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纪林芹
  • 多巴胺系统基因调节青少年同伴拒绝与亲社会行为关系:平行潜增长模型

    分类: 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30

    摘要: 基于动态发展视角和多基因研究范式,对1044名青少年(初测年龄13.32 ± 0.48岁, 50.1%女生)进行为期三年的追踪,考察青少年早期同伴拒绝的发展变化与亲社会行为发展变化的关系以及多巴胺系统基因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和同伴拒绝均呈线性上升趋势;(2)同伴拒绝的初始水平与增长速度均能预测亲社会行为发展轨迹。较高的同伴拒绝初始水平与较低的亲社会行为初始水平有关,也与更快的亲社会行为上升趋势有关,但是较高的同伴拒绝增长速度降低了亲社会行为的增长速度;(3)多巴胺系统多基因累加分调节同伴拒绝初始水平与亲社会行为初始水平、增长速度间的关系。相比携带较多高多巴胺含量相关等位基因的青少年,携带较少高多巴胺含量相关等位基因的青少年同伴拒绝初始水平越高,其亲社会行为初始水平更低、增长速度更快。

  • HPA轴系统基因与攻击的U型关联:亲子关系的调节作用与冲动性的中介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7-22

    摘要: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攻击行为产生发展的关键生理基础,其功能与攻击呈非线性关系模式,该非线性模式可能受环境调控并通过行为控制系统间接发挥作用。本研究对530名成年早期被试(初次测评Mage = 19.35 ± 1.59岁, 53.4%女生)进行间隔一年的追踪研究,采用多基因累加风险得分范式考察HPA轴基因与攻击间的非线性关系,并探索亲子关系的调节作用与冲动性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亲子冲突而非亲子亲合能够调节HPA轴基因与攻击的非线性关系,当亲子冲突较多时,HPA轴基因与攻击呈U型关系,携带较多和较少高HPA轴活性相关等位基因的个体均具有更高的攻击行为;(2)冲动性在基因—环境交互与攻击行为间发挥中介作用,在亲子冲突较多时,HPA轴基因与冲动性之间亦呈现U型模式。本研究为发展精神病理学的“多因一果”现象提供了支持,并且为揭示神经生理应激系统影响攻击的复杂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 BDNF基因、同伴关系与青少年早期抑郁:基于动态发展视角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青少年抑郁是遗传基因与环境动态交互作用的结果, 但是现有研究忽视了抑郁遗传效应的发展动态性。本研究通过对1086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2.32, 50%女生)进行3年的追踪, 分别从遗传效应的年龄差异以及遗传效应影响抑郁发展轨迹的角度, 考察BDNF基因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抑郁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1)在3个时间点上, BDNF基因与同伴拒绝交互影响青少年抑郁, 但其作用模式存在年龄差异:12岁时, MetMet基因型携带者对环境敏感性高于ValMet基因型携带者; 13岁时, MetMet和ValVal基因型携带者对环境的敏感性均高于ValMet基因型携带者; 14岁时, ValVal基因型携带者对环境的敏感性高于ValMet基因型携带者。(2)青少年早期抑郁呈线性增长趋势, 但是抑郁初始水平与增长速度无关。(3) BDNF基因与同伴拒绝交互预测青少年抑郁的初始水平, 相比ValMet基因型, 携带MetMet基因型的青少年在经历同伴拒绝后抑郁初始水平更高。(4) BDNF基因显著预测青少年抑郁增长速度, 相比ValMet基因型携带者, 携带MetMet和ValVal基因型的青少年抑郁增长速度更快。

  • BDNF基因、同伴关系与青少年早期抑郁:基于动态发展视角的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6-23

    摘要: 青少年抑郁是遗传基因与环境动态交互作用的结果, 但是现有研究忽视了抑郁遗传效应的发展动态性。本研究通过对1086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2.32, 50%女生)进行三年的追踪, 分别从遗传效应的年龄差异以及遗传效应影响抑郁发展轨迹的角度, 考察BDNF基因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抑郁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1)在三个时间点上, BDNF基因与同伴拒绝交互影响青少年抑郁, 但其作用模式存在年龄差异:12岁时, MetMet基因型携带者对环境敏感性高于ValMet基因型携带者; 13岁时, MetMet和ValVal基因型携带者对环境的敏感性均高于ValMet基因型携带者; 14岁时, ValVal基因型携带者对环境的敏感性高于ValMet基因型携带者。(2)青少年早期抑郁呈线性增长趋势, 但是抑郁初始水平与增长速度无关。(3)BDNF基因与同伴拒绝交互预测青少年抑郁的初始水平, 相比ValMet基因型, 携带MetMet基因型的青少年在经历同伴拒绝后抑郁初始水平更高。(4)BDNF基因显著预测青少年抑郁增长速度, 相比ValMet基因型携带者, 携带MetMet和ValVal基因型的青少年抑郁增长速度更快。

  • 受欺负与青少年外化问题关系的“健康环境悖论”:敌意性归因的中介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健康环境悖论”是指在总体受欺负水平较低的环境中, 受欺负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多适应问题。本研究以来自47个班级的1764名5年级到8年级学生为被试(男生956人, 平均年龄14.46岁), 考察了班级平均受欺负水平在个体受欺负经历与外化问题间的调节作用及敌意性归因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受欺负与外化问题的关系存在“健康环境悖论”现象, 即班级平均受欺负水平能调节个体受欺负经历与外化问题的关系, 在班级平均受欺负水平较低的班级中受欺负经历与外化问题的关联更强; (2)班级平均受欺负水平对受欺负与外化问题的调节作用通过敌意性归因的中介作用实现。本研究证实了受欺负与外化问题的健康环境悖论现象, 并首次揭示了敌意性归因的中介作用机制。

  • 多巴胺系统多基因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U型关系:母亲消极教养的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多巴胺活性与攻击相关的脑功能活动呈倒U型关系。本研究对1044名汉族青少年(初次测评时M age = 13.32 ± 0.49岁, 50.2%女生)的攻击行为进行间隔一年的两次测评, 采用多基因累积分范式考察多巴胺系统的多基因功能积分与青少年攻击行为间的关系以及母亲消极教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 多巴胺系统多基因累积分二次项与母亲消极教养交互影响两个时间点的青少年攻击行为:在较高母亲消极教养条件下, 携带较多或较少低多巴胺活性相关等位基因的青少年表现出高水平的攻击行为, 呈U型关系; 在较低母亲消极教养条件下, 多基因累积分二次项与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关系不显著。本研究为多巴胺系统基因的联合效应与母亲消极教养调节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基因作用机制提供证据。

  • 多巴胺系统多基因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U型关系:母亲消极教养的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1-08

    摘要: 多巴胺活性与攻击相关的脑功能活动呈倒 U 型关系。本研究对 1044 名汉族青少年(初次测评时 M age = 13.32 0.49 岁, 50.2%女生)的攻击行为进行间隔一年的两次测评,采用多基因累积分范式考察多巴胺系统的多基因功能积分与青少年攻击行为间的关系以及母亲消极教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多巴胺系统多基因累积分二次项与母亲消极教养的交互影响两个时间点的青少年攻击行为:在较高母亲消极教养条件下,携带较多或较少低多巴胺活性相关等位基因的青少年表现出高水平的攻击行为,呈 U 型关系;在较低母亲消极教养条件下,多基因累积分二次项与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关系不显著。本研究为多巴胺系统基因的联合效应与母亲消极教养调节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基因作用机制提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