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胰岛素抵抗与肺动脉高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肺动脉高压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肺血管功能及结构性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引发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临床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其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直到近几年才受到关注。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及其伴发的高胰岛素血症、血脂紊乱、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可引起肺血管紧张性增高、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以及肺血管重塑等,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采取多种措施改善胰岛素抵抗对预防和治疗肺动脉高压具有重要意义。

  • 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 Medline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12月,查找公开发表的关于阿奇霉素治疗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对符合条件的RCT,由两位评价员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5.1软件对纳入文献行进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s,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阿奇霉素组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PEF)[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MD)=0.15, 95% CI=0.06}.24,P=0.001、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 ACT)评分[WMD=1.59, 95% CI=0.95-2.23, P0.05 );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可改善哮喘患者PEF,ACT,以及中国人种的FEV1%水平,但对于生活质量无明显作用,长期服用耐受性良好,有可能成为哮喘治疗的辅助用药。

  • 社区高龄老年人睡眠障碍研究的范围综述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7-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人均寿命的延长,高龄老年人(80岁)睡眠障碍受到广泛关注,睡眠障碍作为常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高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疾病。目的对社区高龄老年人睡眠障碍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我国社区高龄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早期诊治提供指导。方法根据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OpenGre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有关社区高龄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1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文献的基本特征(作者、发表时间、国家、研究类型、样本量、评估工具或方式、患病率、研究结果)。结果共检索10486篇文献,最终纳入21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4篇,中文文献7篇,横断面研究16篇,类实验研究2篇,纵向研究3篇。分析结果表明,睡眠障碍在社区高龄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且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共使用了9种工具或方式对其进行评估,其中包括3种结构化量表,其中较为常用的量表为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社区高龄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为社会人口学因素、身体状况及疾病相关因素、心理及行为特征因素;社区高龄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干预措施包括音乐疗法和治疗与交互模式结合的干预小组,但现有的预防与干预研究较少。结论社区高龄老年人群的睡眠障碍患病率较高且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国内对社区高龄老年人的睡眠障碍认知不足,测评工具种类较少且缺乏特异性,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预防及干预研究较为匮乏。

  • WBE联合LP技术研究海水/海泥界面碳钢的腐蚀行为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利用阵列电极技术捕获了在不同浸泡时间下每个微电极与其它99个微电极整体的电偶电流,分析获得了海水/海泥界面附近阴、阳极分布区域的变化规律;利用线性极化和电化学阻抗技术对垂直海水/海泥界面的一行微电极进行测试,获得了距海水/海泥界面不同距离的微电极的腐蚀电流、腐蚀电位,并观察了腐蚀形貌,探讨了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平行于海水/海泥界面的海泥区域为电偶腐蚀阳极区、对应的海水区域为电偶腐蚀阴极区域;海水/海泥界面区金属的腐蚀是由电位差、溶解氧浓度、海泥阻抗等多因素控制;腐蚀主要区域是近海水/海泥界面的海泥区域及远海水/海泥界面的海水区域。海水中较高浓度的氧促进了腐蚀产物的致密化,而海泥中缺氧环境及微生物抑制了腐蚀产物的致密化。

  • 放牧干扰下高寒草甸物种和生活型丰富度与地上及地下生物量的关系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5-10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明晰放牧干扰下高寒草甸植物丰富度与生物量的相关关系,为草地植物不同生长时期生物量的预测提供依据。设置6个放牧强度样地,连续3a放牧,2014年进行3个季节(6月、8月、10月)的植物丰富度和地上、地下生物量调查,对比分析放牧干扰下物种和生活型丰富度(生活型的种类)分别与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物种和生活型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均受放牧强度的显著影响,物种丰富度仅在8月与放牧强度显著负相关,生活型丰富度在10月随放牧强度单峰变化,地上生物量在不同季节均与放牧强度显著负相关,而地下生物量与放牧强度无关。(2)物种丰富度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受季节的显著影响,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仅在低强度放牧区随季节呈单峰变化,地下生物量在中等强度放牧区随季节呈单峰变化;生活型丰富度与季节无关。(3)放牧干扰前物种和生活型丰富度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显著正相关。3a放牧后仅在8月,物种丰富度只与地上生物量显著正相关,生活型丰富度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显著正相关。(4)对于不同放牧强度,物种丰富度仅在低强度放牧区与地上生物量显著正相关,而生活型丰富度在所有放牧强度区均与地上生物量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放牧干扰扰乱了高寒草甸丰富度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尤其影响了物种丰富度与地下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生活型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显著关系不受放牧强度干扰,使生活型丰富度在预测生物量方面表现出优势。

  • 沙葱黄酮对肉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凋亡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沙葱黄酮对肉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凋亡率的影响。选用60只6月龄左右、体重(39.9±3.2) kg的小尾寒羊为试验动物,按照出生月龄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22、33 mg/kg的沙葱总黄酮。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60 d。正试期第60天空腹颈静脉采血,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肉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11、22、33 mg/kg沙葱黄酮可提高肉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其中33 mg/kg组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33 mg/kg沙葱黄酮能够显著提高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P(0.05);3)与对照组和11 mg/kg组相比,22和33 mg/kg组显著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P(0.05)。由此可见,肉羊饲粮中添加11~33 mg/kg沙葱黄酮可促进肉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并使细胞向DNA合成期转化,促进细胞分裂,对细胞凋亡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是饲粮添加33 mg/kg沙葱黄酮的效果最佳。

  • 热带滨海红壤中碳钢Q235的宏观非均匀腐蚀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海洋科学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由于土壤成分的非均匀性,决定土壤中金属易发生非均匀腐蚀。本文利用阵列电极技术与腐蚀埋片相结合的方法,以碳钢Q235为研究材料,经自然热带临海红壤埋片,研究了碳钢Q235的宏观非均匀腐蚀行为。碳钢Q235材料在时间维度上和垂直地面的空间维度上皆发生非均匀腐蚀。时间维度上发生非均匀腐蚀的原因是降雨频率与降雨量对土壤湿度的影响,从而影响碳钢Q235材料腐蚀的环境;垂直地面的空间维度上发生非均匀腐蚀的原因是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湿度变化、含氧量变化及土壤组成成分差异的影响。在0-90cm深度土壤范围内,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碳钢Q235材料的腐蚀速率增加。垂向埋于热带滨海红壤中的长尺寸碳钢Q235材料在30cm-50cm、80cm和 140cm-150cm三个范围内,因电偶腐蚀影响,腐蚀速率较大。

  • 基于地形因素的高寒草甸土壤温湿度和物种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关系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1-0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山地是高寒草甸的主要分布区,地形变化引起了土壤温湿度和物种的差异性分布,进而影响到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为明晰高寒草甸山地环境因子(土壤温湿度)和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多度、均匀度、优势度)与初级生产力的关系,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缘马牙雪山支脉的高寒草甸山体为研究对象,选择阶地、阴坡、山脊和阳坡与3个海拔梯度段,调查了189个样方的植物群落组成和土壤温湿度。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土壤温湿度和物种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以山地高寒草甸整体为研究单元,初级生产力只随物种多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R2=0.07 P=0.01)。(2)坡向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素不同,阴坡初级生产力与物种丰富度正线性相关;山脊初级生产力与土壤湿度正线性相关,也随物种丰富度增加而显著增加;阳坡初级生产力与物种多度正线性相关;阶地初级生产力随均匀度增加而显著增加,随优势度增加而显著降低。(3)只有低海拔区(2860-2910 m)初级生产力随物种多度和丰富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综上所述,山地高寒草甸土壤温湿度和物种多样性与初级生产力关系受坡向比海拔的影响更大,且物种多样性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大于土壤温湿度。建议山地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生产和生态管理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坡向对植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杂交鲌“先锋1号”幼鱼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杂交鲌“先锋1号”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其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以鱼粉、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质源,配制了6种蛋白质水平(25.63%、30.28%、35.13%、40.26%、45.42%和50.53%)的等脂等能试验饲料。将平均体重为(5.42±0.16) g的杂交鲌“先锋1号”幼鱼63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5尾,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56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试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显著上升(P0.05),但显著影响了全鱼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先显著升高(P0.05)。以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到杂交鲌“先锋1号”幼鱼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36.43%和3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