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互联网时代科学传播如何自洽和有为——以转基因、PX项目的科学传播为例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2-26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文章以近年来国内科学传播热点事件为案例,从议题变迁的角度梳理了事件在科学传播上的基本路径及产生的社会背景,提出恰恰是所处传播链条上各主要环节的封闭性等原因,导致公众“不理解”科学以及当下科学传播的无序状态。文章同时从搭建交流平台、营建社会信任以及媒体转型3方面,对互联网时代媒体如何创新发展、如何在科学传播中继续发挥主导性作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 太阳和太阳系等离子体研究专辑: 序言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7-14 合作期刊: 《天文学报》

    摘要: 宇宙中超过99.9\%的可见物质处于等离子体状态, 等离子天体物理是天体物理的重要分支, 为理解天体系统的形成、演化及爆发现象提供着重要的理论基础. 专辑通过14篇文章系统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离子天体物理团队在太阳和太阳系等离子体方面的研究成果, 希望能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太阳与日球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重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等离子体非线性手性:有螺湍流态及呼吸子

    分类: 物理学 >> 气体、等离子体、放电物理 分类: 物理学 >> 交叉学科物理及相关领域的科学与技术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19-03-31

    摘要: 等离子体湍流(如太阳风)中体现的(矢端图)螺旋现象和信号(近似)谐振现象并不一定表示线性波动行为。不同环境下等离子体可以有不同的动力学特征,容许存在各种非线性结构。这里讨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与线性螺旋波表现类似的有单手性主导的湍动涡模态和呼吸子。前者先通过回顾最近利用扩展磁流体模型统计解特征研究太阳风中的建议得以说明;后者的具体例证还是一个开放的问题,但是我们列举各种来自水波、等离子体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信息来说明太阳风中应该存在这样的结构。

  • 宽带无线自组网技术在电视直播中的应用研究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在完全没有网络和供电的情况下通过宽带自组网技术完成电视直播工作。【方法】使用广播电视直播拍摄设备和宽带自组网设备联合进行测试。【结果】无论是在移动情况下,还是在远程环境中,宽带自组网都能够低延时、高带宽地高质量完成视频信号传输。【结论】使用宽带自组网技术可以满足广播电视在特殊环境下的直播工作,助力广播电视网络化、融合化节目生产。

  • 媒体融合大潮下新媒体直播车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河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直播车工程是媒体融合的一次重要实践。直播车是综合的新媒体移动平台,它的建设涵盖视频、音频、网络传输、电气控制等多个技术门类,必须能够适应河北省全地形、冬夏温差高、城乡网络差异大等特点。本文介绍了从工程前期调研到后期设计建设的全过程,详细剖析了直播车的各种功能和特点。

  • 基于FY-3D/MERSI-Ⅱ归一化积雪指数和MOD10A1的精度对比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6-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风云三号D星(FY-3 D)是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II ( MERSI- II )是其携带的核心传感器之一,MERSI- }实现了云、气溶胶、水汽、陆地表面特性、海洋水色等大气、陆地、海洋参量的高精度定量反演。选取2018年大8月无云时相的FY-3 D/MERSI- II数据对天山中段终年积雪进行归一化积雪指数(vDSI)的计算。结合高分辨率Landsat-8影像,利用混淆矩阵对FY-3D/MERSI- II数据计算结果与同期MODIS日积雪产品数据MOD10A1进行精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Y-3 D/MERSI- II图像平均总体精度为0. 855 , MOD10A1图像平均总体精度为0. 820 ,FY-3 D/MERSI- }积雪覆盖提取平均总体精度比MOD10A1积雪覆盖提取平均总体精度高0. 035FY-3 D/MERSI- II的K内>pa系数平均值为0. 659 , MOD10A1的K句>pa系数平均值为0. 558 , FY-3 D/MERSI- II的K内>pa系数平均值大于MOD10A1的K内>pa系数平均值。故FY-3 D/MERSI- II数据提取积雪覆盖面积精度更高,更接近高分辨率Landsat-8影像目视解译结果。

  • 薄膜热电偶在高温下的防氧化机理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3-31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根据金属材料的高温氧化和防氧化特性,研究了不同保护膜对薄膜热电偶防氧化的机理,提出使用SiO2、 SiOxNy 薄膜作为抗氧化的保护膜。用磁控溅射法分别制备了具有 SiO2 和 SiOxNy 保护膜和无保护膜的 NiCr-NiSi 薄膜热电偶样品,并对三种样品进行高温热处理。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样品的 XRD 图谱中 NiO 峰的强度,在 800°C高温下有 SiOxNy 保护膜的样品其抗氧化效果约为有 SiO2 保护膜样品的 3~5 倍。同时发现,在高温处理过程 中 SiOxNy薄膜发生轻微氧化使 SiOxNy 薄膜结构更致密,有利于提高 SiOxNy薄膜对温度敏感薄膜的抗氧化性能。

  • 考虑电动汽车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提交时间: 2019-03-05 合作期刊: 《电气工程学报》

    摘要: 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接入电网后,由于其充电时空的不确定性给配电网无 功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研究了包含电动汽车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将配电网 每个节点的充电功率、机端电压、调压器分接头档位及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容量作为 控制变量,以最小化配电网的网络损耗为目标函数。首先,模拟仿真了电动汽车无序 充电负荷;其次,建立了最小化配电网网络损耗的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最后,基于 配电网 33 节点模型,采用 Matlab 验证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 可以有效地降低配电网网损、改善电压质量。

  • 基于关键词挖掘的热线文本数据犯罪线索筛查方法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知识管理论坛》

    摘要: [目的/意义]针对公安业务中对热线文本数据犯罪线索关键信息识别与筛查时存在的信息化分析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键词挖掘的热线文本数据犯罪线索筛查方法,帮助业务部门提高相关情报研判效率,使得犯罪线索筛查工作更加信息化和科学化。[方法/过程]考虑到直接采用文本类等算法方法或因有效信息样本量占比过小使得模型训练不充分,本文首先对已知犯罪线索进行基于文本相似度的种子词集抽取,然后采用Word2Vec对种子词汇从同类词、替代词两个角度扩展构成专业词库,最后使用基于语义的积分筛查模型实现对热线文本数据中犯罪线索筛查。[结果/结论]对济南市1 050条先验热线文本数据作犯罪线索筛查实验,并进行实际比对与结果指标分析,得到结果召回率86%,可以认为本文所述基于语义的积分筛查方法对济南市热线文本数据内犯罪信息具体性识别达到预期效果并实现犯罪线索有效筛查。

  • 塔里木盆地沙尘天气日数变化及影响因素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3-12-1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基于塔里木盆地32个气象站点19642022年观测数据,采用Sen+M-K趋势分析、重心移动模型、标准化回归系数和空间聚类方法,从空间特征角度着重分析塔里木盆地不同类型沙尘年日数的变化、趋势和移动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盆地以浮尘为主,其次是扬沙、沙尘暴,总体呈现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具有显著下降趋势。(2)盆地不同类型沙尘日数的重心呈向东南部移动的趋势,其中沙尘暴重心移动幅度最大。(3)气温升高、风速降低和大风日数减少是塔里木盆地沙尘日数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降水量影响最小。(4)降水量对沙尘变化的贡献率高值聚集在盆地西部,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分别在盆地南部和西部,而大风日数和平均风速分别在盆地西北部和东南部。研究结果可为塔里木盆地有针对性的制定区域适用性防风固沙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八角和杜仲叶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酶活性及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分布和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八角和杜仲叶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酶活性及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布和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健康的“杜×长×大”断奶仔猪48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八角提取物(500 mg/kg)、杜仲叶提取物(250 mg/kg)和金霉素(5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八角提取物、杜仲叶提取物和金霉素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饲粮中添加八角和杜仲叶提取物显著降低了血清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肝脏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P<0.05)。TNF-α免疫阳性结果主要见于肝脏的肝小叶间及肝血窦。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八角、杜仲叶提取物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并具有抵抗肝脏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能力。

  • 多径CD3S信号的多滤波器联合估计解调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8-13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多径衰落信道下混沌直接序列扩频(CD3S)信号的解调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KF)、无损卡尔曼滤波(UKF)与最小均方误差(MMSE)滤波联合估计的多径CD3S信号解调算法.算法根据混沌码同步、信道估计与信息码解调间的差异性与关联性,利用UKF估计混沌码、KF估计信道参数,并通过MMSE滤波重构信息码。三个滤波器均将彼此的估计结果作为系统参数,交替工作,通过联合估计实现信息码的解调。仿真结果表明,无论对时不变信道还是时变信道,算法均可以克服多径衰落与信道噪声的影响,实现了多径信道下CD3S信号的解调。

  • 雄全异株流苏树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0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雄全异株是自然界罕见的繁育系统。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实验对雄全异株植物流苏树传粉生物学特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苏树的雄花与两性花的雄蕊发育过程基本一致,均能产生功能花粉粒。两性花的两个心皮原基愈合分化形成雌蕊,雄花的两个心皮原基愈合后形成一个空室并停止发育至整体退化。雌蕊先熟,柱头可授期长,花粉在花药开裂后具有活力,室温下,活力维持在10%以上约2周。流苏树靠风和昆虫(主要是蓟马和食蚜蝇)传粉。控制授粉30 d后,自然对照结实率为34.36%;两性花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自交亲和,但自发自交的结实率仅10.70%;人工授粉下杂交结实率显著高于自交(同株异花);有性生殖受到传粉者限制;是混合交配系统。证实流苏树是木犀科又一功能性的雄全异株,其依靠雄株增加异交花粉的数量和质量,避免自交衰退;同时两性花的自交亲和保障生殖成功。流苏树雄花的雌蕊退化,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木犀科的雄全异株是两性株向雌雄异株进化的过渡状态。

  • 八角及其精油和残渣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八角、精油及残渣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肉仔鸡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肉仔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5 000 mg/kg八角粉(八角组)、200 mg/kg八角精油(精油组)和5 000 mg/kg八角残渣(残渣组)的饲粮。八角组和精油组饲粮中反式茴香脑含量为0.204 g/kg,对照组和残渣组饲粮中反式茴香脑含量低于0.005 g/kg。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八角组和精油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和残渣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八角和八角精油显著提高了肉仔鸡21日龄体重(P<0.05)。2)与对照组和残渣组相比,八角组和精油组肉仔鸡空肠的相对长度显著提高(P<0.05),同时精油组小肠的相对重量显著提高(P<0.05);此外,八角组和精油组肉仔鸡空肠的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和残渣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八角和八角精油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P<0.05)。4)精油组粗蛋白质的表观和真实消化率及表观和真实代谢能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5 g/kg八角或0.2 g/kg八角精油均可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并提高肉仔鸡对养分的消化利用,而添加5 g/kg八角残渣没有此作用效果。

  • 紫穗槐幼苗根系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对PEG-6000模拟干旱的响应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20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了紫穗槐幼苗根系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POD酶活性变化以及解剖结构特征,旨在比较不同干旱程度对紫穗槐幼苗根系生理指标、内部解剖结构的影响,探索紫穗槐幼苗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揭示紫穗槐幼苗根系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和调控机制。结果表明:丙二醛含量变化显示当PEG-6000溶液浓度超过50g/L以后,紫穗槐幼苗根的膜系统开始受到损伤,并在PEG-6000溶液浓度达到250g/L受损程度显著增强,达到了对照的1.6倍,同时启动渗透调节作用(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达到了对照的3.8倍,在PEG-6000溶液浓度低于200g/L时,紫穗槐幼苗根系中至少没有启动以游离脯氨酸为主的渗透调节过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POD酶活性的变化印证了胞内发生的生理代谢变化,在PEG-6000溶液浓度为200g/L时,可溶性糖含量仅为0.121mg/g,达到最低点,随后上升,当PEG-6000溶液浓度进一步增加到250g/L时,紫穗槐幼苗根系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则迅速回升到0.64mg/g,为对照组的63.37%。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浓度PEG-6000溶液(50g/L)处理下即有明显反应,下降到对照的61.5%,随后呈波动性变化。SOD和POD活性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类似,均对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迅速响应且活性增加。当PEG-6000溶液浓度达到50g/L至100g/L时,抗氧化酶的合成量最高,而后活性下降。60d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影响了紫穗槐幼苗根系的生长发育,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增加,维管柱的直径变大,木质部厚度增大,导管直径变小、但导管密度增加,当PEG-6000溶液浓度达到250g/L时,导管密度比对照组增加了41.3%,木质部厚度比对照组增加了91.5%。以上结果表明,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同胁迫程度紫穗槐内部生理和根系解剖结构变化不同,通过改变自身生理代谢和根系内部解剖结构,以适应土壤水分胁迫的逆境条件,来满足自身生长和发育的需求平衡。

  • 膀胱造瘘术对于80 g以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双极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意义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评估膀胱造瘘术对于80 g以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患者行双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双极TURP)的围手术期获益情况。方法 收集南方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采用双极TURP治疗80 g以下BPH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双极TURP术中是否行膀胱造瘘术分为膀胱造瘘组和非膀胱造瘘组,比较两组之间的手术安全性、手术效率、并发症及护理时间。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585例,其中膀胱造瘘组366例,非膀胱造瘘组219例。造瘘组和非造瘘组手术前后的血钠浓度、血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的下降量分别为0.06±2.92 mmol/L和0.54±3.64 mmol/L; (2.44±4.01)%和(2.89±4.05)%;9.62±12.81 g/L和10.42±8.31 g/L,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前列腺切除重量分别为42.50±12.39 g和43.76±12.23 g,两组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造瘘组具有更长的手术时间90.75±40.78 min vs 76.28±32.60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造瘘组相比,造瘘组具有更长的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15±1.44 d vs 2.57±0.89 d;5.19±1.41 vs 4.15±1.13 d;7.36±2.09 d vs 5.65±1.36 d,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80 g以下的BPH,行膀胱造瘘术会增加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了手术效率,对于双极TURP围手术期未见明显益处。

  • 补水与制冷不同初始条件对黏土冻融过程 影响的试验研究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1-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研究补水过程中新疆黏土的冻融特征,于室内开展单向冻融模型试验,分析非饱和黏土单向冻融过程中温度、冻胀量、融沉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冻融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冻融初期,温度变化较快,冻胀/融沉量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大;冻融后期,温度变化减慢并趋于稳定。两种条件下融化时长均短于冻结时长,初始含水率越大的土样,冻融历时、冻结/融化深度及冻胀/融沉量越大。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的不同会导致水冰之间的相变差异及土体水热的变化,从而造成冻融过程中温度场和冻融量不同。此研究所得出的冻融温度场、冻结/融化锋面和冻胀/融沉量的变化规律,可为寒旱区水利工程的设计、修建及运营维护提供理论参考。

  • 北京西山不同海拔油松林PM2.5浓度及叶片吸附量变化规律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0-30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以北京西山不同海拔梯度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油松林PM2.5浓度变化和叶片PM2.5吸附量进行分析,并应用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海拔油松叶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阐释叶片吸附PM2.5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PM2.5质量浓度逐渐降低,不同海拔油松林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均呈典型的双峰曲线,7:00和19:00是一天的两个峰值,最小值出现在13:00-15:00左右;从不同月份看,不同海拔油松林PM2.5质量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冬季的2月,最低值在8月;不同海拔油松林PM2.5质量浓度全年均值为84 m((102.28±18.44) μg/m3) > 110 m((94.18±18.34) μg/m3) > 160 m((81.53±19.23) μg/m3) > 230 m((75.39±15.71) μg/m3);随着海拔升高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逐渐减小,每升高50 m,单位叶面积PM2.5吸附量降低23.25%,每公顷PM2.5吸附量下降26.43%,不同海拔油松林每公顷PM2.5吸附量全年均值为84 m((8.61±1.08) kg/hm2) > 110 m((7.30±0.94) kg/hm2) > 160 m((6.35±0.99) kg/hm2) > 230 m((4.34±1.14) kg/hm2);处于低海拔的油松叶表面较粗糙,气孔内部和周围聚集大量颗粒物,在叶面形态上更有利于吸附PM2.5,高海拔则相反。高海拔空气质量优于低海拔,低海拔的植物吸附颗粒物多于高海拔。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造林和森林净化大气提供数据支持。

  • 玉米籽粒的传质干燥模拟及实验分析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18-01-02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为了解干燥过程中玉米籽粒内部水分的扩散过程,优化干燥工艺参数,本文采用模拟研究和实验研究方法分析干燥过程中玉米籽粒内部水分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玉米籽粒由种皮、角质胚乳、粉质胚乳和胚四组分组成,四种组分水分扩散系数各不相同,本文分别假设玉米籽粒由单组分均质体和多组分非均质体组成,分别建立了玉米籽粒的干燥数学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模块模拟研究了玉米籽粒内部的水分变化情况,并通过玉米籽粒的薄层干燥实验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两个模型均可有效模拟玉米籽粒薄层干燥过程;80℃的模拟值与实验值的差异较70℃的小;玉米籽粒多组分模型精度优于单组分模型精度。

  • 基于CT灰度赋值的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其在截骨矫形中的应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有限元建模方法以解决传统建模方法在截骨矫形应用中难以实现原位CT灰度材料赋值的问题。方法 采用CT薄层扫描方式采集1例胫骨外旋扭转畸形的成人断层影像数据,利用Mimics软件对采集的胫骨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生成实体模型,结合CAD软件设计截骨矫形定位轴线、旋转角度及参考平面并模拟截骨,将截骨后胫骨模型各部导入有限元前处理软件中行网格划分并输出,重新在Mimics软件中输入CT图像的灰度-材料赋值关系公式,分别对网格模型进行非均匀赋值并得到胫骨各部分的赋值模型,最后将各部分模型连同参考轴、参考平面再次在前处理软件中完成截骨后的装配组合,得到截骨后完整的胫骨有限元模型,并提交模型到有限元求解器完成计算。结果 采用本方法建立的胫骨截骨矫形模型同样具备基于CT灰度的非均匀材料属性,并可用于截骨术后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有限元建模方法既保留了基于CT灰度的材料赋值方法的准确性,又能解决传统赋值方法难以实现的骨骼模型部件之间空间变换问题,从而为矫形外科提供高效、灵活和准确的计算力学分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