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1990—2021 年中国和全球脑出血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与发病预测分析 后印本

请选择邀稿期刊:

Trend and Prediction Analysis of the Changing Disease Burden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China and Worldwide from 1990 to 2021

摘要: 背景  脑出血(ICH)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其疾病负担对制定防控策略意义重大。目的  分析1990—2021年中国与全球ICH疾病负担演变及危险因素,并预测2022—2035年趋势,为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2021数据库,分析中国及全球ICH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平均年度百分比(AAPC)评估趋势变化,运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2022—2035年发病、死亡和DALY负担。基于GBD比较性风险评估框架,评估高收缩压、吸烟及空气污染等危险因素对DALY的归因效应。结果  2021年全球与中国ICH发病数分别为3444338例与1173288例,较1990年分别增长46.1%与51.6%。1990—2021年全球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APC=-0.589%,P<0.001),中国降幅更显著(AAPC=-1.507%,P<0.001)。2021年全球与中国ICH死亡数分别为3308367例与1322893例,较1990年分别增长41.3%与44.9%,全球年龄标准化死亡率降速为AAPC=-0.731%(P<0.001),中国达AAPC=-2.265%(P<0.001)。2021年中国ICH标化DALY率较1990年显著下降(AAPC=-47.371%,P<0.001),全球标化DALY率下降(AAPC=-19.309%,P<0.001)。高收缩压、吸烟和环境颗粒物污染是主要危险因素。性别与年龄分布显示,全球与中国疾病负担均为男性高于女性,且主要集中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预测分析表明,2022—2035年全球ICH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结论  中国在控制脑出血疾病负担方面已取得积极成效,但仍需持续关注男性、老年群体和主要风险因素的防控。未来,通过加强公共卫生政策、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有望进一步降低ICH的疾病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版本历史

[V1] 2025-04-24 11:02:55 ChinaXiv:202504.00266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775
  •  下载量132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