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展性阅读障碍共患儿童的干预效果及其内在机理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两类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 二者共患率高达25%~48%。共患问题不仅使儿童自身面临着严重的认知、行为和心理损害, 还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共患儿童的干预是极为必要且重要的。以共患病理机制假说为基础, 可将既往共患儿童的干预研究划分为以下两大类:(1)基于表型假说的干预方案, 如药物干预、阅读干预以及二者联合干预, 相应方案干预效果的迁移性和稳定性均有待深入考究; (2)基于共同缺陷假说的干预方案, 如针对核心共同认知缺陷之一的加工速度问题的干预已初显成效, 但相关研究较少, 干预效果需更多研究进一步系统性地考察。最后就共患儿童的干预方案现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展性阅读障碍共患儿童的干预效果及其内在机理

    提交时间: 2023-03-25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两类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 二者共患率高达25%~48%。共患问题不仅使儿童自身面临着严重的认知、行为和心理损害, 还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共患儿童的干预是极为必要且重要的。以共患病理机制假说为基础, 可将既往共患儿童的干预研究划分为以下两大类:(1)基于表型假说的干预方案, 如药物干预、阅读干预以及二者联合干预, 相应方案干预效果的迁移性和稳定性均有待深入考究; (2)基于共同缺陷假说的干预方案, 如针对核心共同认知缺陷之一的加工速度问题的干预已初显成效, 但相关研究较少, 干预效果需更多研究进一步系统性地考察。最后就共患儿童的干预方案现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展性阅读障碍共患儿童的干预效果及其内在机理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1-24

    摘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两类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二者共患率高达25%~48%。共患问题不仅使儿童自身面临着严重的认知、行为和心理损害,还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共患儿童的干预是极为必要且重要的。以共患病理机制假说为基础,可将既往共患儿童的干预研究划分为以下两大类:一、基于表型假说的干预方案,如药物干预、阅读干预以及二者联合干预,相应方案干预效果的迁移性和稳定性均有待深入考究;二、基于共同缺陷假说的干预方案,如针对核心共同认知缺陷之一的加工速度问题的干预已初显成效,但相关研究较少,干预效果需更多研究进一步系统性地考察。最后就共患儿童的干预方案现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 享受当下, 还是留待未来?——时间观对跨期决策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09-13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本研究通过三组实验考察了线性和循环两种时间观对跨期决策的影响。实验1表明与循环时间观的人相比, 线性时间观的人在跨期决策时更倾向于选择近期选项(假设1)。实验2进一步验证假设1, 并且验证了时间感知的中介作用(假设2)。实验3考察了时间标记(有标记 VS. 无标记)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假设3)。实验结果发现, 在无标记情境下, 线性时间观的人们会比循环时间观的人们更偏好近期选项; 而在有标记情境下, 这种效应会被减弱。本研究揭示了时间观可以作为个体是跨期决策偏好的一种影响因素, 并丰富了主观时间感知角度的跨期决策研究。

  • 解释框架对文化混搭产品评价的影响——比较焦点和解释策略的调节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文化混搭产品因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文化符号的同时呈现, 可能导致母国文化的完整性与生命力受到威胁, 引发外国文化入侵母国文化的感知进而降低消费者的产品评价。本研究从文化混搭产品的营销传播视角出发, 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 探讨了不同信息表述框架策略的采用会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文化入侵感知进而影响他们对文化混搭产品的评价, 并重点探究了它可能存在的两个边界条件, 即消费者的比较焦点和企业的不同解释策略。两个实验的结果不仅再一次验证了前人所得出的研究结论, 即文化混搭产品采用“外国文化−母国文化”的框架策略时, 会使消费者产生外国文化改变了母国文化的感知, 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要显著低于采用“母国文化−外国文化”的框架策略, 其中感知文化入侵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 深入揭示出上述的这种不同文化混搭框架效应只有在启动的是消费者的差异性聚焦以及企业采用的是属性解释策略时才存在, 而当启动的是消费者的相似性聚焦以及企业采用关系解释策略时, 这一效应将会消失。本研究不仅深入剖析出了引发消费者对文化混搭现象产生排斥性反应的内在机理, 拓展了前人研究结论的普适性, 也为企业的文化混搭产品的营销推广提供了有用的实践启示。

  • 4~6岁幼儿口语产生中句法结构和动词重复的作用:来自句法启动的证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4~6岁是幼儿句法习得的关键期, 此阶段的句法表征是否受到词汇信息的影响尚存理论争议。采用句法启动范式中的句子重复-图片描述任务, 以句法选择比率为指标, 借助汉语及物结构(主动句、把字句和被动句), 分析了幼儿在句子产生时句法结构和动词重复的作用。结果显示三种句法结构都诱发了抽象启动效应, 证实幼儿在习得汉语句法知识时不依赖词汇信息。同时, 动词重复只有在大龄幼儿(5~6岁)主动句的启动中才能提升启动量, 表明动词增强效应与幼儿年龄以及句法结构偏好有关。此外, 因句法结构偏好差异, 三种结构间产生了逆偏好效应。以上结果可以从内隐学习理论的角度进行解释。

  • 最心安处是吾乡:本体安全感威胁对家乡品牌偏好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2-31

    摘要: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贸易战的发生让人们处于一种本体不安全的状态中,即人们的本体安全感受到了威胁。本文研究了消费者本体安全感威胁对家乡品牌偏好的影响。三项研究的结果表明,相比本体安全感没有受到威胁的个体,本体安全感受到威胁的个体对家乡品牌的偏好度更高,其中家乡依恋起到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本体安全感受到威胁的个体更倾向于依恋可以提供常规生活和构建个人身份的家乡,以此寻求本体安全感恢复,从而增加了对家乡品牌的偏好。实验结果还发现,自然栖息地情境展露在本体安全感威胁对家乡品牌偏好的作用中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当展露于自然栖息地情境时,本体安全感受到威胁的个体能够通过对自然栖息地这一更广泛的地点依恋来对抗本体安全感威胁,不再需要寻求家乡依恋来缓解本体安全感威胁,从而使其在对家乡品牌和非家乡品牌的偏好上不再呈现出差异。本研究的发现丰富了现有本体安全感和品牌偏好的相关研究,为品牌提供了一种新的本土营销策略,具有丰富的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