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18-09-07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ain forest vegetation types of mainland SE Asia (Indochina peninsula)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大陆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的植被研究情况鲜为人知, 至今仍无系统研究资料。本文依据数次对该地区的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介绍了东南亚植被的研究情况、文献资料及对该地区主要森林植被的分类及各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大陆东南亚地区在植被分类上包括七个主要的陆生及湿地的森林植被类型: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热带季节性湿润林,热带季风林(季雨林),干旱刺灌丛/萨王纳植被。其中,针叶林植被型包括温性针叶林和热性针叶林二个植被亚型;针阔混交林包括温性针阔混交林和暖温性针阔混交林二个亚型;热带雨林植被型包括热带低地常绿雨林、热带季节性雨林(热带低地半常绿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及泥炭沼泽森林四个植被亚型。该文还对大陆东南亚地区植被研究历史、植被分类系统、类型特征及植物区系组成进行了讨论。

  • 缓释砂硒对绿甘蓝富硒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过程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体缺硒会导致多种疾病。无机硒强化剂的人体吸收和利用不太理想,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则相对安全有效。砂硒因沙子具有透气保水的特性,同时硒释放相对缓慢,能提供稳定的硒来源,是比较理想的富硒蔬果培养基质。为了探讨缓释砂硒对绿甘蓝富硒作用和生长的影响,本研究设置对照组(CK)、实验组(缓释砂硒(CT)、 鸡粪和砂硒 1:1 混合(CT1)、鸡粪和砂硒 1:2 混合(CT2) 和鸡粪(CT3))等 5 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CT、CT1 和 CT2 处理的绿甘蓝硒含量比 CK 分别增加 45%、61%和6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绿甘蓝硒含量和土壤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5);CT2 处理的效果最好,绿甘蓝的产量增加 45%,叶片厚度增加 22.7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56.66%。土壤锰含量和硒含量共同解释了绿甘蓝生物量变化的 72%,而土壤锌含量解释绿甘蓝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 66%。砂硒添加后,通过增加土壤硒含量提高绿甘蓝硒含量,砂硒和鸡粪配比更有效地提高了绿甘蓝硒含量并促进其生长。该研究结果为富硒绿甘蓝的生产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 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人工林土壤矿质元素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阐明群落水平上的土壤矿质元素特征,对揭示植物的产量、品质形成机制和养分计量平衡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科学指导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本研究以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进行类型划分,探讨了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区典型人工林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元素在不同树种之间的变化幅度各异,锌、铬、铁、钛、铝、镁、 镍、钴等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钙、锶等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砷、硒、硅在桉树(Eucalyptusrobusta) 林、柏木(Cupressusfunebris)林和枇杷(Eriobotryajaponica)林中的含量较高,硫、钠、氯等元素含量 则相反;不同矿质元素随林分类型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表明植物根系对养分的提取和富集能力存在差异;矿质元素之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不同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各异,表现出增强或抑制效应,尤其以铁、钙等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关系更为密切;矿质元素之间的互作效应及其计量平衡关系是分析元素特征的关键,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有利于掌握养分元素积累特征与调控规律,对于该区域典型人工林土壤养分管理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样品预处理方法对海岸典型沙生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量化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carbohydrate,NSC)含量对研究其生长和适应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预处理方法多样,导致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可比性较差。该文以华南海岸典型沙生植物木麻黄、老鼠艻、海马齿和厚藤为例,研究苯酚-浓硫酸法测定 过程中,是否去皮和过筛目数大小对其 NSC 及组分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 龄级木麻黄样品去皮后提取的 NSC、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出现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 幼龄林和中龄林样品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达到显著程度(P<0.05),而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 成龄林样品 NSC 及其组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龄级越小,去皮预处理对树木 NSC 及其组分 提取影响越大,尤其以可溶性糖影响最为明显,建议乔木处理时统一保留树皮。(2)不同 沙生植物枝(茎)样品提取的 NSC 及其组分含量随过筛目数增大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木麻 黄和老鼠艻枝(茎)过筛 100 目相对 18 目提取的 NSC 含量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而叶(同化枝)样品除老鼠艻外均变化不显著。(3)沙生植物器官机械组织含量越高,不 同过筛目数提取的 NSC 及其组分含量差异越大,综合考虑样品获取难度及 NSC 含量的测定 精度,建议所有沙生植物枝叶样品均过 100 目筛。

  • 苹果蓟属,东南亚大陆菊科一新归化属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报道了在泰国北部和中国东南部的菊科一个新归化属——苹果蓟属(Centratherum Cass.)。依据所采集的标本,详细描述了该属在东南亚大陆的唯一代表亚种苹果蓟 [Centratherum punctatum Cass. subsp. fruticosum (S. Vidal) K. Kirkman ex Shih H. Chen, M. J. Wu & S. M. Li]并配以插图。苹果蓟与其所在属的其它物种之区别在于该亚种叶片菱形至椭圆形, 叶缘具不规则锯齿,先端微尖,总苞片基部硬化,先端无芒。文中提供了苹果蓟的分布图, 并讨论了其可能的传播途径。

  • 狭域特有植物元江素馨的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元江素馨(Jasminum yuanjiangense)为云南省元江河谷狭限分布的特有植物,采用典型选样法在元江 素馨较为集中分布地布置 4 个样方,包含干热灌丛、稀树灌草丛 2 个植被类型,调查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及 存活曲线,量化种群结构类型,比较各局域元江素馨种群的差异性;运用时间序列预测种群数量动态,以 揭示元江素馨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元江素馨种群属于增长型,Vpi′=0.0041,表明该种群趋 近于稳定型;种群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波动性,种群生长前期个体数多于生长后期;存活曲线趋 于 Deevey-Ⅲ型和 Deevey-Ⅰ型;幼苗充足,死亡率高,幼龄阶段到中龄阶段个体生长发育受阻。(2)时间序 列预测分析表明,元江素馨种群具备一定的恢复能力,未来 2、4 个龄级时间后种群个体数均呈现小幅度的 增加趋势。(3)各局域元江素馨种群结构存在差异,但依据其年龄结构大致可划分为两类,样地 1、样地 2 和样地 4 种群为增长型,存活曲线表现出 Deevey-Ⅲ型;样地 3 的种群为稳定型,存活曲线呈现出 Deevey-Ⅰ 型,稳定型种群生境较增长型种群生境更适宜于元江素馨的生长。

  • 《广西植物志》秋海棠属(Begonia L.)增订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秋海棠属(Begonia L.)隶属于葫芦目(Cucurbitales)秋海棠科(Begoniaceae),包括约 2 000 种,是世界第 5 大属,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亦可作为药用、食用、饮料和饲料等。我国有秋海棠属植物近 200 种,主要分布于云南和广西等长江以南地区,其中云南有秋海棠属植物 100 余种。近年来,随着广西地区秋海棠属植物野外调查的不断深入,陆续发现并发表了大量秋海棠属新类群,使得广西产秋海棠属植物数目已远超出 1991 年《广西植物志》第一卷收录的 19 种,因此,亟需对发表于不同期刊中的类群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汇总。鉴于此,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考证标本信息,整理并汇总了广西产秋海棠属植物共 84 种,包括 2 个变种、11 个亚种和 46 个特有种,新增 72 种《广西植物志》第一卷中未收录的类群,补充了这些类群的特征集要、凭证标本信息和属下分组概况,为今后开展秋海棠属植物的分类修订、系统学、进化生物学及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固定引流线及跳线绝缘装置的研究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电气工程学报》

    摘要: 10kV 配电线路不停电检修中,作业人员在进行装、拆引流线和断、接跳线 时,由于杆塔及设备上无合适的固定位置,易摆动造成短路或接地而引发安全事故。 本文首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述,针对性地设计并研制出一种绝缘 固定装置,其主要由伸缩式绝缘底座、绝缘支杆、固定装置构成。通过现场试验验证 表明:本装置通用性强、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有效解决 10kV 带负荷更换柱上设 备或断、接跳线作业中引流线及跳线无固定位置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 业安全性,同时缩短了用户的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对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 连续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一种新型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口装置设计与应用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电气工程学报》

    摘要: 为了对分布式电源进行有效的管理,设计和开发了 DARI-3317 分布式电源 并网接口装置。该装置不仅集成了保护、测控、反孤岛、电能质量监测、规约转换、 远动和信息加密功能,同时具备与调度主站实时反馈电站信息、接受远程控制公共连 接点开关投切及逆变器启停,实现调度端对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实时监控。此外,该装 置软硬件平台设计具备开放的接口和扩展裕度,便于将来的扩展和技术升级,保证装 置更长的有效使用寿命周期。DARI-3317 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口装置已在国网某分布式 光伏电站正式投运,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验证。

  • 群际评价中热情与能力关系的情境演变:评价意图与结果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情境影响社会认知, 在群际评价时热情和能力两个维度的关系如何随着情境而变化?本文采用“遥远星球范式”对此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 分别基于热情和能力的单维和双维信息呈现视角, 检验竞争与合作两种情境下成功和失败的结果对群体热情与能力感知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对外群体的热情和能力感知中, 由热情维度推断能力时两者存在正向关系; 由能力维度推断热情时则存在负向关系。(2)评价意图对外群体成员热情和能力评价的影响与具体情境无关。人们对外群体成员的热情和能力评价在得知互动意图时均呈现 “趋中”平衡的趋势。(3)成败结果对外群体成员热情和能力评价的影响受到情境的制约。竞争情境中热情和能力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反向演变趋势, 而合作情境中热情和能力表现出“同消同长”的同向演变趋势。

  • 消极前情绪对积极情绪感染的调节:反向与降阈——以教学情境为例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以往研究表明, 认知对情绪感染具有调节作用, 那么被试的先前情绪对情绪感染是否同样具有调节作用?研究分为攻击性消极前情绪和消沉性消极前情绪对快乐情绪感染的反向调节和降阈调节, 两个实验均采用被试内设计, 使用BioNeuro八通道生物反馈仪记录被试在模拟教学情境下观看视频时的生理指标。在反向调节实验中, 通过组织被试观看南京大屠杀视频来唤醒仇恨情绪, 之后播放两段东方人的生活搞笑视频, 通过不同的指导语, 考察仇恨情绪对快乐情绪感染的反向调节效应; 在降阈调节实验中, 通过屡次失败唤起被试的烦躁情绪, 再比较烦躁情绪唤醒前后被试观看两段搞笑视频时的情绪感染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1)在反向调节实验中, 被试观看“日本”搞笑视频时与观看《南京大屠杀》视频时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相同, 且程度更甚; (2)在降阈调节实验中, 被试在体验烦躁情绪后观看搞笑视频时的生理唤醒程度要强于体验前。实验结果表明, 被试的仇恨前情绪反向调节了“日本人”的快乐情绪感染; 被试的烦躁前情绪让被试对他人的快乐情绪产生易感性。

  • 基于通道的内源性注意对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声音诱发闪光错觉是指当视觉闪光伴随不相等数量的听觉声音在 100 ms 内相继或 同时呈现时, 个体会错觉性地知觉到视觉闪光的个数与听觉声音的数量相等。研究采用经典 的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范式, 将注意以内源性的方式指向视觉通道或者听觉通道, 考察了基 于通道的内源性注意对声音诱发闪光错觉的影响。结果发现, 当注意内源性地指向视觉通道 时, 相对于基线条件, 裂变错觉的量显著减小; 当注意内源性地指向听觉通道时, 相对于基 线条件, 裂变错觉的量存在增大的趋势。说明了基于通道的内源性注意可以影响声音诱发闪 光错觉中的裂变错觉, 但不影响融合错觉。

  •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社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希望与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基于积极心理学, 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859名老年人进行调查, 探讨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社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并检验希望与孤独感的中介效应模型及其模型适用性, 借此构建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探索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希望、孤独感与社会幸福感之间两两相关显著, 社会支持、希望和孤独感是影响老年人社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2)社会支持通过希望对社会幸福感影响的中介效应显著; (3)社会支持通过孤独感对社会幸福感影响的中介效应显著; (4)在同时检验希望和孤独感在社会支持影响社会幸福感的多重中介效应时, 二者在社会支持和社会幸福感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证实了社会支持影响社会幸福感及希望和孤独感部分中介作用的心理机制, 为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参考建议。

  • 学前儿童基于物体重量归纳推理的发展:中美跨文化比较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关于物体重量认知的研究是探讨儿童整个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美国和中国儿童利用语言标签基于重量进行归纳推理的发展特点及跨文化一致性。实验人员利用语言标签提示三个外部知觉特征完全相似物体中的一个物体, 随后要求儿童从剩余两个物体中选择一个他们认为和目标物体共享语言标签的物体。研究考察儿童是否能够基于物体的内在属性重量进行类别判断。结果显示:(1) 4岁和5岁儿童以重量进行归纳推理显著高于3岁儿童, 4岁和5岁儿童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2) 美国和中国4岁和5岁儿童的表现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 3岁儿童与随机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3) 美国2岁儿童的表现边缘低于随机水平, 6岁儿童显著高于随机水平。总之, 儿童利用语言标签进行基于重量的归纳推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美国和中国儿童在发展特点及年龄转折上具有跨文化一致性, 4岁儿童具备了利用语言标签进行基于物体内在属性归纳推理的能力。

  • 中央凹加工负荷与副中央凹信息在汉语阅读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研究探讨汉语读者选择眼跳目标时, 中央凹注视词的加工负荷是否影响副中央凹获取信息量, 进而调节随后的眼跳长度。采用眼动追踪技术, 操纵了中央凹注视词的词频(高频、低频)和副中央凹词的笔画数(多笔画、少笔画)。结果发现:从中央凹词到副中央凹少笔画词的眼跳长度显著地长于到多笔画词的, 且这种笔画数效应并不受中央凹加工负荷的调节; 从高频中央凹词到副中央凹词的眼跳长度显著地长于低频词的。在本实验条件下结果提示:中央凹加工负荷在眼跳目标选择中的作用不是通过调节副中央凹获取信息量的多少来实现的。

  • 面孔可信度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依恋安全的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分别从特质依恋和状态依恋角度考察施助者的依恋安全在求助者面孔可信度与助人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求助者面孔可信度影响助人行为, 面孔可信度高的求助者得到的助人行为显著多于面孔可信度低的求助者; (2)施助者的依恋安全调节求助者面孔可信度与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 安全依恋能有效缓冲低面孔可信度带来助人行为下降的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依恋安全有助于提升社会安全感和促进亲社会行为, 因此应注重依恋安全的培养。

  • 如何用行为经济学应对不确定性:拓展有效助推的范围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本文提出了决策中不确定性的五种类型及其行为学和心理学的应对机制:用简捷启发式替代加权求和应对信息不确定性, 用直觉应对认知不确定性, 用价值观预测选择偏好应对行为不确定性, 用决策参照点的权重替代概率应对结果不确定性, 用时间换时间以降低延迟折扣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新行为经济学应当通过“为什么”的功能性分析, 找到行为助推的心理杠杆。化解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行为助推; 化繁为简是行为助推的关键所在。

  • 鄂伦春族的视空间工作记忆能力优势: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以鄂伦春族和汉族的高中生为被试, 采用简单存储任务和复杂广度任务, 并且引入材料复杂性变量, 考察鄂伦春族和汉族的高中生在视空间工作记忆能力上的差异, 探讨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对视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鄂伦春族学生在4个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上的表现均显著好于汉族学生, 材料呈现的结构、数量和路径均不影响鄂伦春族学生在视空间工作记忆能力上的优势。整个研究表明, 鄂伦春族千百年来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已经成为重要的生态变量, 影响其后代的视空间工作记忆能力。

  • 语义关联的注意捕获——来自线索化范式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采用线索化范式, 操作性地建立线索和靶子的语义关联, 考察语义关联对注意捕获的影响。实验1采用特征线索意义靶子的形式, 建立某一特定语义水平的注意控制定势, 发现线索靶子语义一致时线索捕获注意, 线索靶子语义不一致时同样的线索失去捕获注意的能力。实验2随机呈现线索颜色和靶子汉字, 建立两种语义概念的注意控制定势, 发现所有的线索都出现了捕获效应, 而不论其在某一具体试次中是否与靶子意义一致。实验3交换了线索与靶子的属性及概念, 采用意义线索特征靶子的形式, 结果与实验1一致。这些结果表明, (1)语义关联的注意捕获符合关联性的无意注意定向假说, 刺激的捕获能力受当前的注意控制定势调节; (2)由语义概念激活的知觉表征在调节空间注意分配上与其自身相比形式相同, 但程度有所下降; (3)知觉特征水平的注意控制定势能够激活与其相应的语义概念, 使其吸引注意并调节空间注意分配; (4)知觉表征和语义概念的激活可能是双向的, 激活后在指导注意转移上表现出相同的特性。

  • 自我积极表情加工优势效应:来自ERPs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8-09-0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基于自我加工优势和内隐积极联想理论, 采用视觉搜索范式结合ERPs技术考察个体自我表情加工的特点, 并进一步探讨情绪效价和身份信息对面孔加工的直接影响。结果发现:(1)搜索自我快乐表情比自我愤怒表情及两类他人表情速度更快、正确率也更高; (2)自我快乐表情对N1、N2、LPP成分的激活显著大于自我愤怒表情及两类他人表情。自我表情加工存在积极加工偏向, 且这种加工优势在面孔加工早期视觉编码阶段就已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