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有的两种同域分布凤仙花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1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凤仙花属具雌雄异熟和形态多样的花结构,其传粉生物学在物种分化形成及适 应性演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是凤仙花属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存在着大量的 特有和同域分布现象,但传粉生物学研究资料较少。为揭示同域分布近缘种的传粉综合征 分化以及传粉昆虫资源分配问题, 该文以中国特有种黄麻叶凤仙花 (Impatiens corchorifolia)和多角凤仙花(I. polyceras)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实 验完成了传粉生物学的相关研究,比较分析了这两个种的开花物候、花形态结构、传粉昆 虫的种类及访花行为和人工授粉实验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1)两种凤仙花的花距 不同,花距的长度与花蜜量呈正比,但与花蜜含糖量无关。花距类型决定了两种植物的传 粉昆虫种类的分化。具短花距的黄麻叶凤仙花的花蜜含量为(4.57 ± 1.43)μL,花蜜糖含 量为(45.48 ± 2.28)%,由蜜蜂和胡蜂为其传粉。拥有长花距的多角凤仙花的花蜜含量为 (10.15 ± 3.28)μL,花蜜糖含量为(46.12 ± 1.48)%,除蜜蜂和胡蜂传粉外,天蛾和熊 蜂也为其传粉昆虫。(2)两种植物虽然共享3 种传粉者,但表现为明显的错峰访花,传 粉行为和花通道的差异决定了传粉者携带花粉的部位不一致。(3)繁育系统实验表明, 两种植物均表现出明显的杂交障碍和异花授粉偏好性。因此,花距形态差异显著导致传粉 综合征分化明显和传粉昆虫行为各异;两种植物授粉均需要传粉昆虫,且均无法自花授粉, 呈现异交优势;并且可以通过部分传粉昆虫、花形态差异以及杂交不亲和等情况维持生殖 隔离。该研究结果为理解凤仙花属的传粉综合征、同域分布近缘物种传粉昆虫资源分配等 方面提供了新资料。

  • 传统傣药竹叶兰的花粉团发育及分类学意义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1-1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兰科单型属竹叶兰属的花粉团发育过程,包括花形态解剖特征、8个花粉团的形成机制、花药壁发育模式、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等特征,为该属复杂的系统亲缘关系提供胚胎学证据,结果如下。成熟花药有两个药室,每个药室有4个一簇金色的花粉团,被白色花药帽。早期花药原基分化出的一对并列侧生药室,每个药室中央小孢子囊分化出一对纵横交错的不育隔膜组织将其分割为4个次生小孢子囊,最后发育为4个花粉团。花药成熟时,由于每个药室内的花粉团间的隔膜组织发生不彻底降解,导致4个花粉团在花药开裂处粘合成一簇。发育完好的花药壁共有6 ~ 7层,由外到内为表皮、3 ~ 4层药室内壁、中层和双核绒毡层,符合多层型花药壁的发育模式。花药成熟时,表皮退化,纤维性加厚发生在3 ~ 4层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彻底降解。小孢子母细胞通过同时型胞质分裂产生了正四面体型、左右对称、十字交叉型排列的小孢子四分体。小孢子四分体继续保持在同一胼胝质内完成了雄配子体发育,形成了2 - 细胞型的四合花粉。四合花粉两两或松散或紧密排列,构成了粉质花粉团。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证实、补充并分析了竹叶兰属的花粉团发育特征,为该属的亲缘关系提供了胚胎学证据。

  • 红毛五加多糖对大鼠肝细胞免疫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红毛五加属于五加科植物,而五加科植物大多具有调节免疫力的双向调节作用,红毛五加多糖是从中药红毛五加中提取的单一组分,目前关于红毛五加多糖的抑炎作用还少有报道。该研究旨在探究红毛五加多糖 AHP-II 对 LPS 致的大鼠肝细胞免疫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本次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LPS,40 μ g·mL-1),AHP-II 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μ g·mL-1)五组。以 LPS(40 μ g·mL-1)来制备大鼠肝细胞免疫损伤模型,用 ELISA 方法检测细胞分泌 TNF-α 的水平及流式检测 ROS 的含量,来探究 AHP-II 不同剂量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进而用 western 方法检测 P-JNK 的蛋白水平来进一步探究AHP-II 的抑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组的 AHP-II 均可使肝细胞损伤后的 TNFα 含量下降。同时 AHP-II 中高剂量组均可使损伤后的肝细胞 ROS 的分泌量下降,且 AHP-II 高剂量组抑制 ROS 的作用最强。在加入 AHP-II 后,JNK2 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AHP-II 高剂量组抑制作用最强。这说明红毛五加多糖 AHP-II 可以通过降低 P-JNK 的蛋白含量来抑制炎症因子 TNF-α 及 ROS 的水平来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 植物提取物对家禽肠道健康调控及其作用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植物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有黄酮类、植物精油、生物碱、茶多酚、皂苷和多糖等,这些活性物质在动物机体内具有抗菌、抗氧化、增强肠道免疫、促进消化酶分泌及改善肠道健康等多种生理功能,且具有无残留和无耐药性等特点,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之一。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的植物提取物在家禽肠道健康调控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及抗菌机制进行了概括和阐述,重点综述了植物提取物对家禽肠道消化生理、肠道发育及黏膜形态、肠道菌群、肠道免疫和肠道有害代谢产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今后在家禽生产中合理使用植物提取物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