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影响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6-15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研究首发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组在神经内科就诊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并经CTA或MRA证实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所有入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脑梗死分为缺血性卒中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Cox回归模型确定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256例符合纳入标准,全部病例完成随访,30例(11.7%)随访期间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在饮酒习惯(P=0.028)、吸烟(P=0.00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45)、缺血性心脏病(P=0.002)、抗高血压药物(P=0.036)和他汀类药物(P=0.016)使用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不规则使用他汀类药物(HR=0.410,P=0.043)、吸烟(HR=2.253,P=0.04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R=0.327,P=0.029)、缺血性心脏病(HR=8.566,P<0.001)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相关。结论不规则使用他汀类药物、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吸烟和既往有冠心病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较高。

  • 影响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1-25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研究首发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入组在神经内科就诊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 并经CTA或MRA证实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所有入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脑梗死分为缺血性卒 中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Cox回归模型确定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预测因 素。结果 256例符合纳入标准,全部病例完成随访, 30例(11.7%)随访期间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

  • SAPHO 综合征患者合并重性抑郁障碍的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4-08 合作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摘要: SAPHO综合征发病率低于1/10000,尚无明确治疗方案[6]。躯体疾病合并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近年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7],目前尚无关于SAPHO综合征患者合并MDD的相关研究和报道。本研究探讨SAPHO综合征患者合并MDD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 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9月我院器官移植科收治的17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对这40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病原菌培养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以及其他相关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0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9岁,2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发生在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病原菌培养阳性19例,病原菌中念珠菌属感染17例,其中白色念珠菌11例,克柔氏念珠菌2例,光滑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1例,曲霉菌感染1例,假丝酵母菌感染1例,培养阴性21例,合并感染24例。采用抗真菌药物及辅助治疗后38例治愈,死亡2例。结论 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多为混合感染,且病情重、发展快,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采用抗真菌药物及综合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 Meta 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12-0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近年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升高,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了解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判断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预防重症发生和减少后遗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虽然已经有许多关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在时间和地理区域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综述及分析以对其进行全面了解。目的 系统评价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独秀学术搜索数据库(Duxiu)、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Yiigl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和BioMed Central,搜集涉及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到2023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4.0和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2个研究,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包括4531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CRP)[OR=1.92,95%CI(1.72~2.15),P<0.00001]、红细胞沉降率(ESR)[OR=2.61,95%CI(2.12~3.22),P<0.00001]、降钙素原(PCT)[OR=2.60,95%CI(1.43~4.75),P=0.002]、D-二聚体[OR=4.36,95%CI(2.93~6.50),P<0.00001]、白细胞计数(WBC)[OR=1.98,95%CI(1.66~2.36),P<0.00001]、肺下叶病变[OR=5.70,95%CI(3.48~9.35),P<0.00001]、肺大片状病变[OR=6.37,95%CI(4.09~9.92),P<0.00001]、高MP抗体滴度[OR=2.83,95%CI(1.78~4.49),P<0.0001]、LDH[OR=1.03,95%CI(1.00~1.05),P=0.05]、发热时间[OR=8.33,95%CI(3.38~20.56),P<0.00001]与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呈正相关。结论 炎性标志物(CRP、ESR、PCT、LDH、WBC)的升高、出现影像学特征性改变(大片状实变、下叶病变)、高MP抗体滴度、D-二聚体升高以及发热时间延长可能为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未来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其他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结果与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发现的危险因素建立预后模型。

  • 5974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及其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分子影像学杂志》

    摘要: 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分析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9年北京某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并分析不同性别、住院次数、住院时间以及糖尿病类型的病死率。结果5974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中,死亡1283例,总体病死率为2.1%(男性2.2%,女性2.0% )。死亡组患者的人均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均大于存活组患者。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也存在较明显差异。其中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病死率2.8%,其次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2.4%,病死率最低的是1型糖尿病患者((1.1%)。结论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糖尿病类型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是住院糖尿病患者病死相关因素。

  • 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创面病原菌分布及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讨合并骨髓炎的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372例糖尿病足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有无合并骨髓炎分为有骨髓炎(OM)组(54.6%)及无骨髓炎组(Non-OM)组(45.4%),比较组间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骨髓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OM组以革兰阴性(G - )菌感染为主(53.7%),而Non-OM组以革兰阳性菌(G + )菌感染占优势(56.7%)(P=0.001)。G + 菌以葡萄球菌属最常见(35.1%),OM组中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头孢西丁的耐药率(64.9%、68.5%)显著高于Non-OM组(29.2%、32.6%)(P4 cm2 的患者应警惕骨髓炎的发生。

  • 中国危重症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明确中国危重症住院患者中急性肾损伤(AKI)的流行病学现状,包括AKI的发生率、临床特征、院内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全国9家地区性中心医院2013年间所有成人危重症住院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及血肌酐检验资料,AKI诊断及分期采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2012年提出的AKI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所有纳入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合并症、AKI分期、院内预后、危险因素等指标。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症患者共14305人,其中4298人(30.04%)发生AKI,AKI 1、2、3期患者分别为2240(52.1%)、845(19.7%)及1213(28.2%)。AKI患者死亡716 人,院内死亡率为16.7%,死亡风险优势比为7.59(95% CI 6.54~8.79, P<0.001)。随着AKI分期升高,患者住院天数延长、日均住院花费增多、死亡率升高(P值均小于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慢性肾脏病(CKD)(OR=5.45, 95% CI: 4.71~6.32, P<0.001),肾外器官衰竭(OR=12.57,95% CI: 11.24~14.07, P<0.001),休克(OR=2.44, 95% CI: 2.01~2.96, P<0.001),心脏手术(OR=5.96, 95% CI: 5.16~6.87, P<0.001)等是危重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血肌酐变化符合KDIGO诊断标准的AKI人群中,仅有5.4%的患者出院有“AKI”诊断。结论 危重症患者中AKI发生率高,预后差。AKI分期与院内预后相关,CKD、肾外器官衰竭、休克、心脏手术是危重症住院患者AKI主要的危险因素。住院期间多数AKI被漏诊,我们应提高对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AKI的重视。

  • 50岁以下急性冠脉综合征女性患者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讨年龄在50岁以下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之危险因素、冠脉病变等特点。方法 纳入年龄50岁以下女性ACS住院患者共131例作为疾病组,同期收治的年龄50岁以下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住院患者共42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结果 血脂异常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及冠心病阳性家族史者,疾病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患者舒张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疾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阳性患者比例,疾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组中,单支冠脉病变者占54.2%;多支病变者29.8%;冠脉轻度狭窄或正常者占16.0%。受累的冠脉以左前降支及其分支最多。结论 年龄50岁以下女性ACS患者,其危险因素主要为各种传统危险因素及尿蛋白阳性,单纯停经没有导致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相当部分这些患者冠脉病变仅轻度异常甚或未见异常。

  • 困难气道Logistic回归分析及身高甲颏距离比最佳临界点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根据常用气道评估指标探究困难气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30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术前测量身高、甲颏距离、颈部后仰度、张口度、改良Mallampati分级等气道评估指标。以困难插管评分>5分为困难气管插管,结合困难面罩通气共同定义困难气道。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与困难气道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计算受试人群身高甲颏距离比最佳临界点。结果 共8项相关因素按相对危险度估计值(OR)由大到小依次为:身高甲颏距离比3.58(1.95~8.46)、改良Mallampati分级3.34(1.82~7.14)、体质量指数3.07(1.64~6.69)、病史2.79(1.28~5.25)、颈围2.15(1.04~4.37)、颈部后仰度1.98(0.96~3.89)、下颌支长度1.46(0.67~3.04)、张口度1.01(0.49~2.54);身高甲颏距离比最佳临界点为22.8。结论 与困难气道相关的评估指标为:身高甲颏距离比、改良Mallampati分级、体质量指数、病史、颈围、颈后仰度、下颌支长度、张口度。身高甲颏距离比是困难气道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评估效能。

  • 中国北方人群心房颤动对于新发慢性肾病发病风险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1-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全球人群疾病负担报告显示:心房颤动与慢性肾病(CKD)成为了近20年增长最快的死亡原因之一。心肾综合征的概念指出心房颤动可能增加新发慢性肾病的发病风险,但目前国内外对心房颤动增加新发慢性肾病发病风险的相关研究较少,并且与年龄的交互作用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人群心房颤动(房颤)是否增加新发慢性肾病(CKD)发病风险。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6月01日至2010年10月30日期间参加河北省开滦集团职工健康查体人群(n=135168,年龄18-98岁),排除资料缺失者和CKD病史19883人,既往罹患心脑血管病史者、恶性肿瘤、随访期间发生房颤者4430人、最终110855人纳入研究,按是否罹患房颤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其中房颤患者368人,非房颤者110487人。随访每年1次,最后随访日期是2020年12月31日,中位数随访13.46(9.70,14.05)年,终点事件是新发CKD。统计分析房颤对新发CKD发病风险是否有影响。结果 (1) 房颤组368人,年龄(63.4310.61)岁,男性338人(91.85%);非房颤组110487人,年龄(49.0412.92),男性88288人(79.91%);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在年龄(岁)、性别(男性)、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凭)、酒精摄入、进行体育锻炼、高血压病、服用降压药、糖尿病、服用降糖药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房颤组新发CKD 95人,累积发病率30.40%;非房颤组110487人,新发CKD 22725人,累积发病率21.77%,两组累计发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4.30,P

  • 结核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结核ICU中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其VAP的高危因素及其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43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VAP的诊断标准把患者是否发生VAP分为两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结核ICU内出现VAP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比较肺结核与非结核患者两组间VAP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有无VAP感染分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在机械通气的时间、侵入性检查、肺结核、肺部结构改变、使用多种抗生素、糖尿病、气管切开、留置胃管、APACHEⅡ评分及昏迷与VAP的发生存在相关性,比较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15分、侵入性操作、使用多种抗生素是结核ICU内患者感染VAP的独立危险因素。

  • 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分子影像学杂志》

    摘要: 目的 研究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的3157例患者,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息肉相关因素及治疗方式等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测定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息肉直径等指标,根据分析结果筛选出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3157例患者中有27例产生了术后迟发性出血症状,发生率为0.86%,迟发性出血多发生在息肉切除后的5~7 d后,平均为5.9±1.8 d,平均年龄为57.8±3.4岁,息肉平均的直径为32.1±3.7 mm。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未出血患者相比,出血患者的高血压、年龄、息肉直径及形态、息肉生长位置有显著差异(P<0.05),即为此类症状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年龄、息肉生长位置为此类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高血压、年龄、息肉生长位置为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

  •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研究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23-08-3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门静脉血栓(PVT)和消化道出血均是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且 PVT 可加重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但两者的治疗相互矛盾,是临床工作的又一难题。目的 探讨肝硬化 PVT 形成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16-10-012021-09-30 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例诊断为肝硬化 PVT患者 279 例,根据本次入院有无呕血、黑便的消化道出血症状将患者分为出血组(n=127)和非出血组(n=152)。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并发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手术史等相关资料的差异。采用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肝硬化 PVT 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回顾性调查 5 807 例肝硬化患者,其中合并 PVT 患者 350 例,PVT 发生率为 6.0%。279 例肝硬化 PVT 患者中肝功能 Child B 级并发 PVT 最常见〔146(52.3%)〕。出血组和非出血组病因、血管受累情况、黄疸、门静脉主干内径、食管胃静脉曲张、白细胞计数(WBC)、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细胞容积(HCT)、总胆红素(TBiL)、纤维蛋白原(FIB)、腹腔手术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BC 升高〔OR=2.555,95%CI(1.318,6.542)〕、HCT 下降〔OR=0.511,95%CI(0.247,0.925)〕、FIB 下降〔OR=0.085,95%CI(0.005,0.661)〕、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OR=27.873,95%CI(1.452,1335.715)〕是肝硬化 PVT 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WBC 升高、HCT 下降、FIB 下降、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是肝硬化 PVT 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实行早期干预以改善预后。

  • 不同性别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的及临床特点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2-2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了解全面性发育迟缓(GDD)患儿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的性别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从2020年1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首次住院治疗的GDD患儿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等资料;将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患儿纳入研究,分析GDD患儿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的性别差异。结果 共纳入799例GDD患儿,其中男568例,女231例,男女比例为2.46:1。与女性患儿[12.7(6.8,27.0)]相比,男性患儿首次就诊月龄[19.0(8.8,33.0)]较晚,P<0.001;女性患儿以运动发育迟缓(51.1%)为主要就诊原因,男性患儿以语言发育迟缓(41.4%)为主要就诊原因,P<0.001。男性患儿秋季出生比例(30.6%)高于女性患儿(22.1%);P<0.05。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面,男性患儿宫内窘迫、脑电图异常、小头畸形、过期产、小于胎龄儿、超低体重儿、精细动作重度发育迟缓比例分为4.9%、11.1%、0.9%、0.7%、9.2%、0.5%和6.7%,均低于女性(分别为10.0%、17.7%、4.8%、3.0%、15.6%、3.0%和10.2%);男性患儿ASD、巨大儿比例分别为17.4%、11.8%,高于女性患儿(8.2%和5.2%);均P<0.05。结论 GDD患儿在部分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上存在性别差异,GDD患儿中女性比例低,但临床症状相对重。

  •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的Meta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1-0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尿路感染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尽早识别其相关因素,并针对性地去预防与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者对尿路感染影响因素研究日益增多但结论仍存有争议,且目前缺少相关系统综述,无循证医学支撑。目的 系统评价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限至 2022 年 6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 RevMan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 13篇文献,总病例数为 3219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高龄[OR=2.50,95%CI(1.83,3.41),P7d[OR=3.03,95%CI(1.42,6.48),P=0.004]是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女性、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卒中次数≥2 次、留置导尿管、间歇导尿次数≥2 次/周、膀胱冲洗频率≥3 次/周、膀胱功能训练介入时间≥2 周、康复介入时间>7d 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务人员可及早识别高危因素,并对可干预因素予以针对性控制,以预防或减少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由于某些因素纳入文献的质量与数量有所局限,文章所得结论仍需更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 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后复发的病例对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1-0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愈合后有较高的复发率,而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较多,尚缺乏系统的循证研究。目的 探讨DFU愈合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DFU的防治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 采用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首次住院诊断为DFU的患者作为源人群,按愈合后3年内是否复发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基线特征、主要暴露因素等相关数据,计数资料以 2检验进行数据比较,以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筛选DFU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DFU复发与危险因素数量和时间的关系。 结果 DFU愈合后3年内的总复发率45.3%(86/190),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 1.88,95% CI 1.06-3.76,P=0.04)、HbA1c>7.5%(OR= 5.04,95% CI 2.02-11.8,P=<0.001)、PAD (OR= 2.56,95% CI 1.46-4.84,P=0.008)、骨髓炎(OR= 2.22,95% CI 1.25-4.18,P=0.01)、胼胝(OR= 3.01,95% CI 1.65-5.20,P=0.002)、ABI<0.9(OR= 2.98,95% CI 1.42-5.66,P=0.022)、足底部溃疡(OR= 5.88,95% CI 2.24-8.99,P<0.001)、Wagner分级3级(OR= 4.66,95% CI 2.01-9.42,P<0.001)是DFU复发的危险因素。病例组患者合并危险因素的个数集中在5至9个,而对照组中大部分患者合并2至5个危险因素。病例组第1年复发35人、第2年28人、第3年23人,累及复发率第1年18.4%(35/190)、第2年33.2%(63/190)、第3年45.3%(86/190)。结论 DFU的复发率较高,可能与年龄>60岁、HbA1c>7.5%、PAD 、骨髓炎、胼胝、ABI<0.9、足底部溃疡、Wagner分级3级等危险因素有关,且合并危险因素的数量与复发率呈正相关。

  • ≥55 岁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22-11-1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高血压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有关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共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现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报道不足。目的 了解城市社区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现况,分析其共病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吴忠市中的五个城市社区,以55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为调查对象,完成简易智能量表及常规体格检查。根据是否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分为高血压合并MCI组和高血压且认知功能正常组,并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高血压合并MCI者97例(19.1%),高血压认知功能正常者412例(80.9%)。两组的年龄分层、性别、吸烟、抑郁症状、高血压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合并MCI组的尿酸、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高血压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抑郁评分、高血压分级是高血压合并MCI的危险因素,男性、血清白蛋白是高血压合并MCI的保护因素;上述因素对高血压合并MCI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17[95%CI(0.65-0.78)],P

  • 高血压人群罹患心房颤动对于新发心肌梗死发病风险影响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全球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截止到2019年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达12.8亿,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约5970万例。高血压病大大增加了房颤的发生风险,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发生率将高于60%。同时房颤增加了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病及痴呆的发病风险。对于庞大的高血压人群,如果罹患房颤是否增加新发心梗发病风险目前研究尚少,且其风险是否与年龄存在交互作用,目前尚不明确。目的 研究分析高血压人群中罹患房颤是否增加新发心肌梗死发病风险。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从2006年6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分批次进行的开滦集团职工健康查体人群中选取中高血压病患者47101人,排除既往罹患心脑血管病史者2443人、恶性肿瘤192人、心电资料缺失者860人、随访期间发生房颤者773人,最终42833人纳入研究。每年随访一次,终点事件是新发心梗。最后随访日期是2019年12月31日,中位数随访13.01年。统计分析高血压人群罹患房颤对新发心梗发病风险是否有影响。结果 (1) 最终42833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按是否罹患房颤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其中房颤组270人,年龄67.24±10.60岁,男性241(89.26%);非房颤组42563人,年龄55.57±11.59岁,男性36132(84.89%)。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在年龄、总胆固醇(TC)、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在性别(男性)、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体质量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吸烟、饮酒、糖尿病病史比较,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 房颤组和非房颤组新发心梗的例数及占比分别为15例(5.56%)和1119例(2.63%),两组随访人年数分别为:2737.20人年和547156.40人年,累计发病率分别为:7.06%和2.6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5.48,P<0.01),发病密度为54.80‱和20.50‱;年龄≤60岁人群,房颤组和非房颤组新发心梗的例数及占比分别为6例(8.21%)和612例(2.07%),随访人年数分别为:890.82人年和393762.61人年,累计发病率分别为:9.30%和2.3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5.43,P<0.01),发病密度为67.35‱和15.54‱;年龄>60岁人群,房颤组和非房颤组新发心梗的例数及占比分别为9例(4.57%)和507例(3.86%),随访人年数分别为:1846.38人年和155393.79人年,累计发病率分别为:7.08%和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0,P=0.28),发病密度为48.74‱和33.05‱;(3) 经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得出:进一步校正年龄、性别(男性)、BMI、TC、TG、糖尿病病史、饮酒史、吸烟史等因素后,得出高血压人群罹患房颤是新发心梗危险因素,其HR值为2.89(95%CI:1.74~4.82),相关风险仍然存在(P<0.01)。考虑到年龄与房颤的交互作用,分年龄段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得出:对于年龄≤60岁人群,进一步校正性别(男性)、BMI、TC、TG、糖尿病病史、饮酒史、吸烟史等因素后,得出高血压人群罹患房颤是新发心梗危险因素,其HR值为4.72(95%CI:2.11~10.56),相关风险明显存在(P<0.01);对于年龄>60岁人群,进一步校正性别(男性)、BMI、TC、TG、糖尿病病史、饮酒史、吸烟史等因素后,得出高血压人群罹患心房颤动是新发心梗危险因素,其HR值为1.65(95%CI:0.85~3.20),相关风险仍然存在,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14);结论 中国北方高血压人群罹患房颤是新发心梗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年龄≤60岁高血压人群,房颤是新发心梗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流行现状及研究进展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4-0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共同构成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若不进行有效干预,可逐渐恶化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并可能在将来成为终末期肝病的主要原因。世界范围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发病率正在不断增加,危害日趋显著。本文在进行大量资料搜集与文献阅读后,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性别、地区等方面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激素、环境等危险因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讨论,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预防控制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