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体育锻炼促进认知功能的脑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不同类型的体育锻炼对各种群体的多种认知功能均具有促进作用, 而相关的生理机制也在不同水平得到研究。在微观水平, 体育锻炼有利于脑细胞的营养供给和能量代谢, 并且能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和突触生成。在宏观水平, 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提升海马和小脑等脑结构的体积, 还影响脑区激活水平和脑区间功能连接。值得注意的是, 体育锻炼对认知的促进效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个体差异、时间, 以及体育锻炼和认知刺激的相互作用等, 这些影响因素也为在两个水平上系统地阐明体育锻炼促进认知的脑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 冲突水平的变化诱发冲突适应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冲突适应是重要的认知控制现象, 反映了认知控制的动态过程。然而, 目前为止对于冲突水平上的差异能否诱发冲突适应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字母Flanker的变式, 通过改变目标-分心物的一致性操纵冲突水平, 探究冲突水平的变化对认知控制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被试的反应时间随冲突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而且先前试次的一致性影响当前试次的干扰效应, 无冲突和低冲突、无冲突和高冲突、低冲突和高冲突条件之间均出现了典型的冲突适应。本研究结果表明, 除了冲突的有无, 冲突水平的变化也能诱发冲突适应, 支持更大的冲突驱动更强的认知控制, 而且冲突诱发的认知控制的功能可能通过注意聚焦实现。这一发现为冲突监测理论的注意调节机制提供了直接的支持证据, 对于促进冲突适应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冲突水平的变化诱发冲突适应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9-08

    摘要: 冲突适应是重要认知控制现象,反映了认知控制的动态过程。然而,目前为止对于冲突水平上的差异能否诱发冲突适应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字母Flanker的变式,通过改变目标-分心物的一致性操纵冲突水平,探究冲突水平的变化对认知控制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被试的反应时间随冲突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且先前试次的一致性影响当前试次的干扰效应,无冲突和低冲突、无冲突和高冲突、低冲突和高冲突条件之间均出现了典型的冲突适应。本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冲突的有无,冲突水平的变化也能诱发冲突适应,支持更大的冲突驱动更强的认知控制,而且冲突诱发的认知控制的功能可能通过注意聚焦实现。这一发现为冲突监测理论的注意调节机制提供了直接的支持证据,对于促进冲突适应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奖赏通过增强信号监测提升认知控制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认知控制是动态的、过程性的认知调控, 涉及监测和控制两个过程。先前研究表明奖赏可以提升认知控制, 但是奖赏是通过增强信号监测来提升认知控制的, 还是作用于控制过程来提升认知控制的, 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本研究中, 我们设计了三个实验来调查这一问题。实验一采用Stop-Signal任务验证奖赏是否能提升认知控制; 实验二通过改变反应规则将Stop-Signal任务信号监测加工分离出来, 探讨实验一中奖赏的提升作用是否来源于奖赏对信号监测的增强; 实验三通过操纵注意资源损耗分析, 考察注意资源分配对信号监测的促进作用。实验一结果显示, 个体能更快的根据奖赏信息做出抑制反应。实验二结果表明, 在信号监测任务中, 个体能更加快速的监测到与当前抑制状态相冲突且和奖赏相关的反应信号, 据此可认为奖赏通过增强对相关信号的监测, 有助于个体更早地启动奖赏刺激信号所对应的反应, 更高效地控制冲突。实验三结果说明, 当任务难度增大, 注意资源损耗, 奖赏相关信号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仍优于无奖赏信号, 说明注意资源的分配可以调节相关信号的监测速度。总体来看, 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表明, 以目标为导向的行为发生过程中, 奖赏能有效提升认知控制效率, 其关键机制在于通过注意资源分配增强相关信号的监测。

  • 射电星系喷流准直机制研究进展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6-07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射电星系是射电噪活动星系核 (AGN) 的一个重要子类,相对论性的射电喷流是其典型的观测特征之一。射电喷流的加速过程、准直机制以及磁场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天文学家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 VLBI 观测技术的发展,利用射电天文观测仪器已经能够探测到AGN 核心区域,从而能够研究喷流的内部结构和物理过程。得益于此,天文学家在近邻射电星系喷流准直机制的观测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首先介绍了主流的喷流形成模型,之后通过典型的研究案例,对 FR-I 和 FR-II 两类射电星系准直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最后对射电星系喷流准直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SKA低频成像管线并行优化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2-06-28

    摘要: 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射电望远镜的数据处理是通过管线方式进行的,管 线的执行效率是SKA区域中心考虑的重要因素.连续谱成像观测是SKA的主要观测模式之一,也是许 多科学工作的基础.本文以SKA低频先导设备(Murchison Widefield Array, MWA)的成像管线为例,在 中国SKA区域中心原型机(China SKA Regional Centre prototype, CSRC-P)上进行并行处理管线优化.以往的优化方案都集中在少数性能热点,缺乏对整体管线的系统优化,导致整体加速比相对较低.针对这一 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局优化方案,针对管线使用多种编程语言、图像数据可独立处理的特点,综合使用C+ +多线程、Python多进程、Shell多任务并行等优化方法,并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表明,优 化后的代码在CSRC-P的x86节点和ARM节点上分别获得了2.7和2.4倍加速. ARM计算节点展现出 对SKA应用良好的适应性.本文的优化策略和方法也适用于其他SKA科学应用,对SKA先导望远镜的 科学运行和未来的运行有帮助.

  • 低频射电脉冲星搜索的性能优化方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2-06-28

    摘要: 随着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等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以及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创 新平台的提出,天文学与高性能计算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天文学计算,特别是作为SKA的主要科学方 向之一的脉冲星搜索,具有数据量大、计算量多的特点.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OpenMP多线程和多进程 技术来加速脉冲星搜索流程的方案,提出了一种解决负载不平衡问题的方法,并成功的将优化流程安装于 中国SKA区域中心原型机的x86和ARM计算节点.通过默奇森大视场阵列望远镜(MWA)的脉冲星观 测数据搜寻测试,与原始单线程方法相比,流程分别获得10.412.2和24.527.6倍的加速比.其中ARM平台比x86平台的计算快1.11.3倍,显示出其在SKA数据处理方面的巨大潜力.在中国SKA区域中心 原型机上部署的脉冲星优化搜索流程,近期将重点应用于MWA南天快速两米巡天(SMART)项目的低 频脉冲星搜寻,以满足包括引力波探测计时阵在内的多种科学需要。

  • 急性应激损伤错误监控与错误后调整

    分类: 心理学 >> 实验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0-16

    摘要: 生活中,个体会时时关注自己的行为结果并及时做出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在应激下个体能否有效地监控行为并做出适应性调整依然未知。本研究招募了52名男性大学生被试,将其随机分入应激组与控制组,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 TSST)诱发个体的应激反应,并结合错误意识任务(error awareness task,EAT)探索个体急性应激下的错误监控与错误后调整过程。应激指标的结果显示应激组个体在应激状态下的皮质醇、心率、应激感知自我报告和负性情绪均显著高于控制组,表明急性应激的诱发是成功的。行为结果显示应激组的错误意识正确率显著低于控制组,错误意识反应时显著短于控制组;进一步地,应激组个体在意识到错误之后的试次上正确率显著低于未意识到错误之后的试次,并且应激组个体在意识到错误之后的试次上正确率低于控制组。结果表明急性应激降低了个体对错误反应的监控水平,即便在辨别出错误反应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监控与调节也更差。本研究说明急性应激会损伤行为监控系统,导致个体的行为适应性下降。

  • 一个面向原始数据搜寻的快速射电暴数据集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仪器与技术 提交时间: 2022-06-28

    摘要: 快速射电暴是目前国际天文学新兴前沿热点,随着海量观测数据带来的处理和分析的挑战,亟需开展快速射电暴信号智能搜寻和甄别的研究。为了加速快速射电暴搜寻研究,我们开发了一套基于机器学习的快速射电暴数据集,它可以训练机器学习算法以搜寻原始数据中的快速射电暴。目前数据集有8020个快速射电暴仿真图像、4010个非快速射电暴和4010个射频干扰仿真图像,这些图像是根据开放的快速射电暴观测结果构建的,并可根据需要扩展数量。本研究旨在为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提供开源数据集,以测试和比较快速射电暴识别算法。该数据集为卷积神经网络和经典机器学习算法提供图像和numpy格式的文件。数据集可以实现快速射电暴和非快速射电暴分类,或快速射电暴、射频干扰和背景噪声分类。在本例中,我们使用预先训练过的31种经典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快速射电暴/非快速射电暴分类中,在第一个历元训练中达到90-92%的准确率,在真实数据测试中达到99.8%的最大准确率。

  • 面向SKA1时代的科学数据流及阵列模拟分析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2-06-28

    摘要: 作为下一代射电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KA)经过多年的筹备,第一阶段(SKA1) 已经在2021年7月开工建设,SKA1正式运行后预计每年将产生750PB的科学归档数据,这些数据将存储在世界各地的SKA区域中心供科研工作者使用。本文将SKA观测台站、中央信号处理器、科学数据处理及区域中心等各个阶段的模型进行量化分析,以SKA1的高优先级科学观测为主要依据,得出每个阶段的数据流评估情况,以及对科学数据处理算力的需求。以当前SKA1-Low和 SKA1-Mid的阵列为例,总结了包括分辨率、灵敏度、UV覆盖等影响干涉阵列布局的关键因素;最后使用OSKAR进行干涉阵列的数据模拟,通过对SKA1-Mid的模拟得出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通过对SKA1-Low在CSRC-P上的模拟,可以看出中国SKA区域中心原型机设计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优化,并得出了详细的算力需求以及数据量的详细信息。SKA对数据处理、计算、存储等的需求,将需要电子、通信、信息、计算机等技术和交叉学科的联合推动。

  • 中国SKA区域中心跨洲际高速数据传输进展及展望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2-06-28

    摘要: 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KA)作为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其观测产生的数据将首先由澳大利亚和南非两个台址国传输到百公里左右的科学数据处理中心,然后通过高速网络分发到上万公里距离的各个SKA区域中心。具有SKA 10%规模的SKA1阶段,每年预计有750PB的数据需要通过至少100Gbps的网络分发到各个SKA区域中心(SRC),如此高的网络带宽和数据规模对数据的传输分发带来极大挑战。本文通过对TCP/UDP/HTTP等不同网络协议的分析,并使用当前射电天文领域不同的软件进行测试和研究,得出了目前在10Gbps网络的基础设施下最佳的传输方案参数,文中讨论了影响高速传输的因素,给出了相应的性能优化的策略,在SKA1真正的观测数据产生之前,将为中国SKA区域中心的网络建设和布局提供技术基础。描述的技术细节和方法可供相关科学应用参考和使用。最后讨论并展望了未来SKA网络需求的挑战。

  • SKA大数据的科学应用和挑战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即将开建的平方公里阵列(SKA)射电望远镜是最大的天文观测装置,有望在宇宙起源、生命起源、宇宙磁场起源、引力本质、地外文明等自然科学重大前沿问题上取得革命性的突破。SKA的超级灵敏度、超大视场、超快巡天速度和超高时间、空间、频率分辨率等技术特点确保了SKA在观测能力上的领先地位,由此也产生了海量观测数据。SKA的数据运输、存储、读写、运算、管理、归档、发布对信息和计算机领域的前沿技术均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中国SKA科学团队将协同信息产业界一道应对SKA大数据的挑战,不仅推动产生重大原创性科学发现,其技术成果也将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

  • 中国SKA区域中心原型系统 -- 软件平台

    分类: 天文学 >> 天体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1-06

    摘要: 平方公里阵列(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射电望远镜将在多个科学方向取得革命性的突破, 而SKA软件系统是影响科学产品的关键因素之一. SKA区域中心是天文学家进行SKA数据分析、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处理SKA科学数据的软件环境需要具备通用性、灵活性和高适应性. 中国科学家已经建成了中国SKA区域中心原型机, 部署了被大型超级计算机广泛使用的作业调度系统, 并安装了能够处理当前主流射电望远镜观测数据的天文软件, 还部署了多个科学数据处理管线, 以方便不同科学方向的观测数据的自动化并行处理. 本文介绍了中国SKA区域中心原型机的软件平台和处理SKA先导望远镜数据的管线, 包括低频连续谱成像管线、谱线成像管线以及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数据处理管线. 国内外用户已经基于该平台成功开展了SKA相关科学研究. 该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为未来全面建设中国SKA区域中心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 彩巢计划-“成长在中国”: 学龄儿童青少年脑与行为生长发育曲线项目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17-03-23

    摘要: 摘要: 目的 介绍“中国彩巢计划:成长在中国(Chinese Color Nest Project – CCNP: Growing Up in China 2013-2022)”大型学龄儿童青少年脑与行为生长曲线项目。 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步地开展毕生发展各年龄段的心理行为与脑影像样本积累,未来十年 CCNP 将基于加速纵向实验设计方法,建立中国人脑毕生发展的常模轨线。 结果 作为“彩巢”计划的脑发育项目,devCCNP 已经完成对重庆北碚区 192 名健康儿童青少年(6-18 岁)的 5 年追踪。 结论 devCCNP就实验设计、样本采集策略、数据获取和存储、初步结果和数据共享等方面都说明本计划具备长期实施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