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门诊经验沟通与GLTC沟通对门诊医生情绪状态及沟通细节影响的比较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3-2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门诊医生是医院诊疗活动主要提供者,门诊医生的积极情绪及有效的医患沟通方式是优质医疗服务的保证。目的 比较门诊医生经验性沟通与GLTC沟通的医生情绪状态和沟通细节完成情况,为今后提高医生沟通技巧、改善医生情绪状态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7月—2022年1月,在江苏省南京市随机抽取4家三级综合医院中6个科室的24名门诊医生为研究对象,并选取符合患者纳入标准的门诊医患沟通场景作为沟通细节完成情况的观察场景。对所有纳入的同一批次门诊医生先开展个人经验式沟通方案(记为经验沟通组),然后开展门诊GLTC医患沟通方案培训,一周后开展门诊GLTC沟通方案(记为GLTC组),比较经验沟通组、GLTC组沟通前后简明心境量表(BPOMS)各维度的得分情况及沟通细节要点完成率情况。结果 经验沟通组医生沟通后BPOMS的疲劳维度得分高于沟通前(P<0.05);沟通后GLTC组医生BPOMS的疲劳、困惑维度得分低于经验沟通组(P<0.05);GLTC组的和蔼注视(接待)、礼貌语言(接待)、微笑(接待)、不轻易打断患者、适时点头回应、安抚、告知必要性、耐心(实验检查)、征询患者意见、耐心(诊疗与交流)、通俗讲解、语言安慰、态度友善、起身(结束与交代)、和蔼注视(结束与交代)、礼貌语言(结束与交代)、微笑(结束与交代)等沟通细节要点的完成率高于经验沟通组(P<0.05)。结论 和门诊经验性沟通相比,门诊GLTC沟通更能改善医生情绪状态,缓解医生疲劳,同时相应沟通细节完成率提高,部分沟通细节完成率仍有提升空间。

  • 门诊经验沟通与GLTC沟通对医生情绪状态影响的比较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1-1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门诊医生是医院诊疗活动主要提供者,医生情绪则是优质医疗服务的保证,医患沟通方式尤为重要。目标 从医生情绪反馈角度,比较门诊医生经验性沟通与GLTC沟通效果(Goodwill医方示善—Listening医方倾听—Talking医患交流—Cooperation医患合作),了解影响医生情绪的主要沟通细节,为今后提高医生沟通技巧、改善医生情绪状态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1月,对江苏省内4家三级综合医院共计24个科室开展门诊GLTC沟通方案试验研究,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结果 门诊经验沟通后,医生疲劳情绪明显增加(P0.05);沟通后,经验组医生情绪疲劳、困惑分值高于GLTC组;单位时间内,GLTC组相关沟通细节完成率大部分明显高于经验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微笑、起身、通俗讲解等沟通细节是影响医生总体情绪的主要因素。结论 门诊GLTC沟通更能缓解医生疲劳,医生的微笑、态度友善等是今后门诊中青年医生需要重视的沟通细节,同时这些细节完成率有待提高。

  • 北京市全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门诊技能水平现状调查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9-0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全科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肩负培养未来全科医学专业人才的重任,其自身医患沟通能力对全科医学发展至关重要。目的 探讨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医患沟通能力现状。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75名为调查对象。调查于 2012年4月-6月进行,测评人员随患者及其家属进入诊室,采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表》(SEGUE 量表)通过现场观察打分的方式,对其进行医患沟通能力测评。结果 75名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SEGUE量表总得分为12-24分,平均得分(17.82.6)分;准备阶段得分(3.90.9)分;信息收集阶段得分(6.51.7)分;信息给予阶段得分(3.11.1)分;理解患者得分(2.60.9)分;结束问诊阶段得分(1.70.5)分。全科导师与前期与三甲医院专家门诊医生SEGUE量表得分比较,全科导师在准备阶段和结束问诊阶段得分高于三甲医院专家门诊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常人疾病观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1-16

    摘要: 常人疾病观是普通人对于某一疾病的认知、解释和态度的集合。与专业医务人员相比,普通人更关注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而非生物学因素的致病作用,就医选择多元而并不遵循标准化的就医模式,同时更愿意将疾病体验视为个人生活的特殊问题加以建构性理解。常人疾病观与科学医学观之间的不一致性可能降低患者的就医满意、对医信任和医嘱依存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立足中国社会的医学文化与医疗制度,研究中国人的常人疾病观,并探讨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作用与社会心理机制,可为改善当下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现状提供有益建议。

  • 常人疾病观及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11-15

    摘要: 常人疾病观是普通人对于某一疾病的认知、解释和态度的集合。与专业医务人员相比,普通人更关注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而非生物学因素的致病作用,就医选择多元而并不遵循标准化的就医模式,同时更愿意将疾病体验视为个人生活的特殊问题加以建构性理解。常人疾病观与科学医学观之间的不一致性可能降低患者的就医满意、对医信任和医嘱依存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立足中国社会的医学文化与医疗制度,研究中国人的常人疾病观,并探讨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作用与社会心理机制,可为改善当下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现状提供有益建议。

  • 公众与患者健康科普手册的编制与应用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4-04-19

    摘要: 随着健康中国的深入推进,公众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高,患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共同决策中,健康科普手册为公众和患者提供了知情、选择和寻求支持的依据,在增强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对等、促进医患的有效沟通、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帮助患者进行积极医学应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何制定健康科普手册,国内尚缺乏指导性意见。团队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公众与患者健康科普手册编制流程和应用方法,普遍适用于健康行业从业人员和有志于从事健康科普创作的公众与患者,以期为健康科普工作的推进提供借鉴。

  • 医患个体特征影响共享决策的心理路径:基于内隐原型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医患共享决策对医患双方均可产生积极效果, 但已有研究多限于综述其影响因素而未探究背后的心理路径。文章从内隐原型的理论视角, 提出医患对自身和对对方的共享决策内隐原型, 并据此阐明医患个体特征影响共享决策的内隐原型心理路径(医患心理特征→医患心理状态→医患共享决策内隐原型→医患共享决策行为)。以此为划分标准, 文章建构医患共享决策的内隐原型研究框架, 整理总结以往医患共享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 并提出发掘影响共享决策的医患个体特征、探究医患个体特征可能影响的心理状态、检验医患共享决策内隐原型的作用、关注医患个体特征发挥作用的调节变量等潜在的研究主题。

  • 医患个体特征影响共享决策的心理路径:基于内隐原型视角

    提交时间: 2023-03-25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医患共享决策对医患双方均可产生积极效果, 但已有研究多限于综述其影响因素而未探究背后的心理路径。文章从内隐原型的理论视角, 提出医患对自身和对对方的共享决策内隐原型, 并据此阐明医患个体特征影响共享决策的内隐原型心理路径(医患心理特征→医患心理状态→医患共享决策内隐原型→医患共享决策行为)。以此为划分标准, 文章建构医患共享决策的内隐原型研究框架, 整理总结以往医患共享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 并提出发掘影响共享决策的医患个体特征、探究医患个体特征可能影响的心理状态、检验医患共享决策内隐原型的作用、关注医患个体特征发挥作用的调节变量等潜在的研究主题。

  • 医患个体特征影响共享决策的心理路径:基于内隐原型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2-01

    摘要: 医患共享决策对医患双方均可产生积极效果,但已有研究多限于综述其影响因素而未探究背后的心理路径。文章从内隐原型的理论视角,提出医患对自身和对对方的共享决策内隐原型,并据此阐明医患个体特征影响共享决策的内隐原型心理路径(医患心理特征医患心理状态医患共享决策内隐原型医患共享决策行为)。以此为划分标准,文章建构医患共享决策的内隐原型研究框架,整理总结以往医患共享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并提出发掘影响共享决策的医患个体特征、探究医患个体特征可能影响的心理状态、检验医患共享决策内隐原型的作用、关注医患个体特征发挥作用的调节变量等潜在的研究主题。

  • 和谐医患关系的心理机制及其促进技术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基于群体心理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通过整合医患关系的结构表征与动态建构过程, 提出和谐医患关系的心理机制综合模型, 主张和谐医患关系的结构可以医疗满意度、医患信任以及医疗方案服从性作为基本的观测指标; 和谐医患关系的动态建构过程经由就医前零接触的群际医患关系和医患互动过程中即时性的人际医患关系两大递进性成分相互作用后逐步形成。其中, 群际层面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主要受到医患舆情传播、医疗制度信任以及医患群际关系因素(如群际认知偏差、群体认同等)的影响, 人际层面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主要受到医患人际信任水平和医患沟通模式(包括信息互动模式与沟通交往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验证并提出和谐医患关系的促进策略。

  • 未分化疾病如何与全科医学同频共振?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6-1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未分化疾病(MUD)是临床上的常见问题,作为健康守门人,在首诊时正确识别和科学处理常见未分化疾病是每位全科医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但当前全科医学领域工作者、研究者对未分化疾病的认识程度不一,针对未分化疾病的诊疗规范尚未形成,与未分化疾病相关的科学研究相对薄弱。全科医学与未分化疾病这一学术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全科领域亟须优先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聚焦该全科之问组织相关专家开展研讨,以探寻针对此问题的全科之道。研讨内容包括6个模块:《彰显全科学科标识度:我国未分化疾病领域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内容涉及未分化疾病的命名、发展现状与未来;《如何开展全科未分化疾病的教学与培训工作》,内容涉及对学生正确认识未分化疾病、快速识别红旗征和排查症候群、提高医患共同决策能力和随访意识的培训方法;《综合医院全科如何开展未分化疾病科学研究》,内容涉及开展未分化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干预、预后、预防及医学教育方向科学研究的方法;《如何从未分化疾病入手,体现市县级医院的全科特色》,内容涉及开设市(县)级医院全科未分化疾病门诊和住院病房、提高全科医师未分化疾病诊治专业性的方法;《社区全科医师如何早期识别与长程管理未分化疾病》,内容涉及开展早期识别前介入、早期识别中处理、早期识别后处理、长程随访的管理方法;《侧耳应听弦外音:未分化疾病中的医患沟通问题》,认为沟通是未分化疾病的诊疗核心,同时分析了患者对沟通的需求及医者对沟通的反思。各版块后提示了学者可考虑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希望可以激发出更加深入且具体的全科医学研究。

  • 2型糖尿病治疗负担的概念框架及应对方式——基于视频记录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7-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2型糖尿病患者常会经历较高的治疗负担。国内外对此类特定疾病治疗负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的基于临床诊疗场景的视频记录,总结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相关治疗负担的概念框架,并探索全科医生积极应对的方式。方法使用广东省某全科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2019年的全科医学教学门诊视频记录,并结合现有治疗负担的概念框架,通过观察记录表、田野笔记、编码提取、主题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5例视频记录中,提取与2型糖尿病治疗负担相关的医患沟通共49段。原概念框架中6个主题均被不同程度地提及。同时,分析发现2个新的主题(医疗信息负担和药物引起的低血糖)被反复提及,最终形成包含经济负担、药物负担、医学管理负担、生活方式改变负担、医疗系统负担、时间/旅途负担、医疗信息负担7个可观察维度的改良2型糖尿病治疗负担概念框架,并对各维度子主题进行内涵拓展。对应诊过程的分析提示,接受过培训的全科医生可采取健康教育、强化沟通、共同决策、动机访谈技能积极回应部分治疗负担(药物负担、医疗信息负担、时间/旅途负担、生活方式改变负担)。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改良的2型糖尿病治疗负担概念框架,结合临床诊疗中对概念维度的识别,全科医生可运用医患沟通技能对患者的治疗负担进行积极回应。

  • 北京市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门诊技能水平现状调查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5-0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全科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肩负着培养未来全科医学专业人才的重任,全科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自身的医患沟通能力对全科医学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目的 探讨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在门诊接诊过程中的医患沟通能力现状。方法 2022 年 46 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来自首都医科大学的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75 例作为测评对象。测评人员作为同行者参与门诊患者就诊全过程,按照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GUE)对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在门诊接诊过程中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测评。将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SEGUE 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前期接受测评的三级医院专家门诊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性别、任职方式的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SEGUE 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差异性,比较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与美国通科医生的SEGUE 总得分。结果 75 例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SEGUE 总得分为 12~24 分,平均总得分为(17.82.6)分;在准备、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和结束问诊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90.9)、(6.51.7)、(3.11.1)、(2.60.9)、(1.70.5)分。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在 SEGUE 准备和结束问诊维度上的得分高于三级医院专家门诊医生(P<0.05);就职于一级医院的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SEGUE 总得分及在准备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就职于二级医院的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P<0.05),就职于一级医院的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SEGUE 总得分及在准备、信息收集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就职于三级医院的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P<0.05);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SEGUE 总得分低于美国通科医生(P<0.05)。结论 全科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的临床沟通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临床沟通能力低于美国通科医生。全科医学院(系)的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对全科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并让其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全科医学专业研究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水平。

  • 基层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中的“以患者为中心”: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了吗?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以患者为中心为基层公立医疗机构的医患沟通方式和医患关系重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目的  分析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为促进基层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内蒙古自治区某市主城区内所有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现场,于 2021 年采用标准 化病人法开展了现场调查。本次调查包括由 26 家医疗机构、59 名医生和 12 名标准化病人组成的 118 条医患沟通数据。 本研究选择感冒、哮喘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作为标准化病人所要扮演的疾病类型。结合多元回归模型和 Probit 模型,评 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 由 118 条医患沟通数据得出的结果显示,中位推荐问 诊条目依从性为 17.6%(14.6%),中位推荐检查条目依从性为 25.0%(40.0%);其中 75 条(63.5%)诊断正确,59 条(50.0%)治疗正确;中位总费用为 84.84(130.44)元,中位药物费用为 37.62(47.38)元;其中 66 条(55.9%) 有不必要药物,71 条(60.2%)有不必要检查;中位就诊时间为 13.625(10.850)min;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 平均得分为(26.71210.658)分,第一维度得分为(12.9155.355)分,第二维度得分为(7.4922.867)分,第三 维度得分为(6.3053.465)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 Probit 模型结果显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总得分每增 加 1 分,推荐问诊条目依从性提高 0.001 个百分点,推荐检查依从性增加 0.001 个百分点,诊断正确率平均上升 4.6 个 百分点,治疗正确率上升 4.2 个百分点,总费用提高 1.993 元,药物费用提高 0.517 元,不必要药物比例下降 3.4 个百 分点,不必要检查比例增加 0.2 个百分点,就诊时间减少 0.291 min。结论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增加了医疗 服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也提高了医疗费用。需要从资源禀赋、薪资激励、医患关系、协同服务四方面促进以患 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进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