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性评价在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全科临床诊疗思维是全科医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的关键,但因其属于无法被直接观察的抽象能力,所以并不适合用传统的方法来对该能力进行评价。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优化课程教学评价方法来提高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培训效率、丰富医学教育评价。方法 于2022年9~12月,以同济大学医学院38名全科方向硕士研究生为对象,根据生源类别分为在职组16人与住培组22人。课程包含核心、案例、结果3个模块,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实践。定量评价的内容为技能评分表、PBL评分表与案例评分表,主观评价的内容来自多源反馈。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学员核心和案例模块首次课程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个模块末次课程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全班以及两组学员在核心和案例模块首、末次课程的定量评价得分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观评价性质分为肯定性评价与改进性评价,发现随着课程的深入,核心模块与案例模块的肯定性评价数量与百分比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改进性评价数量与百分比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结论 程序性评价能够丰富全科思维评价体系、推动学员循序建构全科思维,同时也发现了“翻转课堂”是程序性评价的呈现形式。

  • 同济大学全科硕士研究生临床诊疗思维课程设计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近年来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趋于完善,但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不足仍是当前人才队伍的困境。在国内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内容中,临床思维起到串联各项能力的中枢作用,是全科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的关键。为了培养全科医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同济大学开设了全科方向硕士必修课程《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以米勒金字塔理论为框架,设计了核心模块、案例模块和实践模块三大模块,充分体现岗位胜任力的全科医学基本特征。核心模块包括了问诊能力、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医患沟通内容;案例模块包括了未分化疾病、慢性病管理、多病共存、心身疾病和健康管理内容;实践模块包括了接诊实践与病历书写等内容。课程共32个学时,授课形式多元化,包含理论课、讨论课、PBL和实践课。课程评估则采用OSCE考试形式,分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患沟通和SOAP病历书写4个考站。相较于以往课程设计与基层社区实际工作较为割裂的情况,本课程充分体现全科特色,有助于授课对象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训练,从而提高岗位胜任力。

  • 同济大学全科硕士研究生临床诊疗思维课程设计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1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培养高素质全科医生的关键在于岗位胜任力的提升,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培训是提升途径之一。同济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系以专硕与学硕培养为平台,面向全科住培学员、在职全科医师以及有转岗意向的专科医师,设计开发了《全科硕士研究生临床诊疗思维》专业课程,理实融合地加入家庭医生团队、协调性服务、连续性服务等体现全科岗位胜任力特色的元素,旨在加强全科临床诊疗思维培养,从而提高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