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张其文
  • 社会网络视角下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网络与欺凌相关行为的共同变化关系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欺凌是一种群体动态过程, 同伴生态是欺凌发生发展的重要情境。虽然已有研究重视影响欺凌的同伴因素, 但从群体动态关系视角细致探讨欺凌相关行为(欺凌、受欺凌和保护行为)发展变化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从社会网络与欺凌相关行为相互影响的关键问题入手, 重点考察欺凌相关行为在同伴关系网络中的发展进程, 揭示了同伴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内部关系作为欺凌相关行为是否发生、如何发展的重要生态标志, 阐明了存在相同行为特征的个体分群汇聚的选择效应和群体内行为传染的影响效应。未来研究应结合多维社会网络、多类型网络结构和关系特征、不同欺凌角色以及我国本土化特点等进一步加强欺凌治理的群体生态研究, 从而更好地为群体生态层面上的欺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青少年友谊网络与受欺凌的共同变化关系:一项纵向社会网络分析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欺凌是一种涉及多类行为和多主体互动的群体过程, 但是已有研究很少在同伴的群体互动和关系变化过程中研究欺凌相关行为的发展。尤其是受欺凌作为一种被动承受而非主动选择的行为结果, 对其在同伴情境中的变化过程研究更为有限。本研究从青少年的友谊网络与其受欺凌的共变关系入手, 采用纵向社会网络分析法, 对来自26个班1406名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3个时间点(七年级末、八年级上学期末、八年级下学期末)的追踪研究, 结果发现:(1)受欺凌影响群体内友谊关系的建立:受欺凌水平高的青少年更难以与同伴建立朋友关系(同伴回避效应), 且更倾向于选择同样受欺凌水平高的个体作为朋友(同伴选择效应); (2)友谊关系影响受欺凌水平的变化:在群体中拥有更多朋友关系的青少年, 其受欺凌水平会逐渐降低(同伴保护效应); 但另一方面, 拥有高受欺凌水平朋友的青少年, 自己的受欺凌水平会随着时间呈增高趋势(同伴影响效应); (3)随着时间的发展, 女生的受欺凌水平比男生更容易降低(性别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友谊网络和受欺凌的共变关系, 为校园欺凌群体干预提供启示。

  • 社会网络视角下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网络与欺凌相关行为的共同变化关系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0-04

    摘要: 欺凌是一种群体动态过程,同伴生态是欺凌发生发展的重要情境。虽然已有研究重视影响欺凌的同伴因素,但从群体动态关系视角细致探讨欺凌相关行为发展变化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从社会网络与欺凌相关行为相互影响的关键问题入手,重点考察欺凌相关行为在同伴关系网络中的发展进程。阐明了同伴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内部关系对欺凌相关行为发展的影响,以及欺凌相关行为与同伴关系网络共同变化中的选择效应和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评述社会网络视角和方法在推进欺凌研究方面的创新优势,并且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对如何加强我国欺凌治理的群体生态研究提出分析和展望。

  • 综合维度学习的多群协作粒子群优化算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22-04-07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维度学习策略(Dimensional learning strategy,DLS)中存在的“过度开发”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维度学习的多群协作粒子群优化算法(CDL-MCPSO),为提高种群搜索效率,算法采用基于主从范式的集群结构,将种群划分为一个主群和四个从群,主群执行综合学习策略在搜索空间进行大范围探索,从群执行综合维度学习策略(Comprehensive Dimensional Learning,CDL)在局部最优解附近进行高精度地开发,主从群通过执行具有不同职能的算法能够有效实现其在勘探和开发之间的平衡,同时为保持种群多样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解交换机制(SEM),用来在主从群独立运行各自算法若干代之后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协作,以指导粒子后期进行更准确的搜索,最后,针对初始化过程随机性过高,运用拉丁超立方体采样方法对算法重建输入分布,为验证CDL-MCPSO的有效性,将其与5种粒子群算法变体在10个测试函数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总是可以找到优于或相当于对比算法的解,在求解复杂函数时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