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设计参数对双钢板混凝土偏压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

    分类: 力学 >> 固体力学 提交时间: 2023-12-18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为探究管幕预筑结构受力机理,对双钢板混凝土偏压构件受力性能进行研究。完成了4根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构件的偏压试验,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端部约束形式、界面连接形式、偏心距为参数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钢板混凝土偏压构件中,当端部约束足够强(看作刚臂)时,混凝土与两侧钢板共同参与受力,截面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不存在界面滑移,在不考虑屈曲的前提下,连接件的设置对构件承载力没有影响,承载力最高; 当端部约束不够强,外荷载不能同时作用在混凝土和两侧钢板上时,在钢板与混凝土间设置连接件可提高构件的承载力,钢板与混凝土界面设置为合并重合结点时,构件承载能力最高。

  • 微信视域下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为切实了解当前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以微信服务为切入点,对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实践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创新提供思路。[方法/过程] 对已自主成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86家高校图书馆的官方订阅号进行调研,统计分析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类文章的情况。从文章的发布时间、署名、服务栏目、阅读量以及具体内容5个维度进行剖析。[结果/结论] 处于蓬勃发展上升期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规划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服务内容拓展加深,但仍需要搭乘“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创建与发展的快车,从加强顶层设计与联盟建设,优化服务模式与服务内容,推进建立考核评估体系入手,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与有效实施,才能保障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 基于SWAT模型的开都河流域水文干旱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6-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以开都河流域为例,以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分布式水文模型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为基础,对干旱变化特征进行识别。利用贝叶斯动态线性方程(BDL)模型研究南方涛动(SOI)等气候驱动因子对区域季节性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1965—2016年开都河流域的干旱主要集中于冬、春季;在不同季节,流域干旱的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但趋势并不明显,仅在秋冬季可以检测出显著下降的趋势;不同季节的SPEI指数变化受降水、潜在蒸散发等气候因素的响应较快,多在0值上下波动,导致其变化周期较短,多集中在2~4 a;气候指数对流域干湿变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对不同季节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 刈割后黑麦草生理保护作用对其补偿性生长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5-2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通过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在轻度、中度、重度、全割刈割处理6 d和12 d后,残留叶片和叶片再生部分生长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丙二醛、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的分析以揭示在刈割胁迫后叶片抗氧护酶活力和渗透调节物含量与其补偿性生长的关系,以及牧草耐刈性的生理调控机理。结果表明,轻度和中度及全割后叶片生长速率均高于对照,重度刈割低于对照。全割后叶片补偿性生长最明显、轻度和中度次之,重度刈割无补偿性生长。对照黑麦草叶片各部位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含量不同,叶片顶部MDA含量较高,伴随着较高的SOD、CAT活力和较高的脯氨酸含量;叶片基部MDA含量最低,SOD、CAT活力及脯氨酸含量也较低。与对照相比,不同强度刈割6 d黑麦草再生叶和叶片平均MDA含量、SOD和CAT活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较低。而不同强度刈割12 d,黑麦草再生叶和叶片平均MDA含量仍较低,但SOD和CAT活力增高,脯氨酸含量增加,POD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对照。这表明刈割在减少了叶面积,降低光合能力的同时,刈割伤害胁迫启动了牧草补偿性生长使残留叶片快速生长,而且残留叶片面积与其补偿生长速率成正相关。另外,虽然不同强度刈割下叶片补偿性生长速率不同,但不同强度刈割(12 d)均激活残留叶片抗氧化保护酶系统和促进脯氨酸积累。在补偿生长过程中,CAT和SOD能及时清除残留叶片中积累的氧自由基,维持较低的膜脂过氧化和细胞膜完整性,积累的脯氨酸能维护细胞水分平衡。因此,抗氧化酶(SOD和CAT)和渗透调节物(脯氨酸)在黑麦草刈割后受伤部位快速自愈及残留叶片快速补偿生长中起重要生理保护作用。

  • 耳部铜砭刮痧联合耳穴贴压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激素冲击治疗后失眠的疗效观察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6-12

    摘要: 目的 探讨耳部铜砭刮痧联合耳穴贴压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激素冲击后失眠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82例确诊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且需要行激素冲击治疗的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冲击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部铜砭刮痧和耳穴贴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改善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2例患者退出研究。观察组睡眠状况改善有效率87.18%(34/39),高于对照组的41.46%(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量表评分(51.164.35)分,低于对照组的(54.952.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部铜砭刮痧配合耳穴贴压能够改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激素冲击治疗后的睡眠状况,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Shuffler中子质询系统核材料质量测量的基体校正新方法

    分类: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提交时间: 2024-05-15

    摘要: 废物桶中基体材料的存在限制了主动质询系统对核材料质量测量的准确性,确保核保障测量结果不受基体材料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基于通量监测器响应,本文在传统校正方法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体校正方法。为了验证新方法的有效性,利用Geant4工具包构建了WM3210 PAN Shuffler系统模型以及常见的基体材料。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富集度以及分布状态的U3O8材料,传统校正方法与新校正方法均可以有效的降低基体材料对核材料质量测量的影响。但相较于传统方法,新方法表现出更好的校正能力。对于U3O8材料位于基体中心的情况,新校正方法得到的235U质量平均相对偏差为13.6%,而对于U3O8材料均匀弥散在基体中的情况,新校正方法得到的235U质量平均相对偏差为7.78%。

  • 应用苔藓植物监测水体污染——研究、应用与展望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4-1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苔藓植物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指示生物,但是国内主要开展了应用苔藓植物进行大气污染的监测。国外已有较多应用苔藓植物进行水体质量监测的工作。本文首先统计分析了国际上应用苔藓植物进行水环境质量监测研究文献,然后从苔藓植物监测的水体污染物类型、监测用苔藓植物种类、苔藓植物材料存活状态对监测效果的影响、影响苔藓植物富集水体重金属元素的环境因素、应用苔藓植物进行水体污染监测的主动与被动方法、样品预处理方法和水体质量监测的应用案例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国际上应用苔藓植物进行水体污染监测的研究和应用概况,提出了今后应用苔藓植物监测水体污染研究值得关注的领域。

  • 错失恐惧:我又错过了什么?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错失恐惧是指个体因担心错失他人的新奇经历或正性事件而产生的一种弥散性焦虑。错失恐惧受人格特质、心理需要、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错失恐惧对社交媒体使用、心理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且在其他变量对其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未来研究的关键在于邻近概念的区分、测量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改进以及影响因素和后效的探讨。

  •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羊驼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羊驼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26月龄母羊驼9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饲粮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16%、0.32%、0.64%,采用全混合日粮进行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0.32%组和0.64%组羊驼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单位体表面积产毛量显著高于0.16%组(P<0.05),0.32%组略高于0.64%组(P>0.05)。2)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粗纤维和钙表观消化率均以0.32%组最高,与0.16%组差异显著(P<0.05);0.32%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64%组(P<0.05);0.32%组和0.64%组蛋氨酸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0.16%组(P<0.01)。3)各组间羊驼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甘油三酯、葡萄糖、尿素氮和总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母羊驼饲粮适宜蛋氨酸水平为0.32%。

  • 脑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不同领域的影响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5-05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老年人进行阅读、益智游戏等脑力活动可以减缓认知功能的衰退,但具体脑力活动类型对认知功能及各认知域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人常见脑力活动类型对其认知功能及各认知域的影响。方法 2022 年 58 月,采用分层便利采样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 4 地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老年人进行社会学人口资料、脑力活动频次、脑力活动类型、认知功能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究脑力活动与认知功能不同认知域的关系。结果 共发放问卷782 份,回收有效问卷 758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96.93%。758 例老年人中南京市 123 例、常州市 197 例、南通市 240 例、徐州市 198 例。脑力活动频率为 1~2 次 / 周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 MoCA 总分高于脑力活动频率为 <1 次 / 周社区老年人(P<0.05)。2 种及以上脑力活动类型的社区老年人 MoCA 总分高于 1 种和无脑力活动的社区老年人(P<0.05);1 种脑力活动类型的社区老年人 MoCA 总分高于无脑力活动类型的社区老年人(P<0.05)。社区老年人进行过脑力活动的情况:学习新知识 170 例、玩棋牌 228 例、阅读 228 例、唱歌 59 例、益智游戏 57 例、辅导孙辈功课 42 例、绘画 16 例、演奏乐器 47 例、练习书法 30 例。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新知识、阅读、辅导孙辈功课、益智游戏、演奏乐器是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学习新知识(B=0.250)、阅读(B=0.590)、益智游戏(B=0.585)、辅导孙辈功课(B=0.711)、演奏乐器(B=0.643)是视空间与执行认知域的影响因素(P<0.05);学习新知识(B=0.219)是抽象、延迟回忆 / 记忆(B=0.727)认知域的影响因素(P<0.05);阅读(B=0.095、0.207、0.290、0.241、0.377)是命名(B=0.095)、注意(B=0.207)、语言(B=0.290)、抽象(B=0.241)、延迟回忆 / 记忆(B=0.377)认知域的影响因素(P<0.05);益智游戏(B=0.290)、演奏乐器(B=0.278)是语言认知域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阅读共进入了 7 次回归方程,对 MoCA 总分的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为 0.225,高于其他脑力活动类型。结论 脑力活动如阅读、学习新知识、进行益智游戏、辅导孙辈功课和演奏乐器均可以维持或改善社区老人的认知功能,但不同类型的脑力活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领域特异性,这对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预防与干预有着积极意义。

  • 味觉识别能力下降在轻度认知障碍早期预警中的价值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尚无有效治愈手段,早期识别轻度认知障碍(MCI)、明确MCI预警敏感指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 探究味觉识别能力下降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明确味觉识别能力下降在MCI早期识别中的价值。方法 2022年7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南京市某社区招募MCI患者30例,另选取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老年人(HC)32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Beijing版(MoCA-Beijing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对其进行调查,全口味觉检查法检测受试者味觉识别能力,通过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味觉识别能力下降在MCI早期预警中的价值。结果 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CA-Beijing版得分、MMSE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组相比,MCI患者的味觉识别能力总分更低,甜、咸、苦味识别能力得分更低(P<0.05)。MCI患者的味觉识别能力总分与总体认知功能得分、注意力维度能力得分、定向力维度能力得分呈正相关(r=0.433、0.540、0.392,P<0.05),咸味识别能力得分与延迟回忆维度能力得分呈正相关(r=0.379,P<0.05),苦味识别能力得分与注意力维度能力得分呈正相关(r=0.471,P<0.05),鲜味识别能力得分与语言维度能力得分呈正相关(r=0.408,P<0.05)。ROC曲线显示味觉识别能力总分预测MCI的AUC为0.781,灵敏度为0.844,特异度为0.600,最佳临界值为18.5分。结论 MCI患者已出现甜、咸、苦味识别能力下降,味觉识别能力下降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味觉识别能力总分下降对MCI有一定预测价值,是MCI早期预警的重要指标。

  • 从科教融合到科学引领——中国特色的行星科学建设思路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行星科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一次国际深空探测热潮。行星科学是研究太阳系内与系外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和行星系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形成和演化过程的科学。行星科学以深空探测为主要研究手段,由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天文学等学科交叉产生。当今世界美国成为独一无二的行星科学强国,缘于其率先建立了行星科学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以及科学引领深空探测的发展思路。当前国际上处于第二次深空探测热潮的上升期,我国的深空探测事业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然成为崛起中的深空探测大国。但是,我国的行星科学学科尚未建立,亦无人才培养体系,无法匹配和支撑国家深空探测战略规划的实施。行星科学学科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成为深空探测强国和行星科学强国的瓶颈。因此,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迫在眉睫。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有条件、有能力、有优势率先建成行星科学一级学科,继而带动相关高校共建中国行星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和引领未来深空探测计划,推动我国成为行星科学强国。对比美国行星科学发展历程和当今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办学模式的优势,有望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