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Goldwasser-Micali加密算法的安全子集计算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9-01-28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集合间的安全子集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存在解决此类问题的协议大多只能保护一个集合元素的隐私,因此,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半诚实模型下,利用布隆过滤器及Goldwasser-Micali同态加密算法构建了一个安全子集计算协议,并使用安全多方计算中普遍采用的模拟范例证明方法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利用布隆过滤器将拥有大量元素或大数域元素的数据集合映射为较小的数据集合,提升协议的效率及适用范围,同时,借助Goldwasser-Micali同态加密算法保证协议的安全性。相关研究大多是基于二次剩余等困难问题,不可抵抗量子攻击,可抵抗量子攻击的安全子集计算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一种基于海绵函数的快速伪随机序列生成方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11-29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海绵函数使用较短的密钥和初始向量,因而作为一种新型的伪随机生成器结构被使用。针对Meziani等人提出的2SC(sponge code-based stream cipher)伪随机序列生成方法效率低、速度慢等问题,结合编码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海绵函数的快速伪随机序列生成方法。使用一个通用的状态转换将其安全性归约为正则校验子译码问题,但是其计算能力相比于正则编码更好。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伪随机序列生成器保留了海绵函数的特性,但是效率大大提高。对于160bits的安全级别,其速度比原方案提高到了5倍以上。同时NIST统计测试及序列的平衡度、互相关性等测试结果表明生成的伪随机序列具有良好的随机特性。

  • 两阶段还是三阶段:双特征客体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特征编码和绑定时程?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03

    摘要: 采用单项目变化检测范式,通过3个实验,探究两维双特征客体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特征编码和绑定时程,并比较无意义客体和有意义客体编码时程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1)被试对颜色变化的检测正确率高于形状变化和特征交换变化,但形状变化和特征交换之间无差异;形状变化的检测成绩高于纹理变化和特征交换,纹理变化与特征交换变化的检测成绩总体无差异。(2)有意义客体的检测正确率高于无意义客体(实验1、3)。(3)随着识记项目呈现时间的增加,颜色-形状客体的变化检测成绩无变化,但形状-纹理客体的检测成绩下降。这些结果表明,两维双特征客体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存在特征编码和绑定时程效应。具体而言,无论是由两种基本特征组成的客体还是由基本特征和细节特征组成的客体,其进程均符合特征绑定的双阶段理论;若从客体间特征编码时程比较来看,其进程符合特征加工的三阶段理论。客体意义性对特征编码有影响,在适度的工作记忆负荷条件下,有意义客体的加工快于无意义客体。呈现时间对不同类型客体的特征编码的影响不同,由基本特征组成的客体加工快于由基本特征和细节特征组成的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