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基于Zabbix的内网编辑系统监控应用研究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服务器是当今计算机网络体系中的核心,监控系统对于整个服务器集群运维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开源监控Zabbix系统,基于Zabbix搭建出一套内网编辑系统监控系统,实现对服务器上关键应用进程、稿件目录和出入库状态的监控,并对Zabbix做用户定制,添加特定监控项等功能,实现了一套分布式、高效的监控系统,对于服务器等各种监控对象实现从发现到故障报警的自动化,提高了监控运维工作的自动化水平。

  • 内容·形式·价值——科普短视频的传播迭变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科普短视频的发展,为科学传播提供了重要载体。在内容生产层面,依靠垂直领域的内容生产与时事热点下的更新,科普短视频形成了专业的表达;可视化的载体、独特的IP与规律的更新频率,推动了科普短视频的传播。如今,创作者还应通过对科普短视频的优化,推动科普短视频健康发展。

  • 外部环境资源短缺对员工薪酬奖励偏好的影响与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以往关于时间与金钱奖励选择问题的探讨主要从员工工龄视角着手。但这一视角不能直接解释外部环境资源短缺时, 员工对时间与金钱奖励选择偏好的差异问题。本文依据生命史理论, 探讨外部环境资源(如就业资源和自然资源)短缺与否对员工选择时间和金钱奖励偏好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本文以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和企业员工为样本, 发现不管是外在就业资源短缺还是外在自然资源短缺都会促使员工更加偏好金钱而非时间奖励, 内在机制是外部环境资源短缺时人们的心理表征更具体, 并且这一现象在高物质主义者身上更为明显(实验1和2)。本文结尾讨论了对资源短缺、时间和金钱等研究领域的理论突破与推进。

  • 贺兰山区两次极端暴雨动力作用数值模拟分析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0-06-2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WRF模式地形敏感性试验,结合气流过山理论,研究了贺兰山地形对2016年8月21日、2018年7月22日贺兰山区两次极端暴雨的动力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贺兰山地形对其迎风坡降水的正贡献可达57%,对腾格里沙漠降水的负贡献可达63.6%,对银川平原降水的影响取决于回涌作用;贺兰山强降水主要发生在湿Froude数在0.48~1的情况下;贺兰山通过地形阻挡使气流绕行,影响中小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从而影响强降水的落区与强度;贺兰山地形可在迎风坡产生-14×10-7 g·cm-2·hPa-1·s-1的水汽辐合中心,地形的辐合抬升加强了迎风坡暖湿气流的抬升,增强了高能高湿层的厚度,从而对迎风坡降水有增强作用;狭管效应和喇叭口地形收缩作用使贺兰山主峰东南侧成为强降水易发区。

  • 基于图形学的致旱天气系统自动识别技术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基于图形学分析技术,采用追踪算法、矢量分析法,利用常规MICAPS数据、NEC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EC细网格资料,对我国西北地区致旱天气系统进行识别试验。通过试验,得到如下结论:① 依据天气学定义,利用追踪算法能够成功识别高空槽、高空脊等主要系统,并可得到其曲率特征;② 利用该方法识别天气尺度系统,系统中心识别率高达90%以上、平均误差小于0.5°,而高空槽识别准确率为74%~87%,平均识别误差为0.7°~1.4°。利用风场进行订正后,准确度明显提高、误差有所减小,基本可以满足干旱预测、预报业务需求。

  • 门诊经验沟通与GLTC沟通对门诊医生情绪状态及沟通细节影响的比较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3-2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门诊医生是医院诊疗活动主要提供者,门诊医生的积极情绪及有效的医患沟通方式是优质医疗服务的保证。目的 比较门诊医生经验性沟通与GLTC沟通的医生情绪状态和沟通细节完成情况,为今后提高医生沟通技巧、改善医生情绪状态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7月—2022年1月,在江苏省南京市随机抽取4家三级综合医院中6个科室的24名门诊医生为研究对象,并选取符合患者纳入标准的门诊医患沟通场景作为沟通细节完成情况的观察场景。对所有纳入的同一批次门诊医生先开展个人经验式沟通方案(记为经验沟通组),然后开展门诊GLTC医患沟通方案培训,一周后开展门诊GLTC沟通方案(记为GLTC组),比较经验沟通组、GLTC组沟通前后简明心境量表(BPOMS)各维度的得分情况及沟通细节要点完成率情况。结果 经验沟通组医生沟通后BPOMS的疲劳维度得分高于沟通前(P<0.05);沟通后GLTC组医生BPOMS的疲劳、困惑维度得分低于经验沟通组(P<0.05);GLTC组的和蔼注视(接待)、礼貌语言(接待)、微笑(接待)、不轻易打断患者、适时点头回应、安抚、告知必要性、耐心(实验检查)、征询患者意见、耐心(诊疗与交流)、通俗讲解、语言安慰、态度友善、起身(结束与交代)、和蔼注视(结束与交代)、礼貌语言(结束与交代)、微笑(结束与交代)等沟通细节要点的完成率高于经验沟通组(P<0.05)。结论 和门诊经验性沟通相比,门诊GLTC沟通更能改善医生情绪状态,缓解医生疲劳,同时相应沟通细节完成率提高,部分沟通细节完成率仍有提升空间。

  • 门诊经验沟通与GLTC沟通对医生情绪状态影响的比较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1-1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门诊医生是医院诊疗活动主要提供者,医生情绪则是优质医疗服务的保证,医患沟通方式尤为重要。目标 从医生情绪反馈角度,比较门诊医生经验性沟通与GLTC沟通效果(Goodwill医方示善—Listening医方倾听—Talking医患交流—Cooperation医患合作),了解影响医生情绪的主要沟通细节,为今后提高医生沟通技巧、改善医生情绪状态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1月,对江苏省内4家三级综合医院共计24个科室开展门诊GLTC沟通方案试验研究,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结果 门诊经验沟通后,医生疲劳情绪明显增加(P0.05);沟通后,经验组医生情绪疲劳、困惑分值高于GLTC组;单位时间内,GLTC组相关沟通细节完成率大部分明显高于经验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微笑、起身、通俗讲解等沟通细节是影响医生总体情绪的主要因素。结论 门诊GLTC沟通更能缓解医生疲劳,医生的微笑、态度友善等是今后门诊中青年医生需要重视的沟通细节,同时这些细节完成率有待提高。

  • FY-4A卫星在宁夏短时强降水中的适用性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3-03-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通过收集20182020年宁夏短时强降水个例及其对应时段的FY-4A卫星资料,选取FY-4A卫星云类型 CLT、云相态CLP、云顶高度CTH、对流层折叠最深深度TFTP_Z_depth、降水估计QPE等5类产品进行可用性分析。 结果表明:(1)FY-4A数据接收率和物理保存情况,足以支持实时监测预警业务;(2)5类产品在宁夏短时强降水个 例中有不同的表现,其中CLT、CLP具有较好的可用性,可以较好的判断云的类别;而CTH和QPE均存在较大误差 且均为偏小趋势,需结合其他手段予以订正;CTT、TFTP_Z_depth两种产品与短时强降水的对应关系较为明显,而 CTH高值有利于出现强降水,但并不是出现强降水的必要条件。整体来说,FY-4A卫星在宁夏短时强降水天气中 具有一定可用性和参考性,可为对流性天气判别、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较好的数据支持。

  • miR-181b通过靶向调控N-myc下游调节基因2影响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讨miR-181b对骨肉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培养骨肉瘤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81b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抑制miR-181b的表达,Transwell检测对骨肉瘤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81b靶基因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181b和靶基因在骨肉瘤中是否直接作用,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靶基因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以及Transwell检测靶基因对骨肉瘤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miR-181b在骨肉瘤细胞中高表达。抑制miR-181b的表达能够抑制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是miR-181b直接作用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验证了该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NDRG2在骨肉瘤中低表达,而抑制miR-181b能够显著提高NDRG2的表达。抑制miR-181b的表达的同时抑制靶基因NDRG2的表达,能够逆转抑制miR-181b的表达对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从而显著提高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论 miR-181b在骨肉瘤中过表达,NDRG2为miR-181b直接调控靶基因,抑制miR-181b能够提高NDRG2的表达从而抑制骨肉瘤细胞的迁移侵袭。

  • 显微镜下脊髓髓内外减压、灌洗疗法在慢性颈髓损伤中的疗效及机制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6-15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外减压、灌洗疗法对慢性颈髓损伤临床疗效分析及可能机制。方法随访我院自2008年1月~2015年1月慢性颈髓损伤患者57 例,致病原因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17 例,长节段OPLL 25 例,颈椎黄韧带肥厚或钙化13 例,陈旧性颈椎骨折2例。单纯髓外减压31例设为A组,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减压、椎管成形术式;髓内外减压26例设为B组,采用后路单开门、脊膜切开减压、松解黏连、大量生理盐水灌洗、椎管成形术式,该组打开硬脊膜、松解后在损伤部位取脑脊液送检检测炎症因子水平。随访期间定期进行JOA 评分,定期记录术前、术后JOA评分并计算改善率,同时复查X 线、CT 或MRI。结果术后2周影像学提示原发病变两组均较好解除,B组脊髓高信号改善情况较A组好;A、B两组术后1年内各时期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说明术后1年内B 组均较A 组获得更好近期疗效。A组3例出现脑脊液漏(均为OPLL患者),1例出现硬膜外血肿,1例出现内固定松动;B组有1例出现门轴断裂。B 组较A组术后恢复时间短,3个月进入平台期。脑脊液检测结果显示脊髓损伤部位促炎因子IFN-γ、IL-17F、IL-6、sCD40L含量较正常脑脊液明显增高,其中IL-6因子增高最为显著,各组增高促炎因子与正常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颈髓损伤在显微镜下采用髓内外减压较单纯髓外减压能获得较好疗效,这可能与显微镜下切开硬脊膜、松解黏连、解除慢性压迫及降低损伤部位炎症因子水平相关。改变局部微环境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进入平台期的时间,从而改善愈后的功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 低海拔和高海拔产区气象因子对‘美乐’葡萄浆果品质和代谢组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明确低海拔(41 m)和高海拔(2 343 m)‘美乐’葡萄产区浆果代谢组和品质的差异和成因, 试验采用GPRS-Base 系统气象站监测低海拔和高海拔‘美乐’葡萄产区的气象因子, 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技术解析低海拔和高海拔产区‘美乐’浆果代谢组的差异, 并测定了不同海拔‘美乐’葡萄浆果的可溶性 固形物含量、pH、总酸含量、还原糖、花青素、总酚、单宁、黄酮、类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 高海拔‘美乐’葡萄产区平均日照时数、生育期总辐射、日均辐射、日均温差、日均温度、生长时期有效积温等气象因子均高于低海拔‘美乐’葡萄产区; 与低海拔产区相比, 高海拔产区的‘美乐’葡萄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单宁和还原糖含量增加, 总酚和花青素含量减少。代谢通路分析表明: 高海拔产区的葡萄浆果积累更多的氨基酸、有机酸、醇、多酚、糖类等物质。代谢通路富集表明: 高海拔产区改变了葡萄浆果8 条氨基酸代谢、4 条碳水化合物、3 条脂质代谢和3 条氮代谢通路。去趋势化对应分析表明: ‘美乐’葡萄园中的气象因子如日均日照时数、生长时期总辐射、日均辐射、温差、日均温度、生长时期有效积温是驱动‘美乐’浆果代谢物积累的主要因子。高海拔和低海拔区域气象因子的差异是‘美乐’葡萄浆果代谢物差异的重要驱动力, 高海拔区‘美乐’葡萄浆果通过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多样性策略来适应高海拔环境, 提高浆果的品质。

  • 加强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医药应急防控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不仅及时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国内生产生活也已逐步恢复正常。在疫情阻击战的“中国答卷”中,中医药全面、全程参与疫情防控成为此次抗疫的亮点与特色。但面对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医药参与防控的储备和应急能力均存在不足,尤其是在中医药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应急救治制度、专业人才培养、应急科研体系与平台建设、应急战略资源储备等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加强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中医药应急防控体系建设,不仅能提升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防控能力,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与生命健康的必然需求。文章结合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的实践经验及历代抗疫智慧,分析其中亟待解决或完善的薄弱环节,就如何加强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医药应急防控体系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