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SAR图像中舰船目标CFAR检测技术的研究

    分类: 电子与通信技术 >> 雷达工程 提交时间: 2024-01-31

    摘要: 在各种各样的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就是具有自适应阈值的CFAR(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检测器。为了提高SAR图像中舰船目标的检测性能,人们试图通过各种统计分布模型对SAR图像中的杂波背景进行统计建模,如Gamma、K分布、对数正态分布、G0分布、alpha稳定分布等,再通过相应的统计分布模型以及各种样本筛选技术的CFAR检测器对舰船目标实施检测。在现代雷达系统中,CFAR检测技术需要在未知的、时变的和非均匀杂波背景中将实际产生的虚警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并尽可能提高目标的检测概率。SAR图像中杂波背景是复杂多变的,当实际杂波背景与假定统计分布失配时,参量型CFAR检测器的性能会恶化,非参数CFAR检测器会显示出优势。该文提出了基于Wilcoxon非参数检测器的新途径对SAR图像中舰船目标进行检测;并在Radarsat-2、ICEYE-X6和Gaofen-3卫星的实测数据上,与几种典型的参量型CFAR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Wilcoxon非参数检测方法在这三种实测数据上可以获得较强的虚警控制能力,还可以带来弱目标检测性能的改善,具有运算速度快、易于硬件实现的特点。

  • 一种改进的局部线性回归估计器及其在雷达高度计海况偏差估计中的应用

    分类: 地球科学 >> 空间物理学 分类: 地球科学 >> 海洋科学 提交时间: 2017-03-10

    摘要: 在建立雷达高度计海况偏差(Sea State Bias, SSB)非参数模型时,通常会用到局部线性回归(Local Linear Regression, LLR)估计器,而传统的局部线性回归估计器涉及高维矩阵运算,当建模的数据量较大时,估计海况偏差需要大量的时间,从而使得非参数估计方法很难用于高维海况偏差模型。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局部线性回归(Improved Local Linear Regression, ILLR)估计器,可以避免传统的LLR估计器所需的高维矩阵运算,在不影响海况偏差估计结果的条件下,将局部线性回归估计器获取加权函数的时间复杂度由降低为,从而大幅地降低估计海况偏差所需的时间,为实现高维非参数海况偏差模型的实时运算奠定了基础。

  • 纵向汉明距离判别法:对潜在属性的发展追踪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22-10-06

    摘要: 研究通过在纵向诊断数据分析中引入计算简单、耗时少的汉明距离判别法(HDD),提出了纵向HDD (Long-HDD)。与HDD相比,Long-HDD额外使用汉明距离刻画个体在相邻时间点上对属性掌握的相依性,以利用前一时间点信息提高当前时间点的分类准确性。三个模拟研究的结果主要表明:在分析纵向诊断数据时,与参数化模型相比,Long-HDD的分类准确性几乎不受样本量影响,在样本量较小时表现更优;且其计算耗时更少,更有利于提供及时性诊断反馈。实证研究结果表明Long-HDD可用于分析实践测评数据,且其追踪诊断结果与参数化模型的存在一致性。

  • 聚焦科研团队特质的算法创新驱动力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14

    摘要: 目的/意义 将科研团队与算法创新结合,从科研团队特质的角度,探析其对算法创新的影响,有助于提升科研团队的学术能力,进而促进算法创新、科学创新。 方法/过程 建立科研团队规模、科研团队机构数量、科研团队机构类型三个科研团队测度指标以及算法性能与学术产出两个算法创新评价指标。以机器学习领域图像分类任务下的543个科研团队为例,运用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科研团队特质对算法创新的影响效应,基于实证结果提出增强科研团队科研表现、促进算法再创新的建议。 结果/结论 科研团队特质测度指标均对算法创新存在影响效应,主要表现在:科研团队机构类型对算法创新具有显著影响效应,混合型科研团队在算法模型准确率上的表现最优,企业型科研团队在算法论文被引量上表现最优;科研团队规模对算法性能及学术产出均存在正向影响;科研团队机构数量对学术产出的影响呈正相关,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呈负相关。

  • 不同生态环境条件沙生植物沙鞭的结实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8-0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阐明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沙生植物沙鞭的结实规律,该文对沙鞭􀀁137 个种群结实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发现沙鞭种子的结实情况可被划分为无种子、种子饱满和种子不饱满􀀁3 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该文采用聚类分析、Kruskal-Wallis 检验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探究沙鞭种群结实情况与􀀁22 个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沙鞭􀀁137 个种群按照地理气候因子不同聚为􀀁3个组;Kruskal-Wallis 检验显示沙鞭􀀁3 个组间种子结实情况差异不显著(P = 0.269),即沙鞭种群间种子结实与其所处的地理气候因子无直接相关性;同时,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沙鞭种群间种子结实情况差异也不显著(P > 0.05),但地理气候因子与种子饱满度以及无种子特征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海拔和降雨因子(bio12-bio19)与种子饱满度呈正相关,经纬度和温度因子(bio4,bio7)与种子饱满度呈负相关,而无种子特征仅与最湿季平均温度(bio8)呈正相关。地理气候因子对沙鞭天然种群有性繁殖(有种子)重要性高于无性繁殖(无种子),表明制约沙生植物沙鞭有性繁殖的环境因子复杂,其无性繁殖可能是种群数量稳定的适应性表现。

  • 祁连山国家公园森林地上碳密度遥感估算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8-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准确、及时地绘制森林地上碳密度图是了解全球碳循环的必要条件。虽然星载激光雷达 (如 ICESat/GLAS)数据已被广泛用于估算大尺度的森林地上碳密度分布,但地形坡度对 GLAS 提取 冠层高度精度的影响往往限制了其在山区森林的应用。通过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域,结合GLAS 数据、Landsat 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y)数据、样地调查数据,对祁连山地区进行区域性的森林地上碳密度估算。首先通过改进后的地形校正模型减小坡度对 GLAS 数据提取森林冠层高度 精度的影响,使得更多的 GLAS 数据可用于后续的研究;其次将所建立的不同类型森林地上生物量 估算模型与相关碳含量转换系数结合,得到 GLAS 激光光斑(脚印点)的森林地上碳密度;最后利用 非参数化算法最大熵(MaxEnt)模型得到祁连山国家公园 2018 年森林地上碳密度分布图。结果表 明:祁连山国家公园 2018 年平均森林地上碳密度为 40.72±6.72 t·hm-2,总蓄积量为 28.58±4.72 Tg, 海拔 2770~3770 m 区域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最大,且阴坡的碳储量明显高于阳坡。采用森林资源清 查数据独立验证估算结果的准确性,模型估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 18.946 t·hm-2。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监测区域乃至国家尺度的森林碳储量变化以及制定可持续的森林管理 措施提供依据。此外,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在山区森林碳储量估算方面也具有较大的潜力。

  •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方法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充分挖掘选择题(Multiple-Choice, MC)的诊断信息受到了较多关注, 将干扰项信息考虑在内可以提升诊断精度。为了弥补参数模型基于大样本才能获得可靠估计的不足, 以及适用于班级水平的小样本诊断测验情境, 本研究提出了非参数的多选题诊断方法。模拟和实证研结果表明:(1)当MC测验中题目参数不存在较大差异时, dph−MCdph−MC{{d}_{\text{ph}-\text{MC}}}法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优于参数类诊断模型。(2)当MC测验中题目参数存在较大差异时, dph−MCdph−MC{{d}_{ph-MC}}法的表现最优。(3)实证研究中非参数方法和参数类模型的分类一致性程度较高, dph−MCdph−MC{{d}_{\text{ph}-\text{MC}}}距离法估计得到的考生属性总体掌握程度与总分相关最高。最后, 基于MC诊断测验的特点提出了若干研究方向。

  • 考虑题目选项信息的认知诊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选择题中的作答选项能提供额外诊断信息, 为充分利用选项信息, 研究提出认知诊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CD-CAT)中两种处理选择题选项信息的非参数选题策略和变长终止规则。模拟研究的结果发现:(1)定长条件下两种非参数选题策略的分类准确性整体要高于参数选题策略; (2)两种非参数选题策略较参数选题策略具有更加均衡的题库使用情况; (3)非参数选题策略在两种新的变长终止规则下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 (4)两种非参数选题策略均适用于选择题CD-CAT情境, 使用者可任选其一进行测验分析。

  • 考虑题目选项信息的认知诊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提交时间: 2022-04-06

    摘要: 选择题中的作答选项能提供额外诊断信息,为充分利用选项信息,研究提出认知诊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CD-CAT)中两种处理选择题选项信息的非参数选题策略和变长终止规则。模拟研究的结果发现:(1)定长条件下两种非参数选题策略的分类准确性整体要高于参数选题策略;(2)两种非参数选题策略较参数选题策略具有更加均衡的题库使用情况;(3)非参数选题策略在两种新的变长终止规则下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4)两种非参数选题策略均适用于选择题CD-CAT情境,使用者可任选其一进行测验分析。

  • 宁夏沿黄城市带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0-06-2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宁夏沿黄城市带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华地带,探索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宁夏沿黄城市带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基于2002—2018年的MODIS遥感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Sen’s斜率估计、景观格局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残差趋势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区域植被覆盖状况的时空演变过程及趋势。结果表明:2002—2018年宁夏沿黄城市带约44.91%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约1.31%区域的植被覆盖度显著减少,约53.78%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变化不显著;宁夏沿黄城市带植被覆盖度变化与气温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与降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宁夏沿黄城市带81.40%的区域人为因素对植被覆盖度多年变化趋势的贡献率大于50%,有约24%的区域气候因素对植被覆盖度多年变化趋势的贡献率大于50%。

  • 干旱区地表温度和热岛效应演变研究-以宁夏沿黄城市带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6-1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宁夏沿黄城市带位于宁夏东北部,不仅是干旱地区地理研究的重点区域,也是宁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本文基于 2000—2018 年的MODIS地表温度、土地覆盖类型以及植被覆盖率数据,通过计算热岛比例指数(URI),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及Sen's斜率估计法,对宁夏沿黄城市带近 20 a白天和夜间的地表温度(LST)和热岛效应时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0 a来,宁夏沿黄城市带大部分地区LST变化不显著,但在植被覆盖率增加区域,白天LST显著减小而夜间LST显著上升;植被覆盖率减小区域与之相反;夜间LST变化幅度强于白天。宁夏沿黄城市带的热岛效应通常在白天较弱、在夜间较强;白天和夜间时刻的城市热岛效应在一年内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特点,白天春冬较强,夜间夏季较强;过去近20 a,宁夏沿黄城市带白天热岛效应呈现稍微减弱趋势,夜间热岛效应呈现稍微增强趋势,但变化趋势均不显著。从植被覆盖率和地物类型两个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植被覆盖率是影响地表温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城建区与郊区主要地物温差的改变是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的重要原因。本文从长时间序列变化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干旱区城市热岛的特征和变化原因,可为干旱区城市热岛带来的环境问题治理提供参考,也为研究干旱区热岛提供了借鉴。

  • 白洋淀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响应关系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9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运用Mann-Kendall 趋势检验、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法, 对白洋淀流域1957—2012 年7 个气象站点气温、降水和3 个典型水文站点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突变点及周期性变化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径流与降水和 气温的响应关系, 以期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结果表明, 研究区年均气温呈上升的趋势, 并在1988 年后上升趋势增大, 其中, 冬季和春季的气温增幅对气温升高贡献较大; 降水量变化相对复杂, 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 其中, 夏季降水量减少幅度最大, 达1.72 mm·a1。受气温升高和降水量的直接影响, 典型站点径流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并在年际尺度上与气温呈负相关, 与降水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在年内尺度上, 则与气温和降水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夏季径流量减少幅度最大, 阜平、倒马关和紫荆关站分别下降0.85 m3·s1·a1、0.72 m3·s1·a1 和0.66 m3·s1·a1。3 个指标的周期性变化都比较明显, 其中径流和降水的波动变化基本一致, 表明径流对降水的响应比较突出。径流变化不仅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还受到水利工程建设、各类农业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