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胡丹
  • 订单定向和普通临床毕业生收入纵向比较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4-2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培养了大量基层卫生人才。到2021年夏季,首届订单定向毕业生已完成服务期面临留任和离开的选择,收入情况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现有关于订单定向毕业生收入情况研究仍较少。目的 应用订单定向医学生队列研究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订单定向毕业生和普通临床毕业生的收入在职业生涯早期的变化趋势,分析影响收入变化的因素。方法 选取青海大学、广西医科大学、九江学院和赣南医学院4所医学院校,从2015到2019年每年建立订单定向毕业生队列,并匹配选取同届的普通临床毕业生作为对照,进行基线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家庭信息等。于2016、2017、2018和2020年共进行4次随访调查,内容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情况、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情况、工作情况等信息。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订单定向毕业生和普通临床毕业生收入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SM)对结果进行稳定性检验。结果 毕业后前两年,订单定向毕业生的收入高于普通临床毕业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毕业两年后,订单定向毕业生的收入低于普通临床毕业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完成规培情况、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情况、职务、毕业年限是订单定向毕业生收入的影响因素(P<0.05);完成规培会使订单定向毕业生收入降低47%,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和职务晋升分别使其收入增加16%、10%,在毕业后第3、4、5年订单定向毕业生的收入较毕业第1年时的增幅分别为7%、16%和34%。换工作、毕业年限是普通临床毕业生收入的影响因素(P<0.05);换工作使普通临床毕业生收入增加15%,在毕业后第3、4、5年普通临床毕业生的收入较第1年收入的增幅分别为27%、83%和101%。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完成规培情况、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情况、换工作、编制、毕业年限对订单定向毕业生和普通临床毕业生收入的影响不同(P<0.05)。利用PSM后的数据进行双向固定相应模型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原始样本的结果相似,一致性较好。结论 订单定向毕业生的收入起点较高,但增速明显低于普通临床毕业生,两者收入差距逐年拉大,主要原因为订单定向毕业生规培结束后失去规培补助及工作机构的不同带来的收入差异。同时订单定向毕业生出现毕业时长增加收入反而降低的现象,将严重影响其基层服务的绩效和意愿。

  • 雷公藤提取物中主要物质基础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07-20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进一步阐明雷公藤中的主要物质基础,评价其抗肿瘤活性,该文采用了柱层 析、HPLC 等多种分离材料和技术从雷公藤 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12 个化合物,并根 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了各化合物的结构为􀟙,􀟚-amyrenone (1)、3β-acetoxyolean-12- en-28-oic acid (2) 、 antriptolactone (3) 、 ω-hydroxypropioquaiacone (4) 、 3-(4-hydroxy-3- methoxyphenyl)-propenal (5)、3-methoxy-4-hydroxy phenylethanol (6)、vanillin (7)、3, 4, 5-三 甲氧基苯酚 (8) 、对羟基苯甲酸 (9)、对羟基苯甲醛 (10)、vanillyl alcohol (11)、2, 6- dimethxy-1, 4-benzoquinone (12)。其中化合物 1,2,5 和 12 为首次在该属植物中分离得 到。采用 MTT 法对 12 个化合物进行了抗 SH-SY5Y 细胞株,K562 细胞株和 Hel 细胞株等 3 种肿瘤细胞系细胞增殖活性的筛选,并对活性较好的化合物 12 进行 Hoechst 荧光染色和 促凋亡作用的检测。结果发现化合物 2,3,5 和 12 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12 的抗肿瘤活性最为显著(SH-SY5Y 细胞、Hel 细胞、K562 细胞的 IC50 分别为 35.6、 14.3、28.8 μmol·L-1)。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雷公藤的化学成分,且发现了一个具有明显抗 肿瘤活性的单体物质,为雷公藤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 2型猪链球菌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测定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1-26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克隆表达2型猪链球菌中磷酸甘油酸激酶(PGK)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测定。方法:采用PCR方法从05ZYH33基因组中扩增出pgk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gk,经双酶切及测序验证正确的质粒转化入E.coil BL21(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重组PGK蛋白经SDS-PAGE和质谱鉴定并测定其酶学活性。结果:PGK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纯化后得到约43 kDa的重组PGK蛋白,其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25 ℃,最适pH为7.5,2型猪链球菌PGK的酶活性为75 U/mL,PGK相对于3-PGA的Km值为1.744 mmol/L,Vmax为0.143 mmol/L/min,相对于ATP的Km值为2.266 mmol/L,Vmax为0.318 mmol/L /min。结论: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地表达了2型猪链球菌中的PGK,并获得了活性较好的重组PGK,酶学检测发现纯化的PGK具有良好的体外活性,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在2型猪链球菌致病及代谢机制奠定了基础。

  • 2型猪链球菌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测定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1-26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克隆表达2型猪链球菌中磷酸甘油酸激酶(PGK)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测定。方法:采用PCR方法从05ZYH33基因组中扩增出pgk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gk,经双酶切及测序验证正确的质粒转化入E.coil BL21(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重组PGK蛋白经SDS-PAGE和质谱鉴定并测定其酶学活性。结果:PGK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纯化后得到约43 kDa的重组PGK蛋白,其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25 ℃,最适pH为7.5,2型猪链球菌PGK的酶活性为75 U/mL,PGK相对于3-PGA的Km值为1.744 mmol/L,Vmax为0.143 mmol/L/min,相对于ATP的Km值为2.266 mmol/L,Vmax为0.318 mmol/L /min。结论:利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地表达了2型猪链球菌中的PGK,并获得了活性较好的重组PGK,酶学检测发现纯化的PGK具有良好的体外活性,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在2型猪链球菌致病及代谢机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