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报业私有云平台建设的讨论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 开放科学视角下F1000Research开放出版模式探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07

    摘要: [目的]通过解析 F1000Research 开放出版实践,为提升国内开放出版提供参考。[方 法]对平台的开放出版及其包含的开放获取、开放同行评议等实践进行深度剖析,并总结平 台出版实践成就的一般规律,得出我国发展开放出版的启示。[结论]开放出版不再局限于 开放获取出版,而应充分融合多种开放科学要素,努力实现出版流程的开放。平台出版协 调多种开放科学要素,实现开放科学特征的具象化,探索创新的开放出版模式,多力并用 解决当下预印本平台与同行评审的弊端以及应对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危机,推动了出版流 程高度开放、出版成果社会共享,为我国发展开放出版提供范式。

  • 内蒙古地表冻融指数动态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23-01-17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基于内蒙古 45 个气象站点 19802019 年日均地表温度数据、结合中国第一代全球陆面再分析产品 (CRA)数据以及NDVI数据,利用趋势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对内蒙古近40 a地表冻融指数时空变 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 SFI(地表冻结指数)年均值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出自西南向东北递增 的规律,STI(地表融化指数)则反之,纬度是影响地表冻融指数空间分布的关键因子。研究期间SFI和STI分别呈现 出显著下降和上升趋势,多年变化范围分别为956.1~1848.3 ℃d和3717.6~4442.3 ℃d,变化率分别为-156.4 ℃d (10a)-1和152.4 ℃d(10a)-1;与季节冻土区相比,多年冻土区的冻融指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更加敏感。(2) 研究区 近40 a土壤表层含水量、降水量、NDVI呈增加趋势,雪深呈减少趋势,但年际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差异性,多年 冻土区呈暖干化发展趋势,季节冻土区呈暖湿化发展趋势。(3) 地表冻融指数与影响因素以负相关关系为主,SFI与 影响因素在多年冻土区大部呈正相关关系,在季节冻土区大部呈负相关关系,STI则反之。内蒙古地表冻融指数变 化受影响因素共同驱动,0.4 m土壤含水量是影响SFI变化的主导因素,NDVI是影响STI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结 果可为内蒙古冻土退化、农牧业生产等提供科学的参考。

  • 自然性偏好的概念、表现及成因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自然常常被人赋予神圣且仁慈的积极价值。尽管有时自然与人造的物品并无客观差别,人们仍然推崇天然生成的事物和与生俱来的能力,此即自然性偏好(naturalness preference/naturalness bias)。现有研究对其概念定义、具体表现及心理成因的探讨较为零散且缺乏系统性梳理。本文旨在梳理自然性偏好的概念定义,提出自然性偏好的三领域概念模型,从自然环境、自然物品和天赋偏好等领域总结自然性偏好的发展历程与具体表现,并首次将其成因归纳为三种因素,即认知(心理本质主义)、情感(积极与消极情绪)与规范(神圣道德价值观)。未来研究应深入探究自然性偏好的消极后果、文化心理差异及其对新兴科技接受度的影响。

  • 自然性偏好的概念、表现及成因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4

    摘要: 自然常常被人赋予神圣且仁慈的积极价值。尽管有时自然与人造的物品并无客观差别,人们仍然推崇天然生成的事物和与生俱来的能力,此即自然性偏好(naturalness preference/naturalness bias)。本文旨在梳理自然性偏好的概念定义,提出自然性偏好的三领域概念模型,从自然环境、自然物品和天赋偏好等领域总结自然性偏好的发展历程与具体表现,并首次将其成因归纳为三种因素,即认知(心理本质主义)、情感(积极与消极情绪)与规范(神圣道德价值观)。未来研究应深入探究自然性偏好的消极后果、文化心理差异及其对新兴科技接受度的影响。

  • 大数据环境下主流媒体记者的转型与创新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增长量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大众想要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显得非常困难。不仅如此,对于新闻媒体而言,想要让受众快速关注并了解到自己发布的信息,也变得极为困难。即使现阶段使用最多的搜索引擎服务提供的自动筛选服务为人们带来很大便利,但是因为服务带有大众化发展特征,也无法全方位照顾到人们的个性发展需要。所以,在大数据发展背景下,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实现主流媒体记者的转型和创新,是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

  • 融合双重正则化机制的低秩矩阵分解推荐模型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9-01-28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基于矩阵分解技术的社会化推荐通过加入用户信任关系来加强学习准确性,但忽略了物品之间的关联信息在模型分解过程中对用户兴趣的影响。对此本文首先提出在物品相似度计算方法中加入用户参与度进行改进,并构建了融合物品关联正则项和信任用户正则项双重约束的矩阵分解推荐模型,在优化隐式特征矩阵过程中体现了物品之间的关联信息对推荐的重要影响。最后通过对2个不同稀疏级别的数据集的实验证明,相比主流的矩阵分解模型,本文提出的双重正则项的矩阵分解模型能够提高稀疏数据集上预测评分的准确性,并能明显缓解用户冷启动问题。

  • 道德之一元论与多元论:缘起、内涵与论争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19

    摘要: 一元论与多元论之争是道德心理学领域近些年最为活跃的理论交锋之一。道德一元论认为所有外在的道德现象与内在的道德结构都可以用一种因素来解释。道德多元论则认为道德不能只用单一因素来解释,而是存在多个不同质的道德维度,且具有文化敏感性。对应道德理论和道德基础理论是这场争议的典型代表。双方就伤害的解释力、道德失声现象、模块化道德与洁净维度独立性等方面展开论争。未来研究应从三个具体方面进一步探索道德之一元论与多元论难题,进而保持道德心理学领域的理论活力。

  • 道德之一元论与多元论:缘起、内涵与论争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一元论与多元论之争是道德心理学领域近些年最为活跃的理论交锋之一。道德一元论认为所有外在的道德现象与内在的道德结构都可以用一种因素来解释。道德多元论则认为道德不能只用单一因素来解释, 而是存在多个不同质的道德维度, 且具有文化敏感性。对应道德理论和道德基础理论是这场争议的典型代表。双方就伤害的解释力、道德失声现象、模块化道德与洁净维度独立性等方面展开论争。未来研究应从三个具体方面进一步探索道德之一元论与多元论难题, 进而保持道德心理学领域的理论活力。

  • 恒星大气参数测量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8-05-15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从恒星的研究意义谈起,介绍了恒星大气参数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阐述了恒星参数测量方法的分类: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着重评述了间接测量方法,包括测光方法、红外流量方法、巴尔默线轮廓拟合、谱线比例方法、线指数方法、金属线诊断法、光谱模板拟合和机器学习方法等。指出在大型巡天数据中光谱模板拟合与机器学习方法的优势及其广泛应用。对于高分辨率光谱,金属线诊断仍然备受天文学家青睐;红外流量方法的测量结果常用来定标。

  • 基于结构化图标的应急地图交互与协作模式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通过引入结构化图标来改善以往应急地图中的图标表征,旨在协调更为复杂的危机信息交互与协作。[方法/过程] 设计适用于危机情境下的结构化图标,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基于结构化图标的可视化交互与协作模式。[结果/结论] 首先,结构化图标的先设基底图标可以显化危机事件关联,改善信息搜索交互体验;其次,结构化图标可以动态表征危机信息的时空属性,增强信息认知,提升决策者协同决策能力。理论上,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化图标的应急信息交互模式,丰富应急信息可视化理论和应急交互理论。实践上,优化基于图标的应急协同系统的设计,增强参与者与应急信息的互动,有助于决策者进行高效及时的应急协同决策。

  • 微小RNA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肠道既是机体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也是防御肠道微生物感染的先天性屏障,肠道健康是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微小RNA(miRNAs)是基因转录后调控的重要因子。本文主要对肠道miRNAs表达情况,miRNAs在肠道细胞中的增殖、分化、凋亡,miRNAs在营养代谢、肠道屏障功能、肠道相关疾病进程调控中的作用以及肠道对外源miRNAs摄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 黄河流域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9-19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2010、2015、2019年时间截面数据,通过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方法分析黄河流域89个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及时空演化特征,并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黄河流域旅游经济联系变化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网络东西向的多核心网络结构逐渐形成,城市间区域分化、省际阻隔效应特征显著。(2) 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经历两极分化、阻隔较大的初级阶段,有机联结、互动增强的过渡阶段,趋于均衡、团块发展的巩固阶段。(3) 以西安市、郑州市为代表的少数节点核心城市在旅游经济联系网络中发挥的中介作用较强。(4) 产业结构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环境质量是旅游经济联系的主要影响因子,各因子间存在的交互作用能增强对旅游经济联系的解释力。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优化建议。

  • 乌珠穆沁沙地主要风沙环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3-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厘清区域风沙运动环境和沉积物粒度特征是研究风沙流的关键,对地区风沙灾害的防护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乌珠穆沁沙地的风况数据,研究沙地起沙风况和输沙势变化特征,同时结合沉积物粒径数据,揭示该地区风沙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乌珠穆沁沙地年均起沙风频率为33.8%,平均风速介于3.34~5.40 m·s-1之间,平均起沙风速介于6.46~8.49 m·s-1之间,沙地起沙风频率和风速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2)沙地整体年内起沙风频率和风速春季最高,起沙风向以西南方向为主,WSW风向频率最高。(3)沙地输沙势为19.2~193.7 VU,整体属低风能环境,风况多为锐双峰风况,沙地输沙势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全年沙物质整体向东、东北方向输移,春季是最主要的风沙活动期。(4)沙地整体以粗沙和中沙组分为主,南部和西部土壤粒径偏粗,东部偏细。沙地北部和东部沉积物分选性较差,粒径组分受外来影响较大。总体而言,沙地北部风沙活动最强,适宜人工建植或铺设沙障固沙。沙地东部栽植防护林,避免沙物质持续东移。

  • 基于多源数据的西藏东南部历史干旱监测与分析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8-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干旱作为频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以西藏主要耕作区为研究区,2001—2015年MODIS、TRMM和SRTM-DEM数据为数据源,利用植被状态指数(VCI)、温度条件指数(TCI)和降水状态指数(PCI)等模型参量,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区域干旱综合监测模型,对模型精度和可靠性进行检核验证,并以所建模型对研究区2001—2015年逐月干旱进行识别,采用地理时空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干旱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旱综合监测指数(DCMI)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土壤相对湿度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的变化,干旱综合监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区全年干旱频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征,大部分地区干旱频率小于20%,约12.41%的区域干旱频率超过20%;从不同等级干旱发生频率来看,日喀则市为轻旱、中旱易发区,重旱易发区则集中于日喀则市和昌都市的中部及东部地区;区域月际干旱频率空间格局差异较大,全年干旱易发生于1、8、11月等月份,局部地区干旱易发月份存在差异;区域年内旱情变化趋势差异性较大,10月~次年9月,旱情加剧区域呈现出随月份变化由耕作区东部向西部逐渐转移的趋势。

  • 公共知识空间与公共文化空间的融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索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知识空间和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责无旁贷,同时也是对国际图书馆发展趋势的积极顺应。[方法/过程] 总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通过设立院史馆促进公共知识空间与公共文化空间有机融合的实践经验,探索提出融合策略与服务模式。[结果/结论] 图书馆基于空间融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重点在于:①兼顾内融合与外融合策略,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参与职能;②完善关联集成研究,实现资源、服务、推广等全方位融合;③基于空间融合,完善图书馆教育职能,构建终身教育基地;④融入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塑造基于大数据的文化服务新模式;⑤完善移动端服务,提升基于场景的智慧文化服务;⑥促进多元交流合作,推动文化服务资源共享;⑦完善融合模式及共享机制的研究,实现基于资源合理分权分域的共建共享、合理使用以及数据安全。

  • 基于Transformer的多分支单图像去雨方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22-04-07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雨纹会严重降低拍摄图像的质量,影响后续计算机视觉任务。为了提高雨天图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单图像去雨算法。首先,该算法通过具有窗口机制的transformer获得大范围的感受野,进而获取雨纹特征的上下文信息,提高模型提取雨纹特征的能力;其次,该算法通过多分支模块提取和融合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特征,提高模型对复杂雨纹信息的表征能力;最后通过残差连接融合浅层特征和深层特征,补全深层特征中缺失的细节信息,增强网络表达能力。在公开数据集Rain100L,Rain100H和私有数据集Rain3000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现有算法,能更有效的去除雨纹,同时更好的恢复图像中丢失的背景纹理信息。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PSNR/SSIM)分别达到38.33/0.9855、28.42/0.9000、34.51/0.9643。

  • 2,6-二氯靛酚法测定维生素饮料与维生素C泡腾片中的维生素C含量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提交时间: 2022-05-16

    摘要: 本文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生物化学设计性实验论文,实验采用 2 , 6-二氯靛酚法测定了 维生素饮料和泡腾片中维生素 C 含量,讨论了预制维生素饮料与泡腾片泡腾溶液作为维生素C 补剂的可行性,旨在为相关生物化学课程设计性实验提供参考。 结果表明每毫升脉动饮料含有0.566mg 还原型维生素C,每克泡腾片含84.86mg 还原型维生素C。从补充维生素 C 的角度看 , 每日饮用一个1L 装脉动饮料或冲泡饮用一个泡腾片尚未超过维生素C 食用最高限制,是膳食之外补充维生素C 的优良选择。

  • 我国哺乳动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估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5-2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自然保护区被公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全国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通过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分布情况,在全国尺度上对自然保护区内591种哺乳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哺乳动物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 "较好保护" "一般保护" "较少保护" "未受保护" "保护状况不明" "未予评价"等7个等级。结果表明,除未予评价的35种外,其余参评的556种物种中,共有534种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占总数的90.36%。其中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的物种分别有145、60、100种和229种,分别占总数的24.53%、10.15%、16.92%和38.75%。此外,有22种物种保护状况不明。针对不同保护体系中的哺乳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共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0种和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427种,其中分别有109种和409种在保护区内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总体来说,虽然有90.36%的哺乳动物在保护区内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但保护状况良好(包括有效保护和较好保护)的比例明显较低,保护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对于保护状况不明的物种,有必要对保护区开展更加全面、细致的科学考察以进一步确定其保护现状;对于确未受到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的物种,需要通过完善保护区网络,将其纳入自然保护体系之中。

  • 崖壁植物太行菊与长裂太行菊全基因组大小及特征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2-1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太行菊(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长裂太行菊(Opisthopappus longilobus), 为太行山特有多年生崖壁草本植物,菊科(Compositae)重要野生资源,具有较高的经 济与生态价值。为确定适合两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策略,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法和高通 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物种基因组大小、杂合率、重复序列及GC 含量等信息。结果表明: (1)流式细胞法估算太行菊基因组大小为2.1 Gb,长裂太行菊基因组大小2.4 Gb;(2) 高通量测序修正后太行菊基因组大小为3.13 Gb,重复序列比例为84.35 %,杂合度为 0.99 %,GC 含量为36.56 %;长裂太行菊基因组为3.18 Gb,重复序列比例为83.83 %, 杂合度为1.17 %,GC 含量为36.62 %;(3)初步组装后GC 含量分布及平均深度存在 异常,出现分层现象,可能是两物种基因组杂合率较高所致。从基因组结构看,太行菊、 长裂太行菊均属于高重复、高杂合、大基因组的复杂基因组,建议使用Illumina + PacBio 测序组装策略,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