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社会心理学
  • 人工智能时代短视频成瘾的原因及营销策略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4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短视频应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作为全民性的娱乐、社交和资讯平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一方面,人们惊叹于时代在技术上的飞跃,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这也带来了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短视频成瘾。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短视频成瘾的原因及其背后的营销策略。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本文揭示了短视频内容设计、算法推荐机制以及用户社交互动等因素如何影响用户的观看行为,进而导致成瘾现象。其次,本文详细分析了短视频平台运用的营销策略,包括精准定位、情感营销、社区建设等手段,并评估了这些策略对用户成瘾行为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减少短视频成瘾现象,促进健康的数字消费环境。

  • 重复就是力量?重复信息对信念改变的影响及心理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3

    摘要: 重复的信息让人信以为真——重复信念效应。通过3个实验系统地考察重复信息对信念改变的影响及心理机制。实验1操纵重复次数和先验知识,发现无论有、无先验知识,重复次数和信念改变间均呈现自然对数关系;实验2操纵重复次数和呈现-测试含义一致性,发现仅在高重复次数时被试才对含义一致的测试语句给出更高的认同评分;实验3操纵重复次数和呈现-测试句式一致性,发现句式一致性仅在低重复次数时影响被试的认同判断,高重复次数时不影响被试的认同判断。总之,信念水平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呈现先快后慢的上升趋势;被试在低重复次数时依赖知觉流畅性作认同判断,高重复次数时依赖概念流畅性作认同判断。研究结果有益于培养健康观念、政策宣传等。

  • 拟人化与品牌认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01

    摘要: 品牌拟人化是企业将品牌或产品主动附加类人的思想、感情、心理以及言语特征等的行为,是一种重要的品牌营销策略。基于自我-品牌一致性理论与品牌个性理论,品牌拟人化与商品类型会对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并且品牌认同中的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多组实验发现相较于非拟人化,品牌拟人化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商品类型在品牌拟人化与消费者购买意愿间起调节作用;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在品牌拟人化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品牌拟人化可以显著提升消费者的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以上结果可以丰富品牌拟人化、品牌认同、消费者心理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证,也同时可以为企业、市场营销人员提供品牌拟人化策略制定的借鉴。

  • 面子意识水平和类型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他人存在的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30

    摘要: 本文通过4个实验考察了面子意识对合作的影响,以及收益框架与他人存在的调节作用。实验1首先探究面子意识对公共物品困境(“给”框架)和公共资源困境(“拿”框架)中合作行为的影响,比较不同收益框架下的影响差异。实验2引入他人存在变量,考察情境的公开/匿名性对面子意识与合作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实验3筛选出高分的“想挣面子者”和“怕丢面子者”,实验4通过任务操纵启动想挣面子意识和怕丢面子意识,这两个实验分别从特质和状态层面,考察不同类型的面子意识对合作的影响,以及他人存在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面子意识者在公共物品困境中的合作行为显著高于低面子意识者,在公共资源困境中两组差异不显著;与匿名情境相比,公开情境可有效促进好面子者在公共物品困境中的合作行为,且主要体现在好挣面子上。以上结果表明:面子意识对合作行为的促进受“给/拿”、“公开/匿名”等情境特征和“挣/丢”不同类型的影响。

  • 计算社会层面的死亡凸显及其对文化和经济决策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17

    摘要: 恐惧管理理论认为,死亡凸显会使个体在无意识中产生严重的焦虑感,并引发度改变。绝大部分基于恐惧管理理论的研究采用了实验方法,这些研究大多关注实验启动死亡想法所产生的结果,但很少考虑现实环境中死亡信息引发的效应。本研究基于文本大数据和大型社会调查结果探讨了现实社会环境中的死亡凸显效应。我们首先利用一个大型词向量库生成了与死亡相关的词语,根据报纸词频建立了各省的死亡凸显指数,发现省份死亡凸显水平与人口密度、突发环境事件、自杀率、文化紧度相关 (研究一)。然后使用跨时间的出版物文本,检查了死亡凸显对集体主义和文化紧度的影响,向量自回归结果显示死亡凸显对文化紧度具有较强的影响 (研究二)。最后,我们检验了省份死亡凸显对个体和家庭经济决策的影响,多层线性模型结果表明死亡凸显提升了家庭的储蓄率并降低了个体的代际合作意愿 (研究三)。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死亡在当代社会的影响,为恐惧管理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为理解文化与社会态度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 超越瘦身迷思:“以瘦为美”的社会规范对青年群体积极身体意象与热量摄入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11

    摘要: 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许多人认可并遵守“以瘦为美”的社会规范,即“瘦是理想身材” (“瘦理想”)。一些体重正常的青年也对自己的身体产生错误的认知,并进行不健康的减肥行为。为探究“瘦理想”社会规范对青年群体的积极身体意象与热量摄入的影响,该研究进行了1项问卷调查与3项干预实验(N = 612)。结果发现,青年群体“瘦理想”社会规范感知越强,其积极身体意象水平越低,BMI自我差异在该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研究1)。基于此,该研究聚焦社会规范的干预作用,进一步表明社会规范干预对积极身体意象与热量摄入的积极影响。由于指令性社会规范干预在纠正误解方面的作用有限(研究2),因此采取效果更强的描述性社会规范干预以及加入榜样因素的描述性社会规范干预(研究3),而后者的干预效果持续时间更长(研究4)。以上发现丰富了“瘦理想”社会规范的影响机制研究,提出并验证了更有效的社会规范干预方式,为个人、榜样与健康领域商业机构提供了实践建议。

  • 为何人际价值观冲突难以达成共识?理论解释及调解策略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摘要: 人们常常用“道不同,不相为谋”来形容人际价值观冲突发生后共识的难以达成性。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仅会产生一系列消极的主观感受,还会形成指向对手的偏见和敌意,进而使得基于价值观差异而产生的人际冲突在调解上具有很大的困难。目前研究者主要从自我威胁和个人客观性幻觉两个方面来解释为何人际价值观冲突难以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自我肯定和他人肯定的调解策略。未来研究需要更多地丰富相关的理论解释,关注人际价值观冲突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果,并拓展相关的调解策略和应用实践研究。

  • 如何提高人类幸福感:个体、人际和社会的多层次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06

    摘要: 21世纪人类社会高度繁荣,但是仍然面临幸福感危机。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心理学家一直致力于理解和提升人类幸福感。随着人类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心理学对幸福感的研究愈发全面和多元,并逐渐从一个抽象概念转变为一个可量化和可操作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本文基于科学心理学的理论框架、研究范式和研究结论,梳理并评述个体,人际和社会三个层面如何影响人类幸福感,探讨科学心理学在提高人类幸福感的巨大潜力和未来前景。

  • Is the most essential feature of society mutual recognition or sufficient interaction?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管理学 >> 管理理论 提交时间: 2024-06-04

    摘要: There is no society without interaction, and only when there is interaction can it be called a society. In the definition of society, overemphasizing identity and belonging, and placing the importanc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above interaction, is a narrowing of society and is not in line with reality. There is not only mutual recognition and cooperation, but also contradictions and disputes, which is the normal state of society. Although there can be clo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species of animals, this relationship is often not an equal relationship, and the content is usually incomplete, and only some aspects are similar to society. It is necessary to define the category of society strictly between the same species. As for whether a society can be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is should only be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society, not whether the society is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of a society. A social group that has existed in history but has become extinct is also a form of society, and it cannot be assumed that it is not a society just because it has become extinct.

  • 看不见的底层:对低社会等级者的人际忽视及其理论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03

    摘要: 人际忽视是指在人际互动中,主体有意或无意对互动对象的视而不见,表现为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缺少投入或较少有投入的状态,它本质上是一种隐性的人际贬低与排斥。人际忽视与社会等级有着重要联系,其中低社会等级者更容易受到人际忽视;社会文化机制、地位假说、目标可供性控制理论和交叉隐形理论可以作为解释这一现象的重要理论视角。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完善对人际忽视的概念界定和测量,深化对低社会等级者人际忽视的理论研究,探究互动双方的社会等级在人际忽视中的交互作用,关注并干预人际忽视所导致的消极后果,以及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探索人际忽视可能存在的独特效应。

  • 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身体不满意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6-01

    摘要: 身体不满意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存在,社交网站使用被视为一种关键的影响因素。系统梳理社交网站使用影响青少年身体不满意的表现形式、作用路径及其中的调节因素,对于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身体不满意具有重要意义。社交网站使用的程度、形式、行为以及动机均可能对青少年的身体不满意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外貌比较与理想身材内化”“自我客体化与身体监控”“外貌自我图式与外貌自我差异”三条路径发挥作用。此外,这种影响会受到包括大五人格、自恋和完美主义的人格因素,自我同情、自我概念清晰性在内的自我认知因素,以及社交媒体素养、社交媒体外貌意识在内的媒体认知因素的调节。未来应当深化对社交网站使用与身体不满意之间关联的本土化研究,从对象、方法、内容等多个方面拓宽研究领域,并进一步验证和简化理论框架,以期挖掘出更多有益于改善青少年身体不满意的网络干预方案。

  • 有序还是无序:陈列秩序与产品属性的匹配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6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产品属性和陈列秩序之间的匹配效应及其对消费者产品偏好的影响。基于联想学习理论,通过4个系列实验,发现产品属性和陈列秩序之间存在匹配关系,即产品的自然属性与无序陈列的关系更紧密,而产品的人工属性与有序陈列的关系更紧密,基于此提出了“自然-无序”与“人工-有序”的消费者朴素信念。这两种朴素信念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产品偏好,当产品呈现自然属性(vs. 人工属性)时,消费者对无序陈列(vs. 有序陈列)下的产品产生更高的偏好,反之亦然,同时流畅性感知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发现效价线索会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效价线索的存在与否会改变消费者的产品偏好,即效价线索的出现显著提高了消费者对“自然-有序”和“人工-无序”的产品偏好及流畅性感知。这些结果说明了产品属性与陈列秩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研究结论可为商家在商品陈列和广告营销的策略制定提供重要的实践启示。

  • 亲密伴侣暴力的成因:社会学习和女性主义理论下基于态度的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21

    摘要: 个体对于亲密伴侣暴力的态度可以显著预测其亲密伴侣暴力相关的行为,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身上,也体现在第三方的干预意愿与反应上。通过引入态度变量,研究者得以将亲密伴侣暴力的成因问题转换为亲密伴侣暴力态度的成因问题,突破原有的研究局限。从社会学习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的视角,亲密伴侣暴力态度串联起两条解释路径:相关社会学习经历/父权制意识形态-亲密伴侣暴力态度-亲密伴侣暴力。未来研究应将这种两种理论的独特视角——社会学习理论重视的成因过程与女性主义理论强调的缘起根源——结合起来,综合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从个体水平到群体水平,建立起多元交互的亲密伴侣暴力态度解释模型。

  • The effect of shame in creativity: the serial mediation model of self-forgiveness and meaning in life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19

    摘要: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Shame, as a negative emotion, has unclear potential impacts on creativity and its 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cognitive adjustment model theory and the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 model,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 of shame on creativity and examines the serial mediation roles of self-forgiveness and sense of life meaning in this relationship.Methods: Using simple random sampling, this study randomly selected 419 participants from the population and conducted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Results: (1) Sham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reativity (r= 0.14, p Conclusion: This study reveals the positive impact of shame on creativity and its 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particularly the serial mediation roles of self-forgiveness and meaning in life. These findings provide referential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individual creativity.

  • 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消费罪恶感:家庭与社会价值观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12

    摘要: 消费罪恶感是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一种独特现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然而,其触发因素却鲜有研究进行系统性考察。本研究旨在考察社会经济地位(SES)对大学生消费罪恶感的影响,以及其间可能起到调节作用的家庭与价值观因素。研究测量了560名大学生不同类型的消费罪恶感与社会经济地位,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物质主义价值观数据。结果发现:(1)客观SES而非主观SES显著负向预测预期性消费罪恶感与反应性消费罪恶感;(2)父母教养方式和亲子沟通调节客观SES与消费罪恶感的联系,表现为积极父母教养方式(高父母温暖、低父母拒绝、低父过度保护)与积极亲子沟通(高对话定向、低服从定向)条件下,客观SES显著负向预测消费罪恶感;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亲子沟通条件下,对应预测作用不显著;(3)物质主义价值观在客观SES与消费罪恶感的关系中无显著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提示,客观SES会影响大学生消费罪恶感,而家庭因素在其间的保护作用更多的体现在高客观SES大学生群体中。

  • 通过直觉或深思熟虑的选择方式认识真实自我:东方文化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09

    摘要: 三个实验探讨了东方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通过直觉或深思熟虑的选择方式认识真实自我。实验1复制Maglio和Reich(2019)的研究,使用商品选择任务,采用指导语启动选择方式;实验2和3扩展至择偶、旅游目的地选择等任务,采用时间压力操纵选择方式。结果发现,与西方已有结论相反,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认为,基于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更能反映他们的真实自我;选择信心起到中介作用。这些发现初步揭示了人们通过选择方式认识真实自我的文化差异。

  • 传染病线索和捐赠主角对献血意愿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08

    摘要: 本文探讨了传染病线索和招募信息中主角对献血意愿的联合作用、潜在心理机制及边界条件。通过四项实验发现,当传染病线索显著时,以受助者(vs.捐助者)为主角的招募信息会降低献血意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潜在心理机制,即当传染病线索显著时,以受助者(vs.捐助者)为主角的招募信息将提升人们的状态焦虑水平,从而降低献血意愿。同时,还进一步验证了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在传染病线索显著时,互依自我倾向个体面对以受助者(vs.捐助者)为主角的招募信息更容易感到状态焦虑,从而降低献血意愿。

  • “AI失业”的信息框架效应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5-03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引起人们对未来失业问题的关注,而在了解“AI失业”过程中所接收的信息则可能影响人们的AI威胁感。通过七个实验,文章探讨了关于“AI失业”的两种数字信息框架对AI威胁感的影响和其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以及对AI研发支持和工作评价标准等后续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因素框架,概率框架降低了人们的AI威胁(实验1–7);其机制为判断“AI失业”发生可能性的中介作用,即概率框架会使人们形成“AI失业”更不可能发生的判断,从而降低AI威胁(实验2–5);此效应受到模糊容忍度的调节,即概率框架降低AI威胁主要体现在对模糊信息容忍度高的个体当中(实验5);此外,受概率框架影响,人们也对有关AI研发的政策表现出更加支持的态度,AI威胁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实验6);同时,受概率框架影响的人们对于需要经常接触AI的工作也有更加积极的推荐意愿(实验7)。研究结果区分了两类数字信息框架对AI威胁的影响,为以往探索AI威胁成因的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 情绪效价和动机强度对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26

    摘要: 在互动提取过程中,说话者选择性地提取目标信息,会导致听者对非目标信息的遗忘,这被称为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本研究基于情绪、动机与记忆之间的密切联系,探索在互动提取范式中,情绪效价与情绪动机维度对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实验1通过操纵情绪效价与项目类型,考察情绪效价对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实验2通过操纵积极情绪效价下的动机维度与项目类型,考察积极情绪动机维度对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条件下会产生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消极情绪条件下则不会;且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效应量大于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以上结果为了解情绪效价及相应的动机维度对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提供了实证依据,在社会互动任务中检验了情绪与动机影响记忆表现的关键作用。

  • 共生还是对立?人类与人工智能的辩证关系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25

    摘要: 本文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综述了人类如何从利益论、威胁论及辩证关系视角看待人工智能(AI)的复杂态度。本文首先探讨了AI如何作为一种技术进步,促进了工作效率、决策质量的提高以及在多个领域内的创新应用,反映了对AI的积极评价和期望。随后,本文转向AI带来的潜在威胁,包括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就业市场的冲击以及社会伦理的挑战。最后,从辩证的角度审视了AI技术,强调了在AI发展过程中平衡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的重要性。未来的研究应结合人类对AI态度的多维性和复杂性,致力于AI伦理的探索和人机协作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