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2020-02-20
  • 病毒核酸提取前的高温灭活过程显著降低可检出病毒核酸模板量

    分类: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2-20

    摘要: 新冠病毒是病毒感染性肺炎(COVID-19)的病原体。然而,新冠病毒核酸临床检出的假阴性率很高。假阴性意味着漏检,不仅会导致疑似患者不能快速确诊,而且会使漏检者成为潜在的病毒传染源。因此,提高新冠病毒核酸检出率十分迫切。目前国家卫健委相关指南要求在提取样本核酸前需将样本置于56℃以上以灭活病毒。这一灭活过程无疑是保护临检人员免受病毒暴露所必需,但也会破坏病毒核酸的完整性,导致部分样品不能被正常检出,成为高假阴性率的原因之一。最近,我们以猪PDEV冠状病毒(疫苗)作为模型研究了高温灭活过程对病毒核酸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存在常用等渗盐溶液Hank’s液中的样品经56℃孵育30分钟后可检出冠状病毒核酸损坏了一半,而以92℃孵育5分钟,则可检出的冠状病毒核酸损失了96%以上。当采用一款市售的R503样品保存液保存PEDV时,经56℃孵育30分钟后病毒核酸可检出量是Hank’s液的3倍,若是92℃孵育5分钟,则可检出量是Hank’s液的42倍。这些结果提示,使用可有效保护样本RNA特别是避免样本RNA在高温灭活时受损的样品保存液,不但可以让临检人员依然能够在高温灭活后使用样品,还有望提高阳性检出率。

  • 社会行为的效价信息对注意捕获的影响:基于帮助和阻碍行为的探讨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2-20

    摘要: 采用学习-测验两任务范式,通过三项实验探讨了社会行为的效价信息对注意捕获的影响。在学习阶段,被试观看具有积极效价的帮助行为(某智能体帮助另一智能体爬山)和消极效价的阻碍行为(某智能体阻碍另一智能体爬山),以及与各自运动特性匹配的无社会交互行为,其目的为建立不同智能体颜色与社会行为效价信息的联结关系。在测验阶段,则分别检验社会行为中的施动方(帮助者和阻碍者)颜色和受动方(被帮助者和被阻碍者)颜色的注意捕获效应。结果发现,消极社会行为中施动方颜色和受动方颜色均更容易捕获注意,而积极社会行为效价信息并没有改变联结特征值的注意捕获效应;且相比于受动方,与消极社会行为效价建立联结的施动方颜色的注意捕获效应更强。该结果提示,存在消极社会行为效价驱动的注意捕获,且消极的效价信息与卷入社会行为所有个体的特征建立联结,但该联结中施动方物理特征具有更高的注意优先性。这一发现暗示,声誉信息与对社会交互行为的整体表征可能综合作用于对社会交互事件的注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