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羟色胺基因缺陷增强急性应激后高唤醒状态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剧烈的应激刺激会引起持续的高唤醒状态, 是多种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 并推进其他症状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关注5-羟色胺在应激诱发高唤醒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测量听觉惊吓反射水平反映高唤醒状态, 考察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缺陷小鼠在天敌或电击应激前后高唤醒的变化。研究发现, 雄性基因缺陷小鼠在应激后出现持续一周以上的高唤醒表现, 而野生型小鼠高唤醒状态很快恢复。结果提示, 基因缺陷引起的5-羟色胺降低可能是强应激诱发的持续高唤醒的易感因素。

  • 5-羟色胺基因缺陷增强急性应激后高唤醒状态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1-12-20

    摘要: 剧烈的应激刺激会引起持续的高唤醒状态,是多种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并推进其他症状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关注5-羟色胺在应激诱发高唤醒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测量听觉惊吓反射水平反映高唤醒状态,考察色氨酸羟化酶-2基因缺陷小鼠在天敌或电击应激前后高唤醒的变化。研究发现,雄性基因缺陷小鼠在应激后出现持续一周以上的高唤醒表现,而野生型小鼠高唤醒状态很快恢复。结果提示,基因缺陷引起的5-羟色胺降低可能是强应激诱发的持续高唤醒的易感因素。

  • 土地利用变化对花岗岩红壤底土溶解性有机质数量和光谱特征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7-2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了解底土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数量和化学结构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对科学评价区域土壤有机质动态和碳库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花岗岩红壤丘陵区同一景观单元的天然林地(常绿阔叶林)以及由此转变而来的杉木人工林、板栗园和坡耕地,采用化学分析结合光谱扫描(紫外光谱、二维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底土(0.2-1 m)和表土(0-0.2 m)DOM数量和结构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58%-87%的DOM贮存在底土中。天然林地土壤的DOM数量最为丰富,底土DOM的宏观化学结构比表土更为简单,以碳水化合物、类蛋白为主。天然林转变为其他利用方式后,底土DOM的损失量(26%-41%)超过表土(12%-49%),冬季比夏季更为凸显;这反映底土DOM数量对人为干扰和植被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同时,底土DOM宏观化学结构趋于复杂化,芳香类、烷烃类和烯烃类的化学抗性物质出现积累的现象。DOM光谱曲线形状、特定峰值、特征值对土地利用的响应敏感,对人为干扰后植被、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具有生态指示意义。研究显示,天然林地转变为其他利用方式后,不仅导致底土DOM的损失,也显著降低土壤有机质品质,长期上削弱底土的碳库稳定性和碳吸存能力。

  • 亚热带几种典型稻田与旱作土壤中外源输入秸秆的分解与转化差异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0-30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选取亚热带四种典型母质(花岗岩风化物、第四纪红色粘土、板页岩风化物、近代河流沉积物)发育的稻田土壤,以毗邻的旱作土壤为对比,通过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研究45%田间持水量(WHC)条件下稻田和旱作土壤中外源输入秸秆矿化和转化的特征与差异。结果表明:在180 d的培养期内,所选4种稻田土壤中外源输入秸秆的累积矿化率(18%-21%)均显著低于对应的旱作土壤(21%-28%),外源秸秆的输入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也是以稻田土壤(5%-30%)明显低于对应的旱作土壤(17%-65%)。外源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产物主要向颗粒有机碳(POC)和铁铝结合态有机碳(Fe/Al-OC)分配,分配比例分别为9%-21%和12%-24%,其次为腐殖质碳(HMC)(11%-15%),而向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分配的比例极小,分别仅为2%-7%和0.1%-0.7%。与旱作土壤相比,稻田土壤中外源秸秆的分解产物向POC、Fe/Al-OC和MBC分配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5%-21%、17%-24%和6%-7%,而旱作土壤为9%-17%、13%-18%和2%-4%。此外,外源秸秆分解产物向2000-250 μm水稳性粗团聚体分配的比例也以稻田土壤(10%-13%)高于旱作土壤(6%-7%),其它粒径中稻田与对应的旱作土壤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说明,稻田土壤中外源输入秸秆的矿化率低于旱作土壤的现象在不同母质类型的土壤中可能普遍存在,这可能与稻田土壤中外源秸秆分解产物受水稳性团聚体的物理保护、与氧化铁铝的化学键合以及向有机碳稳定组分的分配作用较强有关,从而贡献于稻田土壤较高的有机碳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