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图书馆推动学术期刊从订阅模式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化的困境与出路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开放获取进程中的双重收费问题引起了出版商、图书馆及科研人员的关注与讨论。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学术期刊从订阅模式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化的中国路径,以期引起高校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进程中双重收费问题的关注,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转型发展提供启示。[方法/过程] 通过文献调研与网络调研,梳理高校图书馆推动学术期刊从订阅模式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化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及当前学术期刊从订阅模式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化的相关实践,分析总结高校图书馆在推动学术期刊从订阅模式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化过程中的困境,并就如何实现转化提出相关建议。[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应从观念上认识到学术期刊从订阅模式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化的重要性,把研究全面开放获取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以高校联盟的形式主动开展评估调研,参与国家层面的规则制定,积极研究定价模式,推进相关政策落地,推动科研成果共建共享最大化。

  • 武汉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策略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重大影响,也考验着高校图书馆的应急服务能力。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探讨非常态化情境下的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以期为高校图书馆今后提升应急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研法、在线访谈法与实例分析法,梳理武汉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开展应急服务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能力面临着对于电子教参建设的关注度不高、体现图情优势的专业性特色不多、线上培训和咨询反馈的渠道有限、馆员能力和资源远程访问系统不足等问题。提高应急服务与管理的认识和规划、提升数字资源远程获取能力、提供全方位的分层服务保障、搭建基于用户需求的咨询平台、加强馆员的新型服务能力建设,将成为改善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 对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力边界的初探和一种新的AGI实现途径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3-04-18

    摘要: 目前主流的人工智能,普遍采用注意力机制 + 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的技术道路。我们认为强化学习无法适用到那些难以大量试错的领域。所以,要想实现能适用于任何领域的通用人工智能,我们必须转变实现道路。所以,我们提出了一套不同于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的机器学习方案,它通过小样本、累积学习,同样实现了和 transformer 相似的注意力机制,也同样创建了全连接知识网络。并且,它不需要采用试错学习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和环境的互动决策。并且人类可以给它预置不同的先天需求,来实现多目标平衡,从而实现远高于目前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套从0 到1 的新机器学习技术方案。

  • 茶树CsPLK 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6-1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茶树中富含茶氨酸、儿茶素和咖啡碱等重要功能成分,具有较高的价值功效。茶树在生命周期中经常遭受逆境胁迫,VB6 在植物体内参与逆境应答,吡哆醛激酶(PLK,pyridoxal kinase)是维生素B6(VB6)补救途径中的关键酶。为进一步了解PLK在茶树生物合成的功能和作用机理,本研究基于茶树基因组数据库,以龙井43 为材料,采用逆转录PCR(RT-PCR)的方法从茶树中克隆出CsPLK 的基因。该基因序列长为1179bp,编码393 个氨基酸。CsPLK 蛋白和已知物种中PLK 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都是核糖激酶超家族成员。通过构建pET-CsPLK 载体进行原核表达,并鉴定出重组蛋白有很强的催化活性。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表明,叶中的表达量比茎、根的高,在根中最低。荧光定量PCR 表示,低温诱导CsPLK 上调表达,干旱诱导CsPLK 下调表达,发现该基因在茶树中有明显的逆境应答,推测CsPLK 在茶树的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发挥重要作用。

  • 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土壤盐分及棉花产量的影响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0-04-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合理利用微咸水资源灌溉对于缓解新疆南部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库尔勒31团棉田为供试对象,淡水作为对照,利用排碱渠咸水与淡水不同比例混合,设置6种梯度配比,研究微咸水及咸水对棉田土壤盐分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随着矿化度的增加,各处理土壤盐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处理5(全咸)增加程度最大,积盐率为131.03%。② 在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处理土壤盐分在20~40 cm处达到峰值;在水平方向上,盐分累积程度的大小为:膜间>宽行>窄行。③ 随着矿化度的增加,棉花的产量逐渐下降,棉花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单株结铃数,而单铃重对棉花产量无明显影响。由膜下滴灌土壤盐分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得出,当灌溉水的矿化度在淡咸水比为4∶1(矿化度2.36 ~3.39 g·L-1)时对棉花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较对照处理相比,产量减少11.85%。

  • 基于致动面模型的风力机尾流数值研究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分类: 能源科学 >> 能源计算与测量 提交时间: 2017-03-22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致动面模型利用无厚度的平面代替风力机叶片,在平面上施加不连续压力来模拟叶片对气流的作用,结合N-S方程,在FLUENT中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是对致动线方法的延伸与改进。运用该方法能够简化风力机的模型,从而减少网格数量和计算时间。采用线性分布下的致动面模型,提出一种致动面网格的辨识方法,对单台Nibe A型风力机的远近尾流区域进行模拟计算,包括尾流风速变化,湍流强度,涡结构,并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致动线模型计算结果以及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主要是风轮后特定距离截面的风速变化,验证了致动面方法的优越性以及用于风力机尾流场计算的可行性。

  • 四川地区白背飞虱虫源地分析及迁入路径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4-11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为明确四川稻区白背飞虱迁入种群虫源地分布及迁飞路径,运用HYSPLIT 4.8平台和ArcGIS对2012年四川17个站点5-7月白背飞虱灯诱高峰日进行了轨迹模拟、虫源地分析,并运用气象图形处理软件Grads对白背飞虱主要迁入高峰日的虫源地进行风场分析。结果表明:(1)早期5-6月迁入四川盆地的白背飞虱主要降落于川南和川东地区,川南早期虫源主要来自越南和老挝北部和云南南部、东部及东北部地区,川东主要集中在重庆南部、湖南西部以及湘鄂渝交界处,少量来自广西西北部地区,7月白背飞虱的迁飞因受到西南、偏南及东南气流的影响,其虫源广泛分布于云南、贵州、重庆、广西、湖南及湖北。(2)白背飞虱迁入四川盆地的路径主要有4支,第一支,白背飞虱随西南或偏南气流由云南经贵州西部迁入川南,或再经贵州东北部和重庆迁入川东;第二支,白背飞虱随偏南气流由广西经贵州中部迁入川南,或经贵州东北和重庆迁入川东;第三支,由湖南经重庆随东南或偏南气流迁入川东;第四支,由云南随偏南气流迁入川西。(3)由于特殊地形地势的影响,四川盆地白背飞虱的迁入始期和主要迁入期是由东南向西北发生发展;四川稻区白背飞虱主要迁入峰集中在7月份,早期5-6月高峰数较少,且集中在川南和川东地区,总体上迁入峰变化表现为由东南至西北依次减少,以上对四川稻区白背飞虱监测预警有重要意义。

  • 枯草芽孢杆菌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肠道菌群及肠道形态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肠道菌群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2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樱桃谷肉鸭6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g/kg枯草芽孢杆菌(BS组)和1 g/kg复合芽孢杆菌(CB组)。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S组和CB组肉鸭第5周和第3~6周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第5周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3)BS组和CB组肉鸭盲肠中菌落总数、芽孢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S组肉鸭盲肠中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BS组和CB组肉鸭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空肠黏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改善肠道形态,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以及刺激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肉鸭生长。

  • 枯草芽孢杆菌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肠道菌群及肠道形态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肠道菌群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2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樱桃谷肉鸭6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g/kg枯草芽孢杆菌(BS组)和1 g/kg复合芽孢杆菌(CB组)。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S组和CB组肉鸭第5周和第3~6周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第5周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3)BS组和CB组肉鸭盲肠中菌落总数、芽孢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S组肉鸭盲肠中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BS组和CB组肉鸭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空肠黏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改善肠道形态,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以及刺激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肉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