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面向注册式研究报告的图书馆资源建设前景探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2-09

    摘要: 目的/意义 在开放科学发展和科研交流范式变革的大背景下,图书馆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资源中心和信息服务机构,面临着丰富资源体系、探索资源建设新生长点等重要任务。注册式研究报告作为一种新兴的极具价值的科研资源,图书馆将注册式研究报告纳入自身的资源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注册式研究报告的图书馆服务,将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战略布局。 方法/过程 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研法,详细分析将注册式研究报告纳入图书馆资源体系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可行性,归纳国外已有的实践经验,为将注册式研究报告纳入图书馆资源体系提出可行策略。 结果/结论 将注册式研究报告纳入图书馆资源建设体系能有效能够有效应对科学界的复现性危机,更好地满足开放科学下新的科研交流需求,是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内在要求。作为注册式研究报告的片段性内容之一的科学数据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馆藏资源,注册式研究报告自身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为注册式研究报告纳入图书馆资源体系提供了可能性参考。图书馆可以从借助TOP Guidelines准则宣传注册式研究报告的价值、推动建立预注册平台、增设预注册馆员、开展预注册辅助服务、建设注册式研究报告特色馆藏体系、借鉴FAIR原则指导注册式研究报告的管理与应用等途径进行面向注册式研究报告的资源建设。

  • 注册式研究报告的同行评议机制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近年来频发的"学术丑闻"对我国的科研评议机制提出新的挑战。而在开放科学运动中兴起的注册式研究报告因其独特的同行评议机制,能有效地提高研究过程、评估环节的透明度,减少审稿过程中的出版偏见,确保学术严谨和科研质量,最大程度地减少学术造假行为。对注册式研究报告的同行评议机制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同行评议的创新发展和科学完善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综合运用网络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从注册式研究报告同行评议机制的评议流程、评议形式、评议效率、评议道德指南、同行评议专家库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注册式研究报告同行评议机制中作者、评议专家、编辑三者之间关系以及相关权利,总结注册式研究报告的同行评议机制的特征。[结果/结论]注册式研究报告同行评议机制创新性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审稿流程与标准的优化:注册式研究报告实行两次同行评议的新模式,不再仅以专家主观判断为标准,同时评议专家选择和专家意见处理等流程科学合理;②审稿匿名性和交互性的改进:同行评议的形式多样化,在保持基本的制衡关系中追求最大的灵活性;③审稿效率的提升:并行式的评议信息传递方式、明文化规定和系统化监惩机制促成高效率的同行评议。注册式研究报告同行评议机制的先进性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建立严格且细致的评议专家道德规范体系;②重视同行评议专家库的建设,形成完善的评议专家激励机制。

  • 冻融作用下地下水浅埋区土壤盐分及离子变化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冻融作用是地下水浅埋区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其对土壤盐分及离子变化的影响对土壤盐渍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冻融作用下土壤盐分及离子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以太谷均衡实验站地中蒸渗仪系统为试验设备,结合野外和室内试验分析了20202021年冻融期内6种不同地下水埋深下土壤剖面水分、可溶性盐分及离子含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冻结层在冻融过程中对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土壤含盐量与离子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1)蒸渗仪土壤中以Na+、Ca2+、HCO-3 、SO2-4 及Cl-为主,土壤含盐量与Na+和HCO-3 极显著相关,与Ca2+、SO2-4 和Cl-显著相关。(2)冻结层在整个冻融过程中对于Ca2+和Cl-变化影响较小,对Na+,HCO-3 ,SO2-4 及土壤总盐分变化影响较大。当冻结层全部处于最大毛细水上升高度范围内时,冻结层起积盐作用;当冻结层未处于最大毛细水上升高度范围内时,冻结层对于盐分运移起阻碍作用。(3)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之间呈反比关系。当地下水埋深为3.0 m时,土壤含盐量变化值远小于0.5~2.5 m埋深。该研究可为地下水浅埋区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基于边界效应理论的沥青混合料强度参数研究

    分类: 力学 >> 固体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6-21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参数和断裂性能,在边界效应理论基础上,预制切口偏中距离的影响,引入等效峰值载荷换算公式,得到了一种改进边界效应模型。在5℃的条件下开展了不同偏中距离的三点弯曲试件AC-13级配沥青混合料断裂试验,采用扩展有限元法对同样尺寸的三点弯曲试件进行了模拟,通过载荷位移曲线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将试验与数值模拟获得的峰值载荷代入到改进模型推导了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和断裂韧度,最后利用模型结果反演拟合得到偏中距离对峰值载荷的影响曲线。结果表明,本研究模型推导和反演结果均与试验结果接近,证明改进边界效应模型不仅克服了原有模型无法应用在复合型断裂试件的局限性,还为沥青混合料的弹脆性断裂性能确定提供了一种预测方法。

  • 饲粮中添加泛酸对生长獭兔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泛酸对家兔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似的断奶獭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獭兔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獭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和40 mg/kg泛酸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mg/kg泛酸显著降低了生长獭兔肩胛、胃周和肾周脂肪沉积率(P0.05);随着饲粮中泛酸添加水平的升高,生长獭兔血浆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先降低后趋于稳定,20、40 mg/kg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40 mg/kg泛酸显著升高了生长獭兔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激素敏感脂酶(HSL)和骨骼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基因的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20~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基因的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10~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和骨骼肌中CPT1基因的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泛酸影响生长獭兔肝脏内脂肪代谢,泛酸添加水平为40 mg/kg时可降低肝脏内脂肪的沉积,并能降低机体脂肪沉积率,增加骨骼肌对脂肪酸的摄取和利用。

  • 饲粮中核黄素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肉品质、毛囊发育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核黄素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肉品质、毛囊发育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3月龄獭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3、6和12 mg/kg核黄素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6、12 mg/kg核黄素显著降低了獭兔肌肉的滴水损失(P<0.05),饲粮中添加3、6、12 mg/kg核黄素显著提高了獭兔皮肤中总毛囊密度(P<0.05),饲粮中添加3、6 mg/kg核黄素显著提高了獭兔皮肤中初级毛囊密度(P<0.05),饲粮中添加6、12 mg/kg核黄素显著提高了獭兔皮肤中次级毛囊密度(P<0.05),饲粮中添加3、6 mg/kg核黄素显著降低了獭兔皮肤中次级毛囊密度/初级毛囊密度(P<0.05)。饲粮中核黄素添加水平对獭兔的胸腺重、胸腺指数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白细胞介素-2含量影响显著(P<0.05),且均随着饲粮中核黄素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6 mg/kg添加组中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3~5月龄生长獭兔饲粮中核黄素适宜添加水平为6 mg/kg(实际测定饲粮中核黄素水平为8.35 mg/kg)。

  • 饲粮铜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品质、肉品质及氮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品质、肉品质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200只体况相近的1月龄健康獭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5、45、135 mg/kg铜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中铜含量的实测值分别为8.19、13.59、23.78、54.08、143.68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饲粮铜添加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当饲粮铜添加水平为15 mg/kg时,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均达到最高值。饲粮铜添加水平对毛皮重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毛皮面积及毛皮厚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5 mg/kg的毛皮重量显著高于45、135 mg/kg组(P<0.05),但与15 mg/kg组差异不显(P>0.05)。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肌肉滴水损失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肌肉pH45 min和黄度值有显著影响(P<0.05),对肌肉剪切力及亮度、红度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饲粮铜添加水平为15 mg/kg时滴水损失有最小值,pH45 min有最大值。饲粮铜添加水平对食入氮、尿氮、沉积氮、氮利用率及氮生物利用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粪氮、氮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生长獭兔饲粮适宜的铜添加水平为15 mg/kg(饲粮中铜含量的实测值为23.78 mg/kg)。

  • 空间VLBI数据记录格式RDF解析与数据解码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9-11-13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空间VLBI由于基线更长,在相同观测频率下,可获得比地基VLBI更高的分辨率。我国正在推进空间VLBI科学与技术研究。俄罗斯RadioAstron空间VLBI项目于2018年结束,其成功经验可资借鉴。该项目采用不同于常规地面VLBI的专用数据格式RDF(RadioAstron Data Format)记录观测数据,利用配备的星载或地面上行氢原子频标提供频率基准,数据经采集量化后传输至地面站,打上时标并记录于硬盘。为处理RadioAstron数据,本文分析了RDF格式,完成了RDF数据解码及VLBI相关处理,然后对比分析了Mark5B、VDIF等地面VLBI通用数据格式和RDF格式的特点。这些工作将为我国未来空间VLBI数据格式设计与处理积累经验。

  • 饲料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残渣中各成分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残渣中各成分。试验采用聚酯纤维筛网袋法测定了米糠、小麦麸、白三叶、枸树叶、全株玉米、全株小麦、毛苕子、兔配合饲料、高粱、燕麦秸、苜蓿、稻秸、小黑麦干草、皇竹草、芦苇、花生秧、大豆秸和稻壳粉18种饲料的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测定了饲料CF残渣中半纤维素、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不溶灰分的含量及回收率,同时测定了NDF和ADF残渣中半纤维素、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不溶灰分的含量,研究了饲料中的CF、NDF和ADF残渣中各成分含量及CF和ADF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所测18种饲料中的纤维素在CF残渣中的回收率最高(71.28%~105.03%);饲料ADF含量(y1)和CF含量(x1)之间呈高度正相关:y1=1.507 1+1.211 5x1 (r=0.979 2,RSD=1.863 4,P<0.01);饲料ADF残渣中去除酸不溶灰分后的ADF含量(y2)和CF含量(x2)之间的相关性更高:y2=2.406 3+1.077 0x2 (r=0.990 5,RSD=0.962 4,P<0.01)。由此提出饲料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的准确测定计算方法,即半纤维素含量等于NDF含量(无酸不溶灰分)减去ADF含量(无酸不溶灰分);纤维素含量等于ADF含量(无酸不溶灰分)减去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

  • 饲粮中添加艾叶粉对生长肉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艾叶粉对生长肉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代谢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只35日龄的体重相近的商品伊拉肉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分别饲喂艾叶粉添加量为0(对照组)、3%(替代对照组饲粮中1%的花生秧和2%的小麦麸)、6%(替代对照组饲粮中3%的花生秧和3%的小麦麸)、9%(替代对照组饲粮中4%的花生秧和5%的小麦麸)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3%、6%和9%的艾叶粉对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ADL)、钙(Ca)、磷(P)的表观消化率以及食入氮、粪氮、尿氮、沉积氮、氮利用率、氮生物学效价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3%和6%的艾叶粉对家兔饲粮的CP的表观消化率和可消化氮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中添加9%的艾叶粉显著降低了饲粮的CP的表观消化率和可消化氮(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生长肉兔饲粮中艾叶粉的添加量不宜超过6%。

  • 饲粮中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毛皮品质和肠道屏障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毛皮品质和肠道屏障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断奶獭兔1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各组分别饲喂谷氨酰胺添加水平为0(对照)、0.3%、0.6%、0.9%和1.2%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饲粮中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毛皮面积、毛皮重量、被毛长度和被毛厚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9%谷氨酰胺显著升高了空肠中闭合小环蛋白mRNA的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中丙酮酸激酶mRNA的表达量(P<0.05);此外,饲粮中添加0.9%谷氨酰胺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黏膜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谷氨酰胺添加水平没有影响到生长獭兔的毛皮品质,但改善了肠道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在本试验条件下,断奶至3月龄獭兔饲粮中谷氨酰胺适宜的添加水平为0.9%。

  • 饲粮中胆碱添加水平对3~5月龄獭兔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胆碱添加水平对3~5月龄獭兔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选用200只体重相近的3月龄獭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对照)、200、400、600和800 mg/kg的50%氯化胆碱(折算为胆碱的添加水平后分别为0、87、174、261和348 mg/kg)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实测胆碱水平分别为800、900、1 000、1 100和1 20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饲粮中胆碱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肝脏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7、174、261和348 mg/kg的胆碱显著增加血清中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瘦素(LEP)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174和261 mg/kg的胆碱显著增加血清中生长激素(GH)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261和348 mg/kg的胆碱显著增加血清中脂蛋白酯酶(LPL)的活性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261 mg/kg的胆碱显著提高肝脏中肉碱棕榈酸转移酶1(CPT1)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61 mg/kg的胆碱(饲粮实测胆碱水平为1 000 mg/kg)改变了獭兔肝脏中脂肪酸组成,促进了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关键基因CPT1的表达,同时加强了肝脏中甘油三酯(TG)的输出过程。

  • 一种基于ROEWA算子的改进CV模型用于乳腺超声图像分割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3-15

    摘要: 基于区域的几何活动轮廓(Chan-Vese, CV)模型是乳腺超声图像常用的一种分割算法。但传统的CV模型不能满足乳腺超声图像分割精度高、速度快的要求。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数加权平均比率(Ratio of Exponential Weighted Average,ROEWA)算子改进的CV模型,用于乳腺超声图像中病灶区域的分割。首先,计算乳腺超声图像的ROEWA算子。其次,基于图像的ROEWA算子构建边缘指示函数,用于代替CV模型中的Dirac项。最后,去除平滑项,从而提高曲线演化的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算法不仅能提高分割的精度,而且能显著提高分割的速度。

  • 饲粮钴添加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消化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钴添加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饲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代谢、胰腺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钴代谢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断奶獭兔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兔。5组试验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1、0.4、1.6、6.4 mg/kg钴(以硫酸钴的形式)的试验饲粮,经7 d预饲后进行为期53 d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饲粮钴添加水平对饲粮中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DM、CP和钴的表观消化率随饲粮钴添加水平的升高均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DM和CP的表观消化率在钴添加水平为1.6 mg/kg时最高,钴的表观消化率在钴添加水平为0.4 mg/kg时最高。饲粮钴添加水平对粪氮(FN)、可消化氮(DN)、氮表观消化率(NAD)、氮生物学效价(NBV)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食入氮(IN)、尿氮(UN)、氮沉积(RN)、氮利用率(NUR)有显著影响(P0.05)。饲粮钴添加水平对粪、尿、肌肉、脾脏和肾脏中钴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着饲粮钴添加水平的升高,粪、尿、肌肉、脾脏和肾脏中钴含量均持续增加。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断奶至3月龄獭兔饲粮钴适宜添加水平为0.4~1.6 mg/kg(饲粮中钴含量实测值为0.60~1.83 mg/kg)。

  • 低渗透介质启动压力梯度的介观机理研究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05-24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对于具有孔隙结构和微尺度效应的低渗透储层,其渗流现象的介观机理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采用微流控技术在硅片上加工出微通道作为微观模型,模拟岩心内部的孔隙结构,对微通道中单相和油水两相的渗流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观模型中带有喉道段的微通道存在启动压力梯度,这揭示了孔隙中的喉道是低渗透储层中产生启动压力梯度的主要介观因素。启动压力与孔隙结构和驱替介质的性质有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单相和油水两相渗流的启动压力预测模型。

  • 非小细胞肺癌跳跃性 N2 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19-02-25 合作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摘要: 肺癌作为全球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其主要治疗方式,尤其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依然占主导地位,而淋巴结转移状态对于肺癌的分期、预后至关重要。跳跃性N2 转移比较常见,而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归纳非小细胞肺癌跳跃性 N2 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生存预后等,期待为临床决策提供一定的指导。

  • 苹果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基因启动子逆境诱导表达特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06-0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为研究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Sorbitol-6-Phosphate dehydrogenase,S6PDH)基因启动子(S6PDHp)的逆境诱导表达特性,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S6PDH基因启动子区 5’端系列缺失体与GUS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对转基因拟南芥进行低温和外源ABA处理,通过GUS蛋白活性变化分析S6PDHp的逆境诱导表达特性。研究结果发现,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了4个S6PDHp 5’端系列缺失体与β-葡糖苷酸酶(GUS)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GWB433-S6PDHp1、pGWB433-S6PDHp2、pGWB433-S6PDHp3和pGWB433-S6PDHp4)并获得了相应的转基因拟南芥。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低温处理后发现,pGWB433-S6PDHp3转基因植株中的GUS活性增幅最大,达到显著水平,而其他转基因植株中的GUS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外源ABA处理后发现,除pGWB433-S6PDHp4外,其余启动子缺失体转基因拟南芥中GUS活性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表明,低温和外源ABA能够诱导S6PDHp的表达,但不同的缺失体响应程度不同,意味着在S6PDHp序列(-2396bp至-236bp)内中可能存在着响应逆境胁迫的正负调控顺式作用元件。

  • 短期限饲对生长肉兔脂肪组织中脂质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短期限饲对生长肉兔脂肪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生长肉兔能量稳态的调节机制。试验选用40日龄、体重相近的伊拉肉兔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自由采食组)和限饲组(饲喂量是对照组的70%左右),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试验持续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短期限饲显著降低了生长肉兔的日增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短期限饲显著降低了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蛋白脂酶(LPL)的基因表达(P0.05)。3)与对照组相比,短期限饲对脂肪中甘油三酯(TG)的浓度和磷酸化的磷酸腺苷激活蛋白酶(AMPK)蛋白表达水平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短期限饲可抑制生长肉兔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的合成,促进脂肪酸分解;PPARα和GPR41信号可能参与了生长肉兔脂肪组织能量稳态的调节。

  • 探测器 VLBI 信号仿真方法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8-05-11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为研究 VLBI 对探测器的数据处理方法并评估其处理能力, 现有做法需基于测站VLBI 终端接收的探测器信号进行.采用信号仿真方法可以根据设计轨道与信标特点, 利用计算机生成需要的探测器 VLBI 信号, 相比试验观测具有独特的优势. 观测试验时, 测站终端接收探测器下行射频信号, 通过混频变换为中频信号, 再进行数字化采集数据. 仿真信号时, 为减少计算规模, 直接构造数字中频信号, 二次采样后提取通道信号, 获得数字终端的VLBI 仿真信号. 由于探测器相对 VLBI 测站运动, 测站接收的探测器下行信号反映目标的视向速度变化. 根据探测器信号时延模型, 研究了探测器点频信号和有限带宽信号多普勒效应的模拟方法. 通过仿真信号与 VLBI 终端接收信号的对比以及对 VLBI 相关处理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探测器 VLBI 信号仿真方法的可行性, 为后续仿真技术在月球与火星探测器中的 VLBI 测定轨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 探测器VLBI信号仿真方法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7-09-26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为研究VLBI对探测器的数据处理方法并评估其处理能力,现有做法需基于测站VLBI终端接收的探测器信号进行。采用信号仿真方法可以根据设计轨道与信标特点利用计算机生成需要的探测器VLBI信号,相比试验观测具有独特优势。观测试验时,测站终端接收探测器下行射频信号,通过混频变换为中频信号,再进行数字化采集数据。仿真信号时,为减少计算规模,直接构造数字中频信号,二次采样后提取通道信号,获得数字终端的VLBI仿真信号。由于探测器相对VLBI测站运动,测站接收的探测器下行信号反映目标的视向速度变化。根据探测器信号时延模型,研究了探测器点频信号和有限带宽信号多普勒效应的模拟方法。通过仿真信号与VLBI终端接收信号的对比以及对VLBI相关处理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探测器VLBI信号仿真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仿真技术在月球与火星探测器中的VLBI测定轨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