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的结构与效应:基于连续体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重要的非认知因素。通常认为动机对学习是有利的,但研究发现并非所有动机都是有益的,这提醒研究人员有必要区分出各种不同的动机类型。现有研究一致表明内部动机对学业成就具有积极且长期稳定的效应,而外部动机的效应尚存在争议。具体而言,有研究者认为外部动机对学业成就是有害的,但部分研究发现外部动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能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针对上述存在的争议,本研究梳理了“动机连续体”这一概念,从两个方面的研究来进行阐释。首先,从大理论的角度整合了动机的相关理论,以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连续体为基础,引出相关理论,如兴趣理论、目标理论、期望价值理论、自我价值理论、强化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动机连续体中一种或几种类型的动机。 其次,从动机的结构及其如何影响结果变量这一角度对上述理论及其应用进行总结,主要存在四个观点。传统的争论集中在单维结构和多维结构之间。单维结构认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相互对立的,即内部动机会促进绩效,而外部动机会降低绩效。多维结构认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能够相互累加,都能促进绩效。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更复杂的结构来整合上述观点。譬如半辐射结构使用全局因子来表示动机的整体水平,同时允许特定因子表示具体动机类型。这种半辐射结构借用了双因子模型,提取了一个“自我决定因子”,同时允许每种特定动机类型具有自身独特的影响。此外,乘积模型表明这两种动机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外部动机的对结果的影响会因个体内部动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本研究总结了关于动机连续体的不同理论之间的优缺点,回顾了动机结构的不同假设及其应用。在不同学科中对动机的测量方式、动机对不同结果变量的不同影响以及动机的跨文化研究等问题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对动机结构和效应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帮助研究人员将不同的理论应用于适当的情境中。

  • 内外对青少年记忆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动机是一切行为的核心, 动机可分为外在和内在动机。青少年时期既是记忆的关键期, 也是动机发展的特殊时期。然而, 目前关于内外动机影响青少年记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尚不清楚外在和内在动机影响青少年记忆的规律和机制是否一致, 也不清楚二者如何交互影响记忆。本研究将结合认知范式和脑成像技术, 考察外在和内在动机如何分别影响以及交互影响青少年记忆。这将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刻理解内外动机影响青少年记忆的独特规律和机制, 为科学提升青少年动机和记忆效果提供研究证据。

  • 内外对青少年记忆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7-11

    摘要: 动机是一切行为的核心,动机可分为外在和内在动机。青少年时期既是记忆的关键期,也是动机发展的特殊时期。然而,目前关于内外动机影响青少年记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尚不清楚外在和内在动机影响青少年记忆的规律和机制是否一致,也不清楚二者如何交互影响记忆。本研究将结合认知范式和脑成像技术,考察外在和内在动机如何分别影响以及交互影响青少年记忆。这将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刻理解内外动机影响青少年记忆的独特规律和机制,为科学提升青少年动机和记忆效果提供研究证据。

  • 何以应对道德自我威胁?道德记忆偏差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人们会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这可能对他们积极的道德自我概念构成威胁。为了应对这种道德自我威胁,人们会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即遗忘威胁道德自我的不道德事件或信息。近年来,研究者基于自传体记忆范式、游戏范式、代入范式和自我参照范式,为道德记忆偏差现象提供了证据支持。研究还进一步表明,这种道德记忆偏差可能出于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的需要,即人们希望通过有选择地遗忘来维护积极的道德自我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道德记忆偏差现象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发现。未来研究应该寻求可能的调节变量,以整合现有不一致的发现,揭示人们使用道德记忆偏差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的情境或个体差异。此外,根据道德自我威胁的解释,道德记忆偏差的存在可能需要一定条件。人们做出有意不道德行为时,应该能够意识到自身行为有违道德标准、体验到道德自我威胁,进而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但是人们在做出无意不道德行为时,可能不会体验到道德自我威胁,也就不会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人们做出不太严重的不道德行为时,道德记忆偏差能够帮助人们很好地应对道德自我威胁。但是人们在做出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时,道德记忆偏差可能不足以应对道德自我威胁,该偏差可能就不复存在。 道德记忆偏差与其他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策略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一种可能性是,道德记忆偏差与这些策略之间是相关补充、共同发挥作用的。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其他策略可能为道德记忆偏差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人们在做出不道德行为后,可能会通过道德推脱和自我合理化等方式来降低其道德标准,改观其对该事件的评价,从而更容易地模糊不道德行为,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除应对道德自我威胁外,道德记忆偏差还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道德记忆偏差可能源自人们的印象管理动机,即人们可能为了维护在他人面前的道德形象而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道德记忆偏差还可能发生在记忆加工的不同阶段,比如该现象可能发生在编码阶段,即人们对道德事件的编码加工多于不道德事件;储存阶段,即人们可能受到积极自我图式的影响而对不道德事件产生遗忘;也可能在提取阶段,即人们可能会主动地抑制对不道德事件的提取。未来研究应关注道德记忆偏差存在条件,并在研究广度上扩展其研究范畴,在研究深度上揭示其认知机制,并探究与其他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策略的关系。

  • 何以应对道德自我威胁-道德记忆偏差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1-14

    摘要: 人们会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这可能对他们积极的道德自我概念构成威胁。为了应对这种道德自我威胁,人们会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即遗忘威胁道德自我的不道德事件或信息。近年来,研究者基于自传体记忆范式、游戏范式、代入范式和自我参照范式,为道德记忆偏差提供了证据支持。研究还进一步表明,这种道德记忆偏差可能出于人们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道德记忆偏差的存在可能需要一定条件。未来研究应该扩展道德记忆偏差的研究范畴,揭示其认知机制,并探究与其他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策略的关系。

  • 面孔吸引力对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进化的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面孔吸引力被认为能够影响注意资源的分配。然而,对于面孔吸引力影响注意资源分配的具体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研究想探究面孔吸引力对两种注意过程的影响:注意捕获和注意粘附。注意粘附指的是将注意转移的困难,而注意捕获指的是注意的初始定向过程。本研究会采用不同的视觉搜索范式来测量面孔吸引力对这两种不同的注意过程的影响,尤其是在注意捕获中又区分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注意捕获。并且因为面孔吸引力的进化意义,本研究还会考察在不同的进化动机状态下(自我保护和择偶动机)面孔吸引力对注意的影响。

  • 面孔吸引力对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进化的调节作用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面孔吸引力被认为能够影响注意资源的分配。然而,对于面孔吸引力影响注意资源分配的具体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研究想探究面孔吸引力对两种注意过程的影响:注意捕获和注意粘附。注意粘附指的是将注意转移的困难,而注意捕获指的是注意的初始定向过程。本研究会采用不同的视觉搜索范式来测量面孔吸引力对这两种不同的注意过程的影响,尤其是在注意捕获中又区分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注意捕获。并且因为面孔吸引力的进化意义,本研究还会考察在不同的进化动机状态下(自我保护和择偶动机)面孔吸引力对注意的影响。

  • 面孔吸引力对注意资源分配的影响:进化的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09

    摘要: 面孔吸引力被认为能够影响注意资源的分配。然而,对于面孔吸引力影响注意资源分配的具体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研究想探究面孔吸引力对两种注意过程的影响:注意捕获和注意粘附。注意粘附指的是将注意转移的困难,而注意捕获指的是注意的初始定向过程。本研究会采用不同的视觉搜索范式来测量面孔吸引力对这两种不同的注意过程的影响,尤其是在注意捕获中又区分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注意捕获。并且因为面孔吸引力的进化意义,本研究还会考察在不同的进化动机状态下(自我保护和择偶动机)面孔吸引力对注意的影响。

  • 行为者-观察者视角下的养家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养家动机概念的提出推动了工作动机的研究进展, 为洞察员工的工作行为提供了全新视角。然而, 已有研究强调养家动机的亲社会动机属性, 对其工作动机属性的认识尚不全面。因此, 本研究聚焦于工作动机属性下的养家动机, 提出养家动机兼具水平和受控程度两个独立的维度, 围绕养家动机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后续人际影响展开探究。本研究先从行为者视角探索养家动机如何影响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再从观察者视角分别探究观察者(面试官)对养家动机的工作动机属性的整体认识以及观察者(领导者)对养家动机驱动下员工做出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归因和反应。通过系统性的理论建构, 本研究增进对职场中员工养家动机的全面认识, 并为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 行为者-观察者视角下的养家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22

    摘要: 养家动机概念的提出推动了工作动机的研究进展,为洞察员工的工作行为提供了全新视角。然而,已有研究强调养家动机的亲社会动机属性,对其工作动机属性的认识尚不全面。因此,本研究聚焦于工作动机属性下的养家动机,提出养家动机兼具水平和受控程度两个独立的维度,围绕养家动机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后续人际影响展开探究。本研究先从行为者视角探索养家动机如何影响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再从观察者视角分别探究观察者(面试官)对养家动机的工作动机属性的整体认识以及观察者(领导者)对养家动机驱动下员工做出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归因和反应。通过系统性的理论建构,本研究增进对职场中员工养家动机的全面认识,并为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 数字医疗背景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拒绝运动康复原因的质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11-0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基于数字医疗的远程运动康复可高效改善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健康状况,然而,当前远程运动康复的参与率较低。目的 基于休闲限制理论,剖析数字医疗背景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拒绝运动康复原因。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2022年9月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或门诊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现象学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拒绝远程运动康复的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收集资料,采用Colaizzi分析归纳原因。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4名患者。提炼出自身限制因素、人际限制因素和结构限制因素3个主题及下属12个亚主题,即数字素养水平低下、负面疾病感知、疾病所致心理痛苦、数字医疗信任危机、个人运动习惯根深蒂固、康复团队疏离感、社交网络未充分建立、购置设备相关经济负担、恶劣气候、基层康复服务能力低下、角色压力制约可支配时间、可穿戴设备适用性欠佳。结论 患者缺乏数字医疗的素养及信任感、高水平疾病感知及心理痛苦、不佳运动习惯、康复团队及同伴间疏远、经济负担、恶劣气候、基层康复服务能力及个人时间匮乏,现有可穿戴设备适用性不足是其拒绝远程运动康复的原因。未来在强化患者数字素养、促进精神复原的基础上,需要构建远程康复中有效的支持体系与社交网络,同时加强满足数字医疗大背景要求的康复队伍建设,健全以智慧医疗为核心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补强基层康复服务配置,有助于促进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参与远程运动康复。

  • 自主安全与安全绩效的多水平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自主安全动机对安全绩效的积极作用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但自主动机与安全绩效多水平的作用机制还未得到深入研究。结合自我决定理论与多水平动机过程, 个体与团队自主安全动机通过安全目标, 进而影响安全绩效; 在安全工作情境中通过对自主支持、工作重塑的干预促进自主安全动机。研究拟结合认知测量和问卷测量, 通过纵向研究、实验、准实验研究等方法探讨上述问题。研究结果一方面可拓展自我决定理论与安全绩效的研究; 另一方面为安全管理实践, 尤其是安全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对高风险企业安全绩效的改善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冲突影响混合跨期决策:趋近-回避理论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组织与个人面临的许多决策, 既无纯粹获益, 也无纯粹损失, 往往需要同时对未来不同时间点的损益加以权衡, 这类损益兼具的决策称为混合跨期决策。过往研究通常沿用纯粹获益或损失跨期决策的理论框架, 缺乏与混合跨期决策相匹配的理论建构和决策过程探索。基于此, 本研究从趋近-回避动机理论出发, 探索动机冲突影响混合跨期决策的过程机制。研究1拟探讨混合跨期决策中动机冲突特点, 及其与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2则计划分别操纵影响动机冲突程度的内源性因素(得失金额的相对差异程度)和外源性因素(资源有限程度), 试图揭示动机冲突程度与混合跨期决策之间的因果链条。研究3拟采用鼠标追踪技术, 基于决策过程指标进一步探索动机冲突影响混合跨期决策的过程机制。我们预期该研究结果有利于从动机冲突视角揭示并建构混合跨期决策的作用机制, 同时也将为涉及混合跨期情境的企业管理和个体消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冲突影响混合跨期决策:趋近-回避理论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7-04

    摘要: 组织与个人面临的许多决策,既无纯粹获益,也无纯粹损失,往往需要同时对未来不同时间点的损益加以权衡, 这类损益兼具的决策称为混合跨期决策。过往研究通常沿用纯粹获益或损失跨期决策的理论框架,缺乏与混合跨期决策相匹配的理论建构和决策过程探索。基于此,本研究从趋近-回避动机理论出发,探索动机冲突影响混合跨期决策的过程机制。研究一拟探讨混合跨期决策中动机冲突特点,及其与决策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二则计划分别操纵影响动机冲突程度的内源性因素(得失金额的相对差异程度)和外源性因素(资源有限程度),试图揭示动机冲突程度与混合跨期决策之间的因果链条。研究三拟采用鼠标追踪技术,基于决策过程指标进一步探索动机冲突影响混合跨期决策的过程机制。我们预期该研究结果有利于从动机冲突视角揭示并建构混合跨期决策的作用机制,同时也将为涉及混合跨期情境的企业管理和个体消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社会不平等如何影响低地位者的系统合理信念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2-07

    摘要: 社会不平等可能减弱或增强低地位者的系统合理信念,两种关系分别由自利动机与系统合理化动机驱动。同时,两种关系还依赖于低地位者对社会不平等的认知,即现实威胁与象征威胁。凸显不平等在个体或群体水平的现实威胁激活其自利动机,进而使其反对系统现状(即减弱路径);凸显不平等在系统水平的象征威胁激活其系统合理化动机,进而使其维护系统现状(即增强路径)。这一双路径模型为解释当前理论争议提供了一种整合框架,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检验和发展。

  • 基于深度学习的柴油机振动监测测点布局优化的研究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06

    摘要: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为各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本论文研究了柴油发动机振动监测位置的优化布局,专注于解决振动监测中的数据重叠和相互干扰问题。通过探讨柴油机传感器的最佳位置和数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池化神经网络的传感器布局优化方法。将传感器测点视为图的节点,利用图卷积层处理邻接矩阵,得到每个节点的特征向量。通过信息熵和独立性方法对特征向量进行筛选和排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向量作为重要节点。最后,在池化层中进行分类和筛选,考虑了覆盖范围和成本等因素,从而确定最佳传感器布置位置和数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图池化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优化传感器测点布局,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柴油发动机振动监测,还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需要进行传感器布置优化的问题中。

  • 认认知模糊程度和强度对有意识和无意识自我欺骗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三个实验分别探讨了无意识和有意识自我欺骗存在的可能性, 以及认知模糊程度与动机强度对两种自我欺骗的影响。实验1的结果发现, 自我欺骗存在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种形式; 实验2的结果发现, 随着认知模糊程度的降低, 无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明显减少, 而有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显著增加; 实验3的结果发现, 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 有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显著增多, 无意识自我欺骗人数并无显著变化。结果提示, 自我欺骗具有现实存在性, 且有两种不同形式; 两种形式自我欺骗具有不同的产生机制。

  • 个体水平间距对群组中扑翼气动性能的影响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研究群组中个体之间的非定常流动机理,可以为仿生飞行器集群运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基于有限元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前飞状态的扑翼群组个体之间水平间距对气动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水平间距对扑翼气动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一定的垂直间距下,群组中扑翼可以在较小的水平间距下获得最佳的推力性能,在较大的水平间距下可以获得最佳的升力性能。扑翼气动性能的变化主要与群组中前翼和后翼的脱落涡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 认知模糊程度和强度对有意识和无意识自我欺骗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9-22

    摘要: 三个实验分别探讨了无意识和有意识自我欺骗存在的可能性,以及认知模糊程度与动机强度对两种自我欺骗的影响。实验1的结果发现,自我欺骗存在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种形式;实验2的结果发现,随着认知模糊程度的降低,无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明显减少,而有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显著增加;实验3的结果发现,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有意识自我欺骗人数显著增多,无意识的自我欺骗并无显著变化。结果提示,自我欺骗具有现实存在性,且有两种不同形式;两种形式的自我欺骗具有不同的产生机制。

  • 奖励和惩罚在注意控制过程中的优化和分离:眼动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7-20

    摘要: 通过两个眼动实验考察金钱奖励和惩罚引起的动机对个体在不同空间线索条件下注意控制加工的影响。实验1采用朝向/反向眼跳范式,被试通过内源性线索提供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做出简单的朝向眼跳以及需要抑制优势反应的反向眼跳。结果发现,相比无奖惩条件,奖励条件下朝向眼跳任务的正确率更高,惩罚条件下反向眼跳任务的正确率更高;两种眼跳任务中有奖惩条件下的眼跳峰速度均比无奖惩条件高。实验2采用Go/No-go任务,进一步探讨了由副中央凹加工外源性边缘线索从而不能提供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奖励和惩罚对注意控制的影响。结果发现,奖励条件下Go反应的眼跳潜伏期更短,惩罚条件下No-go反应正确率更高,眼跳峰速度在两种条件下均比无奖惩条件高。以上结果表明,奖励和惩罚均能够促进个体的注意控制,但二者的加工过程是分离的,奖励能够改善趋近行为,惩罚则能够显著促进抑制控制行为,且奖励和惩罚在注意控制加工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模式,奖励能够更早唤醒注意控制系统从而更快地促进行为的发生与执行,惩罚则能够通过调节注意资源促进以目标为导向的行为中对优势反应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