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王力
  • 中国共病加权指数与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关联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6-1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慢性病共病给老年人卫生服务带来挑战,探索老年人慢性病共病负担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病加权指数(CMWI)是中国已开发的用于衡量我国中老年人群共病负担的指标,目前尚缺乏CMWI与卫生服务利用关联性的队列研究。目的 探索老年人慢性病共病负担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关联,为改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干预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12月—2024年1月,以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为例,收集该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中2017—2021年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建立老年人健康体检自然人群队列。以该时间段内首次体检时间为基线,使用CMWI衡量老年人基线的慢性病共病负担,采用负二项回归分析个体基线的CMWI分别与其在随访时间内利用的总门诊次数、慢病相关门诊次数、总住院次数以及慢病相关住院次数的关联性。结果 39989例老年人中,有14991例(55.18%)患有慢性病共病,CMWI值为[1.3(0,2.3)];在平均1268d随访时间内,26141例(65.37%)利用过门诊服务,总门诊次数为[2(0,6)]次,慢病相关门诊次数为[1(0,4)]次;7332例(18.34%)利用过住院服务,总住院次数为[0(0,0)]次,慢病相关住院次数为[0(0,0)]次。不同年龄段、性别、文化程度以及CMWI的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协变量后,负二项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WI是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次数增加的危险因素(IRR>1),CMWI每增加1个单位,总门诊次数增加1.210次(95%CI=1.196~1.224),慢病相关门诊次数增加1.276次(95%CI=1.259~1.292),总住院次数增加1.277次(95%CI=1.244~1.312),慢病相关住院次数增加1.286次(95%CI=1.252~1.321)。结论 CMWI是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次数增加的危险因素,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次数随着CMWI值的增大而增加,应重视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负担,为改进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干预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Ti2AlNb合金表面等离子渗铝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利用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Ti2AlNb合金表面制备渗铝层,测定渗铝样品和空白样品在650,750和850℃下空气中的氧化增重动力学数据,通过线性拟合获取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速率常数。采用SEM和XRD分析氧化膜的组成与结构。探讨高温下渗铝层提高Ti2AlNb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双辉等离子渗Al后,在Ti2AlNb合金表面形成梯度渗铝层,显著地提高了Ti2AlNb合金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在各实验温度下,渗铝样品的氧化曲线近似呈抛物线规律,其平均氧化速率都低于所对照的空白样品。在850℃氧化100h后,渗铝样品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性富Al2O3膜,有效地阻止膜层内部进一步氧化。中间的扩散层也起到保护基体、改善晶间脆性的作用。

  • 心理病理学网络理论、方法与挑战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对于精神障碍这一概念的理解, 传统DSM-ICD分类诊断系统和研究领域标准RDoC均基于潜变量视角, 认为精神障碍的症状由其潜在共同原因所致。这2种观点都忽略了症状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于分类和维度视角, Borsboom在2008年对精神障碍的概念化提出了的全新视角——心理病理学网络理论。此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症状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构成了精神障碍。基于心理病理学网络理论的网络分析方法, 主要以结合EBIC的glasso算法估计症状间的偏相关网络, 并通过网络中节点中心性与网络连接性等指标, 来考查精神障碍症状的不同特性。近几年来, 研究者发现心理病理学网络分析方法在对症状间因果关系的推断、核心症状的识别和网络结构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这些挑战为心理病理学网络理论与方法指明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组蛋白修饰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具有复杂病因学的精神疾病, 多发生于个体受到重大创伤事件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受到环境和遗传易感性的共同作用, 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 而表观遗传学作为一门研究多变环境因素调控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化的学科, 近年来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表观遗传机制之一——组蛋白修饰机制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并且由于组蛋白修饰可以受到多种酶的调控, 其灵活的可逆化和精细调控为相应的药物研发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因此, 深入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组蛋白修饰机制, 对于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及药物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组蛋白修饰研究主要使用动物模型, 临床研究较少; 组蛋白的类型则主要关注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 此外, 同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 组蛋白修饰水平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前额叶、海马体和杏仁核区域, 参与免疫系统、血清素系统和神经肽Y能系统等相关通路的调节。当前PTSD组蛋白修饰的研究结果间还存在较大的异质性, 未来的研究应采用更加一致和实用的分析和报道方法,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的影响。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组蛋白修饰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8-11

    摘要: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具有复杂病因学的精神疾病,多发生于个体受到重大创伤事件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受到环境和遗传易感性的共同作用,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而表观遗传学作为一门研究多变环境因素调控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化的学科,近年来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表观遗传机制之一——组蛋白修饰机制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由于组蛋白修饰可以受到多种酶的调控,其灵活的可逆化和精细调控为相应的药物研发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因此,深入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组蛋白修饰机制,对于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及药物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组蛋白修饰研究主要使用动物模型,临床研究较少;组蛋白的类型则主要关注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此外,同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组蛋白修饰水平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前额叶、海马体和杏仁核区域,参与免疫系统、血清素系统和神经肽Y能系统等相关通路的调节。当前PTSD组蛋白修饰的研究结果间还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未来的研究应采用更加一致和实用的分析和报道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的影响。

  • 心理病理学网络理论、方法与挑战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提交时间: 2021-04-03

    摘要: 对于精神障碍这一概念的理解,传统DSM–ICD分类诊断系统和研究领域标准RDoC均基于潜变量视角,认为精神障碍的症状由其潜在共同原因所致。这2种观点都忽略了症状间的相互作用。不同于分类和维度视角,Borsboom在2008年对精神障碍的概念化提出了的全新视角——心理病理学网络理论。此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症状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构成了精神障碍。基于心理病理学网络理论的网络分析方法,主要以结合EBIC的glasso算法估计症状间的偏相关网络,并通过网络中节点中心性与网络连接性等指标,来考查精神障碍症状的不同特性。近几年来,研究者发现心理病理学网络分析方法在对症状间因果关系的推断、核心症状的识别和网络结构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这些挑战为心理病理学网络理论与方法指明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 一种基于动态惯性权重的鸟群优化算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4-19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鸟群算法(BSA)作为一种新型的元启发式群智能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和求解精度低等问题。针对原鸟群算法在求解最优化问题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惯性权重的鸟群优化算法(DBSA)。该算法通过引入非线性动态惯性权重修正鸟群飞行间隔,平衡种群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能力;在模拟鸟群生产者觅食的过程中引入莱维飞行,替换原算法中生产者的觅食策略提高算法活力和有效性。实验表明改进后的鸟群算法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