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生物酶催化接枝芳纶纤维和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8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为生物活性酶催化剂在芳纶纤维纤维表面上进行接枝反应, 生成一层带有活性官能团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包覆层, 研究了生物酶催化接枝反应对芳纶纤维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物酶能有效地催化纤维上的接枝反应, 酶的浓度影响单体在纤维上的接枝率。随着酶浓度的提高有更多的单体接枝到纤维上, 使表面极性官能团含量、表面自由能和表面粗糙度大幅度地提高, 使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增强。同时, 与原有的纤维改性方法相比, 生物酶催化接枝法基本保持了芳纶纤维的优异热学和力学性能。

  • “均”与“寡”阶段性变动下中国居民公平感的变迁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和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重复截面数据, 通过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对居民公平感的时代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平感在年龄上呈“J”型趋势; 从时期效应看, 2008年公平感较高, 2010~2013年在低谷徘徊, 2015年以后又开始回升; 从队列视角看, 建国前出生队列公平感偏低, 建国后初期的队列相对较高, “50”后有所下滑, 从“60”后开始公平感持续走低, 到“80”后跌入低谷, 但“90”后又开始升高。从1949年前后“寡且不均”到建国初期阶段的“寡且均”, 再到改革开放40年快速经济增长下“不寡但不均”的社会变迁过程影响了居民的公平感。

  • 随机植物短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对有效模量和拉伸行为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研究了界面性能对随机短云杉纤维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宏观拉伸性能的影响。采用双线性内聚力模型(CZM)描述随机短云杉纤维和PP基体间非理想界面的力学行为,建立了含非理想界面的随机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代表性单元(RVE)的二维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纤维含量、长细比、随机分布和随机各向异性弹性以及PP基体弹塑性的影响;模拟了不同纤维含量复合材料的实验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短云杉纤维/PP基体间非理想界面刚度与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之间有单调递增的曲线关系,即E-K曲线;同一复合材料不同纤维含量的E-K曲线簇有一个临界交点。在交点右侧强界面刚度区复合材料有效模量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交点左侧弱界面刚度区有效模量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减少。三种不同体积含量10%、20%和49%的云杉/PP复合材料的非理想界面刚度可用E-K曲线和实验测得的宏观有效弹性模量确定,云杉/PP界面初始破坏位移和界面完全破坏位移也可根据模拟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数值分析结果能用非理想界面刚度来解释和理解随机短植物纤维体积含量对复合材料宏观有效模量的影响。

  • 社交机器人在信息行为研究中的概念、任务及应用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林、牧、渔业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4-06-26 合作期刊: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摘要: 目的/ 意义 在社交机器人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的背景下,系统性地综述社交机器人及其信息行为研究有助于洞察该 领域的发展趋势,为未来深入探索提供研究借鉴。 方法/ 过程 详细梳理了社交机器人在信息行为研究中的国内外研究。首 先,提炼社交机器人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热点;其次,从数据资源建设角度和语言理解、情感计算、信息检索、智能对话任务 角度归纳社交机器人的基础任务;再次,对社交机器人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的信息行为研究进行总结和讨论;最后,深入讨论 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结果/ 结论 社交机器人在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挑战,如交互质量评估、 社会认知增强、用户信息披露、情感理解能力等方面,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 政策工具视角下社区老年人跌倒干预国际比较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6-0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老年人跌倒会给社会、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制定有效的社区老年人跌倒干预政策是解决这一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举措。目的 从政策工具视角分析比较不同国家现行社区老年人跌倒干预政策的内容构成、重点举措和实施策略。方法 根据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经济收入水平,选取亚洲、北美洲、欧洲6个国家(日本、新加坡、泰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为样本国家,查阅其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政府部门及其直属机构,以及欧洲跌倒预防网络、美国老龄问题委员会、日本跌倒预防协会、德国健康保险协会等非政府机构官网,以老年人,跌倒/坠落/意外伤害,预防为关键词,检索2010年1月至2022年6月发布的全国性社区老年人跌倒干预政策文本,从需求型、供给型、环境型等政策工具维度和教育预防策略、评估策略等伤害预防策略维度进行文本分析。结果 24份政策文本中,政策工具维度共212个编码参考点,环境型、供给型、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占比分别为45.3%(96/212)、40.6%(86/212)和14.1%(30/212)。在高收入国家中,美国和德国应用供给型政策工具下的公共服务工具最多,占比分别为40.5%(17/42)和13.8%(8/58);新加坡重点应用供给型政策工具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具〔24.1%(7/29)〕。在非高收入国家中,俄罗斯、泰国应用环境型政策工具最多,应用比例分别为51.3%(20/39)和55.6%(10/18)。供给型政策工具中公共服务被使用最多,占17.5%(37/212);环境型政策工具中,技术标准使用最多,占10.8%(23/212);需求型政策工具中,医保支付被使用最多,占4.7%(10/212)。此外,伤害预防策略维度共105个参考点,教育预防策略占比最高,为31.4%(33/105),工程策略占比最低,为5.7%(6/105)。高收入国家进入多部门协作政策执行阶段,非中高收入国家处于卫生部政策制定阶段。结论 六国侧重于应用供给型政策工具下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型工具的应用重点可以概述为医保经办干预服务、财政基金筹建干预项目、价格补贴吸引服务购买;环境型工具重规划、组织、宣传及标准制定。结合六国开展干预工作的优先事项和具体措施,充分借鉴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循证、规范技术标准、财政激励、医保经办、价格补贴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优化我国社区老年人跌倒干预政策。

  • 基于中医体质的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预测模型的开发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0-1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最有效的预防策略是实施基层管理,其核心措施是进行风险评估,现有老年人 ASCVD 预测模型不能很好地指导中医基层管理,因此,需将中医元素融入预测模型的开发,以指导 ASCVD 中西医结合基层管理。目的 构建并验证基于中医体质的老年人 ASCVD 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 2017 年在华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塘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阳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邱庄镇中心卫生院进行健康查体的 1 418 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体质辨识。于 20172022 年随访研究对象 ASCVD 发病情况(临床结局)。将研究对象数据按照 8 ∶ 2 随机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向前逐步法构建老年人 ASCVD 常规预测模型(模型 1)和老年人 ASCVD 常规 + 体质预测模型(模型 2)。绘制基于中医体质的老年人 ASCVD 预测模型列线图。绘制校准曲线及进行 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判定模型的校准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定模型的区分度。使用 AUC、净重分类改善度(NRI)、综合判别指数(IDI)、临床决策曲线(DCA)对模型 2 与模型 1 进行比较,评估改善效能。结果 训练集与验证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1包含性别、年龄、腰围、收缩压、三酰甘油、BMI、收缩压 高血压用药史,共计 7 种预测变量;模型 2 包含性别、年龄、腰围、收缩压、三酰甘油、BMI、收缩压 高血压用药史、体质类型,共计 8 种预测变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示模型 2 拟合度良好,Delong 检验结果显示,模型 2 的 AUC 高于模型 1(Z=2.741,P=0.006),NRI=0.511[95%CI=(0.359~0.663),P<0.001],IDI=0.038[95%CI=(0.024~0.051),P<0.001],提示添加体质预测变量可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度。临床效用对比结果示,在 5~74% 阈值概率下,使用模型 2 预测严重老年人 ASCVD事件的净收益率优于模型 1。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性别、年龄、腰围、收缩压、总胆固醇、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 高血压用药史、体质类型8个预测变量的老年人 ASCVD 预测模型,经检验,区分度、校准度表现良好,较常传统常规预测模型表现更为优秀,可以应用于老年人 ASCVD 个体化风险评估,指导 ASCVD 中西医结合基层管理。

  • 大花蕙兰‘红酒’×莲瓣兰‘边草素花’杂交种组培快繁技术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6-1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以大花蕙兰‘ 红酒’(Cymbidium hybridum ‘hongjiu’)× 莲瓣兰‘ 边草素花’(tortisepalum‘biancaosuhua’)F1 代杂交种原球茎和根状茎为试材,比较不同激素配比增殖分化、生根的培养基, 建立适用杂交兰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 1/2MS+6-BA1.0 mg·L-1+NAA1.0mg·L-1+AC0.05%+ 香蕉80 g·L-1 对原球茎增殖效果最佳,增殖率达307%;1/2MS+6-BA1.5mg·L-1+NAA1.0 mg·L-1 +AC0.05%+ 香蕉80 g·L-1 有利于原球茎分化, 分化率为82% ;1/2MS+TDZ2.0 mg·L-1+NAA0.1 mg·L-1+AC0.05%+香蕉80 g·L-1 对根状茎增殖分化效果最佳,增殖率为293%,分化率为79%;1/2MS+IBA0.5 mg·L-1+NAA0.3 mg·L-1+AC0.05%+香蕉80 g·L-1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84.7%,且根粗苗壮,叶色浓绿。此体系为杂交兰种苗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 基于二进制蚁群模糊神经网络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算法研究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提交时间: 2019-03-05 合作期刊: 《电气工程学报》

    摘要: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可以使光伏模块最大程度地输出功率,因此 成为增强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二进制蚁群模糊 神经网络的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利用模糊神经网络代替传统的 BP 神 经网络对最大功率点进行预测,解决了恒压控制法误差较大的问题;利用二进制蚁群 算法对模糊神经网络权值进行优化,克服了其搜索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 将得到的最大功率点电压输入恒电压控制算法中,然后通过恒压法对最大功率点进行 跟踪。在所构建的仿真模型中模拟了不同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的仿真环境,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 MPPT 控制策略准确性高、适应性强

  • 基于P-Ifourier观测矩阵的宽带压缩感知方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5-02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压缩感知理论在宽带频谱感知领域应用时重构精度差的问题,根据平稳信号在频域所表现出的稀疏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Ifourier(Partial-Inverse fourier)观测矩阵的宽带压缩频谱感知方法。新方法首先将频谱感知问题建模为一个典型的压缩感知问题,利用相关性能优良的标准正交傅里叶基构造观测矩阵,使观测矩阵具有良好的重构性能和重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高斯随机观测矩阵和嵌入式混沌序列-循环Toeplitz结构观测矩阵,该方法在较低信噪比环境下能够明显降低信号重构的均方误差,并且在相同条件下的重构概率得到了明显改善。

  • 近30年青藏高原南缘地理环境状况及变迁研究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09-20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青藏高原南缘位于青藏高原与南亚次大陆的过渡地带,是西风带、南亚季风的交汇区域,对于气候和环境变化十分敏感。文章综合利用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等手段,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南缘的土地利用/覆盖、植被、降水、温度、人口和夜间灯光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状况及其变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南缘土地利用覆盖以森林为主(48.62%);植被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山区和东部,东部植被状况明显好于中西部;区域降水集中在每年6—9月南亚夏季风时段,呈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之势;气温北低南高,空间差异大;除南部边缘外,人口密度整体偏低,夜间灯光覆盖率2013年仅为10%左右。近30年来,青藏高原南缘区域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自然环境方面,区域内气温显著升高,高海拔区域、夜间的温度升高更快;中东部降水显著减少,西部部分区域降水增加;在气温和降水变化影响下,中西部植被最大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普遍增大,东部则略有减小。人文环境方面,近年来区域中南部人类活动有所加强,区域内居民点增多,中部和南部的印度、尼泊尔境内人口密度增大; 1992—2013年夜间灯光覆盖面积扩张了2.5倍,其中85%以上的扩张区域位于印度境内。

  • 阴极保护电位对Q235钢氢脆敏感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7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利用拉伸实验和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阴极保护电位对Q235钢在3.5%NaCl溶液中氢脆敏感性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对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阴极保护电位的负移,Q235钢的最大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没有呈现规律性变化,但断面收缩率减小,材料发生氢脆的可能性加大。当施加电位为-1100 mV时断口出现准解理断裂特征形貌。利用拉伸实验和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阴极保护电位对Q235钢在3.5%NaCl溶液中氢脆敏感性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对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阴极保护电位的负移,Q235钢的最大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没有呈现规律性变化,但断面收缩率减小,材料发生氢脆的可能性加大。当施加电位为-1100 mV时断口出现准解理断裂特征形貌。

  • 注意功能毕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12

    摘要: 注意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警觉、定向、执行控制等基本注意功能和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等复杂注意功能有着各不相同的发生、发展和衰退轨迹。本文回顾了基本注意功能和复杂注意功能的毕生发展轨迹,提出了注意功能发展的阶段论:注意的生命全程发展大致包含三个阶段:注意功能的萌芽期(0-1岁)、注意功能的发展期(1岁-成年)和注意功能的衰退期(成年-老年)。此外,本文强调了注意功能之间的相互协作对理解注意发展的意义:复杂注意功能依赖于基本注意功能的协作,其发展进程也依赖后者的发展。未来应使用对注意水平敏感的、高信效度的测量工具加强注意发展的纵向研究、青少年研究和注意功能之间相互协作的研究,完善注意发展的理论

  • Digitization of Astronomical Photographic Plates of China and Astrometric Measurement of Single-exposure Plates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4-05-24 合作期刊: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摘要: From the mid-19th century to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photographic plates served as the primary detectors for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Astronomical photographic observations in China began in 1901, and over a century, a total of approximately 30,000 astronomical photographic plates were captured. These historical plate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onducting long-term, time-domain astronomical research. To preserve and explore these valuable origi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al data, 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has organized the transportation of plates, taken during nighttime observations from various stations across the country, to the Sheshan Plate Archive for centralized preserv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plate information statistics were calculated. On this basis, the plates were cleaned and digitally scanned, and finally digitized images were acquired for 29,314 plates. In this study, using Gaia DR2 as the reference star catalog, astrometric processing was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 on 15,696 single-exposure plates, including object extraction, stellar identification, and plate model computation. As a result, for long focal length telescopes, such as the 40 cm double-tube refractor telescope, the 1.56 m reflector telescope at 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and the 1m reflecting telescope at Yunnan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the astrometric accuracy obtained for their plates is approximately 

  • 太原汾河蓄水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及其与营养元素的关系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2-01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水体营养元素是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决定着水体中不同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也是评价水质和水体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对太原汾河蓄水区9个样点浮游植物和各项水环境及营养元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期间发现(1)该流域蓝藻和绿藻为主要优势类群,即构成了以蓝-绿藻门为主要的浮游群落。平水期与丰水期优势种均以蓝藻门的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微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tenuissima)、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主,其丰度分别占平水期和丰水期藻细胞总数的42.95%和59.24%。叶绿素a含量随地理位置变化明显,中下游显著高于上游。(2)太原汾河蓄水区水质均达到富营养状态。由于太原汾河蓄水区沿途的生活垃圾、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导致汾河中总氮、总磷等指标偏高,最终导致整个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或中度富营养状态。(3)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总氮、总磷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机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磷的影响最为明显,说明磷可能是该地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 用户微表情信息表征研究综述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知识管理论坛》

    摘要: [目的 /意义]分析国内外微表情识别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为图书馆与情报领域用户微表情信息表征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揭示近10年微表情识别领域的研究动态,分析微表情识别和信息表征的融合趋势、技术基础与困难挑战。[结果 /结论 ]微表情数据集、微表情识别技术是当前研究热点;技术方法、安全伦理和数据库数量是当今发展的主要挑战;信息传递、信息反馈是图书馆和情报领域未来可发展的新兴研究领域,元宇宙、隐私问题和技术驱动等领域是未来的微表情识别技术的应用趋势。

  • 甲骨文识别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知识管理论坛》

    摘要: [目的 /意义]对数字人文视域下甲骨文识别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数字人文研究有效发展与古籍文字识别利用。[方法 /过程]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在WOS、中国知网等多个学术平台检索文献,共筛选103篇英文文献和52篇中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结论 ]从传统识别技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3个层面解读甲骨文识别研究现状,但并未深入阐述识别算法机制。甲骨文识别技术由传统的特征提取逐渐转为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技术,在识别精度等方面有很大提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同时甲骨文知识库、知识图谱的构建与领域知识的建立在该领域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 UV-B辐射对神农香菊菇类物质合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1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该研究以神农香菊为材料,用强度为400 }wcW的紫外光UV-B对其进行辐射处理,辐射时间分别为0, 0.5, 1, 2, 4 h,探讨U V-B辐射对神农香菊菇类物质合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短时间的U V-B辐射对神农香菊菇类物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0.5, 1, 2, 4 h处理对相关基因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在2h处理下HMGR, DXR, TPS, G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在4h处理下FPS和DXS的相对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其中FPS基因表达量变化最显著,为对照的69倍。M VA途径中,去氢白首烯、杜松菇烯的含量与FPS基因表达量4h内持续上升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1一石竹烯与HMGR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MEP合成途径中,a-钡财白酮、崖柏酮、p一钡财白酮的含量呈现与DXR, GPS, TPS基因表达量相同的变化趋势。按树脑在U V-B辐射4 h内持续上升,与DXS基因的变化一致。由此可以推断,UV-B辐射通过影响各自途径中一些关键基因的表达量,进而影响了神农香菊菇类物质的合成量。

  • 核桃园行内地面覆盖的土壤微域生态效应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7-12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为了探明核桃园行内地面覆盖的土壤微域生态环境效应、确立核桃园科学省力的土壤管理措施,以盛果期早实薄皮核桃‘绿岭’为试材,通过连续4 a的行内地面覆盖,研究了园地土壤的水分、通气、矿质营养及三大微生物区系等微域生态环境的状况,结果表明:通过连续四年覆盖,0-20 cm土层,覆盖牛粪、碎木屑、苜蓿处理及CK 2014年核桃生长期的土壤平均质量含水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27%、10.27%、12.15%和13.96%,最大变幅分别为1.86%、1.95%、2.17%和2.63%;20-40 cm土层,覆盖牛粪、碎木屑、苜蓿处理及CK的土壤平均质量含水量分别为13.23%、12.46%、11.77%和11.43%。覆盖牛粪、碎木屑、苜蓿及CK的0-6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容重为1.34、1.38、1.43 g/cm3和1.48 g/cm3,3类微生物总量分别为430.94×104、208.87×104、183.42×104个/g和160.46×104个/g。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覆盖牛粪、碎木屑、苜蓿处理及CK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0.61、0.26、0.09和-0.96,各因子对土壤肥力水平的综合效应排序为:土壤有机质含量 > 全氮含量 > 全钾含量 > 全磷含量 > 土壤质量含水量 > 孔隙度 > 细菌数量 > 真菌数量 > 放线菌数量 > 土壤容重。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0-10

    摘要: 【摘要】目的:评估发生黎明现象(DP)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及认知功能,探讨黎明现象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T2DM患者的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GM数据,将患者分为DP组(18例),并按年龄、性别、HbA1c和受教育程度配对NDP组(18例),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水平、血糖波动及认知功能;Pe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认知障碍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及寻找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MBG)、颈动脉中层厚度(CIM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

  • 关于“五计学”整体化学科的基础与结构建设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面对五计学整体化发展态势,探讨整体化信息计量学科的基础与结构建设基本问题。[方法/过程] 基于信息基本循环过程,以及对学科-对象-研究者辩证关系的解析,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梳理五计学整体化发展的过程、态势、现状与问题;运用知识体系的树形结构类比法,讨论五计学整体化的学科基础建设问题;运用发生学考察法,讨论五计学整体化学科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建设问题。[结果/结论] 五计学整体化学科基础与结构建设,就是要建立以信息为逻辑起点,以信息基本循环过程及其中的信息现象为研究对象,遵循他律、自律辩证统一的双律性原理,依照计量研究核心价值观,具有现象学-元学-方法学三层结构、理论-方法-应用三维度结构、共时-历时经纬网络结构、内容-结构-形式鼎立统一的信息计量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