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CT检查腹部脂肪含量及分布在诊断、评估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急腹症,重症致死率较高,早期准确识别病情对AP防治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肥胖影响AP发病及临床结局,但目前缺乏诊断和评估AP的肥胖相关定量体脂指标。目的:探讨腹部脂肪含量及分布与AP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为预防、诊治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住院临床诊断为AP和非AP急腹症并行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患者各100例。在腰 2、3 椎间隙水平测量皮下脂肪组织(SAT)、内脏脂肪组织(VAT)面积。统计分析AP组与非AP组,以及不同严重程度组间SAT、VAT、腹部总脂肪组织(TAT)、VAT/SAT、VAT/TAT等数据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的诊断价值及效能。结果:AP组与非AP组,以及重症AP组与非重症AP组,VAT、TAT、VAT/SAT以及VAT/TAT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SAT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VAT(OR=1.126,95%CI=1.088-1.165,P=0.000)及TAT(OR=1.028,95%CI=1.019-1.038,P=0.000)是AP的独立危险因素; TAT(OR=1.074,95%CI=1.038-1.111,P=0.000)是重症AP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VAT和TAT可同时兼顾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AP及重症AP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腹部脂肪含量及分布与AP及其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基于CT定量检查腹部脂肪含量及分布可为诊断、预测AP及重症AP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未来可考虑纳入诊断、评估AP及重症AP的评价系统,为预防、诊治AP提供科学依据。

  • 番茄对不同养分水平下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化感作用的响应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5-2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外来入侵植物分泌的化感物质能够影响本地植物的生长生理特性,养分水平对入侵植物的化感潜力有重要影响。通过将番茄植株分别与同种番茄、南美蟛蜞菊、蟛蜞菊植株相邻原位种植,以15%、25%、50%、75%的Hoagland培养液模拟不同养分水平开展温室控制实验,探究不同养分水平下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及其亲缘植物蟛蜞菊的化感作用对本地植物番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番茄在75%养分水平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物量显著优于其余三个养分水平。(2)随着养分水平降低,番茄叶片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及植株的总生物量显著减少,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植株根系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增加。(3)在25% Hoagland培养液处理下,与南美蟛蜞菊混植番茄的Fv/Fm、Y(II)、qp和总生物量显著低于与蟛蜞菊混植番茄,NPQ和根系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显著高于与蟛蜞菊混植番茄。上述结果说明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可能通过根系分泌化感物质抑制番茄的生长发育,且南美蟛蜞菊的化感作用强于蟛蜞菊,而增加栽培基质中的养分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对番茄的化感胁迫作用。

  • 古树大理茶优势内生真菌 1 个新四氢-β-咔啉二酮哌嗪的分离鉴定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10-2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挖掘古树大理茶优势内生真菌间座壳属菌株 Diaporthe tectonicgena 的化学成 分,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 Diaion HP20、葡聚糖凝胶 LH-20 等柱层析方法,对该菌株 的大米固态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 HRMS H NMR 13C NMR、HSQC、HMBC 和 COSY等波谱分析,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1)从该菌株大米固态发酵 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4 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 1 鉴定为四氢--咔啉二酮哌嗪类生物碱,命 名为tectonicgenazine A。(2)3 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trans-cyclo-(D-tryptophanyl-Ltyrosyl)( 2)、1H-吲哚-3-羧酸-2,3-二羟基丙酯(3)和 N-羟乙基-2-乙酰基吡咯(4),其中 化合物3 为首次从自然界中分离所得。

  • 樟叶越桔组培苗生根和移栽技术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1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樟叶越桔(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是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行业皮肤美白的天然美白活性剂原料熊果普的主要植物来源之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种苗繁殖时,现有的配方获得的生根苗基部会形成愈伤组织,影响移栽。为解决樟叶越桔组培苗生根质量不佳、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本研究以樟叶越桔继代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子实验从激素类型及浓度、培养基类型和蔗糖质量浓度对其生根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筛选,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樟叶越桔移栽苗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种类和浓度、培养基类型对樟叶越桔生根率影响最大,其次为蔗糖质量浓度;最适合樟叶越桔生根的激素及浓度为IBA 2.0mg.L_1、基本培养基类型为1/4MS、蔗糖质量浓度为15 g}L-',樟叶越桔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 + IBA 2.0 mg}L-1+活性炭0.1 g}L-'+蔗糖15 g}L-',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为7.67条/株;根系呈辐射状、基部无愈伤组织,组培苗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樟叶越桔组培苗移栽时以全腐殖土基质为佳,成活率达83.7%,植株叶片舒展,生长状况良好。本研究建立的优化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樟叶越桔组培生根苗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解决了后期移栽成活困难的问题,为优良的樟叶越桔植株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 贵州省40~60岁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1-1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尿失禁好发于 40~60 岁女性,其对女性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可造成严重影响。目的 了解贵州省 40~60 岁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尿失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 2022 年 6 月2023 年 1 月,选取贵州省 7 个地区 10 家医院行健康体检的 40~60 岁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分别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女性下尿路症状问卷量表(ICIQ-FLUTS)和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测定研究对象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水平,根据国际尿控协会(ICS)制定的诊断标准,判断不同类型尿失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究尿失禁的影响因素,并探究不同尿失禁类型和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共发放问卷 3 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 966 份,有效回收率为 98.80%。2 966 名研究对象中,尿失禁的患病率为 33.41%,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为 20.09%,急迫性尿失禁患病率为 2.00%,混合性尿失禁患病率为 11.36%。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体育锻炼、月经情况、产次、盆腔器官脱垂史、会阴裂伤、会阴侧切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P<0.05);盆腔手术史、流产次数、新生儿体质量是急迫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P<0.05);腰围、慢性盆腔疼痛史、盆腔器官脱垂史、会阴裂伤是混合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P<0.05)。混合性尿失禁患者 I-QoL 总分、行为限制得分、心理影响得分、社会活动障碍得分均低于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P<0.05);重度尿失禁患者 I-QoL 总分、行为限制得分、心理影响得分、社会活动障碍得分均低于轻度和中度患者(P<0.05)。结论 贵州省 40~60 岁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较高,为 33.41%,不同类型尿失禁的影响因素不同,混合性尿失禁和重度尿失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为该人群的预防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