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小檗碱对的调控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易复发的慢性肠道炎症疾病,对人和动物危害极大,迄今没有可根治的药物。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小檗碱具有丰富的生理功能和独特的药理特性,治疗IBD的能力不俗,具有防治IBD的潜在优势。本文介绍小檗碱的种类和性质、IBD的基本特征,探讨小檗碱对IBD的调控机制,为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铁死亡与的研究进展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1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与环境、基因易感性、肠道微生物群和免疫反应相关。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铁依赖的脂质氢过氧化物累积所致的细胞死亡,受到包括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脂质修复系统的严密调控。研究表明,IBD患者受损的肠道可表现出铁沉积、GSH耗竭、GPx4失活和脂质过氧化(LPO)等铁死亡的基本特征。此外,操纵铁死亡的关键基因可以改变IBD的进展、严重程度甚至发病率。本文概述了铁死亡的基本机制,并就近年来铁死亡的相关信号通路在IBD中的研究展望予以综述,为未来临床IBD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 芳香烃受体调控肠道炎症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芳香烃受体(AhR)是一种需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对环境毒素、机体异物质代谢和免疫调节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AhR是参与免疫调控的关键因子,其对炎症性肠道疾病(IBD)的调控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AhR结构、配体、信号传导通路及AhR参与调控肠道炎症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治疗IBD提供新的思路。

  • CD8+CD28+/CD8+CD28- T细胞平衡预测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价值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1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评价CD8 + CD28 + /CD8 + CD28 - T细胞平衡在预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GH)的作用与价值。方法收集IBD患者49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30例,克罗恩病(CD)19例,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 + CD28 + 及CD8 + CD28 - T细胞T细胞的百分含量,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评价CD8 + CD28 + /CD8 + CD28 - T细胞平衡(比值)在预测IBD患者出现GH的效能,并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不同因素下的持续缓解时间(LTR)差异,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CD组的免疫抑制剂、激素及生物制剂(BA)使用率均显著高于UC组(P=0.003、0.043及0.002);(2)UC组患者的CD8 + CD28 + T细胞显著高于CD组(t=3.022,P=0.004);(3)ROC结果显示CD8 + CD28 + T细胞、CD8 +CD28 - T细胞及CD8 + CD28 + /CD8 + CD28 - 比值三者在预测GH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能(均为P<0.01),但以CD8 + CD28 + /CD8 +CD28 - 最优[曲线下面积(AUC)为0.977,P=0.000],截值分析显示当CD8 + CD28 + /CD8 + CD28 - 比值取值为1.14时(13.95%/12.24%),其对应的敏感度达93.3%,特异度为91.2%; (4)未使用BA及未行手术治疗的IBD患者算术及中位LTR均显著长于使用BA及已行手术的IBD患者(分别为χ 2 =9.730,P=0.002;χ 2 =15.981,P=0.000); (5)Spearman分析显示CD8 + CD28 + /CD8 + CD28 -与BA及手术均成显著相关性(P=0.009、0.038)。结论 外周血CD8 + CD28 + T细胞降低或CD8 + CD28 - T细胞升高与IBD患者出现GH密切相关,CD8 + CD28 + /CD8 + CD28 - 平衡预测GH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尤其是在比值为1.14时;该平衡与生物制剂及手术存在显著相关性。

  • 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关系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1-22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类神经发育障碍疾病,除了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核心症状外,几乎一半的ASD患者出现了胃肠道症状,表现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IBD是一种与免疫失调、肠道微生物组改变、微量营养吸收不良和贫血相关的慢性疾病,这些特征可能是ASD相关的围产期因素。患有ASD的儿童很可能被诊断出患有包括IBD在内的共生疾病。通过治疗IBD来缓解或干预儿童ASD的治疗方式已经初见成效,未来可以开展更多临床实验来证实IB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IBD与ASD、父母IBD和儿童ASD之间关系的探究可以为儿童ASD的病因研究、早期筛查及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支持。

  • 基于Donabedian三维质量模型的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构建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1-31

    摘要: 目的:构建炎症性肠病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评价临床炎症性肠病患者延续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管理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构建评价指标初稿,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重要性评分和内容修订,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共纳入1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0、0.919,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9和0.177(P<0.05),各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33~5分,最终构建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可靠、实用,能够为炎症性肠病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 患者食物素养与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1-1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饮食过度限制现象普遍,严重者可导致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ARFID)。研究显示食物素养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饮食行为,其能否直接影响IBD患者ARFID报道较少。目的 了解IBD患者食物素养及ARFID现状,剖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4家综合性医院的消化科和肛肠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IB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9条目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筛查量表(NIAS)、食物素养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的IBD患者NIAS和食物素养得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 共发放问卷438份,回收有效问卷429份,有效回收率为97.95%。IBD患者NIAS得分为(20.828.65)分,ARFID发生率为18.41%(79/429),食物素养得分为(32.729.68)分。不同疾病类型、疾病活动度的患者NI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BD患者食物素养得分、食物素养量表中的计划、管理维度以及制作态度得分与NIAS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IBD患者食物素养水平有待提高,ARFID现象普遍(18.41%),食物素养与ARFID呈负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食物素养,监测其饮食行为,制定精准健康教育干预路径提升食物素养水平,降低ARFID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