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刘 畅
  • 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特征及所依托植被类型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5-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揭示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分布状况及生境特征,该文 基于 2 021 版《国 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通过数据整理和野外调查等方法,对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 植物的分布特征及所依托植被类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 1 )海南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共 53 科 、 83 属 、 1 73 种,在全国各省份中物种数位列第五,物种密度位排在首位 (基于当前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数据基础)。 2 )海南省 1 9 个 市 县 行政区均有国 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中部及以南 市 县 分布的物种数远大于北部 市 县 )),其中物种丰 富度最大的为昌江黎族自治县( 7 5 种),物种密度最高的为陵水黎族自治县( 0.604 5 ind. ·km 2 ));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物种数在海拔 a ltitude Alt 0~186 7 m 的 9 个区段(梯度值为 200 m )内均有分布,并且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微降 骤升 缓降的趋势 ,物 种数最多的海拔区段为 800 m Alt<1 000 m 及 1 000 m Alt<1 200 m ,均有 8 1 种,最少的 海拔区段为 1 600 m Alt<1 867 m ,仅有 9 种。( 3 )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境复 杂,共依托于 11 种植被类型,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低地雨林( 114 种),其次是山地雨林 105 种),最小的是半红树林( 1 种);物种受干扰程度最大的植被类型是淡水湿生草丛, 其次是低地雨林,最小的是山地云雾林。该研究结果可为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 护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 分枝杆菌实验室诊断方法比较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4-08 合作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协和医院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中培养、涂片抗酸染色及PCR-荧光探针法的应用情况与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送检分枝杆菌检测的10 326份培养、25 269份涂片抗酸染色及5949份PCR-荧光探针法的标本种类分布及阳性标本分离率,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性及诊断价值。 结果 3年中分枝杆菌检测以送检涂片抗酸染色标本量最多(25 269份),其次为培养(10 326份),PCR-荧光探针法送检标本量最少(5949份)。PCR-荧光探针法阳性标本分离率(8.9%)明显高于培养(5.6%)和涂片抗酸染色(1.9%)(P<0.05)。以培养法为金标准,PCR-荧光探针法的敏感性(42.9%)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法(31.3%),特异性(95.2%)低于涂片抗酸染色法(97.4%)(P<0.05)。结论 三种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测方法中,PCR-荧光探针法的分离率和敏感性高,在实验室分枝杆菌属的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 基于多特征多分类器集成的专利自动分类 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7-12-05 合作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摘要: 【目的】为了准确地给专利申请书分配 IPC 分类号,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多分类器集成的专利自动分 类方法。【方法】使用从专利申请书中提取的全词典 TFIDF 特征、信息增益词典 TFIDF 特征、段落向量特征、 主题模型向量特征, 分别训练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AdaBoost 分类器, 以此构建特征–类别矩阵, 并结合 F1 权重矩阵集成, 获得最终 IPC 预测分类号。【结果】对 2014 年–2016 年“发动机或泵”领域的 10 个小类进行分 类, 使用 Top Prediction、All Categories 和 Two Guesses 三种评估方法得到准确率分别为: 78.9%、80.1%、91.2%。 【局限】训练仅仅使用了 2014 年–2016 年共三年的专利数据, 数据规模有限。【结论】在“发动机或泵”领域, 本文 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专利文本分类的准确率。

  • 基于多特征多分类器集成的专利自动分类 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7-11-30 合作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摘要: 【目的】为了准确地给专利申请书分配 IPC 分类号,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多分类器集成的专利自动分 类方法。【方法】使用从专利申请书中提取的全词典 TFIDF 特征、信息增益词典 TFIDF 特征、段落向量特征、 主题模型向量特征, 分别训练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AdaBoost 分类器, 以此构建特征–类别矩阵, 并结合 F1 权重矩阵集成, 获得最终 IPC 预测分类号。【结果】对 2014 年–2016 年“发动机或泵”领域的 10 个小类进行分 类, 使用 Top Prediction、All Categories 和 Two Guesses 三种评估方法得到准确率分别为: 78.9%、80.1%、91.2%。 【局限】训练仅仅使用了 2014 年–2016 年共三年的专利数据, 数据规模有限。【结论】在“发动机或泵”领域, 本文 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专利文本分类的准确率。

  • 河西灌区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春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出苗率及出苗整齐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物生长状况和产量丰欠, 针对不同耕作措施结合秸秆还田对绿洲灌区小麦出苗及群体动态影响研究薄弱问题, 研究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与产量的影 响, 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 对于优化耕作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14—2015 年,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和耕作措施[少耕25~30 cm高茬收割秸秆立茬还田(NTSS)、少耕25~30 cm高茬收割秸秆覆盖还田(NTS)、翻耕25~30 cm 高茬收割秸秆还田(TS)和不留茬翻耕(CT)]对小麦出苗状况及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以期为优化试区小麦栽培技术提供依据。结果显示, 与CT 相比, NTSS、NTS 降低了小麦出苗率以及出苗整齐度, TS 则提高了小麦出苗率以及出苗整齐度。NTSS、NTS 较CT 的分蘖数分别高7.4%~10.5%、14.6%~19.1%, 分蘖成穗率分别高13.5%~20.1%、33.0%~34.7%, 有效穗数分别高7.5%~9.3%、10.3%~11.2%, 穗粒数分别高15.7%~16.1%、18.5%~22.6%, 千粒重分别高7.2%~8.9%、13.9%~14.2%, 但TS与CT 在以上指标间没有显著差异。NTSS、NTS 与CT 相比较, 分别增产16.6%~17.4%、18.6%~21.4%, 以NTS 增产幅度较大, 比TS 高10.3%~11.0%。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是少耕秸秆还田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 出苗率及整齐度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同时NTSS 和NTS 均获得较高的收获指数, 提高比例分别为9.4%~10.7%与10.5%~11.1%, 说明少耕秸秆还田提高籽粒产量的另一原因是提高了光合产物向籽粒中的转化。本研究表明,少耕秸秆还田是适用于试区小麦高产的理想耕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