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考虑供应商选择的选址—库存—路径的联合优化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4-24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装配型制造企业供应链集成优化问题,建立了随机需求情形下整合供应商选择和各层级之间运输方式选择的多层级选址—库存模型。该模型通过对供应商的选择,装配厂和分销中心的选址,相邻两层级之间的分配服务关系及运输方式的确定,实现整体供应链网络成本最小化。为求解此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设计了一种矩阵编码的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的解的寻优能力明显优于标准遗传算法,得出了供应链总成本与装配厂的最大提前期存在一定规律性的结论。

  • 基于淫羊藿属(Epimedium L.)核型似近系数的聚类分析及其系统演化意义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10-1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揭示淫羊藿属(Epimedium L.)植物染色体组遗传与进化、阐明该属植物系统亲缘关系和现代地理分布格局形成,本研究开展了淫羊藿属植物51个分类群(43种、1亚种、6变种和1个栽培品种)和2种温哥华属(Vancouveria Morren et Decne.)植物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鉴于淫羊藿属植物种间核型非常相似、传统核型分析难以获得染色体组遗传进化的深入线索,本研究运用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方法进一步开展了这53个分类群植物的核型聚类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种类的染色体数均为12,二倍体(2n = 2x = 12),第1对同源染色体均为随体染色体,核型均为Stebbins的2A或1A型。可见,淫羊藿属植物染色体组在遗传进化中确实较为保守,种间核型非常相似。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为淫羊藿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一些明显的线索。分析结果完全支持该属属下两个亚属(E. subg. Rhizophyllum和E. subg. Epimedium)的划分。亚属Epimedium的核型似近系数聚类结果显示,该类群物种间的系统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密切相关。核型似近系数分析结果还显示,来自东亚地区的淫羊藿属植物染色体组具有明显的变异,显示了更高的遗传多样性。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推断了淫羊藿属植物现代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淫羊藿属植物的资源利用、系统分类和遗传演化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 不同生态恢复方式下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效果的整合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01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全球范围内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减少使人类社会面临巨大的威胁,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基础。生态恢复工程对退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修复,对于缓解人类环境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形成了多种生态恢复措施:(1)单纯基于生态系统自我设计的自然恢复方式,(2)人为设计对环境条件进行干预,反馈影响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3)人为设计对目标种群和生态系统进行直接干预和重建。这3类恢复方式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定向的影响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反映了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低度、中度和高度介入。哪种恢复方式和介入程度能够实现更好的恢复效果,是生态恢复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虽广有争议,却无定量的分析和结论。针对这个空白,通过对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中生态恢复相关文献的整合分析,基于数学统计的方法定量比较在不同条件下低度介入(自然恢复)、中度介入(环境干预)和高度介入(直接干预)3种恢复方式对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效果。论文从4个方面展开研究:(1)低度、中度、高度介入生态恢复方式的划分,(2)比较3大类介入方式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效果的差异,(3)不同气候条件、生态系统类型和恢复时间等背景因素的影响,(4)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恢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生态恢复方式的适用条件,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恢复相互关系的作用,对生态恢复实践中恢复方式的选择有指导作用。对未来的研究也有启示意义,如针对特定生态系统服务或具体研究问题进一步探索低度、中度和高度介入生态恢复方式的作用规律和机制;将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等因素纳入生态恢复方式的考察,以最优化生态恢复成本-效率等。

  • 定向凝固DD6 单晶高温合金枝晶组织均匀性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采用一次枝晶间距、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 MST)、Voronoi 多边形、FFT以及RO-XRD和EBSD等方法,研究了DD6 单晶高温合金枝晶分布的均匀性. 结果表明: DD6 单晶高温合金一次枝晶平均间距为325.7 mm, 变化率7.38%.Voronoi 多边形法给出的最近邻枝晶个数对应在5.87~5.93, 所占比例变化率超过30%; 另外, MST的枝干长度变化也比较明显, 达到26.95%, 不同位置处的FFT频谱也不同, 说明实验中选晶法获得的DD6 单晶高温合金组织均匀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上述结果也表明, 定向凝固单晶高温合金枝晶生长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通过测量一次枝晶间距结合Voronoi 多边形和MST法可量证枝晶生长过程的变化程度, 而通常采用一次枝晶平均间距来衡量凝固过程稳定性是不充分的. 对选晶法获得的DD6 单晶高温合金择优取向与轴向(Z 轴)之间的偏离角进行了测量, 发现其值在10°以内, EBSD 测试的结果比ROXRD相应结果大, 这是由于RO-XRD在计算偏离角时选用了强度最大值所对应的衍射峰所致.

  • 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2-1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基层医疗机构是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承担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核心人才要素,其岗位胜任力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目的 构建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912月,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3位行业专家进行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确认指标权重。结果 本研究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排,最终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基层全科医生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熵值法明确各级指标权重,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指标权重最高,为核心指标。指标体系通过小样本信效度检测,均处于可接受水平。结论 初步构建了基层全科医生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基层医疗机构选贤任能,为评价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 高熔点金属区域熔炼中晶体生长角和凝固速率对熔区稳定性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对高熔点金属Nb, W, Ta, Mo及Ir 电子束区熔熔区高度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发现在区熔相同尺寸试样时, 能够稳定熔区高度大小排序依次为Nb>Mo>W>Ta>Ir. 计算获得了这5 种金属的晶体生长角在8°~13°之间, 发现生长角不为零对大尺寸试样熔区高度起主导作用, 同时金属的实际晶体生长角与界面生长机制有关. 当为粗糙界面生长机制时, 生长角随区熔凝固速率增加变化不大; 而为位错生长机制时, 生长角随区熔凝固速率增加而减少; 如为小面生长机制时, 生长角在低速下会大幅度减小, 并随凝固速率增加而增大. 采用较大的凝固速率(约1 mm/min)有利于控制Ir 和Mo晶体生长角变化和熔区高度, 这一点与Mo区熔单晶生长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 还原奶中添加营养复合剂对断奶前后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还原奶中添加营养复合剂对断奶前后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为(39.99±4.65) kg、健康的新生荷斯坦犊牛28头,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成2组,每组14头,公母各1/2。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出生~70日龄),对照(CON)组犊牛饲喂纯奶粉兑成的奶液(即还原奶)和开食料;营养复合剂(NC)组犊牛饲喂纯奶粉+营养复合剂兑成的奶液(营养复合剂替代CON组纯奶粉添加量的10%)和开食料;第2阶段(71~98日龄),2组犊牛进行断奶过渡1周后停止饲喂奶液,至试验结束仅饲喂开食料。试验期98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犊牛相比,营养复合剂显著提高了NC组犊牛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开食料采食量干物质采食量以及98日龄体重(P0.05)。综上,在还原奶中添加营养复合剂可增加犊牛采食量,提高犊牛增重,改善犊牛断奶后瘤胃发酵环境,使犊牛更快适应断奶后固体饲粮的饲喂方式。

  • 不同水污染净化情景下北京社会经济部门及要素变化:基于ES-CGE模型的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3-14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水污染问题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阻碍,探寻水污染净化服务对城市经济系统的影响,对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的基础上,将水污染净化服务引入CGE模型,构建了水污染净化服务-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Water Pollution Purification Ecosystem Servic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ES-CGE),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模拟了不同水污染净化情境下北京市社会经济部门及要素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污染净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变化时,经济系统内各部门的产出都会相应做出调整,这反映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以及经济系统内部的关联性。与提高污水管理水平相比,北京限制污水排放效果更为显著,居民福利增加也更为明显。现阶段,北京市城市功能疏解中应首先疏解石油、天然气开采、电力、热力和燃料生产和供应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部门。北京市可在20%的增税幅度内,适度提高石油、天然气开采、电力、热力燃料生产和供应业生产税,联动造纸、纺织等行业逐步向外疏导,提高居民福利,同时在增税和补贴过程中,应注重关护农村居民利益,防止拉大城乡福利差距。

  •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东北黑土区耕地整治适宜性评价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05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耕地整治是保护耕地的重要举措, 耕地整治适宜性评价则是开展耕地整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研究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 以吉林省公主岭市为例, 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生态可持续性和空间稳定性4个维度选取14个指标, 采用Delphi与AHP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 在评判影响耕地整治的各项指标实际值(现实生态位)与耕地整治在理想条件下各项指标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最适生态位)的贴近程度的基础上, 确定了三种类型指标的评价模型, 并通过加权求和模型计算各评价单元耕地整治生态位适宜度, 最终通过Ward聚类法将公主岭市耕地整治适宜性划分为4个等级, 同时引入障碍性因素模型, 定量确定不同等级区域耕地整治的障碍性因素, 并提出整治的方向和对策。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可分为四个整治区, Ⅰ级高度适宜区生态位适宜度大于0.746, 耕地面积13 799.89 hm2, 占总耕地面积的4.16%, 主要障碍性因素为农田防护林覆盖率、道路通达度和田块规整度; Ⅱ级中度适宜区生态位适宜度在0.7到0.746之间, 耕地面积77 754.36 hm2, 占总耕地面积的23.41%, 主要障碍性因素为灌溉条件、道路通达度和农田防护林覆盖率; Ⅲ级轻度适宜区生态位适宜度在0.611到0.7之间, 耕地面积177 192.38 hm2, 占总耕地面积的53.36%, 主要障碍性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距主交通干线距离和土壤pH; Ⅳ级不适宜区生态位适宜度小于0.611, 耕地面积63 325.61 hm2, 占总耕地面积的19.07%, 主要障碍性因素为土壤质地、灌溉条件和耕层厚度。研究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耕地整治适宜性进行评价, 丰富了耕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方法, 同时评价结果为耕地整治分区建设以及整治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 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生肺间质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12-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一组以肌肉炎症和肌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结缔组织病,肺部受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据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可将IIM分为不同的临床亚型,不同亚型的IIM患者其临床表现、器官受累和预后均有所不同,发生肺间质病变的风险也不相同。目的 探讨特发性炎性肌病及其不同临床亚型的特点与其发生肺间质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8年4月2021年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并诊断为IIM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肌炎特异性抗体,将其分为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DM)、抗MDA5抗体阴性皮肌炎、坏死性肌炎(IMNM)和抗合成酶综合征(ASS)4个临床亚型,比较不同亚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IIM患者发生肺间质病变(ILD)的危险因素。结果 将150例IIM患者分为4个临床亚型,其中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30例(20%),抗MDA5抗体阴性DM患者58例(38.7%),IMNM患者14例(9.3%),ASS患者48例(32.0%)。不同亚型患者的肌无力、肌痛、ILD、向阳疹、披肩征、Gottron疹/征、关节痛、甲周红斑及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403.2g/L、IgG>14.15g/L、LDH>359.5IU/L均是IIM发生ILD的危险因素。结论 不同临床亚型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抗MDA5抗体阳性的DM患者更易有皮疹、关节痛、ILD、白细胞减少等临床表现。MDA5抗体阳性、抗合成酶抗体阳性、肺部感染、铁蛋白、LDH及IgG升高是IIM发生ILD的危险因素。

  • 基于植物功能-结构模型的玉米-大豆条带间作光截获行间差异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2-17 合作期刊: 《智慧农业(中英文)》

    摘要: 间作种植形成了异质冠层空间结构,但因此导致的作物生长、表型和光截获的行间差异目前还少 有定量化。为解析条带间作生产力的行间差异,本研究基于田间观测数据构建植物功能-结构模型(Func⁃ tional-Structural Plant Model,FSPM),量化间作系统中光截获的行间差异。于20172018年开展了玉米和大 豆单作、2行玉米和2行大豆的2:2 MS间作以及3行玉米和6行大豆的3:6 MS间作田间试验。基于植物生长平 台GroIMP开发了玉米-大豆间作的FSPM,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株高和 光截获系数动态三个指标,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 分别为0.24~0.70 m2/m2、0.06~ 0.17 m和0.06~0.1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间作种植显著增加了玉米节间直径。受玉米遮阴影响,大豆节 间变长、变细,且随大豆条带变窄差异越明显。模型模拟的2:2 MS间作玉米光截获比单作玉米高35.6%, 3:6 MS边行玉米和内行玉米的光截获分别比单作玉米高27.8%和20.3%。2:2 MS与3:6 MS边行大豆的光截获 比单作大豆分别少36.0%和28.8%; 3:6 MS大豆内I行和内II行比单作大豆的光截获分别少4.1%和1.8%。基 于三维FSPM,未来可进行不同生长环境下间作种植模式等的布局优化,以达到最佳系统光截获优势。

  • 城市多源固废协同利用与区域绿色循环发展研究——以东莞海心沙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为例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3-27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固体废弃物长期堆存和粗放处置利用造成严重的水-土-气复合污染,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科学有效利用, 不仅利于解决我国固废重大污染问题,还能缓解我国资源能源短缺困境。文章梳理了3 种典型类别的城市固 废综合处理经验模式,指出以集中化、资源化、绿色化为特征的固废循环经济处置利用模式是解决我国固废 复杂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急需系统地开展城市多源固废协同利用模式下的关键技术、装备,以及资源能源 环境系统集成优化控制研究。以东莞海心沙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发展实践为例,阐述了通过突破垃圾 焚烧、餐厨制沼、市政污泥热解、电子污泥熔炼、废矿物油蒸馏、全过程代谢模拟数字孪生等一系列城市多 源固废资源能源协同清洁高效回收与智能管控关键技术,大幅提升了基地的资源能源综合回收效率,降低了 区域环境综合影响水平,真正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城市多源固废的资源能源耦合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型 发展。最后,从固废精细化管理、循环发展模式创新、无废社会建设等方面展望了城市多源固废综合利用与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的重点方向。

  • 不同肥力棕壤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对外源玉米残体氮的响应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01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以棕壤玉米长期连作定位试验(27a)形成的高低两种肥力水平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15N标记的玉米植株为试验试材,分别向两种土壤中加入玉米根、茎、叶(共8个处理),采用室内模拟培养与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旨在弄清玉米根、茎、叶添加后不同肥力土壤全氮含量及微生物量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添加玉米根、茎、叶后低肥力棕壤全氮含量提升幅度分别比高肥力棕壤高5.75%、4.77%和3.75%,外源新氮的贡献率分别比高肥力棕壤高3.54%、3.28%和2.49%,说明不同肥力土壤对玉米残体添加的响应程度不同,低肥力棕壤对外源新氮施入后的响应更敏感,固定能力更强。(2)在添加玉米残体的56d培养时间内,低肥力棕壤中微生物量氮平均增加0.83-0.98倍,高肥力棕壤中微生物量氮平均增加0.87-1.56倍,可以看出不同部位玉米植株添加后均能显著促进土壤微生物量氮的积累,说明外源有机物输入是刺激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重要因素,并且在高肥力土壤中刺激作用更加显著。此外,高肥力土壤添加茎和叶处理微生物量氮显著高于根添加处理,但低肥力土壤中根、茎和叶添加处理土壤中微生物量氮之间无显著差异。外源有机氮输入对土壤氮库的贡献与土壤的肥力水平及不同残体部位自身的物质组成特性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