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饲粮中色氨酸对畜禽的免疫调节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色氨酸是一种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必需氨基酸。色氨酸的代谢产物吲哚-2,3-双加氧酶(IDO)、犬尿氨酸、喹啉酸和褪黑激素等,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增加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和促进组织的抗原递呈等,来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炎症反应和影响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本文就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对畜禽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和机制进行简要叙述。

  • 抗菌肽sublancin与黄芪多糖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比较抗菌肽Sublancin与黄芪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选用4~6周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先连续灌胃7 d、每天1次、每只0.2 mL的下列物质: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攻毒组,灌胃生理盐水;12.0 mg/kg BW黄芪多糖组,灌胃12.0 mg/kg BW的黄芪多糖溶液;48.0 mg/kg BW黄芪多糖组,灌胃48.0 mg/kg BW的黄芪多糖溶液;1.0 mg/kg BW sublancin组,灌胃1.0 mg/kg BW的sublancin溶液;2.0 mg/kg BW sublancin组,灌胃2.0 mg/kg BW的sublancin溶液。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在灌胃结束24 h后均以200 μL/只的剂量灌胃浓度为1×109 CFU/mL的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攻毒。分别在攻毒3和24 h后从每组随机取5只小鼠采集外周血、脾脏以及盲肠内容物,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脾细胞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数量以及肠道内容物中沙门氏菌数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沙门氏菌攻毒3 h后,与攻毒组相比,12.0和48.0 mg/kg BW黄芪多糖组以及2.0 mg/kg BW sublancin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48.0 mg/kg BW黄芪多糖组和2.0 mg/kg BW sublancin组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是存在降低趋势。沙门氏菌攻毒24 h后,与攻毒组相比,2.0 mg/kg BW sublancin组血清中IL-6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48.0 mg/kg BW黄芪多糖组和2.0 mg/kg BW sublancin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12.0和48.0 mg/kg BW黄芪多糖组以及2.0 mg/kg BW sublancin组血清中MCP-1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此外,沙门氏菌攻毒24 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0和48.0 mg/kg BW黄芪多糖组以及1.0和2.0 mg/kg BW sublancin组血清中IL-10的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综合上述结果可得出,适宜剂量的抗菌肽sublancin和黄芪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与黄芪多糖相比,抗菌肽sublancin对感染沙门氏菌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更加全面。

  • spvB/spvC基因对沙门菌毒力及宿主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研究spvB/spvC基因对沙门菌毒力及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野生型沙门菌(STM.211)、敲除spvB基因的沙门菌(STM.211-ΔspvB)、敲除spvC基因的沙门菌(STM.211-ΔspvC)、敲除spvB及spvC基因的沙门菌(STM.211-ΔspvB.spvC)和PBS组分别经腹腔注射0.2 mL10 5 CFU的STM.211、STM.211-ΔspvB、STM.211-ΔspvC、STM.211-ΔspvB.spvC感染BALB/c小鼠,观察小鼠精神状态、运动情况、腹泻、体质量、毛发改变等感染中毒症状,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L-10、IL-12、IFN-γ水平;并分离小鼠肝、脾,观察靶器官大体观及显微镜下的病理改变。结果(1)STM.211、STM.211-ΔspvB和STM.211-ΔspvC组的中毒症状明显较PBS组严重,STM.211-ΔspvB.spvC组与PBS组间无明显差异;(2)STM.211组、STM.211-ΔspvB组、STM.211-ΔspvC组的IFN-γ和 IL-12分泌量均显著低于STM.211-ΔspvB.spvC组(P0.05)。结论(1)spvB/spvC基因缺失对沙门菌毒力影响不明显,但spvB.spvC基因共同缺失,使沙门菌毒力减弱; (2)spvB/spvC基因相对抑制TH1细胞因子IFN-γ和 IL-12的分泌,促进TH2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使免疫应答向TH2方向偏移,从而有利于病原菌抵抗和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加重感染结局。

  • 苍术提取物对脾虚证大鼠胃粘膜及胃肠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苍术提取物(Rhizome Atractylodes extract, ERA)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及对脾虚模型大鼠胃肠免疫功能的影响,阐明ERA干预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喂饲小承气汤煎剂加饥饱失常建立大鼠脾虚证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动物随机分为脾虚模型组,ERA高、中、低剂量组,多潘立酮组。连续灌胃给药lOd。采用肠道灌流法检测大鼠肠道灌流液IgA含量,腹主动脉采血法检测大鼠血清IgG含量,并测定大鼠胸腺、脾脏指数,HE染色行大鼠胃豁膜病理学观察,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行大鼠胃豁膜血流量的测定,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胃豁膜组织中TFF1及结肠TLR4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豁膜形态学、胃豁膜血流量、相关免疫学指标显著改变;与模型组比较,ERA各剂量组大鼠胃豁膜形态学、胃豁膜血流量、胃豁膜组织中三叶因子1(TFF1)的表达量,肠道灌流液IgA、血清IgG含量、胸腺、脾脏指数及结肠TLR4的表达量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P展开 -->

  •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射频消融术后肝细胞癌患者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分子影像学杂志》

    摘要: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射频消融术后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43例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前和行射频消融术并接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后,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比例以及CD4+/CD8+值。结果 行射频消融术并接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的 CD4+T 细胞、NK 细胞比例及 CD4+/CD8+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提高射频消融后肝细胞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 相对湿度和间歇性偏热处理对肉仔鸡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对湿度(RH)和间歇性偏热处理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个偏热水平(26和31 ℃)和3个RH水平(30%、60%和85%)的2×3因子设计,选取体重相近的22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360只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6个组(Ⅰ、Ⅱ、Ⅲ、Ⅳ、Ⅴ和Ⅵ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预试期7 d,温度21 ℃,RH 60%。正试期14 d,从29日龄开始,每天10:00—16:00(6 h)将环境控制舱内Ⅰ、Ⅱ和Ⅲ组的温度调至26 ℃,RH分别调至30%、60%和85%;Ⅳ、Ⅴ和Ⅵ组的温度调至31 ℃,RH分别调至30%、60%和85%,其余时间环境控制舱内温度与RH均与预试期相同。结果表明:1)Ⅰ和Ⅴ组肉仔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Ⅱ和Ⅵ组(P<0.05);RH为30%和60%时肉仔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RH为85%时(P<0.05)。2)试验第7天,Ⅱ组肉仔鸡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Ⅲ、Ⅳ和Ⅵ组(P<0.05);26 ℃时肉仔鸡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31 ℃时(P<0.05)。3)试验第1天,Ⅱ组肉仔鸡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Ⅲ、Ⅳ和Ⅴ组(P<0.05);RH为60%时肉仔鸡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RH为30%和85%时(P<0.05)。试验第7天,Ⅱ组肉仔鸡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Ⅰ、Ⅴ和Ⅵ组(P<0.05)。试验第1和14天,26 ℃时肉仔鸡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31 ℃时(P<0.05)。4)试验第1和14天,Ⅵ组肉仔鸡的血清IL-1β含量显著高于Ⅰ、Ⅱ、Ⅲ和Ⅴ组(P<0.05);31 ℃时肉仔鸡血清IL-1β和IL-6含量均显著高于26 ℃时(P<0.05)。试验第1、7和14天,Ⅲ、Ⅳ、Ⅴ和Ⅵ组肉仔鸡的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RH为85%时肉仔鸡的血清IL-6含量均显著高于RH为30%和60%时(P<0.05)。总之,RH和间歇性偏热处理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肉仔鸡的免疫功能,其中较高偏热和较高湿度(31 ℃+85% RH)的影响最大。

  • β胡萝卜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理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β-胡萝卜素是哺乳动物体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重要前体物。β-胡萝卜素及其代谢产物是组织代谢中的关键调节信号因子,因而在哺乳动物(包括人)机体中发挥了许多有益作用。本文概述了β-胡萝卜素对动物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作用及其机理。

  • 酵母菌制剂在调控犊牛瘤胃发育及方面的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酵母菌制剂对平衡反刍动物瘤胃生态、促进消化器官发育、提高免疫功能有一定促进作用。犊牛处于微生态系统建立、瘤胃结构发育以及免疫系统完善的特殊生理阶段,酵母菌有助于改善犊牛生长性能。本文总结了前人的研究结果,主要从酵母菌制剂对犊牛瘤胃发育和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 紫锥菊及其提取物调节动物机体及其作用机理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近年来,大量体内与体外试验研究表明,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发挥抗炎、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紫锥菊及其提取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可能涉及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和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以及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本文现将近年来体内和体外试验中紫锥菊及其提取物调节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做简要概述。

  • 饲粮添加功能性复合添加剂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考察饲粮中添加功能性复合添加剂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20头平均体重为(21.06±1.98)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为普通饲粮组(对照组)和添加0.1%功能性复合添加剂饲粮组(添加剂组),每个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功能性复合添加剂显著提高了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ADG)(P<0.05),极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生长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尿素氮(UN)含量(P<0.05或P<0.01),并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生长猪血液白细胞内与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相关的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功能性复合添加剂可以改善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而这可能与其可提高机体蛋白质利用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 不同水平柚叶饲粮对生长肉兔血清生化指标、消化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柚叶饲粮对生长肉兔生理机能的影响,进一步评估柚叶作为家兔饲料原料的可行性。选取120只遗传背景相同、健康的35日龄法国伊拉商品兔,适应7 d后,按体重[(1 179.25±53.74) g]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笼)3只。对照组饲喂不含柚叶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6%(Ⅰ组)、12%(Ⅱ组)和18%(Ⅲ组)柚叶的试验饲粮,4种饲粮的能、氮和纤维含量基本相等。试验期28 d。结果发现:1)除Ⅲ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组(P0.05)。2)饲粮中添加柚叶对生长肉兔消化器官发育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除试验组后期丙酸比例及Ⅲ组中期盲肠内容物pH和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除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由此得出,生长肉兔自由采食含6%~18%柚叶的饲粮4周,不明显负面影响血清生化指标、消化及免疫功能,进一步提示柚叶可作为家兔的饲料原料使用。

  • β-葡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环境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微环境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672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上添加100、150和200 g/tβ-葡聚糖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150 g/t剂量组1~21日龄肉仔鸡体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1日龄时,150 g/t剂量组肉仔鸡盲肠内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肠和回肠内沙门氏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150和200 g/t剂量组肉仔鸡盲肠内沙门氏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0 g/t剂量组(P<0.05)。4)饲粮添加β-葡聚糖对42日龄肉仔鸡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影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量的β-葡聚糖可提高肉仔鸡出栏重,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增加盲肠内乳酸菌数量,减少空肠、回肠和盲肠内沙门氏菌数量。

  • 营养性复合添加剂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和猪瘟抗体效价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营养性复合添加剂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免疫功能和猪瘟抗体效价的影响。选用体重(40.5±2.3) 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猪24头,按体重相近、性别一致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第7天接种猪瘟疫苗,疫苗接种前7 d为试验前期,疫苗接种后28 d为试验后期,试验期共35 d。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前期、后期和全期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营养性复合添加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全期饲喂营养性复合添加剂显著提高试验第21天生长猪血清猪瘟抗体滴度(P<0.05);全期组试验第28天生长猪血清猪瘟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前期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后期组和全期组显著降低了试验第21天生长猪全血CD3+数量(P<0.05);全期组试验第35天全血CD3+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全期组显著提高了试验第21天和第35天生长猪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前期组或全期组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而全期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综上所述,营养性复合添加剂的不同饲喂模式对生长猪猪瘟抗体水平、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有差异,其中全期饲喂效果最佳。

  • 纳米硒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血清免疫和生化指标及蛋黄中硒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纳米硒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血清免疫和生化指标及蛋黄中硒含量的影响。选取324只29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产蛋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B、C、D、E、F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0.3、0.4、0.5 mg/kg纳米硒的饲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63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第21天C组的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第63天,各组血清IgM、IgA、IgG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第42天,D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提高(P<0.05),D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葡萄糖(Glu)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F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升高(P<0.05),E、F组血清尿酸(UA)含量显著降低(P<0.05);第63天,F组血清TP含量显著提高(P<0.05),F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第21天,C、D、E、F组蛋黄硒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第42天,试验组蛋黄硒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第63天,C、D、E、F组蛋黄硒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各试验期蛋黄硒含量均以F组最高,且第42天各试验组蛋黄硒含量均高于第21、63天。与对照组相比,除第42天试验组蛋黄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各组各试验期蛋黄铁、锰、锌、铜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纳米硒能改善产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血清免疫力,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促进机体健康,提高蛋黄中硒含量。综合考虑,以饲粮添加0.4 mg/kg纳米硒饲喂42 d作用效果较明显。

  • 湿热应激对藏绵羊和山羊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藏绵羊和山羊在相同营养及湿热应激条件下血清激素、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变化规律,考察湿热应激对藏绵羊和山羊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选取年龄和体重[(45.83±3.54) kg]相近的藏绵羊与山羊(波尔山羊×本地黄羊)各6只,试验共进行13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120 d。每日测定温湿度指数(THI),每月测定藏绵羊和山羊的血清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5—7月份,羊舍THI随月份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6—8月份羊舍THI均大于72,因此将6—8月份定为湿热应激期。2)7、8月份藏绵羊和山羊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均显著高于5月份(P<0.05),且湿热应激期内藏绵羊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均显著高于山羊(P<0.05)。3)正试期内,湿热应激使得藏绵羊和山羊的干物质采食量最大降幅分别为10.70%和10.44%,平均日增重(ADG)最大降幅分别为50.00%和47.82%。4)羊舍THI由71.17(5月份)升高到76.82(7月份),藏绵羊和山羊血清皮质醇和胰岛素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葡萄糖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湿热应激下,藏绵羊血清中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浓度的最大降幅均大于山羊。5)除藏绵羊7月份和山羊8月份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藏绵羊和山羊7、8月份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低于5月份(P<0.05),血清丙二醛浓度均显著高于5月份(P<0.05)。湿热应激下,山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浓度变化幅度均大于藏绵羊。6)与5月份相比,藏绵羊和山羊8月份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和白细胞介素-2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则显著升高(P<0.05)。湿热应激下,藏绵羊血清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山羊。综上所述,湿热应激状态下藏绵羊和山羊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升高,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导致生长性能降低。藏绵羊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受湿热应激影响较大,而山羊抗氧化能力受湿热应激影响较大。

  • 博落回提取物对乳鸽生长性能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博落回提取物对乳鸽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了28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10日龄乳鸽,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乳鸽,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B、C、D、E、F、G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40、50 mg/kg博落回散,40 mg/kg博落回提取物PE50,40 mg/kg博落回提取物BE60和150 mg/kg金霉素。预试期5 d,正试期15 d。结果显示:1)各组间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间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E组脾脏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组胰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和F组(P<0.05)。3)E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组(P<0.05)。B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D组免疫球蛋白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B组(P<0.01),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E组白细胞介素-6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博落回提取物可提高乳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中总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免疫球蛋白G含量,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 饲料加工工艺和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加工工艺对复合微生态制剂菌种存活率和饲料颗粒质量的影响,并探索饲料加工工艺和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864只1日龄白羽爱拔益加(AA)肉仔鸡,按照性别比例一致原则随机分为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进行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肉鸡饲粮加工采用普通调质制粒(OT)和大料高温调质低温制粒(ET)2种加工工艺,每种加工工艺按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不同设4个处理,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分别为0和0 mg/kg(0/0组)、600和0 mg/kg(600/0组)、300和200 mg/kg(300/200组)以及0和200 mg/kg(0/200组)。结果表明:1)在颗粒饲料加工质量方面,ET工艺对肉鸡饲粮中复合微生态制剂菌种存活率与饲料颗粒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优于OT工艺(P0.05);在ET工艺条件下,0/0组肉鸡生长前期末重与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300/200组和0/200组(P0.05)。4)在肉鸡血浆生化指标方面,在同一工艺条件下,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对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考虑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添加量,2种加工工艺对肉鸡血浆生化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ET工艺与OT工艺相比显著提高了饲料中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包被乳酸菌的存活率,显著提高了颗粒饲料的淀粉糊化度;ET工艺与OT工艺相比,肉鸡生长性能有所降低,饲料淀粉糊化度升高不能使生长性能有所提升;相同加工工艺条件下,金霉素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添加量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肠道微生物数量以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 葡萄原花青素对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肉仔鸡生长性能和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葡萄原花青素(GPC)对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50只1日龄科宝-500(Cobb-500)健康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空白对照组和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7.5、15.0和30.0 mg/kg GPC的试验饲粮。14日龄时,负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只肉仔鸡经口腔攻毒5×104个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空白对照组每只肉仔鸡灌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试验期42 d,分为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肉仔鸡试验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降低(P0.05);饲粮中添加7.5和15.0 mg/kg GPC可使B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P>0.05);柔嫩艾美尔球虫攻毒引起外周血γδ 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柔嫩艾美尔球虫攻毒显著增加了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数量和盲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P<0.05),饲粮中添加7.5和15.0 mg/kg GPC使IEL数量和sIgA水平进一步增加(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GPC可提高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肉仔鸡的免疫功能,缓解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造成的生长抑制,其中7.5和15.0 mg/kg GPC的抗球虫效果较好。

  • 蒙脱石和酵母培养复合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蒙脱石和酵母培养复合物替代抗生素和氧化锌(Zn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31日龄、平均体重为(6.78±0.19) kg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8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500 g/t 15%金霉素200 g/t 50%喹乙醇)ZnO(3 kg/t),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ZnO蒙脱石和酵母培养复合物(1.5 kg/t),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ZnO蒙脱石和酵母培养复合物,试验Ⅲ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蒙脱石和酵母培养复合物,试验Ⅳ组饲喂基础饲粮蒙脱石和酵母培养复合物。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1)试验15~35 d时,试验Ⅲ和Ⅳ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4 d时,各试验组断奶仔猪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和Ⅲ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和白介素4(IL-4)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组的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35 d时,各试验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和Ⅳ组的血清IgM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Ⅱ和Ⅲ组的血清INF-γ和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4 d时,试验Ⅱ和Ⅲ组断奶仔猪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35 d时,试验Ⅲ和Ⅳ组的血清T-AOC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的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蒙脱石和酵母培养复合物能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仔猪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

  • 不同锌源对新生犊牛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锌源对新生犊牛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新生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头。对照组无添加,试验组分别每日每头添加457 mg蛋氨酸锌和104 mg氧化锌(相当于80 mg锌),蛋氨酸锌和氧化锌混合到牛奶中进行饲喂。试验进行至犊牛生后14 d结束。犊牛4日龄时添加开食料,每天记录犊牛采食量和腹泻情况,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测量犊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试验结束时采集犊牛血液样品,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激素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蛋氨酸锌显著提高了犊牛平均日增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氧化锌和蛋氨酸锌均可显著降低犊牛血清中胰岛素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给新生犊牛补充蛋氨酸锌可以有效促进犊牛生长,降低腹泻率;而补充氧化锌则有助于提高犊牛机体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