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系纳米金属多层膜微柱体的形变与损伤及其尺寸效应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15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纳米金属多层膜材料已成为目前高性能微元器件以及互连结构的核心材料体系,其服役过程中的变形损伤与断裂是导致系统失效的关键因素。以本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内外有关金属多层膜微柱体塑性变形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阐述了金属多层膜微柱体微观结构-尺寸约束-使役性能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揭示了金属多层膜微柱体变形模式与界面损伤的内在规律,归纳了晶体/晶体与晶体/非晶两类层状结构材料加工硬化/软化行为的微观机理,并对纳米金属多层膜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基于多策略的临床术语标准化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3-07-11

    摘要: 临床术语标准化对于处理电子病历中临床术语不规范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召回-排序的策略。该文基于中国健康信息处理大会(CHIP2021)评测3中提供的数据集,提出了一个基于多策略的临床术语标准化方法,在召回阶段,采用全匹配策略、相似原词的标准词推荐以及基于TF-IDF与改进的Jaccard系数的相似度计算去召回候选的标准词集合。同时,该文构建了基于BERT模型的标准词数量预测模型,利用对抗训练、Focal Loss与标签平滑策略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和泛化性能。在排序阶段,该文利用基于对抗训练与诊断信息融合的BERT蕴含分数排序模型对候选词集合排序,再根据数量预测模型输出的结果生成最终预测的标准词。在最终的评测中,该文方法准确率达到0.6356,在参赛队伍中位列第二名。

  • spd1672基因敲除显著影响肺炎链球菌毒力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研究spd1672基因在肺炎链球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腹腔攻毒实验和细菌入血载量分析、细菌的粘附侵袭实验、全血杀菌实验以及相关细胞因子检测等观察 spd1672基因敲除(D39△1672菌株)后对肺炎链球菌毒力的影响。结果D39△1672菌株感染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显著高于野生菌株组(P<0.05),而血中细菌载量则显著低于野生菌株感染组(P<0.05)。与野生菌株比较,D39△1672菌株对A549细胞的粘附能力无明显差异,但其侵袭能力显著受损(P<0.05)。此外,D39△1672菌株对全血杀菌作用的抵抗能力亦较野生菌显著减弱(P<0.05),小鼠体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降低。结论spd1672基因与肺炎链球菌的侵袭、抗宿主能力和致炎反应等过程相关。

  • 刈割对滇西北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4-02-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究环境干扰对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2020 年对 香格里拉市三个退化程度(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重度退化SD)的高寒草甸开展刈 割试验,进而分析退化高寒草甸植物C、N、P 含量、C:N:P 比和N-P 幂函数关系在不同刈 割年限(0、1、2 a)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除莎草科植物P 含量外,草甸植物群落、 禾本科植物和杂类草的C、N、P 含量在退化梯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刈割年限增 加,退化草甸植物C、N、P 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P<0.05)。(2)草甸植物C:N 比和C:P 比在退化梯度间无差异(P>0.05)。从LD 到SD,植物群落、莎草科植物和杂类草的N:P 比先小幅下降再显著上升(P<0.05),禾本科植物的N:P 比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3) 随刈割年限增加,草甸植物的C:N 比和C:P 比呈先降后增、N:P 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刈割0 a 时,莎草科植物的C:P 比和N:P 比显著高于杂类草(P<0.05),与群落和禾本科植物无差 异(P>0.05);刈割1 a 和2 a 时,莎草科植物的C:P 比和N:P 比高于群落和其他功能群(P <0.05);在各刈割年限,群落和各功能群植物间的C:N 比无差异(P>0.05)。4)随刈割年 限增加,退化草甸植物的N-P 幂函数关系由弱变强、幂指数趋于稳定。莎草科植物的N-P 幂指数(小于0.1)与植物群落、禾本科和杂类草的幂指数(稳定在0.19~0.22)明显不同。 本研究发现,刈割干扰下退化高寒草甸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退化梯度间差异不大,但其 随刈割年限增加发生显著变化,这说明滇西北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对刈割干扰可能具有相 似的响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