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对人类不良记忆的修饰:来自记忆再巩固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4-22

    摘要: 已经巩固的长时记忆被再次提取后,进入一个记忆的不稳定期,在此过程中,记忆可被更新,强化,削弱甚至抹除,这个过程称为再巩固。人类不良记忆再巩固研究揭示记忆激活后口服普萘洛尔 (propranolol) 或进行消退训练可削弱或抹除不良情绪记忆,此过程中涉及杏仁核、海马、前额叶皮层等脑区的参与及其构成的神经环路的调控。当前临床上利用再巩固原理可通过药物治疗、行为干预或无创脑部刺激的方法改变不良记忆。然而,由于其形成过程复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未来研究应尽可能模拟临床中人类不良记忆形成的复杂环境,深入探讨再巩固“边界问题”,推动实验室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 慢性病叙事下的中风康复家庭研究——基于河北省T市中医院康复大厅的田野调查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0-1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在中风加剧家庭与社会负担的背景下,基于医院田野经验的康复家庭研究尚有欠缺。目的 从病患、家属、家庭和医者四种叙事视角,分析医院康复大厅中存在的社会文化氛围。方法 本文访谈对象均来自 2021年47月T市中医院康复科,从患者叙事、家属叙事、家庭叙事、医生叙事四个方面,考察康复大厅内的社会文化氛围。结果 中风康复患者在自身与集体的共同进步中感受到创伤后成长的正向体验;家属在互相交流中自发建构起俱乐部文化,并在陪伴中起到了医患桥梁等作用;作为整体的中风康复家庭承受两方面张力,即家庭经济负担的外部张力和家属患者之间难以互相理解的内部张力;医生能更加理性看待中风康复家庭,通过医生 - 患者与教师 - 学生的关系对比,阐明医生在与患者相处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教师的角色。结论 通过对康复大厅社会文化氛围的分析,指出中风防治面临防治重心难以下沉和部分患者难以就医的困难。医学人文研究尤其是医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建构积极的医患关系。

  • 驯化与反向驯化:对抖音直播中算法推荐现象的实证研究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随着数字技术发展,算法成为信息传播与社会建构变革的关键要素。文章局部考察了抖音直播中的算法推荐现象,也尝试对抖音直播中的算法推荐现象研究进行经验性材料补充。【方法】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梳理出“驯化”“反向驯化”两个核心解释范畴,进一步对话驯化理论。【结果】在驯化层面,算法推荐是有一定驯化难度、具有隐蔽性特征的对象,用户驯化算法推荐及其相关内容有两条基本路径,同时平台中的算法推荐在不同功能区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在反向驯化层面,从行为到观念、从个体到群体,算法推荐对直播参与者的驯化是潜移默化的。同时,反向驯化逻辑与算法推荐的自身设计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结论】算法推荐对于直播参与者并无不益之处,但也存在一种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之中隐性的控制逻辑。

  • 南梁油田油井腐蚀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通过对油井采出水的水型水质、腐蚀产物与形貌、腐蚀速率仿真计算以及油井作业现场实际腐蚀情况的综合分析,认为南梁油田油井腐蚀的主要原因是H2S和CO2共同作用引起的局部腐蚀,同时含水率上升使得Cl-、SRB菌等的数量大幅增加,矿化度高,偏磨严重,电化学反应强烈,加剧了油井腐蚀。以油套环空投加化学药剂为主的防腐工艺,井筒腐蚀得到有效控制,为同类油田的现场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群体决策中人工智能的增强效果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2

    摘要: 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能力能够在各类情景中辅助人类决策。相比于个人决策,辅助群体决策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互动和影响。通过分析群体共识水平、信心水平与准确率三个方面的表现,本文探究了人工智能辅助对群体决策产生的影响。通过数学建模、数值仿真和行为实验,我们发现人工智能辅助对群体决策的增强效果,包括提升群体共识、增强群体信心、提高群体专业绩效。此外,本文还发现人工智能辅助凝聚群体共识具有时效性,仅在人工智能直接参与时共识水平才会显著提高。而人工智能辅助增强信心水平具有滞后性,需要群成员内化后才会发挥作用,且更早的介入更有利于群体信心建立。研究结论揭示了人工智能辅助对群体决策影响的效果,增强了对群体决策中人与人工智能互动理解,为优化群体决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倒“V”型栅板偶极子天线设计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1-17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射电天文在HF-VHF频段采用天线组阵的方式进行观测,根据平方公里阵(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的要求,每个阵列单元天线的增益、结构一致性、稳定性、阻抗变化趋势和极化纯度等方面需要达到较高指标,才能满足太阳、木星、再电离纪元等多种测量在极化测量、天线跟踪稳定性以及接收机宽带匹配等方面的需求。根据SKA requirement 2165:极化纯度(polarization purity)213538 和每极化方向灵敏度(sensitivity per polarization)281415提出的性能需求,以及在总结原有设计的经验后,针对10-90MHz频段,设计了一种适用于HF-VHF的新型倒V型栅板偶极子天线,具有重量轻,风阻小等优点,在10-90MHz的超宽频段内阻抗变化缓慢、极化纯度良好。其中,在阻抗变化方面,天线的阻抗实部从0.8到631.132变化,优于低频射电阵列(Low Frequency Array, LOFAR)的低频阵列天线,降低了接收机匹配难度和噪声;极化纯度方面,天线整体轴比小于0.41dB,对于太阳射电爆发等强极化信号具有良好的极化隔离度。

  • 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及实证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针对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日益严重的现象,分析评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有利于保护移动APP用户隐私,促进信息平台健康发展。[方法/过程] 分析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构建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分析法(ANP)与熵权法综合确定指标组合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移动社交APP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所构建的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指标体系中APP平台原因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最高,用户原因造成隐私的泄露其次。整体上用户隐私泄露风险派派最高,微信最低,但都接近中等风险。为降低移动社交APP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风险,移动用户、APP平台以及监管部门各方应当针对不同APP的不同情况,有侧重地采取措施。

  • 蓝冠噪鹛繁殖期生境选择特征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20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2013年至2015年每年4-7月,在江西婺源境内对蓝冠噪鹛繁殖小群进行调查。观察并测量其繁殖地斑块海拔,距山地、水源及干扰源的距离,计算斑块面积、周长及形状指数,并在每个繁殖斑块的4个方向5km以外选取同样植被类型的对照斑块,比较繁殖斑块与对照斑块在以上7个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繁殖斑块海拔,距山地距离和距干扰距离显著小于对照斑块。说明在斑块尺度上,蓝冠噪鹛繁殖期倾向于选择低海拔阔叶林,且在离山地更近的村庄附近繁殖,这可能与食物丰富和天敌较少有关。在微生境尺度,选择繁殖点B在巢区及同一片阔叶林中无噪鹛筑巢的对照区进行10个生态因子的测量,并用资源选择函数以及Vanderploeg和Scavia选择系数进行分析。资源选择函数结果表明草本密度、草本高度在微生境尺度对蓝冠噪鹛生境选择贡献最大;而Vanderploeg和Scavia选择系数结果表明蓝冠噪鹛喜在胸径较粗(40-80cm)的朴树、枫杨和枫香3种树上筑巢,筑巢偏好树高20m以上及草本盖度较高(60%-90%)的生境。综合两种分析结果,在微生境尺度蓝冠噪鹛对筑巢树种及高度具有选择性,对巢区隐蔽性有所要求,巢下草本情况可以反映昆虫等食物资源状况,说明蓝冠噪鹛繁殖期偏好在食物相对丰富的区域筑巢。

  • 基于二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的太行山丘陵区县域耕地资源潜力估算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耕地红线划定与人-地资源矛盾日益突出背景下, 耕地资源潜力的研究与开发日显重要。我国耕地面积近2/3 分布在山区, 因此山区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其资源潜力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以华北地区的太行山为研究区域, 选择耕地占比和资源潜力最大的丘陵区典型县——河北省井陉县为研究案例, 选取13 个影响耕地资源潜力的基本生态要素, 包括5 个地形要素和8 个直接气象要素或由气象要素计算得到的间接气象要素, 引入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 运用偏最大似然估计向前引入法的拟合方法, 筛选提取影响耕地资源潜力的关键生态要素; 由模型参数Wald2 统计量分析影响耕地资源潜力的关键生态要素的贡献率排序; 由模型参数回归系数β分析耕地资源潜力与生态要素的相关关系; 由模型参数发生比率OR 分析量化关键生态要素对耕地资源潜力的影响, 最终建立Logistic 回归模型。基于此模型, 在GIS 软件中得到井陉县耕地资源潜力分布图, 进而估算出县域耕地资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 13 个影响井陉县耕地资源潜力的基本生态要素中8 个为关键生态要素; 关键生态要素中地形要素配置比气象要素配置更为重要; 年平均气温和寒冷指数与耕地资源潜力呈负相关关系, 其余生态要素则呈正相关关系; 由回归模型估算出井陉县具备垦殖为耕地资源的土地面积为60 400 hm2, 而根据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得出的现有耕地资源为45 600 hm2, 由此井陉县尚具有14 800 hm2 的后备耕地资源, 相当于现有耕地面积的32.5%, 这说明在不考虑垦殖所带来的可能负效应的前提下, 井陉县具有较大的后备耕地资源开发潜力, 该结论为井陉县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基于Spark Streaming的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实时数据处理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7-09-26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目前天文观测中对数据的实时处理需求越来越多,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MingantU SpEctral Radioheliograph, MUSER)是同时以高时间、高空间和高频率分辨率对太阳进行射电频谱成像的设备。在低频部分的日常观测中,包含了两方面的需求:(1)对历史数据的处理;}2) 5秒钟抽样观测数据的处理。抽样观测数据需要实时处理,并在监控终端显示,数据处理过程包含了数据校验、修正、成图、洁化等多个步骤,传统的单机处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大数据量下的实时性要求。因此,实时数据计算中,使用Spark Streaming流式计算这一新兴的分布式计算方法,设计了自定义的接收器,并将多个图形处理器节点加入到分布式集群中。通过实验对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证明基于内存的高速执行引擎的特点能显著提高性能。期待能通过实验进一步优化算法和配置,获得更好的结果,并最终运用到实际环境中。

  • 304不锈钢空化水射流表面空蚀损伤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采用淹没式空化水射流方法对304不锈钢表面进行不同压力和时间的空化水射流处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位跟踪观察处理后的试样表面形貌,研究其空蚀损伤过程及空蚀机理,并对表层组织和304不锈钢变形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得出,根据损伤程度和作用机理的不同,空蚀损伤区从中心到外围可以分为射流冲击区、过渡区和紊流区三个区,其中射流冲击区损伤最严重,紊流区次之,过渡区最弱。当射流压力为35MPa、处理40min时,射流冲击区损伤速度加快,并且呈现明显的疲劳损伤特征,滑移带和晶界处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是导致该区损伤剥落的重要原因;在横截面金相组织中,过渡区和紊流区出现比射流冲击区更深的形变孪晶层,且紊流区形变孪晶层厚度达140μm;在本实验条件下304不锈钢变形方式为滑移为主,孪生为辅。试样在空化水射流的作用下有两种空蚀破坏机理,即交变载荷下疲劳破坏,以及塑性变形、颈缩和剥落导致的弧坑。

  • 黄土地基微型桩水平承载力及群桩效应研究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为了明确黄土地基微型桩水平承载力对上部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黄土地基微型桩现场静载试验,研究了桩长,桩径、桩身弹性模量及桩间距对微型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分析了沿基础深度的桩身水平位移和弯矩变化规律。并结合有限元分析了桩间距对群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地基微型桩基础弯矩较大的位置距桩顶4d ~5d;桩径对微型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较大,而桩长超过33d ~35d后对其水平承载力的影响较小;当桩间距达到8d时,可以不考虑群桩效应对群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上述研究成果为微型桩在黄土地基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 铸铁及其表面碳化钨涂层的电化学行为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考察了甲醇汽油发动机缸套材料铸铁及其表面碳化钨涂层在甲酸水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并研究了其电化学腐蚀行为;采用电化学腐蚀中的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来表征其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碳化钨涂层可有效地改善甲醇汽油发动机缸套材料铸铁的耐腐蚀性能;与铸铁相比,碳化钨涂层的自腐蚀电位高、自腐蚀电流小;同时碳化钨涂层使铸铁表面电荷的传输电阻变大,抑制了铸铁在甲酸溶液中的自放电功能,阻碍了电化学腐蚀的进行,从而有效地保护发动机缸套材料铸铁。

  •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现状调研、分析与工作建议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9-0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2014年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开展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工作,对中医领域13个专科领域的240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项目进行制修订,中华中医药学会承担本部分工作。目的 为了解中医药领域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现状,从方法学角度对项目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本项目组对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组进行调研。 方法 调研采用电子问卷方式,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认识部分、指南制修订与工作流程部分、指南制修订工作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部分、指南实施推广和应用情况、指南制修订工作情况整体调研部分等几个方面开展问卷调查,调研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调研完成后对结果进行数据汇总与描述性分析。结果 本次调研最终共收回有效问卷198份,调研结果提示多数项目组认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多数项目组在指南制修订时注重循证方法学应用,同时,各项目组在制修订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结论 建议今后重视指南制修订工作,加大相关资金支持;各工作组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过程中,需要有方法学专家全程参与并把控质量;增加循证医学与临床诊疗指南制定相关培训;严格遵循最新技术方案与方法学流程;注重指南内容质量、关注指南宣传与实施情况,并及时更新;在指南制修订过程中注意体现中医药诊疗特色,以临床实用、适用为目标,以期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质量,促进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

  • 热休克蛋白70在牦牛胃中的分布和表达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牦牛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牦牛胃中的分布特点和表达量的差异性变化。采集8头健康成年牦牛的胃组织,采用组织学染色方法研究皱胃腺体间细胞的类型;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B)法分别检测HSP70在不同胃的分布及表达量。结果表明:嗜银染色及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发现,皱胃腺体间含有大量的内分泌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在牦牛瘤胃、网胃、瓣胃,HSP70的阳性表达仅见于黏膜上皮细胞层,角质层细胞呈强阳性表达,而基底层、颗粒层和棘层的部分细胞呈中等阳性表达,部分未见阳性表达;皱胃阳性反应的范围较广,不仅黏膜表面上皮细胞有表达,胃腺间的内分泌细胞及壁细胞也呈阳性表达。且阳性反应主要集中在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免疫组化和WB结果均表明,HSP70在牦牛皱胃表达量最高,瘤胃、网胃及瓣胃依次递减,部位间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得出,牦牛皱胃腺体间含有大量嗜银性内分泌细胞,HSP在所有胃中均有分布,且皱胃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胃,提示HSP70可能与牦牛胃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关联性。

  • 蓖麻RcMsc2 基因功能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10-2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G2/有丝分裂特异性细胞周期蛋白2(G2/mitotic-specific cyclin-2,Msc2)作为高等 植物应对逆境胁迫的关键调控蛋白,参与多个抗逆境胁迫的应答。为探究RcMsc2 基因的功 能,该研究从蓖麻叶片组织中成功克隆了RcMsc2,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RcMsc2 蛋白的 结构和潜在功能,同时借助qRT-PCR 方法分析RcMsc2 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和非生物胁迫 表达特性。结果表明:(1)RcMsc2 基因位于蓖麻第5 号染色体长臂,该基因的CDS(coding sequence)区是1 299 bp,编码432 个氨基酸。(2)RcMsc2 蛋白拥有细胞周期(cyclin)家 族特征结构域,是一个不稳定酸性亲水蛋白,无跨膜域和信号肽,相对分子量是49.38 kD。 (3)RcMsc2 蛋白的二级、三级结构以-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4)RcMsc2 蛋白与麻风 树和巴西橡胶树的CYCB2 蛋白的序列同源性最高,且同被聚为Group Ⅱ。(5)RcMsc2-GFP 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核。(6)RcMsc2 基因在蓖麻的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主要在根和茎 中发挥作用;非生物胁迫分析表明RcMsc2 基因可以被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盐、 干旱和低温处理诱导表达,并且RcMsc2 基因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最敏感。综上,该研究较全 面地分析了RcMsc2 基因的结构特征、系统进化和表达模式,为揭示RcMsc2 基因在蓖麻的 生长发育和应答冷胁迫过程中的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 不同养分配比对高粱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探明高粱养分吸收和根系生长对氮、磷、钾胁迫的响应,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 在高粱/玉米轮作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养分配比NPK、PK、NK、NP、CK对高粱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NPK相比, 长期不施氮肥(PK)高粱总根长增加18.29%, 总根体积降低26.52%, 且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 直径小于0.5 mm细根所占比例显著增加。不施磷肥(NK)显著抑制了高粱根系生长, 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分别降低24.03%、27.48%和41.29%。不施钾肥(NP)对细根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不施氮(PK)、磷(NK)、钾(NP)均降低高粱对相应养分的吸收和累积, 不施氮促进了营养器官中氮和钾素向籽粒转运, 不施磷或钾肥抑制了氮、磷及钾的转运。高粱对养分的吸收、积累和转运与根系形态有关, 不同养分积累与运转与根系形态关系表现不尽相同: 氮素和钾素积累和转运与根系形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氮素的积累和转运与植株生物量和产量的相关性大于磷素和钾素。综上, 高粱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对氮、磷及钾胁迫响应不同, 该研究可为不同养分瘠薄地高粱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 雏鸡冷应激前后血清中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比较分析雏鸡冷应激前后血清中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并对重点差异蛋白质进行鉴定。将30只雏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冷应激组、冷适应组和常温对照组,收集各组雏鸡的血液制备血清后进行双向凝胶电泳(2-DE),以获得血清蛋白质表达的2-DE图谱,对2-DE图谱进行差异分析(利用PDQuest 8.0软件),随后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鉴定,并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通过2-DE对常温对照组、冷应激组和冷适应组雏鸡血清进行分析,得到了比较完整的差异蛋白质数据,共找到差异蛋白质点23个。采用MALDI-TOF-MS技术分析其中几个重复性好且较为明显的蛋白质点,成功鉴定出4个差异蛋白质,其中2个为果糖二磷酸醛缩酶C(ALDOC),是参与葡萄糖、能量代谢通路供能的相关蛋白;随后,对差异蛋白质ALDOC进行Western blot验证,所得结果与2-DE的结果相一致。结果表明,雏鸡冷应激前后血清中蛋白质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可能与冷应激有关。

  • 外源水杨酸对铝胁迫下菊芋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5-11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铝胁迫对菊芋根系分泌物的影响以及外源水杨酸的缓解作用,以耐铝型南京菊芋和铝敏感型资阳菊芋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法,设置铝浓度 500 μmol·L-1,分析了不同浓度(10、100、1 000 μmol·L-1)SA 对铝胁迫下菊芋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氨基酸以及根尖相关代谢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铝胁迫会导致菊芋根系分泌物中柠檬酸、草酸、苹果酸浓度升高,且升高幅度南京菊芋大于资阳菊芋;柠檬酸合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在单铝胁迫下活性增强;脯氨酸含量显著提升,总氨基酸浓度均显著减少。外源 SA 加入后,南京菊芋根系分泌的柠檬酸、草酸、苹果酸浓度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但经高浓度(1 000 μmol·L-1)SA 处理后资阳菊芋根系分泌草酸显著降低,且在各浓度 SA 处理下苹果酸浓度均无明显变化;柠檬酸合酶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但对南京菊芋根尖中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影响不大,且高浓度(1 000 μmol·L-1)SA 处理后显著降低了资阳菊芋根尖中苹果酸脱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从总氨基酸浓度变化来看,南京菊芋在高浓度(1 000 μmol·L-1)SA、资阳菊芋在低浓度(10 μmol·L-1)SA 处理下得到最大缓解效果。因此,菊芋通过分泌有机酸应对铝毒侵害,外源 SA 可促进菊芋根系有机酸代谢速率,分泌更多的有机酸来缓解铝胁迫,这种缓解效果在耐铝性相对较强的南京菊芋中表现更好。

  • 乌蒙山峨眉栲-华木荷群落特征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学研究、实验与植物演化、发展 提交时间: 2018-06-2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乌蒙山位于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与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交界区,是云南省唯一分布峨眉栲、华木荷群系( Formation Castanopsis platyacantha, Schima sinensis)的地区,该群系处于中国西部常绿阔叶林向东部常绿阔叶林过渡的地带,群落更加复杂多样。乌蒙山峨眉栲、华木荷群落属于云南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但与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更为接近,其分布原因和群落特征都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该群系的群落特征,同时找出其与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的联系,本文对该类型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并分析了聚类归并的各群落类型的乔灌优势种特征(径级结构、高度结构和重要值)。同时,采用DCA,CCA和DCCA排序分析进行群落特征分异的环境解释。最后,与四川峨眉山同类群落进行特征对比。结果表明:(1)乌蒙山峨眉栲、华木荷群落可划分为6个类型:峨眉栲群落,峨眉栲、华木荷群落,峨眉栲、十齿花群落,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华木荷、峨眉栲群落,华木荷、硬斗石栎(Lithocarpus hancei)群落,十齿花(Dipentodon sinicus)、华木荷群落。(2)乌蒙山峨眉栲、华木荷群落中,峨眉栲大树比例较高,华木荷小苗数量巨大,灌木层常以竹类为优势种。(3)海拔、坡度和太阳年辐射值是影响群落分布的主导因素。(4)峨眉山同类群落中优势种种群呈稳定型或增长型,而乌蒙山峨眉栲、华木荷群落中,峨眉栲和水青冈呈现下降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