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Z31镁合金在平面应变压缩过程中的孪生行为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采用EBSD技术研究了AZ31 镁合金在平面应变压缩过程中的孪生行为. 结果表明, 当压缩方向为TD, 约束方向为RD时, 孪生类型主要以{1012}拉伸孪晶为主, 孪生变体的选择主要由沿TD的孪生Schmid 因子(m)决定, 并受RD的影响.可用孪生应变张量来解释不同类型孪生晶粒的差异. 对于晶粒内部只发生1 个{1012}孪生变体的情况, 孪生变体在约束方向上的平均孪生应变张量会使得样品伸长; 对于晶粒内部含有2 个及以上变体的情况, 孪生m较大的变体在约束方向上的平均孪生应变张量使得样品伸长, 而m较小的变体使得样品在约束方向缩短, 在平面应变压缩变形过程中, 不同类型的孪生变体相互协调变形.

  • 耦合孪生的TWIP钢多晶体塑性变形行为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基于已建立的单晶体塑性模型, 建立了耦合孪生的孪生诱发塑性(TWIP)钢多晶体塑性模型, 该模型采用有限元多晶均匀化处理相邻晶粒间的几何协调和应力平衡条件, 获得了单晶体与多晶体状态变量的关系, 开发了基于ABAQUS/UMAT的计算程序. 采用EBSD研究了TWIP钢拉伸应变分别为0.27 和0.6 时的织构变化, 并对模型进行了应力应变及织构演化的验证. 用该本构模型分别建立了拉伸、压缩和扭转3 种简单加载条件下的有限元模型, 分析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宏观力学响应及织构演化规律. 结果表明: 拉伸变形过程中, 应变硬化现象和织构密度水平随应变增加而增强; 在压缩过程中,织构类型随应变增加而发生变化, 但是织构密度水平基本不变; 而在扭转过程中, 当扭转应变较小时, 基本无织构形成, 随着应变增加, 织构逐渐显现出来, 这是因为变形较小时, 圆柱沿径向方向内部变形量较小, 故织构不明显.

  • 耦合孪生的TWIP钢单晶体塑性变形行为模拟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基于晶体塑性理论, 建立了滑移和孪生机制耦合的孪生诱导塑性(TWIP)钢单晶晶体塑性本构模型, 通过引入孪晶体积分数及其饱和值, 分别考虑了孪生对硬化及滑移的影响, 对该本构模型进行数值实现. 并通过ABAQUS/UMAT平台上的二次开发, 将其应用于TWIP钢单晶典型取向单向加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模拟. 分析了单晶不同取向下塑性变形的微观机理和滑移系、孪生系的启动状态及其对宏观塑性的影响, 尤其是模拟得到黄Cu取向和S取向加载过程的应力突变, 再现了Cu单晶实验中的应力陡降现象. 结果表明, 孪晶体积分数较小时, 对应变硬化影响较小; 随着孪晶体积分数的增加, 对应变硬化的影响逐渐明显; 当孪晶体积达到一定量时, 孪晶体积达到饱和, 孪生增量为0, 晶体滑移转向, 新的滑移系启动, 应力突降.

  • 耦合孪生的TWIP钢单晶晶体塑性变形行为模拟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4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建立了滑移和孪生两机制耦合的孪生诱导塑性(TWIP)钢单晶晶体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孪晶体积分数及其饱和值,分别考虑了孪生对硬化及滑移的影响。对该本构模型数值实现,并在ABAQUS/UMAT平台上二次开发,将其应用于TWIP钢单晶典型取向单向加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模拟。分析了单晶不同取向下塑性变形的微观机理和滑移系、孪生系的启动状态及其对宏观塑性的影响。尤其是模拟得到了黄铜取向和S取向加载过程的应力突变,这再现了Cu单晶实验中的应力陡降现象。模拟结果表明:孪晶体积分数较小时,对应变硬化影响较小;随着孪晶体积分数的增加,对应变硬化的影响逐渐明显;当孪晶体积达到一定量时,孪晶体积达到饱和,孪生增量为0,晶体滑移转向,新的滑移系启动,应力突降。

  • 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以白龙江流域石门乡羊汤河段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以白龙江流域石门乡至羊汤河段为例,采用松散物质面密度、地层岩性、构造断裂密度、地震密度、坡向、土壤可蚀性、土地利用类型、坡长坡度、沟床比降、流域沟壑密度及年均降雨量等11项评价因子的归一化值,在GIS平台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模型,将研究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栅格图划分为4个等级。研究表明:泥石流中高易发区域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51.04%,区内发育的泥石流流域面积占中高易发区面积的68.71%,其分布特点具有沿大型活动性断裂呈带状分布,在次级断裂和小型褶皱密集区集中发育;沿易崩易滑地层呈片状展布,在沟壑密集带分区块集中发育;在坡面侵蚀强的区域多为泥石流高易发区,呈串珠状连片分布。利用研究区泥石流数据库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检验曲线表明分区效果良好,检验曲线下面积即AUC值为62.13%,说明易发性评价结果较为可靠。

  • 25-羟维生素 D、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相关性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19-02-25 合作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摘要: 目的探讨25-轻维生素D } 25-hydroxy vitamin D, 25 ( OH) D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ipoprotein-associatedphospholipase A2, LP-PLA2)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眼底摄片结果,分为糖尿病不伴视网膜病变组(no DR, NDR)组,背景期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background DR, BDR)组,增殖期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R, PDR)组,同时选取同期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相关生化指标水平,并对各指标进行Pearso。相关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340例符合纳人和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选本研究,其中NDR组125例、BDR组118例、PDR组97例,对照组100例。4组间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mC)、甘油三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意义(尸均>0. 05) ; NDR组、BDR组、PDR组的病程逐渐增长,NDR组、BDR组、PDR组糖化血红蛋白A1C (glycated hemoglobin Alc, HbA1C),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 GA)、血清胧抑素C (serum cystatin C , Cys-C ) , LP-PLA2, 25 ( OH) D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 05) ; NDR组、BDR组、PDR组两两组间比较,HbA1C, GA, Cys-C, LP-PLA2, 25(OH)D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 o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病程、HbAlc, GA, Cys-C及LP-PLA2与 DR呈正相关(P均=0. 000) ,25(OH)D与DR呈负相关(P=o. ooo}。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bAlc, Cys C, LP-PLA2是DR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5 OOH) D是DR的保护因素(P均<0. 05)。结论25 (OH ) D , LP-PLA2水平变化与DR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25(OH)D是其保护因素,LP-PLA2是其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