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的相关研究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提高编辑出版质量,其中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创新。现代化编辑出版技术是促进期刊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编辑出版产业中的主要技术之一,为了完善编辑出版机制,本文对我国编辑出版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加强了编辑出版技术的现代化,进一步促进了编辑出版产业在社会中的发展。

  • 高校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现状分析与优化建议——以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和服务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对高校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法】以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运用问卷调研的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面向读者开展调研。【结果】高校图书馆在新媒体服务工作方面存在新媒体平台内容丰富性有待增强、平台与读者互动的有效性不足、不同新媒体之间缺乏有效的融合性等问题。【结论】文章提出了从丰富平台类型、提升平台互动的有效性、建立校际新媒体平台共享机制3个方面优化高校图书馆新媒体服务。

  • 元刻板印象对随迁儿童攻击行为的效应及挫折感的中介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2-16

    摘要: 以随迁儿童为被试,通过操纵其消极元刻板印象,探讨了元刻板印象威胁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元刻板印象威胁能够引起个体攻击水平的升高;(2)挫折感在元刻板印象威胁与攻击行为(针对城市儿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使用想象群际接触策略控制挫折感水平,结果发现元刻板印象威胁对攻击行为(针对城市儿童)的效应随着挫折感的降低而减弱,进一步支持了挫折感的中介作用。总之,研究证明元刻板印象威胁会导致随迁儿童的挫折感水平升高,从而诱发更多的攻击行为。

  • 不同生境/萌发类型尖喙牻牛儿苗生物量分配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3-2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短命植物是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的植物类群,其具有多样化的生境,且很多种类还具有异时萌发特性。植物生物量积累和分配能体现其对环境的响应与适应性特征,因此,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短命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短命植物的生存策略。以裸沙春萌(Bare Sand-Spring Germination,BS)、藻结皮春萌(Algal-Spring Germination,AS)、地衣结皮春萌(Lichen-Spring Germination,LS)3种自然结皮生境中萌发的尖喙牻牛儿苗春萌株及裸沙区夏季萌发(Summer Germination in Bare Sand,SG)的尖喙牻牛儿苗夏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株挖掘法获取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系统对比分析了4个类型间植株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关系的差异性,以探究其资源分配策略的变异性和保守型。结果表明:(1)尖喙牻牛儿苗单株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总体表现为BS>AS>LS=SG的格局,其根冠比则呈SG=LS=AS>BS的特征。(2)BS和SG类型植株地上与地下生物量间为等速生长关系,而AS和LS生境为异速生长关系,但4个类型具有共同的异速生长指数(0.8843)。(3)AS和LS生境尖喙牻牛儿苗根冠比随个体增大均呈异速减小趋势,而BS和SG类型植株根冠比则保持相对恒定。可见,尖喙牻牛儿苗生物量分配会受到外界环境及个体发育的影响,并呈现明显的可塑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资源分配的保守性与可塑性的权衡。

  • 基于神经网络的玛纳斯河流域植被地上生物量反演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植被生物量反映了生态系统获取能量的能力,分析其分布特征对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反演植被地上生物量的方法往往由于样本的缺少,以及影响因子的不确定性而导致预估精度不高。本文选用ELM对105块实测样本的遥感因子(TM影像灰度值和植被因子等10个因子)进行训练,用余下34块样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ELM反演植被地上生物量,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曲线拟合决定系数R2达0.89。此外,对2010—2015年玛纳斯河流域的植被地上生物量进行反演,认为流域内上游山区生物量大部分较为稳定,中游平原区生物量呈现增加趋势,下游荒漠区生物量则呈现退化趋势。

  • 施氮深度和水分胁迫对藜麦幼苗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5-11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探讨藜麦应对施肥深度和水分胁迫的响应,该文以藜麦(Chenopodium quinoa)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设置 3 种施氮深度:D1(控释尿素施在 0~8 cm)、 D2(控释尿素施在 8~16 cm)、D3(控释尿素施在 16~24 cm)和 3 种水分处理:W1(正常供水)、W2(中度干旱)、W3(重度干旱),分析施氮深度和水分胁迫对藜麦幼苗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同水分条件下,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藜麦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生物量、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总量]和产量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D2 处理(适当的深施氮肥)均高于 D1(浅层施氮)和 D3 处理(底层施氮)。(2)相同施氮深度条件下,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藜麦生长指标和产量指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生理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说明藜麦幼苗对水分需求明显,可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适应一定程度的干旱,生产实践中应注意苗期水分的供应,以促进生育后期产量的形成。综上可知,适宜的水氮管理(D2W1)可以促进藜麦的生长及生理特性,增强藜麦的抗旱能力,提高藜麦的产量。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藜麦的水肥管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5-0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住院期间死亡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检测值多明显高于生物参考区间上限,既往关于甲状腺激素对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预测的研究,特别是 rT3 预测价值的研究较少。探索对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有预测价值的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 2019 年 4 月2022 年 4 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治疗的 197 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入院 24 h 内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rT3 和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根据研究对象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n=18)和非死亡组(n=179)。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曲线)评价相关指标对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计算 ROC 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Delong 检验比较各指标的 AUC。结果 死亡组年龄、rT3 高于非死亡组,FT3、TT3、TSH 低于非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死亡组患者中 66 例甲状腺功能正常,87 例低 T3 综合征,15 例单独 FT4 高,3 例单独 TT4 高,5 例 TT4、FT4 均高,1 例单独 TT4 低,1 例单独 TT3 高,1 例单独 FT3 高;死亡组患者中 1 例甲状腺功能正常,14 例低T3 综合征,3 例单独 FT4 高。2 组患者低 T3 综合征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rT3 是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ROC 曲线结果显示 rT3 的 AUC 为 0.914〔95%CI(0.865,0.962)〕,大于年龄(Z=3.137,P=0.002)、FT3(Z=2.389,P=0.017)、TT3(Z=2.123,P=0.034)、TSH(Z=3.056,P=0.002)。结论 低 T3 综合征是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血清 rT3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判断具有较高价值,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 750kV变压器Π型接地环流分析与抑制研究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6-27 合作期刊: 《电气工程学报》

    摘要: 针对750kV 变压器中性点Π 型接地产生较大接地环流的现象,建立接地环流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接地环流大小及其影响因素;实测接地环流并建立接地环流与负载电流的相关关系,提出了接地环流抑制措施,并通过实测电阻参数对比计算改造前后接地电流的变化,接地环流消除并与实测结果一致,从而充分验证了关于接地环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抑制措施的有效性。

  • 超声造影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微循环灌注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右美托咪定(DEX)对兔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家兔 24 只随机分成 3 组(每组 8 只):对照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I/R 组和 DEX 组切除右肾建立左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EX 组在肾缺血前 30 min 腹腔注射 10 μg/kg 右美托咪定。再灌注 24 h 后,测定肾脏大小和肾血流阻力(RI),超声造影观察肾皮质灌注,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SI)、曲线上升斜率(Grad)和曲线下面积(AUC)。取肾脏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R 组和 DEX 组肾大小和病理改变明显,RI 增高,TTP 延长,PSI 和 Grad 降低,AUC 显著增加(P<0.05);与 I/R 组比较,DEX 组肾大小和病理改变明显改善,RI 降低,TTP 缩短,PSI 和 Grad 增高,AUC 减少(P<0.05)。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参数能动态定量分析右美托咪定改善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微循环灌注。

  • 基于生命八要素的心血管健康评分与新发心房颤动的关联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12-0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近年来全球心房颤动(房颤)的患病率持续升高,房颤增加了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证实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和久坐等为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这些因素多数为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生命八要素(LE8)的范畴。目的 探讨基于LE8的心血管健康(CVH)评分与房颤的关联。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6月2007年10月河北省唐山市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人群91131名为研究对象。LE8评分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制订的算法评估,结合开滦研究实际情况形成LE8开滦研究版本,包括4个健康行为(饮食、体育活动、烟草暴露和睡眠)和4个健康因素(BMI、血脂、血糖和血压)。依据LE8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LE8评分<50分为低CVH组(8407名),50分LE8评分<80分为中CVH组(73493名),LE8评分80分为高CVH组(9231名)。以研究对象首次参加开滦体检时间为随访起点,每年随访1次,以发生房颤为终点事件,随访终点时间为房颤或随访结束时间(2020-12-31)。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组新发房颤累积发病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不同LE8评分分组及单因素评分对新发房颤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3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饮酒史以及LE8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中新发房颤1088例,其中低CVH组新发房颤133例(1.58%),中CVH组新发房颤882例(1.20%),高CVH组新发房颤72例(0.78%);中位随访时间15.0(14.7,15.2)年;3组研究对象新发房颤累积发病率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校正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饮酒史后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CVH组相比,中CVH组(HR=0.697,95%CI=0.579~0.841,P<0.001)、高CVH组(HR=0.609,95%CI=0.454~0.816,P=0.001)均可降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LE8评分升高可降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HR=0.859,95%CI=0.804~0.918,P<0.001);LE8单个因素BMI评分(HR=0.762,95%CI=0.717~0.809,P<0.001)、血压评分(HR=0.824,95%CI=0.776~0.876,P<0.001)与新发房颤发病风险呈负相关。结论 CVH的LE8评分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且LE8单个因素BMI评分、血压评分与新发房颤发病风险均呈负相关。

  • 基于Qbeta噬菌体装甲RNA技术的诺如病毒RNA标准参考样品的研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1-2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针对目前检测领域缺乏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核酸标准样品这一瓶颈,本研究基于Qbeta噬菌体装甲RNA技术构建内含GII型NoV检测靶标RNA的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 particles, VLPs)标准参考样品。方法:人工合成包含Qbeta噬菌体成熟酶编码基因、衣壳蛋白编码基因、包装位点、ISO/T15216-2 2012中规定的GII型NoV检测靶标对应的cDNA序列及辅助多克隆位点的DNA片段QINVGII,将其克隆到pET-28a(+)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ET-QINVGII。将pET-QINVGII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并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透射电镜分析后,利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制备纯化VLPs,并对纯化后的VLPs开展均匀性、稳定性及定值研究。结果:SDS-PAGE结果证实重组大肠杆菌在14.1 kDa左右有目的条带表达;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结构完整,直径约为25 nm的VLPs。定值结果显示,本研究制备的VLPs样品中GII型NoV检测靶标RNA的含量为(1.06±0.06)×107 copies/μl;均匀性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均匀性良好,即F =2.24<F0.05(9,20);稳定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VLPs在37℃可保存12天、室温(20-25℃)可保存24天、4℃至少可保存90天、-20℃至少可保存200天、-80℃至少可保存300天。结论:本研究基于Qbeta噬菌体制备的NoV装甲RNA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拷贝数高,为NoV分子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标准参考样品。

  • 基于Qbeta噬菌体装甲RNA技术的诺如病毒RNA标准参考样品的研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1-2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针对目前检测领域缺乏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核酸标准样品这一瓶颈,本研究基于Qbeta噬菌体装甲RNA技术构建内含GII型NoV检测靶标RNA的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 particles, VLPs)标准参考样品。方法:人工合成包含Qbeta噬菌体成熟酶编码基因、衣壳蛋白编码基因、包装位点、ISO/T15216-2 2012中规定的GII型NoV检测靶标对应的cDNA序列及辅助多克隆位点的DNA片段QINVGII,将其克隆到pET-28a(+)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ET-QINVGII。将pET-QINVGII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并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透射电镜分析后,利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制备纯化VLPs,并对纯化后的VLPs开展均匀性、稳定性及定值研究。结果:SDS-PAGE结果证实重组大肠杆菌在14.1 kDa左右有目的条带表达;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结构完整,直径约为25 nm的VLPs。定值结果显示,本研究制备的VLPs样品中GII型NoV检测靶标RNA的含量为(1.06±0.06)×107 copies/μl;均匀性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均匀性良好,即F =2.24<F0.05(9,20);稳定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VLPs在37℃可保存12天、室温(20-25℃)可保存24天、4℃至少可保存90天、-20℃至少可保存200天、-80℃至少可保存300天。结论:本研究基于Qbeta噬菌体制备的NoV装甲RNA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拷贝数高,为NoV分子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标准参考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