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南海及其附属岛礁海洋科学考察历史资料系统整编技术及应用(2)

    分类: 测绘科学技术 >> 海洋测绘 提交时间: 2023-08-17

    摘要: 在南海及其附属岛礁海洋科学考察历史资料系统整编项目实施过程中,数据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数据管理者的角度,以数据为研究对象,以数据治理为研究核心,探讨数据的科学管理工作,构建一个简单的数据治理模型,包含安全体系、组织体系、标准体系、资源体系、共享体系、对接体系共6大体系,为项目数据以及南海海洋数据的数据治理工作提供指南。文章重点围绕数据安全体系、数据标准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做简要论述。

  • 南海及其附属岛礁海洋科学考察历史资料系统整编技术及应用(1)

    分类: 测绘科学技术 >> 海洋测绘 提交时间: 2023-08-17

    摘要: 南海是我国的核心利益,宽广深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复杂,地理位置重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组织了十数次大规模的南海及其附属岛礁海洋科学综合考察,取得了大批重要原始数据。但是,早期资料无电子化手段,考察资料记录标准不一,归档标准不一,且有些原始资料散落在科研人员手中,随着人员更替、离世等原因,历史资料与数据已经散失或濒于遗失,抢救与整编需求迫切。 南海及其附属岛礁海洋科学考察历史资料系统整编项目计划对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400余个大小规模的南海科学考察项目的历史资料与数据进行收集、梳理和整编,首先实现科考航次数据电子化,其次构建综合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最终集成水文气象、生物生态、化学、渔业、地质、岛礁等专业数据库5-6个、图库4-6个、可视化产品1-2集、研究报告3-5本、系列专著6-8本。历史数据抢救与系统规范化整编对于掌握南海及南海诸岛的资源环境状况,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提高数据应用价值,实现国家科技投入的最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系列文章分3个部分,文章1明确项目数据资料汇交与规范化整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针对技术难点提出相应实践策略;文章2针对整编数据的科学管理,简要论述南海海洋数据治理技术研究与实践;文章3针对整编数据的共享服务,简要论述数字南海的建设实践与创新应用。以期通过本系列文章较为完整地论述南海科考历史资料整编综合数据库暨数字南海的研究过程与实践经验,为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的相关资料整编项目提供技术及应用参考。

  • 生产过程中人的极限工作时间研究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4-17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操作工人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由于精神和身体的疲劳会产生失误,人的可靠性降低,导致生产残次品,甚至危及人身安全。为了了解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操作者最长可持续的工作时间(极限工作时间),提出了一种结合统计过程控制图(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chart,SPCC)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的方法来进行确定。用连续时间中单位时间间隔内的次品率衡量人的可靠度,并形成次品率时序序列(defective rate time series,DRTS)。一方面使用该数列基于ARIMA构建SPCC,并确定样本的上控制线(up control line,UCL)、下控制线(low control line,LCL)和极限时间范围;另一方面使用ARIMA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配合实时跟踪算法(realtime tracing algorithm,RTA)对需要确定极限工作时间(limit working time,LWT)的某一操作者的DRTS进行预测。最后将预测曲线置于SPCC中来确定该操作者LWT的范围。通过对10个操作者8小时,每隔10分钟采样得到的DRTS分析,表明该类工作参数的范围为UCL=[3.89,4.66]、LCL=[-4.98,-3.90]、LWT=[393,450] min。确定了一个新操作者的LWT为[435,452] min,即435 min时该操作者就应该停止工作进行休息。

  • 国内外古籍开放获取实践进展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知识管理论坛》

    摘要: [ 目的 / 意义 ] 开放获取运动给古籍开发利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古籍数字资源的开放获取将成 为古籍整理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方法 / 过程 ] 在对开放获取大背景概述性介绍的基础上,通过案例 调研对国内外古籍开放获取的研究与工作进展作了全面梳理,分别总结国内外古籍开放获取的特色,并 介绍国际合作古籍开放资源建设现状。即从内容建设、规范标准、开放程度和模式 3 个角度进行对比评 述。[ 结果 / 结论 ] 国内图书馆界正在快速适应全球开放合作的发展模式,但是开放获取程度仍然较低, 随着数字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开放获取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古籍数字资源开放获取相关研究将取得长 足的进步。

  • 一例拔罐法治疗子宫脱垂所致尿失禁的护理病例报告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9-06

    摘要: 观察拔罐法对子宫脱垂所致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对一例子宫脱垂而引起尿失禁的患者实施拔罐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进行评价,拔罐对于治疗子宫脱垂引起漏尿的恢复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无创无痛,减轻了患者的身体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系统功能结构最简式分析方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5-20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为使空间故障树理论具有分析离散可靠性数据的能力,基于因素空间理论提出了一种分析系统功能结构最简式的方法,主要用于了解系统功能与元件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涵。给出了系统功能结构最简式方法的步骤和相关定义;使用一个系统的32条故障状态组成背景空间,分析其中蕴涵的系统功能与元件功能关系。同时随机选择23条故障状态组成了一个背景空间子集,得到蕴涵的功能关系。对比两种功能关系的最简结构式差异,根据布尔代数,得到元件之间的隐含功能关系为:元件Z3的功能与Z1或Z2或Z1+Z2的功能相同。从而得到关于系统可靠性的元件等效和替换关系。同时背景空间的两个子集最简结构式的和不等于原背景空间最简结构式,给出了两者相等的条件。

  • 空间故障网络及其与空间故障树的转换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4-24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空间故障树是一种研究系统可靠性与影响因素关系的理论体系,用树型结构描述元件与系统之间的可靠性关系。但实际故障发生过程是复杂的,难以表示成树型结构,而更为广泛的是网状结构。因此,尝试将空间故障树中的树型结构转换为网络结构,进而形成空间故障网络。给出空间故障网络的定义、性质及其与空间故障树的转换方法。目的是将空间故障网络转换为空间故障树,以利用空间故障树已有研究结果。给出一般结构和多向环结构的空间故障网络,及其转换为空间故障树的方法。为使用空间故障树理论研究一般网络结构故障发生过程提供方法。

  • 人工智能算法偏见与健康不公平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1-3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为疾病诊疗提供越来越重要的价值。然而,人工智能中存在的算法偏见现象,可导致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公平。算法偏见是人为偏见的技术化体现,其形成与人工智能开发过程密切相关,主要源于数据收集、训练优化和输出应用三个方面。医护工作者作为患者健康的直接参与者,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算法偏见,避免其引发健康公平问题。医护工作者需保障健康数据真实无偏见、优化人工智能的公平性和加强其输出应用的透明度,同时需思考如何基于算法偏见以处理临床实践中的不公平现象,全面保障患者健康公平。该文就健康领域中算法偏见的形成原因和应对策略展开综述,以期提高医护工作者识别和处理算法偏见的意识与能力,为保障信息化时代中的患者健康公平提供参考。

  • 血尿酸水平与首次急性脑梗死两年预后的关系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8-1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结局有关,但UA对AIS患者是否具有正面影响仍然存在争议。目的 探讨早期不同UA水平是否与首次发生AIS的患者两年内复发及全因死亡情况有关,进一步为制定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深圳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发生AIS的患者。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信息、生化指标及两年内复发和全因死亡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卒中时UA水平是否与AIS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结果 不同尿酸水平的患者出院时住院天数、住院花费、出院NIHSS评分、BADL(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BADL)评分及两年内的复发和全因死亡风险总体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对于Q1组,Q4组的住院花费显著降低(P 0.05)。结论 相对于较低水平的UA,较高水平的UA与男性AIS患者两年内复发及全因死亡率较低有关。但我们的研究并不意味着高尿酸能降低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及全因死亡率。

  • 基于span分类模型的医学概念抽取方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0-10-27

    摘要: 最近,如何构造电子病历(EMR)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从EMR中提取临床概念是EMR结构化的关键部分。临床概念提取的性能将直接影响与EMR结构化相关的下游任务的性能。但是,主流方法中,序列标记模型有一些缺点。基于序列标记的临床概念提取方法不符合人类的语言认知模型。同时,这种方法产生的提取结果很难与下游任务耦合,这将导致错误传播并影响下游任务的性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span分类的方法,通过考虑字符序列的整体语义而不是每个字符的语义来提高临床概念提取任务的性能。我们将此模型称为span分类模型。实验表明,span分类模型在2012年i2b2 NLP挑战赛的语料库中获得了最佳的微观平均F1得分(81.22%),并获得了与2010年i2b2 NLP挑战赛的SOTA相当的F1得分(89.25%)。此外,我们的方法的性能始终优于序列标记模型,例如BiLSTM-CRF模型和softmax分类器。

  • 干旱半干旱区城市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区域差异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6-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研究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城市生态效率,对其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客观地测度了各城市2005-2016年生态效率,同时运用ESDA方法全面分析了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干旱半干旱区城市生态效率普遍较低,并呈现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关系;热点区域主要以鸟鲁木齐、克拉玛依等为中心,冷点区域主要以平凉、固原等为中心,热点区域数量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N形变动趋势,冷点区域数量则呈现先减后增再减的倒N形变动趋势。

  • 动能转换视角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提质增效案例与对策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以动能转换基本内涵为依循,初步厘清新常态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与提质增效内在逻辑,分析总结在非常态(新常态叠加新冠疫情)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新供给的实践案例,形成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可复制、可适用多种应用场景的新服务模式,对图书馆新常态以及未来服务创新提质增效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动能转换中图书馆用户新需求与服务新供给的内容、特征和关系模型;并以新供给与新需求充分结合典型案例为基础,对信息服务创新质量效益提升路径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最后给出图书馆新常态下信息服务创新高质量发展基本框架的对策建议。[结果/结论] 通过对非常态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具体实践案例系统梳理与总结,发现以用户新需求为前提,以满足用户新需求并提供契合的服务新供给为解决路径,实现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提质增效是动能转换过程中新常态下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图书馆非常态下信息服务创新实践也将成为图书馆新常态下信息服务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 社区老年人自评健康与衰弱的关联:淡漠的调节作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6-1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自评健康状况能够作为衰弱的简易评估指标,自评健康状况差的个体衰弱风险更高。然而在淡漠老年人群中,自评健康状况与衰弱间的关联强度可能不同,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法在衰弱评估中的应用效果可能存在差异。目的探讨淡漠在社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与衰弱关联中的调节作用,旨在为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法在淡漠老年人衰弱评估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南京市和连云港市社区老年人共384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179名来自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东山社区,205名来自连云港市东海县青湖社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评估量表(FFP)、老年人抑郁量表(GDS-3)、自评健康条目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社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对衰弱的影响,采用Hayes编制的SPSS宏程序Process的模型1分析淡漠在社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衰弱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并进行简单斜率分析、绘制简单斜率图。结果384名社区老年人中位FFP、自评健康条目得分分别为1.00(2.00)、4.00(1.00)分,淡漠检出率为55.5%(213/384)。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对衰弱有影响(b=0.310,P<0.001)。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淡漠在社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衰弱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b=0.355,t=3.074,P=0.002)。简单斜率分析结果显示,非淡漠组的简单斜率为0.100(t=1.209,P=0.228),淡漠组的简单斜率为0.455(t=5.206,P<0.001)。结论社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与衰弱之间存在关联,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社区医务人员评估老年人的衰弱情况。淡漠在社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衰弱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相较于非淡漠老年人,淡漠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与衰弱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在淡漠老年人中加强其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利于其衰弱的识别。

  • 社区老年人自评健康与衰弱相关性:淡漠的调节作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1-0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自评健康与衰弱呈负性相关,自评健康状况越好,衰弱程度越低。在淡漠人群中,两者关系可能不同。目的 探讨淡漠在社区老年人自评健康和衰弱相关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评估量表(Fried Frailty Phenotype, FFP)、淡漠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3)、自评健康(Self-Rated Health, SRH)条目对384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淡漠可调节自评健康和衰弱之间的关联强度(标准化B= -0.355,t= -3.07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