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级政府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5-09

    摘要: 目的/意义 数字治理是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革新的新模式,其成效的优劣是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的指向标,而探究我国省级政府数字治理能力发展不均衡局面背后的原因及治理逻辑,对提升我国数字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过程 选取我国31个省级政府数字治理案例,运用数字治理相关理论及组态理论,创新构建PEST理论模型,并运用fsQCA定性比较分析法展开实证研究。 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是影响高水平省级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必要条件,数字经济发展能力与同侪压力是重要条件,而政策关注度与政府网站设置数量条件的联动可产生对公众需求条件的替代效应;高水平数字治理能力共生成七条组态路径,按照其重要条件特点可划分为能力主导型、压力推动型、全面发展型及技术驱动型四种治理模式;不同治理模式中的代表案例大都立足于本省域的资源特点,通过多因素联动推动高水平治理能力的实现;未来省级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提升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可通过拉动数字经济发展、寻求政企合作或以强带弱帮扶政策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整体性进步。

  • 格局研判的理论与方法探索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在世界各国围绕数字治理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对数字治理格局做出科学研判已十分紧迫且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对数字治理及数字治理格局的理解,并在回顾了既有关于数字治理格局研究的两种视角基础上,提出了用于研判数字治理格局的数字生态理论视角。文章认为,由于生态视角对关联性、层次性、聚集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等更为关注,在把握数字治理格局问题上,具备匹配数字时代高度互联、复杂互动总体特征,关联更宽阔、广泛的问题域等优势。文章还介绍了应用数字生态视角研判数字治理格局的主要方法与具体技术路线。

  • 中美欧国际格局比较研究及建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日益成为衡量各经济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为争夺数字竞争优势,在国际数字生态发展中抢占有利生态位,中国、美国、欧盟(以下简称“中美欧”)等主要经济体之间展开了广泛竞争。基于此背景,文章首先介绍了国际数字治理格局的定义与特征,指出数字贸易关系与数字实力对比是塑造国际数字治理格局的关键因素,并聚焦中美欧展开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美欧在国际数字治理领域中的彼此互动及其对“数字利益共同体”的积极构建,正在多维场景中塑造全球数字治理格局。

  • 地方政府数据开放的生成机制研究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4-03-28 合作期刊: 《文献与数据学报》

    摘要: [目的 / 意义]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增强社会治理效能的基本要义。[方法 / 过程]基于需求导向、动力支撑与数字赋能三维框架,以中国 31 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为研究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政府数据开放的影响因素进行组态分析。[结果 / 结论]单一因素并不能够驱动高政府数据开放水平的产生,而是以组态形式发挥作用;需求导向、动力支撑与数字赋能维度各要素交互作用形成驱动政府数据开放的 5 种组态路径;根据主导力量的不同,可将组态路径概括为三种类型,即需求导向型、数字赋能型和混合联动型。为此,要识别驱动地方政府数据开放的关键力量,因地制宜制定最优政策工具集,推进政府数据有序开放,进一步释放数据活力和效益。

  • 中美欧内部格局比较研究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考察各国内部的数字治理格局,在认清现状的基础上,厘清其各自的内在生成逻辑,对于中国更好参与国际数字化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文章利用数字生态视角对中国、美国、欧盟(以下简称“中美欧”)内部数字治理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试图阐明中美欧各自的数字生态发展模式,并分析发展模式与其数字规制体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美国形成全要素领先的发展模式及以鼓励创新为核心的规制体系;欧盟国家多元的发展模式影响欧盟层面形成了以市场建构为核心的规制体系;中国的发展模式表现出应用驱动的特征,规制体系以发展与安全为双核心。文章据此对中国如何优化调整自身数字规制体系,转型升级自身数字生态发展模式提出建议。

  • 英美新三国政府开放数据用户参与的经验与启示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针对英美新三国政府开放数据用户参与案例的研究,探索政府开放数据用户参与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方法/过程] 基于第三份《开放数据晴雨表》的统计数据,利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系统梳理英美新政府开放数据用户参与的价值定位、主体权责和实现机制,破解为什么参与、谁参与和怎样参与等政府开放数据用户参与的关键问题。[结果/结论] 通过实践案例研究,结果显示英美新三国政府开放数据用户参与形成了供给主导型、平衡控权型和供需适配型等基本模式。我国政府开放数据用户参与的发展,应立足于以助益民生服务和创造数字经济价值为核心的阶段性价值定位,健全用户参与组织架构、明晰参与主体及其权责、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供需双侧的实现机制。

  • 视角下接触追踪技术的公众使用意向与行为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分类: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提交时间: 2022-06-24

    摘要: [目的/意义]作为数字治理的典型手段,接触追踪技术潜在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公众的广泛使用。探究我国公众对接触追踪技术的使用意向及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为政府推动接触追踪技术的使用提供决策参考,从而助力其常态化应用。[方法/过程]剖析出公众参与数字治理的能力要素,并将其纳入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构建出数字治理视角下接触追踪技术的公众使用行为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验证模型和研究假设。[结果/结论]公众对接触追踪技术的使用意向显著正向影响使用行为;绩效期望、付出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政府信任、技术信任分别显著正向影响接触追踪技术的公众使用意向;使用意向分别中介了绩效期望、付出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政府信任、技术信任与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技术依赖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压力。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治理网络暴力的探析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交流方式、娱乐方式及获取信息的方式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同时也催生出各类问题和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合理有效规范地运用是现代社会问题治理的重要手段,关系到精准化社会治理的有效实施,文章旨在探析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治理网络暴力;【方法】文章厘清网络暴力的概念、成因和危害,结合人工智能的相关概述,分析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化治理网络暴力的可行性和具体应用案例;【结果】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拦截和屏蔽网络暴力语言、图片和视频,并提供有效的干预,从而减少网暴行为的发生;【结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极大程度阻止网络暴力的发生,并且人工智能技术治理网络暴力的应用可以推动公共治理方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