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梭梭林土壤结皮发育对黄花补血草种子 萌发和种群特征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21-06-17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通过梭梭林下黄花补血草种群发育和土壤种子萌发动态的野外调查以及模拟土壤结皮、 降水试验,研究了土壤结皮发育(无结皮覆盖土壤NSC、物理结皮覆盖的土壤PSC、生物结皮覆盖的土壤BSC)对其土壤种子萌发、幼苗死亡、种群特征的影响以及土壤结皮发育与模拟降水的相互作用,旨在为梭梭林下黄花补血草种群建植以及灌草结合的治沙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结皮的发育可以促进黄花补血草土壤种子萌发,表现为BSC>PSC>NSC,且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5)。(2)在15 mm模拟降水条件下,土壤结皮发育对种群密度和土壤种子萌发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PSC>BSC>NSC,且差异极显著(P0.05),而幼苗死亡率表现为NSC>BSC>PSC,且差异性极显著(PPSC>NSC,幼苗死亡率NSC>PSC>BSC。梭梭林下土壤结皮发育既增加了土壤表层水土 环境的稳定性,又增加了黄花补血草土壤种子基数,有利于土壤种子萌发和种群的更新和发育,而模拟降水可有效改善土壤水分条件,特别是结皮层土壤水分,为黄花补血草土壤种子萌发和种群更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

  • 动态演化过程视角下技术融合生长点识别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提出一种从技术动态演化过程视角识别技术融合生长点的新方法,旨在识别具有生长潜力的技术融合领域。[方法/过程] 首先提出演化路径的两种阶段,归纳技术融合生长点的演化路径;然后针对技术融合生长点的特点,总结显著属性特征,构建识别的指标体系;最后计算属性在演化路径上的变化,实现技术融合生长点的识别。[结果/结论] 通过实验并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认为该方法能有效识别技术融合生长点,并能追溯技术的起源与过程。

  • 结合视觉显著模型与水平集算法的建筑物立面图像轮廓快速提取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4-19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传统轮廓提取方法对建筑物立面图像处理存在的处理耗时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视觉显著模型与水平集算法的建筑物立面轮廓提取算法。首先,通过视觉显著特征与超像素分块信息滤除大量无关背景;其次,对所得的显著分块,以超像素分块为单位,据建筑物的纹理特征进行筛选;最后,利用水平集算法对所得初始建筑物区域进行演化,得到最终轮廓。实验结果表明,较传统轮廓提取方法,在处理效果相当的情况下本算法处理速度得到有效提升。

  • 基于权重的 Apriori 算法在文本统计特征 提取方法中的应用*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7-12-05 合作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摘要: 【目的】解决在海量客户评论信息中抽取产品特征时噪声大的问题。【方法】运用 TF-IDF 和方差选择的 统计方法在众多初步提取出来的特征中进行选择, 设置阈值后将各自提取出来的特征取交进行过滤, 得到产品 特征集合, 根据基于矩阵和权重改进的 Apriori 算法产生频繁项集, 设定不同阈值得到最优特征集合, 实现对用 户评论中产品特征的自动提取。【结果】以手机评论文本为例, 从中抽取手机类的产品特征, 根据人工标注的 183 个特征和算法识别出来的特征, 查准率 P 为 72.44%, 查全率 R 为 77.59%, 综合值 F 为 74.93%。【局限】查准率 偏低, 存在人工标注特征错误的情况。【结论】实验结果表明, 在用统计方法和改进后的 Apriori 算法进行特征提 取时可以提高各性能指标。

  • 建筑信息模型的Web端重建与三维交互方法研究

    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 >> 土木建筑工程设计 提交时间: 2017-12-05 合作期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摘要: 在BIM技术的背景下,针对现有的BIM服务器多为C/S架构,对电脑软硬件有较高要求、无法跨平台等问题,实现BIM模型在Web端的重建,并实现了对模型的拾取,获取其属性。其方法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实现BIM模型从Revit软件中的导出,第二部实现对其导出的模型信息在W eb端的三维交互,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 面向专利技术主题分析的WI-LDA模型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改善现有LDA专利技术主题分析存在的辨识度低、可解释性弱和界限划分模糊问题,对于把握技术热点、追踪技术前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将国际分类号IPC引入LDA专利主题分析中,将其作为技术词的语境,以二元组的WI (Word IPC)结构进行训练,构建WI-LDA模型,实现对专利文献主题的识别和分析。[结果/结论] 通过中国石墨烯领域的实证研究及与传统LDA模型的对比研究证明,WI-LDA模型泛化能力较强,在专利技术主题分析上能有效降低主题的辨识难度,增加主题的可解释性,使文本主题划分更加清晰。

  • 高校可转移专利识别研究——基于贝叶斯理论和组合赋权法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研究高校可转移专利的识别,对于提高专利推送质量,促进高校科研与社会经济的对接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 首先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检验并确定可量化专利识别指标,并结合贝叶斯理论对高校可转移专利进行初步筛选;然后使用复相关系数-变异系数组合赋权法计算各识别指标权重,并计算剩余专利的加权综合转移概率;最后依照综合概率值大小识别可转移专利,并用转移数量较高的医用配置品领域高校专利对本方法进行实证。[结果/结论] 该方法利用贝叶斯理论和组合赋权方法,通过初步筛选和二次识别,实现了对高校可转移专利综合概率的有效计算,即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又兼顾到高校专利管理资源的有限性,为提高专利推送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模拟降雨下喀斯特坡耕地土壤养分输出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20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喀斯特区坡耕地水土及养分流失不仅是该区土地质量退化、土地生产力衰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该区地下水质污染的重要因素。为揭示喀斯特坡耕地地表和地下二元空间结构下的土壤养分流失机制,以喀斯特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其地表微地貌及地下孔(裂)隙构造特征,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雨强下喀斯特坡耕地地表及地下水土及其氮、磷、钾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小雨强(50mm/h)和中雨强下(70mm/h),喀斯特坡耕地坡面产流主要以地下产流为主;大雨强下(90mm/h),地表径流高于地下径流;产沙方式则表现为由小雨的地表和地下产沙并重到中大雨强的地表产沙为主的一个转变过程。(2)在降雨侵蚀过程中,径流各养分输出浓度均表现出一定的初期冲刷效应,受土壤吸附作用影响,雨强对全钾(TK)和全氮(TN)的影响较全磷(TP)明显。(3)地表径流、地表泥沙和总泥沙各养分输出负荷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加,坡面径流泥沙总的TK输出负荷以泥沙为主,而TN和TP输出负荷则以径流为主;TP和TN在径流的输出负荷上以地下径流输出为主(其中TP地表负荷比在11.6%-46.2%,TN在7.0%-48.5%之间),而TK则以二者并重(地表负荷比在43.5%-57.0%之间);各养分在泥沙的输出负荷上则均以地表泥沙流失为主,其负荷比均在54.5%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养分流失的源头控制提供基本参数和科学依据。

  • 基于用户需求分析的高校图书馆专利服务设计研究-以山东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首先是服务与需求保持高度一致。研究如何扬长避短、契合需求、多元化、多方位实施专利服务,对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绩效、彰显使命担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分析用户需求及服务设计的基础上,以山东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专利服务实践为例,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专利素质教育、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专利科研服务、面向产学研政的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服务三个维度,探讨高校图书馆的专利服务定位、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模式。[结果/结论]高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是高校图书馆专利服务工作的着力点。图书馆要有效开展专利服务工作,合理定位是准绳,专业人才是支撑,专利教育是重点,有效机制是保障。

  • 干旱胁迫下镉处理对互叶醉鱼草幼苗生长、镉积累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23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为探究干旱条件下,互叶醉鱼草(Buddleja alternifolia Maxim.)幼苗对重金属镉胁迫的生长及光合生理响应机制,以两年生互叶醉鱼草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与干旱两个水分处理组(土壤相对含水率分别为:65%-60%,35%-30%),每个水分处理条件下再分别设置3个镉处理浓度(0.28、(0.6+0.28)、(1.2+0.28) mg/kg),共6个处理。测定不同水分及镉处理对互叶醉鱼草生长、生物量、光合参数及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与镉复合胁迫下植物的存活率为100%。镉胁迫、干旱与镉复合胁迫均不同程度抑制了互叶醉鱼草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植株的光合作用及叶绿素含量,且其光合和叶绿素含量的降幅明显大于单一镉胁迫。镉胁迫下,互叶醉鱼草幼苗单株最高镉富集量为69.33 mg/kg,而复合胁迫下单株最高镉富集量为50.68 mg/kg。以上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能够加重镉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使复合胁迫下互叶醉鱼草生长、光合生理及镉富集能力下降。但单一镉胁迫下,互叶醉鱼草对镉具有更强的耐受性,并有较高的生物富集能力,且干旱与Cd复合胁迫下互叶醉鱼草幼苗仍有一定的镉积累量。因此在干旱半干旱区园林绿化以及Cd污染地区的生态建设中,互叶醉鱼草是一种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和前景的灌木树种。

  • 干旱胁迫下镉处理对互叶醉鱼草幼苗生长、镉积累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10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为探究干旱条件下,互叶醉鱼草(Buddleja alternifolia Maxim.)幼苗对重金属镉胁迫的生长及光合生理响应机制,以两年生互叶醉鱼草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与干旱两个水分处理组(土壤相对含水率分别为:65%-60%,35%-30%),每个水分处理条件下再分别设置3个镉处理浓度(0.28、(0.6+0.28)、(1.2+0.28) mg/kg),共6个处理。测定不同水分及镉处理对互叶醉鱼草生长、生物量、光合参数及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与镉复合胁迫下植物的存活率为100%。镉胁迫、干旱与镉复合胁迫均不同程度抑制了互叶醉鱼草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植株的光合作用及叶绿素含量,且其光合和叶绿素含量的降幅明显大于单一镉胁迫。镉胁迫下,互叶醉鱼草幼苗单株最高镉富集量为69.33 mg/kg,而复合胁迫下单株最高镉富集量为50.68 mg/kg。以上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能够加重镉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使复合胁迫下互叶醉鱼草生长、光合生理及镉富集能力下降。但单一镉胁迫下,互叶醉鱼草对镉具有更强的耐受性,并有较高的生物富集能力,且干旱与Cd复合胁迫下互叶醉鱼草幼苗仍有一定的镉积累量。因此在干旱半干旱区园林绿化以及Cd污染地区的生态建设中,互叶醉鱼草是一种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和前景的灌木树种。

  • 摇头倾斜抑制试验和视频头脉冲试验鉴别前庭性偏头痛和梅尼埃病的应用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4-2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摇头倾斜抑制试验(HSTST)与前庭小脑介导的中枢储存机制有关,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对外周前庭疾病的诊断起重要作用。目的 探索 HSTST 及 vHIT 在诊断前庭性偏头痛(VM)和梅尼埃病(M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2022 年 12 月就诊于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以眩晕或头晕为主诉、诊断为 VM 及 MD 的患者。完成病史采集、床旁查体;有听力损害者完善纯音测听检查;所有患者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包括摇头试验(HST)、HSTST、温度试验及 vHIT,计算倾斜抑制指数(TSI)。比较 HST 阳性的 VM 及 MD 患者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绘制 TSI 鉴别 HST 阳性的 VM 和 MD 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研究共纳入 VM 患者 50 例,其中 HST 阳性 22 例(44.0%),包括水平眼震 19 例(86.4%),垂直眼震 3 例(13.6%);MD 患者 45 例,其中 HST 阳性 23 例(51.1%),均为水平眼震。对 HST 阳性的 VM 及 MD 的患者分析显示:VM 患者女∶男 =4.5∶1,MD 患者女∶男 =1∶1.3,VM 患者头痛家族史比例高于 MD 患者(P<0.05);VM 患者伴随呕吐、耳鸣、耳闷感、听力下降症状的比例(31.8%、18.2%、13.6%、13.6%)低于 MD 患者(73.9%、100%、82.6%、100%),伴随头痛症状的比例(77.3%)高于 MD 患者(8.7%)(P<0.05);纯音测听结果显示 MD 患者听力下降比例高于 VM 患者(P<0.001);VM 与 MD 患者 vHIT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 与 MD 患者的 TSI 比较[(25.41±12.15)%与(78.71±1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I 鉴别 HST 阳性 VM 和 MD 的灵敏度为 0.90,特异度为 0.95,ROC 曲线下面积为 0.962(95%CI=0.91~1.00),最佳截断值为 0.66。结论 VM 主要是中枢机制,HSTST 联合 vHIT 可以作为鉴别 VM 和 MD 的辅助检查工具。

  • Revit管线自动标注方法的实现

    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 >> 土木建筑工程设计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摘要: 文基于Revit管线批量自动标注的实际工程要求,将平行管线标注分为无变径标注和有变径标注两类,并且阐述了会导致管线发生变径的三种情况 针对不同的管线排布情况分别采用了相对应的管线自动标注方法。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利用引垂线的方法解决了多变径平行管线批量标注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该类方法可以快 速高效地对管线进行标注,与传统的标注方法相比,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标注效率,为以后二次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中文极短文本分类模型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12-13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微信、网络即时新闻、电商客户产品评论等富含极短文本数据的信息呈爆发式增长。为了有效提取极短文本中的关键特征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极短文本分类模型。首先对原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并利用Jieba分词将清洗过的数据进行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入数据库,通过TF-IDF进行文本特征的提取;同时,利用支持向量机对极短文本进行分类。经过(1-0)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实验以芜湖市社管平台中的9906条极短文本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算法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类准确率方面,该方法相比于朴素贝叶斯、逻辑回归、决策树等传统方法得到有效提高;在误分度与精确度指标上匹配结果更加均衡。

  •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下宁夏清水河流域径流模拟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3-08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水资源变化最直接的因素。应用SWAT模型对干旱半干旱区小流域宁夏清水河流域径流进行多情景模拟预测,以历史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和CA-Markov模型分别设置未来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以决定系数R2和Nash-Sutcliffe模型效率系数Ens(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来衡量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拟合度,并评价模型在清水河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韩府湾站在校准期和验证期的R2分别为0.80和0.71,Ens分别为0.77和0.69,泉眼山站在校准期和验证期的R2分别为0.66和0.63,Ens分别为0.62和0.56,表明构建的SWAT模型可以用于清水河流域的径流模拟。对未来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径流的模拟结果显示,径流变化主要由降水变化主导,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的综合作用对流域径流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由于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未来3种土地利用情景下流域径流量将均会呈现明显增加变化。与2010年相比,到2020年,自然增长情景流域径流将增加17.04%,林地保护情景径流将增加14.44%,规划情景径流将增加13.98%;综合降水、气温和土地利用的结合变化情景显示,未来流域径流将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规划情景和气候变化的结合情景的径流下降最为明显,而有意增大林地和加强生态保护的林地保护情景对减缓流域径流下降具有一定作用。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根据水资源利用管理目标,可通过调整流域管理措施,特别是土地利用变化和改善区域小气候来减缓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负面效果,以此来改善流域径流和生态环境状况。

  • 不同水分处理和密度配置对牛鞭草与狗牙根生长与种间竞争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5-18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为合理利用三峡库区消落带优良草本植物进行退化植被恢复,并探索恢复过程中草本植物的最佳混植比例,选取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先锋草本植物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H)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C)为研究材料,于2016年4月29日在盆栽控制条件下设置3种不同水分条件(对照组——CK组、浅淹组——SF组、全淹组——TF组)、7种配置比例,每盆牛鞭草与狗牙根株数分别按2株进行递增与递减,具体的配比分别为H0C12,H2C10,H4C8,H6C6,H8C4,H10C2、H12C0,比较研究混植条件下牛鞭草与狗牙根在水淹环境中的生长及二者的竞争作用。研究发现:(1)无论在单植还是二者混植条件下,水分胁迫均显著降低狗牙根与牛鞭草生物量,且牛鞭草对水淹胁迫的响应更敏感;(2)狗牙根和牛鞭草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密度制约效应,但狗牙根的反应更为强烈;(3)不同水分与密度条件下,混植体系总相对生物量均大于1。在CK组,狗牙根与牛鞭草表现出竞争关系;在SF组和TF组,二者之间的竞争作用减小,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本试验不同水分与密度条件下牛鞭草与狗牙根的总生物量、根冠比、竞争系数(相对总生物量),发现常规供水处理下牛鞭草和狗牙根的最佳配置比例为H2C10,而浅水淹和深水淹处理下最佳配置比例为H8C4。研究结果可以为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海拔位草本植被的恢复及管理提供依据,也为生态类型相同或相似地区人工恢复草本植被提供理论参考。

  • 杉木林改造成阔叶林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磷组分和转化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3-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磷(P)是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杉木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 带地区,杉木林的土壤酸化,P 素利用效率低,研究杉木林转化后对土壤P 素的影响对生 态系统的稳定和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南亚热带杉木林采伐迹地上重新 种植的杉木林、红锥林、米老排林和红锥/米老排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集根际土和非根际 土,重点探究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林改造成阔叶林后土壤P 组分及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改造后的红锥林、米老排林和红锥/米老排混交林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生物 量P 含量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杉木林;红锥林和红锥/米老排混交林的土壤全P 比 杉木林和米老排林更容易转化为速效P;(2)红锥林和红锥/米老排混交林的根际和非根 际土壤中氯化钙提取P 含量均显著高于杉木林和米老排林,米老排林和红锥/米老排混交林 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酶提取P、盐酸提取P 和柠檬酸提取P 含量显著高于杉木林和红锥林; (3)RDA 结果表明调控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 组分的关键因子分别是土壤含水量和微生物 生物量碳。综上所述,将杉木林改造成阔叶林有利于森林土壤P 的储存和供应。该研究为 提高南亚热带人工林土壤P 有效性的树种选择和经营管理策略等方面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山芝麻提取物对10 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初探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6-1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该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山芝麻根、茎和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在1.5 mg·mL-1 浓度下对10 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用孢子萌发法测试了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用离体法测试了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并通过气相与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了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主要成分,测试了其中8 种主要化合物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山芝麻各部分萃取相对10 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在1.5 mg·mL-1 浓度下,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7.00%和86.14%,其EC50 分别为0.062 mg·mL-1 和0.052 mg·mL-1;浓度在2 mg·mL-1、4 mg·mL-1、8 mg·mL-1时,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均在70%以上;在10mg·mL-1 浓度下,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32%和59.77%;通过气相与质谱联用技术对山芝麻根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进行了分析,其中,山芝麻根石油醚相萃取物中共鉴定出36 种主要化学成分,山芝麻根乙酸乙酯相萃取物中共鉴定出17 种主要化学成分,选取的8 种主要化合物中,在100 μg·mL-1 浓度下,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显现较高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5.12%和68.07%,EC50分别为56.66 μg·mL-1和37.04μg·mL-1。

  • 近自然化改造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磷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1-0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有机磷( Po 是土壤磷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土壤团聚体 Po分布特征的影响,该研究以南亚热带的马尾松纯林( PP)和近自然化改造后的马尾松 −阔叶树种混 交林( CP)为对象,采集 0~10 cm土样后利用干筛法将其筛分为 >2 mm、 0.25~2 mm和 MRO P>MLO P>LO P,而在 CP中为 HRO P>MLO P>MRO P>LO P。( 3 CP中的 MBP和 ACP活性在原土及各团聚体径级中均显著 高于 PP 并 且随着团聚体径级的减小 ACP活性上升。( 4)冗余分析发现,土壤有效磷 AP)、土壤 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 MWD)、 MBP和全氮( TN)为土壤 Po组分的主要驱动因子。综上认为,近自 然化改造有利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中磷的积累与转化,该研究结果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和生产力 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水淹强度下池杉与落羽杉的光合生理特性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5-10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为探究三峡库区消落带原位人工种植的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和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在该特殊生境下的适应机制,设置了浅淹(SS,海拔175m,对照)、中度水淹(MS,海拔170m)和深度水淹(DS,海拔165m)3个水淹处理组,测定了两树种在连续4个周期性水淹处理后的光合响应过程,并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进行拟合,比较各模型拟合结果差异并选出最优模型,通过最优模型来分析水淹后落干期两树种的光合生理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模型间的光响应曲线拟合结果存在差异(PPn)的表现均为DS组 > MS组 > SS组。(3)中度水淹和深度水淹两树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α)、光饱和点(LSP)均高于浅淹,而光补偿点(LCP)则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说明落干生长期两树种对强光和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水淹对两树种的光合潜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可能与其遭受水淹胁迫后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光合补偿机制有关。由此表明,当生境发生不良变化时,植物的适应性变化往往表现为沿着有利于光合作用最大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