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23-11-16
  • 雄性大鼠交配后前两天尿蛋白质组的比较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分类: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1-16

    摘要: 目的:比较雄性大鼠交配行为后前两天尿液蛋白质组变化。方法:收集Sprague-Dawley大鼠交配当天的尿液样品和交配隔天的尿液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的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分析,筛选尿液蛋白质组的差异蛋白(FC>1.5 或<0.67,P<0.050)进行蛋白质功能和生物学通路分析。结果:大鼠交配隔天与交配当天尿液蛋白质组比较可以鉴定到43个差异蛋白。通过Uniprot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差异蛋白和相关文献报道,近三分之二的差异蛋白与精子发生相关。结论:大鼠交配隔天相较于大鼠交配当天,尿液蛋白质组就发生了变化,部分变化蛋白的已知功能与精子发生相关。

  • Study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316H stainless steel in molten NaCl-KCl-MgCl2 salts with and without purification

    分类: 物理学 >> 核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1-16

    摘要: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316H stainless steel (SS) in the impure and purified NaCl-KCl-MgCl2 salt was investigated at 700 C .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in deleterious impurity induced corrosion in the impure salt was the absorbed moisture, present in the form of MgCl26H2O. 316H SS occurred severe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with a corrosion depth of 130 m for 1000 h in the impure NaCl-KCl-MgCl2 salt. In contrast, the purification treatment of molten chloride salt by the dissolved Mg metal can remove the absorbed moist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actions were also discussed. As a result, the corrosiveness of NaCl-KCl-MgCl2 salt is reduced significantly. 316H SS occurred slight uniform corrosion with a depth of less than 5 m for 3000 h in the purified NaCl-KCl-MgCl2 salt.

  • 双频多星座北斗星基增强系统多路径误差特性研究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11-16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为了验证北斗星基增强系统(BeiDou 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BDSBAS)多路径误差特性与国际民航双频多星座(Dual-Frequency Multi-Constellation,DFMC)星基增强系统多径误差模型的符合性,首先从导航系统信号特征出发,比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GALILEO)频点信号特征;然后基于国际民航双频多星座北斗星基增强系统多路径误差模型的要求,提出一种双频多星座北斗星基增强系统多路径误差特性验证方法;最后,通过航空天线群延时试验以及实测数据对其符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1)BDS,GPS和GALILEO双频信号特征基本一致;(2)试验使用的航空天线符合DO-373天线群延时特性要求;(3)BDS,GPS和GALILEO多路径误差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双频多星座北斗星基增强系统多路径误差特性符合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多路径模型要求。

  •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多学科协作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1-16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采用主客观指标,从两个维度来探究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多学科协作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个人生活掌控感、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以20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化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慢病轨迹模式的多学科协作干预,使用主观指标:个人掌控量表(Personal Mastery Scale,PM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和客观指标并发症来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纳入的MHD患者分别为:98例、99例。干预后,两组患者PM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为期5个月的干预期间,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35%,是试验组的2.47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多学科协作干预可提高 MHD患者个人生活掌控感,降低其负性情绪,减少其中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其疾病的恢复和生命生活质量的提高。

  • 动机视角下员工时间偷窃的产生机制及影响

    分类: 管理学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提交时间: 2023-11-16

    摘要: 员工时间偷窃往往被认为是负面的职场偏差行为,会给企业带来不容忽视的损失。以往研究尚未系统探讨其产生机制,对其影响的研究更为有限。因此,如何科学地管理时间偷窃尚无定论。本研究从员工视角出发,构建时间偷窃动机的理论模型,并通过质性研究整合时间偷窃的具体动机并编制相应量表。在此基础上,从行为者和观察者视角探讨不同动机驱动的时间偷窃对职场行为的影响及机制,进而探究如何有效干预消极动机驱动的时间偷窃及其影响。本研究旨在全面理解时间偷窃动机,阐明不同动机的时间偷窃带来的差异化影响,为有效预防和干预时间偷窃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 “五点”皮瓣温度和“单点”皮瓣温度预测血管危象的准确性及临界值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11-1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皮瓣移植是手术修复各类伤口的常用方式,皮瓣温度反映了皮瓣的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危象,但如何准确测量皮瓣温度及其对血管危象的具体预测作用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五点和单点皮瓣温度差异及其预测血管危象的准确性与最佳临界值。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3年7月接受皮瓣手术的成年住院患者,从手术后第1天开始,每2小时一次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按照皮瓣中心点、边缘12点、3点、6点、9点的五点法测量皮瓣温度,距离每个部位3cm停顿3秒获取温度读数,取五点温度的平均值,与皮瓣中心点的单点温度比较,同时采用棉签压迫法监测皮瓣的毛细血管反应,观察皮瓣颜色,连续监测5天。结果 共纳入66例各类皮瓣手术患者,男、女各占59.09%(39/66)和40.91%(27/66),平均年龄(45.1716.77)岁,手术后1-5天的五点皮瓣温度和单点皮瓣温度的变化规律均为术后第1天温度最低,此后逐渐升高。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5.15%,主要发生于手术后3天内,五点皮瓣温度低于单点皮瓣温度(P<0.001)。绘制五点皮瓣温度和单点皮瓣温度预测血管危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五点皮瓣温度预测血管危象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5%CI:0.74,0.99),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0%和75%,约登指数为0.65,最佳临界值为35.96℃;单点皮瓣温度预测血管危象的曲线下面积为0.76(95%CI:0.61,0.91),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0%和71%,约登指数为0.41,最佳临界值为36.18℃。结论 五点皮瓣温度低于单点皮瓣温度,前者预测血管危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稍优于后者,临床采用五点法测量的皮瓣温度更准确。

  • 体型指数与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11-1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体型指数(ABSI)是基于身高、体重、腰围等测量指标通过特定算法衍生的新型人体测量学指标。随着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日益增多,腹型肥胖对于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预测作用更强。肥胖通过产生炎症因子,诱发慢性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途径等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甚至死亡。ABSI与腹型肥胖相关性较好,在部分人群中可以预测动脉硬化,但同时也受到人群特征的影响。例如,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的人群中,ABSI与动脉硬化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明确ABSI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对早期发现动脉硬化的高危人群和合理防治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 The new X-ray imaging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 beamline BL13HB at SSRF

    分类: 物理学 >> 电磁学、光学、声学、传热、经典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11-16

    摘要: A new X-ray imaging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 beamline (BL13HB) has been implemented at the Shanghai Radiation Synchrotron Facility (SSRF) as an upgrade to the old X-ray imaging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 beamline (BL13W1). This is part of the Phase II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SSRF. The BL13HB is dedicated to 2D and 3D static and dynamic X-ray imaging, with a field of view of up to 48.5 5.2 mm2 and spatial resolution as high as 0.8 m. A super-bending magnet is used as the X-ray source in BL13HB, which has a maximum magnetic field of 2.293 T. The energy range of monochromatic X-ray photons from a double-multiplayer monochromator was 8-40 keV, and the white beam mode was provided on the beamline for dynamic X-ray imaging and dynamic X-ray micro-CT. While maintaining the previous experimental setup of BL13W1, new equipment was added to the beamline experimental station. The beamline is equipp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X-ray imaging detectors for several experimental methods such as micro-CT, dynamic micro-CT, and pair distribution function (PDF). The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BL13HB is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various in situ dynamic experiments, and BL13HB has been open to users since June 2021.

  • 我国三大地区中老年人失能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1-1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重大慢性病问题的加剧,势必会引起失能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社会养老压力增大,政府和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同时,卫生资源配置分配不均衡,将对失能人口的医疗和护理带来更严峻的挑战。目的 探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中老年人失能率、失能程度及影响因素的差异。方法 于2022-10-052023-01-13对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进行分析,以19 170名45周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日常活动量表(ADL)和工具性日常活动限制量表(IADL)对失能进行判断,将中老年人失能状况和失能程度作为因变量,并根据CHARLS数据调查问卷内容从一般人口学特征、健康评价和生活方式3个方面选取自变量,对东、中、西部中老年人失能状况及失能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分类和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东、中、西部地区中老年人失能率及失能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143.014,P<0.001;2=136.356,P<0.001)。东、中、西部地区中老年人均以轻度失能为主;东、中、西部地区的轻度和重度失能中老年人的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大地区失能及失能程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共性和特性。年龄、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是东、中、西部地区中老年发生失能共同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躯体残疾是东部中老年人发生失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女性中老年人失能的发生的风险比男性高86.0%(OR=1.860,95%CI=1.036~3.338)。婚姻状态、患慢性病是中部中老年人发生失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居住地、大脑受损/智力缺陷是西部中老年人发生失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应针对中老年人失能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基层-社区健康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区域化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指导,以降低中老年人失能水平,严防失能程度的加深,缓解区域间失能差异。

  • 活血通络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囊性变患者血清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调节作用的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1-1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ONFH)中囊性变具有双刃剑作用,活血通络法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佳,但对囊性变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调节作用尚未明确。目的 探讨活血通络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囊性变患者血清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作用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髋关节研究中心收治的60例SIONF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另选取同时期在医院体检正常且无激素使用史30例志愿者作为正常组。治疗组给予活血通络胶囊(2 g/次,3次/d)及碳酸钙(600 mg/次,1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碳酸钙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个月,同时患肢加以限制性负重。采集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血清核因子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骨保护素(OPG)、钙黏蛋白相关蛋白(CTNNB1)的表达水平结果,以门诊复诊方式分别于患者出院后第6、12个月进行2次随访,以股骨头塌陷定义为终点事件。以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坏死面积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3组研究对象基线RANKL、PDGF-BB、OPG、CTNNB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组RANKL、PDGF-BB均高于正常组,OPG、CTNNB1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示,时间和组别对RANKL、PDGF-BB、VEGFA、OPG、CTNNB1水平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组别对RANKL、PDGF-BB、VEGFA、OPG、CTNNB1水平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第6个月治疗组RANKL水平高于对照组,第12个月治疗组PDGF-BB水平高于对照组,第6个月、第12个月VEGFA、OPG、CTNNB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个月治疗组髋关节VAS评分、坏死面积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2个月治疗组髋关节VAS评分、坏死面积评分低于治疗前,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髋关节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通络法能上调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RANKL、PDGF-BB、VEGFA、OPG和CTNNB1蛋白表达水平,有效促进SIONFH患者骨修复及改善临床症状,推测该药通过骨吸收/成血管/成骨三元修复网络促进囊性变骨修复作用。

  • 不同类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病例特点与诊治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1-1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现行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分型依据仅参照超声影像特点,目前尚缺乏该分型标准下不同类型 CSP 病例临床特点的分析总结。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 CSP 的病例特点及诊治差异。方法 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2014 年 7 月2022 年 6 月收治的 CSP 患者共 862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分型标准分为Ⅰ型、Ⅱ型、Ⅲ型组,并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 CSP 患者中Ⅰ型组占 36.5%(315/862),Ⅱ型组占 53.1%(458/862),Ⅲ型组占 10.3%(89/862)。CSP 患者中腹痛发生率为 24.2%(209/862),阴道出血发生率为 65.0%(560/862)。三组 CSP 患者腹痛及阴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61,P=0.062)。Ⅲ型组患者诊断时停经时间为 55(46,64)d,妊娠物平均径线长 29.6(19.1,43.3)mm,术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 60 673(17 164,122 203) mU/mL,需辅助药物杀胚治疗、腹腔镜监视下手术、子宫动脉阻断率分别为 27%(24/89)、33.7%(30/89)、32.6%(29/89),手术时长 101(67,125)min,住院时间 4(3,7)d,治疗花费 11 933.7(8 760.7,15 250.6)元,术后 24 h 累计出血量、出血 200 mL 发生率及输血率分别为 83(33,178) mL、24.7%(22/89)、7.9%(7/89),均高于其他两组(P 均 <0.001)。所有患者持续性 CSP 发生率为 3.1%(27/862),三组 CSP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3.353,P=0.187)。结论 不同类型 CSP 患者的年龄、孕产史、既往宫腔手术史及腹痛、阴道出血等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Ⅰ型和Ⅱ型患者治疗侵入性较小,Ⅲ型患者的医疗资源消耗较多,对多学科团队及个体化管理有较高要求。不同类型患者经规范管理,其治疗预后均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