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Altmetrics的形成与演进:理论假说、发展阶段及学科关系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Altmetrics诞生十周年之际,对其前期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有助于推动其往积极方向发展。[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量化研究以展现Altmetrics领域的总体研究和发展情况;从术语变迁、定义等方面揭示其内涵;提出三种理论假说寻求Altmetrics存在合理性的理论支撑;划分不同阶段梳理其发展程度;分析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明确学科属性及价值。[结果/结论] Altmetrics为计量学提供了一种新思维、新方法;开放科学假说、数字学术假说和学术传承假说符合新环境Altmetrics发展的新特点,有效支撑了Altmetrics的存在与发展;Altmetrics发展迅速,但现阶段处于发展初期,且国内外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在辨析与其密切相关学科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认为需推动Altmetrics自身学科纵深发展以及加强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 面向多维应用的替代计量学“场景-问题-方法”研究框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4-02-08

    摘要: 【目的】替代计量分析已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但国内较多将其局限于科学评价视域,忽视了替代计量学广阔的应用场景。本文通过构建替代计量学场景-问题-方法研究框架,旨在丰富替代计量分析的研究设计,促进替代计量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借鉴科学学、信息计量学中的成熟框架,结合替代计量学的特征,构建起研究框架。【结果】替代计量学的应用场景可分为评价指标、科学传播、知识扩散三种。从研究问题视角构建替代计量分析的方向,面向评价指标场景提出指标应用、影响因素和指标构建三个方向的研究问题;面向科学传播场景提出传播策略、传播结构、传播趋势、科学与社会互动四个方向的研究问题;面向知识扩散场景提出扩散策略、扩散结构和扩散效果三个方向的研究问题。最后,结合因果推断、网络分析和机器学习三种关键分析方法,阐述每种研究问题相应的研究设计思路,对替代计量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替代计量学框架有利于促进替代计量学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

  • 我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能力测度与提升策略

    分类: 数字出版 >> 互联网期刊 提交时间: 2024-01-26

    摘要: 目的 测度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能力,为提升中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提供决策支撑。 方法 构建基于社交媒体的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论文传播广度、强度和速度等指标,测度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能力,利用统计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揭示各学科论文的传播特征。 结果 研究发现,不同学科中的期刊论文在传播广度、传播强度和传播速度的总体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工程科技Ⅱ、基础科学和医药卫生科技领域的论文传播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学科中的期刊论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期刊一枝独秀。 结论 可通过挖掘各学科领域热点选题、加强期刊的建设、宣传与推广,推进落实系列发展行动计划、加大人文社科类期刊(英文)的扶植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参与科学传播、提升社交媒体传播技能等参考措施进一步提升中国英文期刊传播能力。

  • 图情学科研究的范式思考——以科学评价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我国图情领域目前正处于学科功能转变的阶段,研究范式差异明显,引起广泛的讨论。研究旨在发现学科哲学范式与数据范式各自存在的逻辑断层,丰富、完善学科理论体系,为促进图情学科在新时期蓬勃发展做贡献。[方法/过程] 从学科研究范式视角切入,对哲学驱动和数据驱动两种不同的研究逻辑进行思辨性剖析与比较;并对科学评价领域开展案例分析。[结果/结论] 未来图情学科研究,需哲学驱动与数据驱动并行,打通关键逻辑断层,避免"快餐式科研"与"理想型科研"。

  • 小型液氮零蒸发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本文介绍的小型液氮零蒸发系统主要由脉冲管制冷机、低温热虹吸管和小型液氮杜瓦等部件组成。其既可以用于低温液体的长期无损存储,也可以作为一种稳定可靠的复合式低温冷源;具有超长寿命、温度均匀稳定、无需补液以及隔离振动和电磁干扰等优点。文中简要介绍了该套小型零蒸发系统的结构设计与热设计,重点对该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实验研究,包括启动过程、运行动态、稳态平衡以及变工况运行等,掌握了低温液体零蒸发系统的运行规律。

  • 以教促学:学习者自我生成教学对学习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自我生成教学(Learning by non-interactive teaching)指学习者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转换角色, 将自己所学知识以知识传授者角色讲解给其他人听。提取练习假设、生成性学习假设和社会临场感假设分别从记忆巩固、生成性认知加工和社会临场感视角对学习者自我生成教学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解释。汇总相关研究发现, 自我生成教学的不同实施方式促进学习的效果不同, 其中, 以有教者形象的口头形式(如:视频)自我生成教学相比于重复学习、提取练习等简单学习任务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即时理解、即时迁移、延迟理解和延迟迁移成绩, 可能是更优的实施方式。而以无教者形象的口头形式(如:仅语音)或书面形式(如:文本)自我生成教学对学习成绩的积极影响较微弱。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可能补充解释不同实施方式促进效果的差异。自我生成教学的学习者还可以体验到更高的动机和愉悦感并愿意在教学时投入更多的心理努力。未来研究需要在检验并整合理论、确定边界条件、优化自我生成教学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 教师的存在能否促进视频学习?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随着网络教学和视频学习的普及, 近期大量研究关注视频学习过程中教师角色的作用。真人教师对学习的作用存在不同的理论解释: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存在理论和社会代理理论支持真人教师能够促进学习; 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等则认为教师的存在会阻碍视频学习。汇总以往实证研究发现:第一, 教师对视频学习效果有比较弱的促进效应, 这主要体现在保持测验(d = 0.23)和迁移测验(d = 0.1)中; 第二, 教师对视频学习主观体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感知(d = 0.49), 学习兴趣(d = 0.5)和学习满意度(d = 2.21)上, 显示中等及大的效应; 第三, 教师的存在会降低学习者对视频学习材料的注视时间(d = -2.02)。未来研究仍需要从真人教师呈现方式、学习者特征、学习材料特征以及测量方式等方面加以探讨。

  • 以教促学:学习者自我生成教学对学习的影响

    提交时间: 2023-03-25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自我生成教学(Learning by non-interactive teaching)指学习者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转换角色, 将自己所学知识以知识传授者角色讲解给其他人听。提取练习假设、生成性学习假设和社会临场感假设分别从记忆巩固、生成性认知加工和社会临场感视角对学习者自我生成教学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解释。汇总相关研究发现, 自我生成教学的不同实施方式促进学习的效果不同, 其中, 以有教者形象的口头形式(如:视频)自我生成教学相比于重复学习、提取练习等简单学习任务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即时理解、即时迁移、延迟理解和延迟迁移成绩, 可能是更优的实施方式。而以无教者形象的口头形式(如:仅语音)或书面形式(如:文本)自我生成教学对学习成绩的积极影响较微弱。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可能补充解释不同实施方式促进效果的差异。自我生成教学的学习者还可以体验到更高的动机和愉悦感并愿意在教学时投入更多的心理努力。未来研究需要在检验并整合理论、确定边界条件、优化自我生成教学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 以教促学:学习者自我生成教学对学习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2-05

    摘要: 自我生成教学(Learning by non-interactive teaching)指学习者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转换角色,将自己所学知识以知识传授者角色讲解给其他人听。提取练习假设、生成性学习假设和社会临场感假设分别从记忆巩固、生成性认知加工和社会临场感视角对学习者自我生成教学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解释。汇总相关研究发现,自我生成教学的不同实施方式促进学习的效果不同,其中,以有教者形象的口头形式(如:视频)自我生成教学相比于重复学习、提取练习等简单学习任务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即时理解、即时迁移、延迟理解和延迟迁移成绩,可能是更优的实施方式。而以无教者形象的口头形式(如:仅语音)或书面形式(如:文本)自我生成教学对学习成绩的积极影响较微弱。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可能补充解释不同实施方式促进效果的差异。自我生成教学的学习者还可以体验到更高的动机和愉悦感并愿意在教学时投入更多的心理努力。未来研究需要在检验并整合理论、确定边界条件、优化自我生成教学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 锰对1~4周龄五龙鹅血清脂类代谢、抗氧化指标及器官组织中锰沉积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锰水平对1~4周龄五龙鹅血清脂类代谢、抗氧化指标及器官组织中锰沉积量的影响,以确定鹅饲粮中锰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日龄体重相近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占1/2)。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锰含量为20 mg/kg),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Ⅱ组)、60(Ⅲ组)、90(Ⅳ组)、120(Ⅴ组)和150 mg/kg锰的试验饲粮(Ⅵ组)。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Ⅳ、Ⅴ、Ⅵ组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2)Ⅳ、Ⅴ、Ⅵ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1),Ⅳ、Ⅵ组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5)。3)Ⅳ、Ⅴ、Ⅵ组血清、心脏、肝脏和胰脏中锰沉积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Ⅲ组血清、心脏和肝脏中锰沉积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锰能提高五龙鹅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加器官组织中锰沉积量。建议鹅饲粮中锰适宜添加水平为90~120 mg/kg。

  • 含不同尺寸双腐蚀缺陷L245NCS钢管剩余强度计算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含腐蚀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计算模型,采用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以I245NCS管道为对象,研究了管道内腐蚀缺陷间轴向和环向的距离对剩余强度的影响。通过多因素影响分析,修正了ASME B31G标准中含双点腐蚀缺陷管道剩余强度的公式。结果表明:缺陷间在一定距离内会存在相互作用且发生相互作用的极限距离随缺陷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采用DNV-RP-F101标准计算的双缺陷相互影响的极限轴向间距和极限环向角度偏大,标准计算值与有限元计算值的最大相对误差达41% ;修正后的剩余强度计算公式可用于计算含不同尺寸双腐蚀缺陷的中低强度管道的剩余强度,且计算结果相比于ASME B31G公式更接近实验值,平均相对误差为1.80% ,较ASME B31G下降了9.86%。

  • 小麦-豆粕型饲粮中亚油酸水平对雏鹅生长性能、脂类代谢、抗氧化功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通过研究小麦-豆粕型饲粮中亚油酸水平对雏鹅生长性能、脂类代谢、抗氧化功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索小麦-豆粕型饲粮中亚油酸适宜水平。试验选用1日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1/2)。Ⅰ组(对照组)饲喂亚油酸水平为0.52%的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Ⅵ组)饲喂亚油酸水平分别为0.72%、0.92%、1.12%、1.32%和1.52%试验饲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体重(BW)、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均优于对照组,饲粮中亚油酸水平为1.12%时BW最大,F/G最低。2)Ⅳ、Ⅴ组血清总胆固醇(TCH)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Ⅳ、Ⅴ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Ⅳ、Ⅴ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Ⅳ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Ⅵ组血清和肝脏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Ⅳ组法氏囊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14天后,Ⅲ组禽流感抗体滴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小麦-豆粕型饲粮中适宜亚油酸水平对雏鹅生长性能、脂类代谢、抗氧功能及免疫机能有显著影响;建议小麦-豆粕型雏鹅饲粮中亚油酸适宜水平为1.12%。

  • 枯草芽孢杆菌与铜协同作用对5~16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及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与铜协同作用对5~16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及肉品质的影响,旨在探索一种低饲粮铜添加水平的方法。试验选用5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占1/2)。Ⅰ组为对照组(铜添加水平为16 mg/kg,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Ⅱ~Ⅵ组为枯草芽孢杆菌添加组(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为250 g/t),铜添加水平分别为0、4、8、12、16 mg/kg。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添加组中铜添加水平为8 mg/kg时平均日增重与料重比最佳。2)Ⅳ组、Ⅴ组、Ⅵ组屠宰率、半净膛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3)Ⅳ组的粗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Ⅴ组、Ⅵ组粗纤维利用率、酸性洗涤纤维利用率、铜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4)Ⅳ组的沉积氮和氮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粪氮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提高铜利用率,从而降低饲粮中铜添加水平,提高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建议5~16周龄肉鹅在饲粮中添加250 g/t枯草芽孢杆菌条件下,铜适宜添加水平为8 mg/kg。

  • 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与人恒牙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及破骨能力的差异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比较处于生理性根吸收时期的自然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和恒牙牙髓干细胞(DPSCs)的成骨分化及破骨能力,探讨两者在成骨和破骨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处于生理性根吸收时期的自然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与恒牙牙髓干细胞;两种干细胞在成骨诱导14 d和21 d,分别进行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SHED和DPSCs矿化诱导后的成骨与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SHED和DPSCs形态均为长梭形;两种干细胞经矿化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可见SHED的矿化结节计数多于DPSCs (P<0.05),SHED的ALP活性亦强于DPSCs (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经矿化诱导后两种干细胞均表达成骨与破骨相关基因Runx2、OCN、ALP、OPG和RANKL,但DPSCs的Runx2、OCN 和ALP的表达水平均低于SHED(P<0.05),且SHED反应细胞破骨/成骨能力的 RANKL/OPG 的比值显著高于DPSCs (P<0.05)。结论 与DPSCs相比,SHED不仅具有较强的成骨分化能力,还兼有较强的破骨能力,为SHED参与生理性根吸收骨改建的调控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 枯草芽孢杆菌与锰协同对5~11周龄五龙鹅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胫骨发育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与锰协同对5~11周龄五龙鹅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胫骨发育的作用,以探索在肉鹅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锰需要量的影响。试验选用5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占1/2)。Ⅰ组饲粮锰添加水平为105 mg/kg,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Ⅱ~Ⅵ组饲粮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均为250 g/t,锰添加水平分别为0、35、70、105、170 mg/kg。试验期7周。结果表明:1)Ⅱ~Ⅵ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含量均随饲粮锰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均以Ⅳ组最高。2)Ⅱ~Ⅵ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随饲粮锰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Ⅱ~Ⅵ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随饲粮锰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Ⅳ组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3)Ⅱ~Ⅵ组骨密度、骨强度、胫骨重和胫骨灰分含量均随饲粮锰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Ⅳ组骨密度、骨强度、胫骨重和胫骨钙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Ⅱ、Ⅲ、Ⅳ、Ⅴ组胫骨锰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锰生物学效应,进一步提高机体营养同化作用,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胫骨发育,降低胫骨锰含量;建议在5~11周龄五龙鹅饲粮中添加250 g/t枯草芽孢杆菌条件下,锰适宜添加水平为70 mg/kg。

  • 不同锰水平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12~16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锰水平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12~16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探索一种低锰饲粮配制的方法。试验选用12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占1/2)。Ⅰ组为适宜锰添加组(锰添加水平为105 mg/kg,未添加枯草芽孢杆菌),Ⅱ~Ⅵ组为枯草芽孢杆菌添加组(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均为250 g/t),锰添加水平分别为0、35、70、105、170 mg/kg。试验期5周。结果表明:1)Ⅳ、Ⅴ组体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显著提高12~16周龄五龙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锰利用率,从而降低饲粮中锰添加水平。在饲粮中添加250 g/t枯草芽孢杆菌条件下,锰适宜添加水平为70 mg/kg。

  • 低锌水平秸秆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5~16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胫骨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锌水平秸秆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5~16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胫骨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5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占1/2)。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添加75 mg/kg硫酸锌,未添加植酸酶);Ⅱ~Ⅵ组在基础饲粮的中分别添加0、15、30、45、60 mg/kg硫酸锌,且均添加1 200 U/kg植酸酶。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Ⅳ、Ⅴ组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Ⅳ、Ⅴ组的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或P<0.01)。由曲线回归方程得出,饲粮中硫酸锌的添加水平为60.50 mg/kg时平均日增重最大;饲粮中硫酸锌的添加水平为43.44 mg/kg时料重比最低。2)Ⅲ~Ⅵ组的屠宰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Ⅱ组的半净膛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3)Ⅳ~Ⅵ组的骨密度(BMD)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组(P<0.05或P<0.01),Ⅳ~Ⅵ组的骨中钙、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4)Ⅳ~Ⅵ组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组(P<0.05或P<0.01),饲粮中硫酸锌的添加水平为45 mg/kg时,血清和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最高。由此可见,低锌水平秸秆饲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了5~16周龄鹅的生长性能,促进了胫骨发育,增强了机体抗氧化能力。粮中添加植酸酶能够通过提高锌的生物学效价,降低饲粮中硫酸锌的添加水平。建议在饲粮中添加1 200 U/kg植酸酶的条件下,饲粮中硫酸锌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0~60 mg/kg。

  • 亚油酸对5~16周龄肉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油酸对5~16周龄肉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亚油酸的适宜水平。试验选用5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占1/2)。6组(Ⅰ~Ⅵ组,Ⅰ组为对照组)饲粮中亚油酸水平分别为0.52%、0.72%、0.92%、1.12%、1.32%、1.52%。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Ⅲ、Ⅳ组体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采用不相关比较法进行分析,饲粮中亚油酸水平为1.09%时屠宰率最高。Ⅳ、Ⅴ组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组腹脂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3)Ⅲ~Ⅵ组肌肉亮度(L*)值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Ⅳ组肌肉红度(a*)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失水率和剪切力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Ⅳ~Ⅵ组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Ⅳ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钙的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Ⅵ组磷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Ⅵ组粪便氮排泄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沉积氮和氮的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适宜水平的亚油酸能够提高5~16周龄肉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和营养物质利用率,并降低腹脂率。5~16周龄肉鹅饲粮中亚油酸的适宜水平为0.92%~1.12%。

  • 低锌饲粮添加植酸酶对1~4周龄鹅生长性能、胫骨发育、免疫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锌饲粮添加植酸酶对1~4周龄鹅生长性能、胫骨发育、免疫性能及抗氧化能力影响,探索饲粮添加植酸酶能否提高锌生物学效价和有效降低锌的添加水平。选用1日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占1/2)。Ⅰ组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添加80 mg/kg硫酸锌,未添加植酸酶;Ⅱ组为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添加1 200 U/kg植酸酶,未添加锌;Ⅲ~Ⅵ组在负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6、32、48、64 mg/kg硫酸锌。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通过二次曲线拟合分析,在饲粮添加1 200 U/kg植酸酶的条件下,饲粮锌添加水平为34.00~44.70 mg/kg时可获得最佳平均日增重与料重比。2)Ⅳ、Ⅴ组的骨密度(BMD)显著高于Ⅱ组(P0.05),通过二次曲线拟合分析,饲粮锌添加水平分别为50.24和47.49 mg/kg时,血清和肝脏的T-AOC最大。4)Ⅲ~Ⅵ组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Ⅳ~Ⅵ组免疫前后的血清新城疫抗体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1~4周龄五龙鹅的生长性能,促进胫骨发育,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有效提高锌利用率,降低饲粮中锌添加水平,增加锌的生物学效价。建议在饲粮添加1 200 U/kg植酸酶的条件下,锌适宜添加水平为44.70~51.38 mg/kg。

  •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相关指南的质量评价和推荐意见比较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9-0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采用AGREEⅡ及RIGHT评价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指南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为DLSS指南制订及报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BM、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补充检索医脉通数据库(Medlive)、WHO、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国际指南协作网(GIN)、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苏格兰院际间协作网(SIGN)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两名评价员独立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质量,并将文献中推荐意见等级统一前提下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6篇相关文献,其中4篇指南,2篇共识;1篇指南为中医指南,3篇指南为循证指南。AGREEⅡ评价结果显示纳入6篇文献的实际总得分/实际最高得分的比值从高到低依次为78.2%,53.6%,45.7%,37.7%,28.2及15.9%。RIGHT评价显示纳入的4篇指南实际总得分/最高可能得分比值从高到低依次为72.9%,72.9%,62.9%及34.3%。6篇文献共形成了共有46条治疗类和11个非治疗类的推荐意见。结论 当前DLSS指南和共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于中重度DLSS患者治疗推荐意见倾向于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