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开食料必需氨基酸部分扣除对断奶湖羊羔羊屠宰性能和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部分扣除对断奶湖羊羔羊屠宰性能和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50日龄断奶湖羊公羊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PC)组饲喂氨基酸平衡的开食料,4个试验组开食料在PC组的基础上分别扣除30% Lys、Met、Thr和Trp,分别作为PD-Lys、PD-Met、PD-Thr和PD-Trp组,其余氨基酸含量保持一致。预试期为11 d,正试期为60 d。在120日龄每组随机选取6只羔羊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PD-Lys和PD-Met组与PC组相比空体重、皮毛重、胴体重、蹄重显著降低(P<0.05);2)PD-Met组胴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PC和PD-Trp组(P<0.05),PC、PD-Lys和PD-Met组皮毛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PD-Thr和PD-Trp组(P<0.05),PC组胴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PD-Met组头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PC和PD-Lys组(P<0.05);3)PD-Met组头蹄、皮毛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及胴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PC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得到,61~120日龄断奶湖羊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4种必需氨基酸理想模式如下:胴体为100:35:44:13,皮毛为100:21:129:11,头蹄为100:34:70:7

  • 半胱胺对宁乡猪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半胱胺对宁乡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体重约43 kg的宁乡阉公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0 mg/kg半胱胺,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屠宰率提高了3.04%(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背最长肌滴水损失降低了21.83%(0.05≤P<0.10)。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中硬脂酸含量下降了6.71%(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中反油酸含量降低了62.57%(P<0.01),二十碳烯酸含量降低了28.02%(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了7.14%(P<0.05),其中亚油酸含量升高了7.89%(P<0.05),二十碳三烯酸含量升高了34.10%(0.05≤P<0.10),α-亚麻酸下降了15.87%(P<0.01)。由此可知,在饲粮中添加半胱胺提高了宁乡猪屠宰率,通过降低硬脂酸和提高亚油酸的含量改善了肉品质。

  • 半胱胺对宁乡猪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半胱胺对宁乡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体重约43 kg的宁乡阉公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0 mg/kg半胱胺,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屠宰率提高了3.04%(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背最长肌滴水损失降低了21.83%(0.05≤P<0.10)。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中硬脂酸含量下降了6.71%(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中反油酸含量降低了62.57%(P<0.01),二十碳烯酸含量降低了28.02%(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了7.14%(P<0.05),其中亚油酸含量升高了7.89%(P<0.05),二十碳三烯酸含量升高了34.10%(0.05≤P<0.10),α-亚麻酸下降了15.87%(P<0.01)。由此可知,在饲粮中添加半胱胺提高了宁乡猪屠宰率,通过降低硬脂酸和提高亚油酸的含量改善了肉品质。

  • 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生长性能、性状和肉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选择12对初始体重为(61.16±4.13) kg的高坡猪和“杜×长×太”三元杂交猪(DLT),随机分成4个处理,饲喂不同营养水平[NRC(2012)、中国猪饲养标准(2004)]的全价饲粮,试验猪平均体重达90 kg时屠宰。结果表明:DLT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高坡猪(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平均背膘厚、肉色的亮度(L*)24 h和黄度(b*)24 h显著低于高坡猪(P<0.05);饲喂高营养水平的饲粮可以显著降低猪的料重比(P<0.05);饲粮营养水平升高显著提高了高坡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胴体长和肉色的红度(a*)24 h(P<0.05),显著降低了肉色的L*24 h、滴水损失以及背最长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营养水平升高显著降低了DLT肉色的a*45 min和a*24 h(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有显著影响;DLT胴体性状优于高坡猪,肉质反之。饲粮营养水平升高显著提高了DLT胴体性状和高坡猪的肉质,对生长性能有一定的改善。

  • 光照强度对北京鸭生产性能、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北京鸭生产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600只1日龄健康的北京鸭,随机分配到5个组中,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鸭(公母各占1/2)。试验光照强度各组分别设置为1、5、10、15和40 lx,白炽灯24 h全人工光照。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1)1~6周,各组间平均耗料量和平均体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5 lx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10、15、40 lx组(P0.05),而肥育期(6周)时1 lx组的平均耗料量和平均体增重显著高于5、10、15 lx组(P0.05),但5 lx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40 lx组(P0.05),40 lx组的最初pH(pHi)显著高于5、10、15 lx组(P<0.05),但亮度(L*)值显著低于5、10、15 lx 组(P<0.05)。15、40 lx组的红度(a*)值显著低于1 lx组(P<0.05)。综上,5 lx光照强度不仅节能有效,还能提高北京鸭的饲料转化率和胸肌率。此外,低光照度还有助于提高肉色的L*和a*值。

  • 大豆素对湘中黑牛育肥牛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大豆素对湘中黑牛育肥牛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14头健康、体重[(450±20) kg]相近、2岁左右阉割湘中黑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7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00 mg/kg大豆素。试验期为12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大豆素对宰前活重、热胴体重、屠宰率无显著影响(P>0.05),胴体的脂肪含量、背膘厚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添加大豆素显著提高了背最长肌的粗脂肪含量及大理石花纹评分(P<0.05),分别提高了8.34%、1.93分,并显著降低了排酸24 h肌肉的pH和水分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肌肉的红度值(P<0.05);3)添加大豆素显著降低了血清中葡萄糖、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非酯化脂肪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P<0.05);4)添加大豆素分别显著提高和降低了背最长肌的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P<0.05)。结果提示,饲粮添加大豆素能够影响育肥牛的脂类代谢,促进肌肉脂肪沉积,改善牛肉的大理石花纹和品质。

  • 饲粮中添加番茄渣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性状、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的目的是探讨饲粮中添加番茄渣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80头平均体重为(95.20±3.95)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母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TOP100组、TOP200组、TOP300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100 g/(头·d)番茄渣、基础饲粮+200 g/(头·d)番茄渣、基础饲粮+300 g/(头·d)番茄渣。预试期3 d,正试期37 d。结果显示:1)TOP100组平均增重和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2)与对照组相比,TOP200组的胴体重显著增加(P<0.05);TOP100组的胴体长显著降低(P<0.05);TOP100组、TOP200组、TOP300组的眼肌面积分别增加了49.11%、46.82%、71.93%(P<0.05)。3)与对照组相比,TOP200组的肌肉红度值极显著升高(P<0.01),TOP100组的肌肉蒸煮损失减少了15.17%(P<0.05),TOP100组、TOP200组的肌肉离心失水率极显著降低(P<0.01)。4)与对照组相比,TOP300组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TOP200组的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TOP300组的肌肉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TOP100组、TOP200组、TOP300组的肌肉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00 g/(头·d)番茄渣能显著提高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且降低料重比,改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并提高肝脏和肌肉抗氧化能力;此外,番茄渣在育肥猪饲粮中的添加量每天每头不宜超过300 g。

  • 德氏乳杆菌对育肥猪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抗生素饲粮中添加德氏乳杆菌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背最长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平均体重为(65.34±3.64) kg的“杜×(长×大)”育肥猪12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无抗生素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无抗生素基础饲粮中添加0.1%德氏乳杆菌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2组育肥猪的胴体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的脾重率和胰重率显著升高(P0.05),宰后24 h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肉的黄度显著升高(P<0.05),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背最长肌中甘氨酸、丙氨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葵酸和棕榈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棕榈油酸、亚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无抗生素饲粮中添加0.1%德氏乳杆菌对育肥猪的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肉中营养成分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 德氏乳杆菌对宁乡猪生产性能、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德氏乳杆菌对宁乡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48头(33.28±1.15) kg的宁乡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重复栏,每重复栏6头,对照组饲喂无抗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德式乳杆菌制剂的试验饲粮。试验猪分2个阶段饲喂,分别为30~70 kg和71~100 kg。试验期120 d。结果显示:生产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2个阶段中试验组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略有升高,料重比略有降低,但变化均不显著(P>0.05);胴体性状方面,略有改善,但2组各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肉品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宰后45 min的黄度值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知,饲粮中添加0.2%德式乳杆菌制剂能够改善宁乡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

  • 亚麻油对宁乡猪生长性能、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亚麻油(LO)对宁乡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体重约43 kg的宁乡阉母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LO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LO后,宁乡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有降低趋势(0.05≤P≤0.10);皮厚提高13.4%(0.05≤P≤0.10);肌肉剪切力降低21.89%(0.05≤P≤0.10),肌肉△pH提高21.37%(P<0.05);肝脏苏氨酸(Thr)、丝氨酸(Ser)、甘氨酸(Gly)和精氨酸(Arg)含量显著提高(P<0.05),谷氨酸(Glu)、丙氨酸(Ala)和赖氨酸(Lys)含量有提高趋势(0.05≤P≤0.10)。上述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 LO可以改善宁乡猪的饲料转化率,提高肌肉嫩度和肝脏中部分必需氨基酸(Thr、Ser)的含量,但会对宁乡猪的皮厚和肌肉pH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 β-葡聚糖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通过研究β-葡聚糖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旨在探明β-葡聚糖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及适宜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96头20 kg左右的健康“杜×长×大”猪,按体重和性别比例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100和200 mg/kg β-葡聚糖。试验期为103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 mg/kg β-葡聚糖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改善饲粮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消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 mg/kg β-葡聚糖显著提高猪只胴体长和肌肉pH(P<0.05),显著降低肌肉滴水损失(P<0.05),显著改善肉色(P<0.05),同时显著提高肌肉中肌苷酸含量(P<0.05),改变猪肉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比例,从而改善肉的风味。综上,饲粮中添加100 mg/kg β-葡聚糖可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养分消化率,提高胴体长,改善猪肉品质。

  • 低聚木糖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为了研究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XOS)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30 kg左右的三元杂交猪80头,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占1/2,单栏饲养。试验设对照组、抗生素组,30~65 kg阶段100、250和500 g/t XOS组,以及30~100 kg阶段100、250和500 g/t XOS组。分别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记录每头猪的空腹体重及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于试猪平均体重达100 kg时屠宰采样,测定胴体性状、肉品质和肌肉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剂量的XOS对生长肥育猪的ADFI、ADG、F/G、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30~65 kg阶段添加250 g/t XOS可显著增加脾脏指数以及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P<0.05);30~100 kg阶段添加500 g/t XOS可显著增加脾脏指数及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不同剂量的XOS虽对生长肥育猪的ADFI、ADG、F/G、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等指标影响不显著,但可通过增加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而改善猪肉营养价值;以30~100 kg阶段添加500 g/t XOS效果较佳。

  • 低蛋白质饲粮添加甘氨酸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低粗蛋白质(CP)饲粮中添加甘氨酸(Gly)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8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3组分别为:正对照(PC)组,前期和后期饲粮CP水平分别为22.0%和20.0%;负对照组,前期和后期饲粮CP水平分别为18.0%和15.5%;Gly组,在负对照组基础上添加Gly,使饲粮Gly和丝氨酸水平为2.32%。试验期42 d,分为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2个阶段。结果表明:1)饲粮CP水平降低4.0~4.5个百分点,试验1~21 d的料重比(F/G)显著升高(P0.05)。3)各组间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低CP饲粮中添加Gly可以改善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结果提示了Gly在低CP饲粮中的可应用性。

  • 饲粮中添加绿狐尾藻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绿狐尾藻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40头初始体重为(55.20±2.18)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和Ⅳ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和15%绿狐尾藻,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Ⅱ和Ⅲ组肥育猪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Ⅳ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Ⅲ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和Ⅳ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Ⅲ和Ⅳ组的平均背膘厚和Ⅳ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降低(P0.05),Ⅱ和Ⅲ组的pH45 min、pH24 h有增加趋势(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0%绿狐尾藻对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可改善血清生化指标,降低平均背膘厚,减缓肌肉pH下降速度,降低滴水损失,改善猪肉品质。

  • 饲粮苏氨酸水平对北京雏鸭生长性能、品质、免疫机能和血清激素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北京雏鸭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免疫机能和血清激素的影响。选取320只1日龄健康的北京鸭公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各组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实测值分别为0.65%(对照)、0.69%、0.81%、0.88%和0.98%,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有极显著影响(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法氏囊重和胸腺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照组雏鸭法氏囊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雏鸭胸腺重显著低于0.81%、0.88%水平组(P<0.05)。4)饲粮苏氨酸水平对雏鸭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0.81%水平组的血清T3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98%水平组(P<0.05)。5)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与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胸肌率呈二次曲线关系,并当三者达到最高值时北京雏鸭的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860%、0.852%和0.837%。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苏氨酸可提高雏鸭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免疫机能。

  • 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胴体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平均体重(60.28±0.73) kg的“长×大”或“大×长”二元育肥猪1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5%、10%、20%和30%苜蓿草粉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72 d。结果表明:1)60~100 kg阶段,5%苜蓿草粉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最高,增重成本最低。2)各组之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5%和30%苜蓿草粉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5%和10%苜蓿草粉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30%苜蓿草粉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10%和30%苜蓿草粉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10%和20%苜蓿草粉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分别极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苜蓿草粉组(P<0.01,P<0.05),对照组与5%苜蓿草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20%苜蓿草粉组瘦肉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7.99%(P<0.05)。各组之间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积、胴体斜长、胴体直长差异不显著(P>0.05)。4)20%苜蓿草粉组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5%的苜蓿草粉可以减少增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饲粮中添加20%的苜蓿草粉可以提高瘦肉率和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改善猪肉品质。

  •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生长性能、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69.3±3.6) 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125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5个组分别为:高蛋白质饲粮组(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4%)、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以及3个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不平衡饲粮组(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的基础上分别将含硫氨基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降低10%)。所有饲粮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均设置为0.7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中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与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67、0.60和0.20。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相比,高蛋白质饲粮组肥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有下降趋势(P=0.05),低蛋白质–低色氨酸饲粮组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下降(P0.10)。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10)。因此,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不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分别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对肥育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但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显著降低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

  • 饲粮添加苹果果胶寡糖对育肥后期猪性状、肉品质和结肠主要菌群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添加苹果果胶寡糖(APOS)对育肥后期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和结肠主要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平均体重约为80 kg健康“杜×长×大”去势公猪,按照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各处理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0和400 mg/kg APOS的饲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APOS未显著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P>0.05);饲粮添加APOS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育肥猪的眼肌面积(P<0.05)和肌内脂肪含量(P=0.07),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育肥猪的肌肉滴水损失(P=0.06)和蒸煮损失(P<0.05);另外,饲粮添加APOS还提高了育肥猪结肠食糜中总菌的数量(P=0.07),且显著提高了结肠食糜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200或400 mg/kg APOS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无影响,但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育肥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并调节了结肠主要菌群和挥发性脂肪酸产生。

  • 茶多酚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品质和肉品质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多酚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胴体品质和肉品质的影响,探讨其在肥育猪上的应用效果。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试验选择60头(74.19±7.41) kg的育肥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茶多酚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茶多酚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组显著提高育肥猪的净增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茶多酚组育肥猪屠宰后24 h pH、45 min亮度(L*)值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65%(P=0.09)和3.74%(P=0.10),而24 h L*值却比对照组降低了4.26%(P=0.10)。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育肥猪饲粮中添加400 mg/kg的茶多酚显著改善了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净增重,降低了血清中GSH-Px活性,提高了肝脏中GSH-Px活性和T-AOC,但对育肥猪的胴体和肉品质无显著的影响。

  • 复合酶制剂对北京填鸭性状、体脂沉积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复合酶制剂水平对北京填鸭胴体性状、体脂沉积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5日龄健康、大小均匀的雄性北京鸭96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鸭。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和300 mg/kg的复合酶制剂,试验鸭在35和36日龄饲粮填饲量分别为260和300 g,之后5 d各组饲粮填饲量均为400 g/d。试验期为7 d。结果表明:1)饲粮复合酶制剂水平对北京填鸭屠体重、屠体率、全净膛重、全净膛率、腿肌重、腿肌率、龙骨长和胸宽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北京填鸭增重、胸肌重、胸肌率、胸肌厚、肌胃重和肌胃率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1组皮脂厚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16.2%(P0.05),而对北京填鸭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北京填鸭体脂沉积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提高饲粮中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并促进胸肌和肌胃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