散影响显著,且方腔左壁壁面平均努赛尔数Nuav与平均舍伍德数Shav,在位置D1-D3之间随多孔介质层的右移而增大,在位置D3上随Ri(10-3≤Ri≤103)的增大而减小。

  • 一个严谨的全科医学和初级保健管理案例研究是如何产生的?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1-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本文旨在帮助全科医学和初级保健领域的案例研究初学者明确案例研究的标准操作步骤,理解案例研究的严谨性源于对标准实施程序的严格遵守。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案例研究的发展过程,概述案例研究内涵、历史背景和适用的问题。接着逐一讲解案例研究的标准操作步骤,并辅以具体实例,阐明案例研究在全科医学和初级保健领域的应用。包括以下6个步骤。步骤1:计划启动,确定是否进行案例研究。步骤2:方案设计,选择合适的案例及案例研究类型。步骤3:工作准备,开展培训与试验性研究。步骤4:资料收集,多来源获取资料。步骤5:资料分析,据实证得出结论。步骤6:报告撰写,与读者对话。案例研究适合解决全科医学和初级保健领域关于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建设当代植物标本馆体系的探索——以CSH 为例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7-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21 世纪已进入第 3 个十年,世界范围内的维管植物系统发育研究工作的大框架已基本完成,属级、种级和群体的系统发育学研究正在深入。但自地球进入人类世以来,大片原生森林遭到破坏,地表植被发生了深刻变化,多个植物种群萎缩甚至濒于灭绝,这使得野外第一手材料的采集变得越来越困难。此外,国内外对于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在不断加强,这有利于植物保育,但也为正常的科研交流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经过 4 个多世纪的发展与积累,全球标本馆馆藏标本已达 3.96亿份,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迭代和完善的背景下,这些系统性收集与科学馆藏的标本正在成为开展属级、种级和群体系统发育研究的重要科研材料,因此当下探讨当代植物标本馆体系的建设如何适应于学科发展的需求恰逢其时。该文通过回顾世界与中国植物标本馆概况,结合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建设经验,提出 6 个方面的思考:(1)革新标本管理者的理念,转变“等人来”的被动式服务习惯,通过各种渠道吸引业内外人士来访,提升标本馆的人气;(2)规范合理规划标本馆功能区域,为标本提供安全的馆藏环境,为来访者营造舒适的研究氛围;(3)秉承完全开放共享的胸怀不断提升馆藏物数字化覆盖率,注重数据标准化,保证数据的科学有效性;(4)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替代重复性工作岗位,让标本馆工作更富成效和吸引力;(5)按照国家级平台要求不断提升馆藏物收藏多样性和馆藏环境,时刻为能在国家级或国际平台展示馆藏资源做好准备;(6)积极响应社会需求,让标本馆成为集信息咨询、资源服务、培训教育于一体的多元化机构,成为国家或地方的植物资源科技服务平台。

  • 新辅助化疗前Apollo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调查乳腺癌标本中apollon免疫组化表达是否能够预测新辅助化疗(NAC)后的病理完全缓解(pCR)。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4例乳腺癌患者活检组织内的apollon、Her-2、ER(雌激素受体)及PR(孕激素受体)表达。通过实体肿瘤反应评价标准(RECIST)评价NAC疗效。分析不同型乳腺癌的pCR率。分析apollon状态与Her-2状态、ER状态、PR状态、淋巴结状态及肿瘤大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比较了NAC前后乳腺癌切片内apollon的表达变化。结果 pCR率为18.5%(23/124)并与apollon、ER及PR表达关系密切:apollon阴性>apollon阳性、ER阴性>ER阳性及PR阴性>PR阳性。Apollon 与Her-2状态、ER状态、PR状态及淋巴结状态相关。另外,化疗显著下调了肿瘤细胞内apollon的表达。结论 Apollon阴性表达可能是pCR的一个预测因子。

  • 特立帕肽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12例报告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根据随访病例分析在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特立帕肽的促骨折愈合作用。方法 12例绝经后女性患者,年龄 73±4.8岁。所有患者接受6个月特立帕肽皮下注射,并接受钙剂补充和对症止痛治疗。在治疗开始后0和6个月,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胸腰椎正侧位X片测量胸腰椎形态,P1NP/beta-CTX化验患者骨代谢情况,6例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复查MRI了解骨折愈合情况。0和6个月时,VAS疼痛和患者生存质量(ODI)评分在门诊完成,1个月时电话完成。结果 所有的12例患者完成随访,在治疗中无新发骨折,无不良事件出现。治疗的第1个月末所有患者不再需要止痛剂辅助治疗。VAS评分从8±2降低至1±2。ODI评分从(76±12)%(注射前)降低至(20±5)%(注射后1月),然后至(5±4)%(6月)。伤椎前后柱高度百分比值从(75±20)%下降至(61±20)%。P1NP从20.9±11.4 ng/mL上升至80.0±41.2 ng/mL。CTX从0.30±0.17 ng/mL上升至0.51±0.3 ng/mL。骨密度增加(20±5)%。6例患者获得MRI复查,见骨折愈合。结论 特立帕肽保守可以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此方法可以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防止骨折椎体塌陷。可以作为PVP或BV手术的替代方法。

  • 基于扎根理论的老年人中医药信息行为整体情境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探索和分析老年人中医药信息行为相关的情境因素,为开展更高效的中医药信息服务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方法/过程] 主要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选取了22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深入访谈。针对访谈资料,采用三级编码方法,通过不断比较,对老年人中医药信息行为的情境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包含30个概念,8个次范畴,2个主范畴的老年人中医药信息行为情境相关概念体系。[结果/结论] 老年人中医药信息行为的情境是由主体情境和主体条件共同构建的整体情境,两个情境组成要素相互区别又共同作用,推动、激发、调节着老年人的中医药信息行为。

  • 广西龙胜红瑶传统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知识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学研究、实验与植物演化、发展 提交时间: 2018-06-2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瑶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红瑶是其中一个分支,因妇女服饰上的花纹图案以大红色为主而得名,其生活习俗饱含民族特色,他们对植物尤其是药用植物的利用方式,与其他民族不同。该研究采用经典的民族植物学理论和方法,访问调查了广西龙胜红瑶传统药用植物种类,根据植物拉丁名、中文名、当地名、用途、用法及药用部位,对其进行民族植物学编目,并与《中国药典》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共记录到药用植物95种,隶属于57科83属,其中蔷薇科、百合科种类最多,分别含有7种,显示龙胜红瑶传统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全株入药的植物种类41种,占总数的43.16 %,根入药的种类为23种,占总数的24.21 %;再次是叶入药的种类,为13种,占总数的13.68 %。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以全株、根及叶为主;治疗风湿类疾病的药物比重最大,达到23.47 %,推测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关;与《中国药典》比较,发现71种植物未被其收录,另有17种虽被收录但主治功效不同,被收录且主治功效大致相同的药物仅有7种,这为新型中药研发提供借鉴。最后探讨了龙胜红瑶传统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资源现状及文化传承的问题。该研究为保存红瑶的民族知识、继承民族传统奠定了科学基础。

  • 空肠多发肉瘤样癌术后肺、脑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6-15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空肠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本文报道1例我院收治的空肠多发肉瘤样癌术后肺、脑转移患者,并分析14篇个案报道、共18例病例。结果患者因肠套叠并消化道出血,行空肠部分切除术,术后4月出现脑、肺等多发转移,术后8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空肠肉瘤样癌国内外命名不统一,诊断困难,尤其难以早期明确诊断,主要诊断依据为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目前无明确的治疗指南,包括肿瘤在内的广泛手术切除是主要有效治疗手段,但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为5.5月(0.36~36月),多死于复发和转移。结论空肠肉瘤样癌较罕见,本例空肠多发性发病并发脑等部位转移更加罕见。规范命名、尽早诊断、通过全身多部位扫描明确其他部位是否存在癌灶、充分评估病程以及尽早治疗均十分重要。手术是治疗的基础,可尝试运用各种肿瘤局部治疗手段。Ki-67作为预后判断和PD-L1靶向免疫治疗的潜在价值需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