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情报的机理与实现策略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情报生成理论解读了个体情报认知问题。情报共生研究则将情报认知研究引向知识群落情报认知的视域,以期对情报认知理论和实践进行更为全面而贴切的诠释。[方法/过程] 基于对共生理论的认识以及对情报认知研究多角度表现阶段所蕴含的共生寓意的理解,运用多学科理论集成研究方法和数学建模方法,研究情报共生机理并制定相应的实现策略。[结果/结论] 建立情报共生概念;阐明情报共生的4种要素,揭示其宏观上显现的自组织性和微观上多变量交互产生情报共生能量的特征;剖析因情报共生模式相变引发的情报共生系统演变的动态过程以及其中所遵循的logistics growth规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多元角度出发阐述情报共生机理研究的价值;制定以要素优化和变量提升为前提的情报共生实现策略。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情报共生就是在开放环境中,情报认知共同体借助特定界面交流互动而完成的非对称互惠的情报认知过程;并对情报认知实践起到引领作用。

  • 昆虫菌及其在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前景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8-21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昆虫的种类丰富多样,其体内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昆虫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共生菌在昆虫的营养、代谢、免疫和生殖等诸多生理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昆虫共生菌是昆虫个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了解昆虫生命活动必须兼顾昆虫共生菌的作用和影响。同时,昆虫共生菌在开发害虫新型生物防治、废弃物生物降解和虫媒传染病的阻断控制手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昆虫共生菌的多样性、生物学功能、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在病虫害和虫媒传染病防治上的应用,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 融合——融媒体时代企业电视的制胜之路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革命和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也局限了包括企业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的发展。而企业电视要想打破瓶颈,适应时代发展,其转型关键在于与新媒体融合。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强烈冲击下谋求生存发展的新出路,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电视应如何与新媒体互相融合共生、借力发展,是本文探讨的主要课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围绕企业电视为完成融媒变革,将如何进行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如培养和稳定受众、探索盈利模式这四个方面展开。

  • 被妒忌的矛盾反应:基于能动与的自我视角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组织中的明星员工常因其卓越表现而成为他人妒忌的对象。被妒忌既可能会引发员工的积极体验, 也可能会引发消极体验, 进而对工作绩效、人际行为产生不一致的影响。现有研究对于这些不一致的发现缺乏深入细致、系统全面的梳理与解释。基于能动与共生的双重视角模型, 探讨被妒忌对个体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调控的不同影响, 并着眼于能动与共生对个体而言的相对重要性梳理相关的边界条件, 以期增进对被妒忌效应的系统理解,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同时启示组织对明星员工被妒忌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 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的变革逻辑——基于ChatGPT应用的学术考察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随着ChatGPT的普适性渗透,人与智能机器(技术)的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以新一代人工智能ChatGPT为叙述焦点,探讨人机关系的变革逻辑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方法】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现象诠释等方法,深度解析ChatGPT的主要特征及其触发的变革逻辑问题。【结果】作为人工智能的“类人化”升级版,ChatGPT引发了人机关系变革,主要经由协作逻辑、互动逻辑、会话逻辑、融合逻辑的嬗变过程进行体现,其中,协作逻辑经历了从“智能辅助”到“全能代理”的变化、互动逻辑从“单项控制”走向“平等对话”、会话逻辑从“机器语言”转向“情感话语”、共生逻辑从“人机融合”迈向“互为延伸”。【结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力渗透下,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已超越了单纯的“使用关系”框架,而是在高度嵌入与深度黏合中被重构,以此形塑出人类的媒介化交往想象。

  • 被妒忌的矛盾反应:基于能动与的自我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04

    摘要: 组织中的明星员工常因其卓越表现而成为他人妒忌的对象。被妒忌既可能会引发员工的积极体验,也可能会引发消极体验,进而对工作绩效、人际行为产生不一致的影响。现有研究对于这些不一致的发现缺乏深入细致、系统全面的梳理与解释。基于能动与共生的双重视角模型,探讨被妒忌对个体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调控的不同影响,并着眼于能动与共生对个体而言的相对重要性梳理相关的边界条件,以期增进对被妒忌效应的系统理解,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同时启示组织对明星员工被妒忌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 六盘山区幼龄辽东栎根系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5-1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该文从不同年龄的幼龄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sea)根系分离可培养共生真 菌,菌落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物种进行鉴定,阐明幼龄辽东栎根系可培养 共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从幼龄辽东栎根系中分离获得249 株 真菌, 经鉴定隶属于2 门5 纲7 目8 科15 属18 种, 其中2 种隶属于担子菌门 (Basidiomycetes),16 种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种水平上,以灰粉无柄盘孢 菌(Pezicula pruinosa)分离频率最高,占分离菌株总数的81.93%;托雷斯氏丛赤壳菌 ( Dactylonectria torresensis ) 、强壮土赤壳菌( Ilyonectria robusta ) 、北美黑盘菌 (Atrocalyx nordicus)次之,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02%、2.01%和2.01%。(2)共生 真菌种类和数量在不同树龄的辽东栎中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4-5 年生植株分离频率最 高(44.98%),依次为三年生植株(29.32%)、二年生植株(19.68%)和一年生植株 (6.02%)。综上所述,宁夏六盘山幼龄辽东栎根系可培养共生真菌种类丰富,随树龄增 长其种类和数量增加;灰粉无柄盘孢菌是六盘山幼龄辽东栎根系可培养共生真菌的绝对 优势物种。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植物共生微生物资源、探索辽东栎与共生微生物互 作在本地逆境的适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 互动与:文化自信自强驱动图书馆学价值再发现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3-26

    摘要: 图书馆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基因,在与文化互动共生的发展进程中彰显了专业价值。文章采用纵向分析、对比研究和归纳演绎等方法,从动因、基础和指向3个维度考察了中国图书馆学与文化互动的逻辑关系,梳理中国图书馆学与文化共生过程中面临的定位模糊、能力弱化和体系不全等主要问题。面向文化自信自强的学科发展环境和现实要求,应通过重塑学科制度、深挖知识基因、提升核心能力和增强影响力等策略,驱动并实现图书馆学价值的再发现。

  • 绿洲-荒漠关系实验模拟平台(绿洲-荒漠平台)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准噶尔盆地是温带内陆干旱区的典型区域,周围高大山地形成径流,流入盆地后造就了绿洲。绿洲和荒漠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绿洲需要通过排水带走自然富集的盐分,而排水给其外围荒漠植被提供水分与养分,外围荒漠植被反过来为绿洲提供了生态屏障。随着绿洲土地开发规模不断加大,节水措施大范围应用,绿洲排水急剧减少。这一方面导致盐分外泄不畅,绿洲积盐;另一方面致使地下水位剧烈下降,绿洲外围、沙漠边缘的植被受到威胁——绿洲-荒漠共生关系面临根本性的危机。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新疆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天山北麓三工河流域建成了“绿 洲-荒漠共生关系实验模拟平台”,该平台由绿洲土壤盐分累积与荒漠地下水位模拟子平台、地下水位与荒漠植被关系子平台、沙漠内部降水与荒漠植被关系子平台 3 个子平台构成,形成了完整的绿洲-荒漠共生关系实验模拟体系。该平台能够满足绿洲区不同灌溉情景下水盐动态长期变化、绿洲边缘荒漠植被变化与地下水位关系、沙漠内部自然植被与降水变化关系的研究需求,为回答绿洲和荒漠生态系统共生关系的关键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设施支撑。

  • 多屏时代中视频的效能重构——以西瓜视频为例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借助多屏带来的优势,从内容生态的角度来分析中视频的效能重构以探寻中视频的发展趋势。【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结果】得出在内容生态方面中视频对内容平台、内容作者、内容读者和内容营销四部分的效能进行重构。【结论】以西瓜视频为代表的中视频在内容平台方面重构“屏”格局,为大屏回归、大中小屏互联创造条件;在内容作者方面重构创作力量,既推出吸引优秀创作人的扶持计划又完善创作生态服务和建设;在内容读者方面重构用户消费内容和习惯,缓解厂商们的“内容饥渴症”;在内容营销方面重构营销势能,以解读式营销和场景化营销充分释放品牌营销势能。

  • Rpfan37在刺槐结瘤过程中的功能探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3-15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研究刺槐中与磷脂酰肌醇转运蛋白有较高同源性的基因Rpfan37的功能,为探究相关基因参与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结瘤过程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前期研究,建立豆科植物刺槐与共生根瘤菌互作的抑制差减杂交反交文库,筛选疑似与共生结瘤相关的基因。利用PCR技术快速克隆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分析基因在不同接菌时间及不同植物组织的表达。构建RNA干扰(RNAi)重组载体,转农杆菌介导转化植物根部,接种根瘤菌后验证该基因在刺槐共生结瘤过程的功能。结果:基因表达分析显示,在接菌与未接菌的刺槐根中,处理后第15天,表达均显著上调,但接菌与未接菌处理对该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在成熟的根瘤中,该基因仅为低水平表达。RNAi转化植株的鲜重、株高和根长以及结瘤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在镜下观察到RNAi植株根毛发育异常;与对照相比,RNAi转化植株形成的根毛卷曲、根毛侵染线及根瘤原基数目均显著降低。根瘤石蜡切片结果显示RNAi植株根瘤中的侵染细胞与对照相比明显减少,分析豆血红蛋白表达发现,RNAi植株中根瘤发育成熟过程明显受阻。结论:在豆科植物刺槐中发现的相关基因Rpfan37能够参与刺槐共生结瘤过程,为研究磷脂酰肌醇转运蛋白在共生结瘤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县域电商利益 关系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知识管理论坛》

    摘要: [ 目的 / 意义 ] 针对目前县域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 小县域、大生态 ” 现象,探讨县域电 商共生的一些问题,为构建平衡健康的县域电商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拓宽信息生态理论的应用范围。 [ 方法 / 过程 ] 以信息生态理论为基础,从共生的角度探讨县域电商共生利益的形成条件和共生利益主 体、特征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县域电商发展过程共生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稳定性与持久性进行研 究。[ 结果 / 结论 ] 县域电商共生利益关系包括偏利共生、偏害共生、互利共生、互害共生 4 种利益关系。 在这些关系中,互利共生中的对称性互利共生是一种最持久和稳定的关系类型,也是县域电商从业者应 该追求的一个目标。

  • 结合纹理复杂度和JND模型的图像水印算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5-20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目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相关水印算法存在容量较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将纹理复杂度和DCT域JND模型相结合的图像水印算法。首先将原图像分成子块,利用各子块灰度共生矩阵的四个纹理特性计算其纹理复杂度,并据此对子块进行排序以确定水印嵌入的子块位置后对原图像素矩阵进行DCT变换,结合新的分区方式计算各块JND值,根据JND值以及新的嵌入规则确定子块内水印嵌入方式。算法有效考虑了图像块的纹理特性和人眼视觉敏感性,加强了嵌入水印后的图像质量,提高了水印嵌入容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嵌入相同容量的水印时,图像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较现有方法高出4.27%左右,在嵌入超过原方法容量上限一倍的水印时,图像平均PSNR仍有53.449 8 dB。

  • 兵地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发展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0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兵地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兵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有效途径。为促进兵地旅游系统的要素合理流动与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共生理论,运用可达性模型、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平均最近邻分析、泰森多边形等方法研究兵地旅游的资源共生演化、经济联系变化、网络结构特征,探究兵地旅游共生发展的模式、格局与机制。结果表明:(1)兵地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特征不断增强,资源开发处于偏利共生关系。(2)兵地旅游资源非均衡共生特征明显,呈现兵团依附地方、弱势依托强势共生分布特征,形成中央一心多点外围多心多点共生演化格局。(3)可达性呈现中心外围圈层递减结构,依托旅游交通网络形成偏利共生纽带。(4)旅游经济联系具有距离衰减、南北差异、兵地差距、同城效应特征。(5)归纳兵地旅游间歇寄生、间歇偏利共生、互惠共生的区域共生模式,文化共生、资源共生、产业共生主次递进和主客互动的要素共生维度,一核三点八心两圈三带的共生发展格局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合同美的共生发展机制。

  • 基于新的轮廓特征的离线签名鉴别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9-01-03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离线签名笔画内部点及背景点的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 ,LBP)非常相近,且对反映离线签名笔画特征有较大干扰,因此提出了一种轮廓处LBP直方图特征。提取签名轮廓上的LBP特征,同时引入了新的规则去除部分无用模式,可有效地提升LBP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另外,针对方向链码特征在应用于签名鉴别时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轮廓模式共生直方图特征。融合这两种轮廓特征,并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降维。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分别在MCYT和GPDS两种公开离线签名数据库上测试,取得的平均错误率分别为13.51%和12.97%。在相同的数据集上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更低的平均错误率。

  • 实数编码量子演算法及其在云任务调度中的应用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5-02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共生演算法收敛慢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结合量子遗传算法理论,提出一种实数编码的量子共生演算法(real-coded quantum symbiotic organisms search,RQSOS)。首先依据三角模糊数提出差异度概念,并依此构造一个以自变量向量的分量和一对概率幅为等位基因的三倍染色体,使一条染色体携带更多信息并增强解的多样性;然后提出一种基于阿基米德螺旋线的探索学习模式,加强对解空间的探索精度;最后使用共生演算法更新差异度值并依据差异度值对种群进行学习和变异操作,促使整个种群快速向最优方向进化且减小了陷入局部最优的概率。利用数值优化问题和云任务调度问题对算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RQSOS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寻优能力上均有明显提升,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算法。

  • 肠道对微生物的免疫耐受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动物体肠道中存在数以亿计的微生物,这些共生的微生物能辅助动物体消化代谢和维持肠道稳态。但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同样可以作为抗原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正常情况下,肠道免疫系统能准确辨识共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其做出免疫耐受,维持内环境稳态;此外,肠道免疫系统还可以避免由于对无害抗原产生反应而造成免疫资源的浪费。免疫耐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用于减少器官移植后排斥现象的发生,降低子宫对胎儿的免疫排斥反应等。但就如何利用免疫耐受机制减缓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和利用效率,完善益生素的饲用规程仍鲜有报道。为此,本综述就免疫耐受的一般概念和应用、肠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肠道共生微生物的免疫原性以及肠道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进行了阐述。

  • “稻鸭”生态系统重金属镉的转化、迁移及循环特征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0-20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重金属镉(Cd)通过污染的饲料和化肥而影响农产品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已经成为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关注的焦点。为完善“稻鸭共生”系统的肥料和饲料管理, 建立合理的物质产投结构及降低重金属Cd 的生态毒 理风险, 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桐林坳社区开展了2 年田间试验, 以常规稻作为对照, 采用投入产出法, 研究分析“稻鸭共生”生态系统重金属Cd 的转化、迁移及循环特征。结果表明, “稻鸭共生”生态系统Cd 输入量为: 肥料>饲料>秧苗>雏鸭, 其中肥料Cd 输入主要是磷肥输入。“稻鸭共生”生态系统Cd 输出主要是水稻籽粒Cd 和成鸭Cd。“稻鸭共生”生态系统内循环的Cd 主要是鸭粪Cd、杂草Cd、害虫Cd 及归还给系统的水稻秸秆Cd和根系Cd。鸭所摄食的Cd 主要来自鸭饲料, 大鸭饲料Cd 输入大于小鸭饲料Cd 输入。在“稻鸭共生”生态系统中重金属Cd 沿食物链的转化、迁移过程以鸭粪Cd 形式放大, 且鸭粪Cd 高于鸭饲料Cd 输入。稻田土壤Cd 输出来看, “稻鸭共生”和常规稻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论是常规稻作还是“稻鸭共生”, 水稻植株Cd含量次序为根>秸秆>籽粒。与常规稻作相比, “稻鸭共生”没有增加水稻植株Cd 含量和Cd 积累。糙米和鸭肉镉含量分别为0.033 mg·kg-1 和0.008 mg·kg-1, 短期来看, “稻鸭共生”能够提供安全无Cd 污染的农产品(鸭和稻米)。

  • 性别刻板印象的变与不变?来自内容、方法与影响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17

    摘要: 性别刻板印象作为一种社会认知,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普遍信念。在社会变迁的宏大背景下,研究者通过传统方法(过去-现在-未来评价范式、横断序列设计、横断历史元分析)和新近技术(词嵌入)探讨了性别刻板印象变迁。虽然有少许研究声称性别刻板印象未随时间发生变化,但大部分研究基于社会角色理论,都支持性别刻板印象已随时间发生变迁。变迁模式主要表现为:认为女性在男性化特征(如能动性)上不断增长,而男性在女性化特征上(如共生性)可能有所增长。这些变迁对缩小经济上的性别差异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可能会给家庭和健康带来消极后果。未来研究应在多学科交叉、多方法融合的基础上,以细化方式、网络视角去考察性别刻板印象变迁,尤其要重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该主题的探究。

  • 基于GIS的产业生态学研究述评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3-08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产业生态学由于缺少关于空间分析的工具,使得研究结果因缺乏空间维度信息而影响对管理效率和精准度的支持。基于GIS的产业生态学相关研究已成为产业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为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运用文献计量及对比分析的手段,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基于GIS的产业生态学的相关研究进展,得出以下结论:当前基于GIS的产业生态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质代谢、产业共生和生命周期评价3个方面,将GIS技术引入到物质代谢研究中,可以更好的展示物质代谢的时空分布格局,为物质代谢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基于GIS技术,不仅可以更加高效地挖掘潜在的产业共生机会,还可应用于生态产业园的规划管理如企业的选址、空间布局等以及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方面;将GIS与LCA耦合在一起,可以很好地补充、完善和管理传统数据,有助于探索产品、活动或工艺的环境影响的空间特性以及进行土地利用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另外,国内外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物质代谢研究中,国内研究较少,仅在城市尺度上进行了基础设施的物质代谢及其存量分析,国外在国家、城市尺度上研究了铜、锌等金属的物质代谢情况;在产业共生研究中,国内侧重于生态产业园的研究,而国外侧重于城市尺度的产业共生机会识别的研究;在LCA的研究中,国内开展了基于GIS的生命周期评价数据库和产品材料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而国外侧重于进行区域化的生命周期评价、进行土地利用影响类型的相关评价以及污染物的追踪,国内在该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共性,都是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缓冲区分析方法以及数据库技术等。未来将GIS作为一个平台,面向产业转型展开产业生态学综合理论方法的研究,可以为产业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有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