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拟南芥bHLH Ib 转录因子调控FIT 的转录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6-0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FIT 是调控拟南芥铁稳态的一个关键调控因子,它在转录水平受到缺铁诱导,但是背 后的调控机制还不甚清楚。该研究以拟南芥bHLH38 和FIT 的单、双过表达植物及 bHLH Ib 四突变体为研究材料,进行了缺铁处理实验,并通过定量 PCR 分析了FIT 的转录水平。结果 表明:(1)在铁充足时,bHLH38 过表达植物中FIT 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其在野生型中水平; (2)在 bHLH Ib 四突变体里FIT 的转录水平不受缺铁诱导;(3)FIT 单过表达不能激活内 源FIT 的转录,但bHLH38 和FIT 的双过表达则可以激活内源FIT 的转录;(4)在缺铁条件 下,所有植物中FIT 的转录水平均与野生型中的FIT 水平无明显差异。基于以上结果,该研 究认为 bHLH Ib 转录因子是缺铁诱导FIT 转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 血红素对妊娠母鼠繁殖成绩及组织调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索血红素铁与硫酸亚铁(FeSO4)对妊娠母鼠繁殖成绩,妊娠母鼠组织与胎鼠铁含量,妊娠母鼠组织铁调素(hepcidin)、膜铁转运蛋白(Fpn)、猫白血病病毒C亚类受体(Flvcr)、转铁蛋白受体1(Tfr1)、转铁蛋白受体2(Tfr2)、二价金属转运体1(DMT1)和血红素转运蛋白(HCP)表达的影响。随机选取2月龄体况接近的昆明小鼠妊娠母鼠80只,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对照组、缺铁组、血红素铁组(15、60、90 mg/kg血红素铁)、FeSO4组(75、300、450 mg/kg FeSO4),每组10只。配种受孕起对照组饲喂正常饲粮(基础饲粮中添加80 mg/kg FeSO4);其他各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妊娠第10天开始注射40 mg/kg去铁胺(DFO),诱导妊娠母鼠缺铁模型;妊娠第14天血红素铁组和FeSO4组开始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血红素铁或FeSO4,缺铁组不添加。试验期为妊娠后1~20 d。结果表明:1)60 mg/kg血红素铁组胎鼠重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缺铁组(P<0.01)。2)60 mg/kg血红素铁组与450 mg/kg FeSO4组母鼠血液血红蛋白(HGB)含量、红细胞数(RBC)和红细胞容积(HCT)极显著高于缺铁组(P<0.01)。3)60 mg/kg血红素铁组胎鼠铁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FeSO4组(P<0.01);450 mg/kg FeSO4组母鼠肝脏、脾脏和胎盘铁含量均为最高。4)90 mg/kg血红素铁组和450 mg/kg FeSO4组母鼠肝脏hepcidin表达量较高,极显著高于缺铁组与对照组(P<0.01);15 mg/kg血红素铁组母鼠肝脏Fpn、Tfr2表达量较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缺铁组(P<0.01);60 mg/kg血红素铁组母鼠肝脏Tfr1、Flvcr表达量较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缺铁组(P<0.01);75 mg/kg FeSO4组母鼠肝脏Tfr1表达量较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缺铁组(P<0.01)。5)缺铁组母鼠十二指肠Fpn、HCP、DMT1、Flvcr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缺铁组母鼠胎盘Fpn、Tfr1、DMT1、Flvcr、HCP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90 mg/kg血红素铁组和450 mg/kg FeSO4组母鼠胎盘hepcidin表达量较高,极显著高于缺铁组与对照组(P<0.01)。7)饲粮血红素铁添加量为61.00 mg/kg或FeSO4添加量为336.11 mg/kg时,胎鼠铁含量最高;饲粮血红素铁添加量为93.49 mg/kg时,母鼠肝脏铁含量最高。 综合得出,母鼠饲粮中添加适宜量的血红素铁或FeSO4均可显著促进胎鼠增重,诱导母鼠靶组织铁调基因的表达,提高母鼠组织和妊娠20 d胎鼠机体铁含量;HCP和Flvcr在母鼠肠道对血红素铁吸收或胎盘转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肠道吸收或胎盘转运FeSO4主要以DMT1和Tfr2为主。

  • 甘氨酸亚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氨酸亚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铁表观消化率及血清铁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杜×长×大”(28±1)日龄断奶仔猪,根据体重、健康状况等均衡分布原则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单个饲养于消化代谢笼。试验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2组均饲喂缺铁基础饲粮10 d,使仔猪处于临近贫血状态;第2阶段:对照组在缺铁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100 mg/kg的硫酸亚铁(以铁计),试验组额外添加100 mg/kg的甘氨酸亚铁(以铁计),试验期10 d。结果表明:与添加硫酸亚铁相比,饲粮添加甘氨酸亚铁有降低仔猪料重比的趋势(P<0.10),降低了4.57%,但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10);饲粮添加甘氨酸亚铁能显著降低粪中的铁排出量和铁排出总量(P<0.05),分别降低了23.11%和22.09%;饲粮添加甘氨酸亚铁能极显著提高铁表观消化率和表观代谢率(P<0.01),分别提高了13.34%和22.42%;同时,饲粮添加甘氨酸亚铁能显著提高血清中的铁饱和度和血液中的铁含量(P<0.05)。综上,甘氨酸亚铁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血液铁含量,改善仔猪铁代谢状况,降低粪便铁排出量,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新型补铁剂。

  • 对1~4周龄五龙鹅生产性能、造血功能和代谢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铁添加水平对1~4周龄五龙鹅生产性能、造血功能和铁代谢的影响,以确定鹅饲粮铁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日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0、80、120、160、200 mg/kg铁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80~120 mg/kg铁能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五龙鹅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饲粮中添加80~120 mg/kg铁显著提高了鹅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腿肌率(P<0.05);3)饲粮中添加80 mg/kg铁显著提高了鹅血液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80~200 mg/kg铁显著提高了鹅血液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P<0.05),饲粮中添加120~200 mg/kg铁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鹅血液的红细胞压积(P<0.05或P<0.01);4)饲粮中添加160~200 mg/kg铁显著降低了鹅血清中总铁结合力(P<0.05),显著提高鹅血清中转铁蛋白饱和度(P<0.05);饲粮中添加120 mg/kg铁显著降低了鹅血清中尿素氮和肌酐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80 mg/kg铁显著降低了鹅血清中尿酸含量(P<0.05)。由此可见,以最佳生长性能为目标,建议1~4周龄五龙鹅饲粮中铁的适宜添加水平为99.56~116.91 mg/kg。

  • 于西藏东南部发现桐庐线莲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4-0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毛茛科的桐庐铁线莲 Clematis tongluensis 原知分布于尼泊尔、不丹、印度东北部和孟加拉,今夏在西藏东南部被发现。此种与绣球腾 Clematis montana 在亲缘关系上接近,与后者的区别在于此种的萼片呈长圆形,顶端尾状渐尖和表面被毛,背面无毛。

  • 血清降低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泵功能衰竭的预测价值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铁水平降低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急性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87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整个队列血清铁水平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比较不同血清铁水平组的院内急性心衰发病率;分析血清铁水平与Hb,BNP,cTnI,hsCRP水平等参数间的关系;比较血清铁水平、BNP,cTnI和hsCRP等生物标志物与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病率和死亡率等不良后果的关系。结果全部287名STEMI患者的人院平均血清铁水平是10.20μmol/L (6.90,14.40 μmol/L),血清铁水平的四分位数:Q1≤6.90 μmol/L, Q2 6.91-10.19 μmol/L, Q3 10.20-14.39 μmol/L,Q4=14.40 μmol/L。从Q1到Q4组,院内急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分别是Q1 79.5%, Q264.3%, Q350.0%和Q445.9%(P<0.001);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铁水平低于8.95μmol/L组患者发生院内急性心衰的危险度(OR)是血清铁高于8.95 μmol/L组的近3倍(OR 3.358, 95% CI 1.791-6.294, 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 2.316 (95%CI1.205-4.453 , P=0.012 )。结论血清铁水平降低是STEMI患者院内急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 高速路背景下西北地区路可达性与空间相互作用格 局变化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8-02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西北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境内外重要结合点。通过考虑各城市铁路交通流的异 质性,以西北各市(州)主要城市为研究单元,重要高铁线路开通时间为断面,以 2011、2015 年和 2019 年为时间节点,利用列车频次可达性测度方法与标准引力模型,采用列车频次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以及经济联系总量和经济联系强度等指标,对其铁路可达性及城市空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铁路可达性及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整体上提升明显,高铁沿线更为显著,受列车频 次的影响较大。(2)全区铁路可达性总体上东西梯度差异显著,向西北方向逐渐递减。各省(自治 区)局部表现为以省会城市为中心,以铁路枢纽城市为次中心的圈层结构。(3)全区空间相互作用由传统的“极核式”转变为以枢纽城市为节点,以陇海线、宝兰线、兰新线等主干铁路为轴线纵向延伸的“点轴式”,进而初步形成一定的“网络式”格局。各省(自治区)内部“区域中心城市—外围城 市—边缘城市”经济联系总量梯度结构明显。深入剖析地区可达性及经济联系分布格局,建议应 该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尤其是扩大边缘地区铁路网覆盖面,统筹东西梯度发展,非高铁沿线城市 需要加强与沿线城市的交通接驳建设,积极主动融入高铁网络。

  • 胁迫对玉米苗期根系生长和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10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了揭示不同耐低铁玉米品种苗期根系生长和铁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为玉米耐低铁能力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 以耐低铁玉米品种‘正红2 号’和不耐低铁玉米品种‘川单418’为材料, 采用重度[10 μmol(Fe3+)·L-1]、中度[30 μmol(Fe3+)·L1]和轻度[50 μmol(Fe3+)·L1]3 种低铁胁迫及对照[100 μmol(Fe3+)·L1]的铁营养液处理3 叶1 心玉米幼苗, 分析低铁胁迫对不同耐低铁玉米品种苗期根系生长和铁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营养液铁浓度降低, 两个玉米品种幼苗的根长、根体积、根系活力、干物质、铁含量、铁积累量、相对吸铁能力均显著降低, 但根系麦根酸分泌量增多, 铁素向地上部转移分配能力增强, 铁素的生理效率提高, 这是玉米适应低铁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玉米幼苗的铁素积累量与根长、根体积、根干重、根系活力等根系性状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耐低铁玉米品种在中度和重度低铁胁迫下根长、根体积、根干重、根系活力均较不耐低铁玉米品种高, 是其铁素吸收积累量高的重要原因。根系麦根酸分泌量与铁素茎叶分配率呈正相关, 铁素茎叶分配率与铁素生理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增加根系麦根酸的分泌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铁素的茎叶分配率, 从而提高铁素生理效率; 耐低铁玉米品种在中度和重度低铁胁迫下麦根酸分泌量增幅高于不耐低铁玉米品种, 是其铁素生理效率高的主要原因。

  • 大鼠灌胃多糖复合物后尿液蛋白质组的变化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提交时间: 2024-01-04

    摘要: 铁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还没有研究从尿液蛋白质组的角度探究铁元素对机体的整体影响。本研究对大鼠灌胃多糖铁复合物(28mg/kgd 铁元素,相当于成年人预防贫血的剂量)4天,采用自身前后比较和成组比较两种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大鼠短期灌胃多糖铁复合物前后的尿液蛋白质组。许多差异蛋白被报道与铁有关,包括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灌胃前是灌胃后的7.7倍,p=0.0039)、p38(灌胃后是灌胃前的14.5倍,p=0.003)等;单只大鼠前后比较中,铁调素(Hepcidin)在4只大鼠中同时上调。差异蛋白富集到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对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铁离子的反应、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造血祖细胞分化等;分子功能(如补体结合、血红蛋白结合等)、KEGG通路(如补体和凝血级联、胆固醇代谢、疟疾等)也显示出与铁的相关性。本研究从尿液蛋白质组学的角度有助于深入理解铁元素的生物学功能,并为铁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监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 死亡:抑郁症治疗的新靶点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6-0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感类精神障碍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第二大健康负担,但其发病机制仍有待明晰。临床抗抑郁症治疗以西药为主,但目前所用药物差强人意的效果、显著的治疗时滞和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都反映出临床对有效和快速起效抗抑郁症药物的巨大需求。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参与了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病进程。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将目光转向靶向抑制铁死亡的抗抑郁症治疗,并显现出了积极的疗效。本文以抑郁症与铁死亡机制为基础,结合临床与临床前研究,总结了铁死亡参与抑郁症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性。

  • 长距离高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影响及角色分析——以兰新高为例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6-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在GIS技术支持下,基于旅游交通可达性视角,构建旅游经济联系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确定沿线城市在旅游经济联系网络中的角色,结果表明:高铁时空压缩效应促使沿线城市旅游交通可达性和旅游经济联系普遍提升,但提升幅度具有空间差异性,廊道东侧城市优于西侧城市,各省区旅游经济基础较好城市优于基础较差城市;旅游网络结构日趋紧密,城市间旅游互动与合作逐渐频繁,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呈现协调发展趋势。深入剖析9个城市的网络角色对兰新廊道旅游空间发展模式提出相关建议:沿线地区应充分发挥乌鲁木齐、兰州核心城市的功能,同时利用酒泉次核心的集聚与扩散作用,发挥嘉峪关、张掖、西宁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承转作用,带动吐鲁番、海东、哈密等边缘城市,打造西北“旅游+高铁”丝绸之路黄金线。

  • 不同添加水平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雏鹅生长性能、造血功能、代谢和肾脏功能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铁添加水平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雏鹅生长性能、造血功能、铁代谢和肾脏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Ⅰ组为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铁,不添加枯草芽孢杆菌;Ⅱ~Ⅵ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25、50、75、100 mg/kg铁,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水平均为250 mg/kg。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Ⅵ组雏鹅体重、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血液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以及血清铁含量、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均升高(P>0.05),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腹脂率以及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含量均降低(P>0.05)。2)Ⅳ、Ⅴ组体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Ⅲ、Ⅵ组(P<0.05或P<0.01),Ⅳ组料重比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Ⅱ、Ⅲ、Ⅵ组(P<0.05或P<0.01)。3)Ⅳ、Ⅴ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组胸肌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或P<0.01),Ⅴ组胸肌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4)Ⅴ、Ⅵ组血液血红蛋白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Ⅲ、Ⅳ组(P<0.05或P<0.01),Ⅴ组血液红细胞数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Ⅲ、Ⅳ组(P<0.05或P<0.01),Ⅴ组血液红细胞压积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Ⅲ、Ⅳ、Ⅵ组(P<0.05或P<0.01),Ⅳ组血液平均红细胞体积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Ⅲ、Ⅴ、Ⅵ组(P<0.05或P<0.01),Ⅴ组血液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Ⅲ、Ⅳ、Ⅵ组(P<0.05或P<0.01)。5)Ⅳ、Ⅴ组血清总铁结合力显著高于Ⅲ、Ⅵ组(P<0.05),Ⅳ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Ⅱ、Ⅵ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雏鹅铁营养需要量具有一定阈值,饲粮铁添加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机体的生长发育。枯草芽孢杆菌能够与铁协同促进雏鹅生长发育、造血功能、铁代谢和肾脏功能,降低饲粮中铁添加水平;建议雏鹅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条件下铁适宜添加水平为60.34~80.50 mg/kg。

  • 生物磁受体蛋白MagR/IscA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提交时间: 2016-06-16

    摘要: 铁硫簇蛋白是一类重要的线粒体功能蛋白,在细胞能量代谢、电子传递、底物结合与激活、铁/硫存储、酶促反应、基因表达调控等诸多过程中均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旦铁硫簇组装及转运过程发生障碍,必将严重影响细胞内铁的稳态及铁硫蛋白的功能. 其中,分子量约 11-kDa 的 IscA,是铁硫蛋白亚家族 hesB 之一的高保守性成员,能结合铁离子及[2Fe-2S]簇,从而参与铁硫簇蛋白的合成,因此在铁硫簇组装蛋白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2015 年谢灿和张生家各自研究组分别发现了 IscA1 具有独特的磁感应(magnetic sensor,MagS)与磁受体(magnetic receptor,MagR)功能. 尤为重要的是,通过外磁场刺激相关磁基因表达,能够调控神经活动及行为定位. 鉴于磁受体的独特功能并结合相关技术,遂将其统称为磁遗传学(磁基因学). 本文简要介绍 IscA 蛋白的始初发现与鉴定历程、进化保守性及其独特的生理生物学功能,并凝练出磁遗传假说机制调控模型.

  • BIM在路四电工程的适应性分析

    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 >> 土木建筑工程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摘要: 目前的BIM应用与各种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在多领域均有其身影,而铁路四电工程因其多专业交叉、施工难、跨自然区域大等特点,迫切地需要BIM来提高设计、施工的效率。为使BIM在铁路四电工程中更好地应用

  • BIM在路四电工程的适应性分析

    分类: 土木建筑工程 >> 土木建筑工程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6 合作期刊: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摘要: 目前的BIM应用与各种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在多领域均有其身影,而铁路四电工程因其多专业交叉、施工难、跨自然区域大等特点,迫切地需要BIM来提高设计、施工的效率。为使BIM在铁路四电工程中更好地应用

  • 饲粮水平对山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肝脏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铁水平对山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肝脏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产蛋期(17~30周龄)蛋鸭对饲粮铁的需要量。选用15周龄的山麻鸭432羽,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单笼饲养。试验蛋鸭饲喂不添加铁的基础饲粮(含铁52.2 mg/kg)2周后,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5、30、45、60、75 mg/kg的一水合硫酸亚铁(FeSO4·H2O),试验饲粮铁水平分别为52.2、67.2、82.2、97.2、112.2和127.2 mg/kg。试验期14周。结果表明:1)产蛋初期(17~18周龄),随着饲粮铁水平的提高,平均蛋重先升高后降低,其中饲粮铁水平为67.2、82.2和97.2 mg/kg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12.2 mg/kg组(P0.05)。2)随着饲粮铁水平的提高,蛋黄色泽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饲粮铁水平为97.2 mg/kg组蛋黄色泽最高。3)肝脏铁含量随饲粮铁水平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其中饲粮铁水平为127.2 mg/kg组的铁含量显著高于52.2 mg/kg组(P0.05)。5)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随饲粮铁水平的提高而上升;饲粮铁水平为97.2、112.2和127.2 mg/kg组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52.2 mg/kg组(P<0.05),饲粮铁水平为112.2和127.2 mg/kg组的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52.2 mg/kg组(P<0.05)。6)以平均蛋重为指标,通过二次曲线模型的回归方程可获得产蛋初期山麻鸭饲粮适宜铁水平为73.9 mg/kg。综合考虑,建议产蛋初期山麻鸭饲粮铁水平为73.9 mg/kg,产蛋高峰期为52.2 mg/kg。

  • 高效无公害钢表面亮化液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12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摘要 研制了一种用于钢铁构件涂层制备预处理综合亮化液,集除油、除锈、磷化、钝化为一体,具有高效环保、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常温下擦拭或浸渍钢铁表面。实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案确定了亮化液组分,其中不含有F-、NO2-、Cr3+等毒性离子。通过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磷化膜形貌,并测试了亮化液总酸度点、游离酸度点、耐腐蚀性等性能。研究表明:用该亮化液处理试样后表面形成的磷化膜薄而致密均匀,防锈耐腐蚀,可直接制备涂层

  • 死亡相关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0-11

    摘要: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依赖于铁和活性氧的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cell death, RCD),主要特征是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堆积,与细胞凋亡、坏死和自噬不同。研究发现,铁死亡与肿瘤细胞密切相关,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来提高治疗药物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本文就铁死亡的发生机制、铁死亡与肿瘤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认识铁死亡与肿瘤之间的机制提供参考,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新靶点。

  • 蛋白的生物工程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8-04-11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铁蛋白 磁性颗粒 分子骨架

  • 用XPS研究硫化氢腐蚀产物生成及自燃历程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模拟含硫原油加工过程中生成的具有高自然性的腐蚀产物,利用三氧化二铁与硫化氢反应制备硫铁化合物,将硫化反应产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保存在乙醇中,一部分暴露于空气中。用XPS研究硫化产物及其氧化产物中硫、铁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硫化产物中硫元素主要存在形式是二硫化亚铁;氧化产物中主要存在形式是硫酸盐,少部分硫化亚铁、单质硫及FeSx。硫化产物和氧化产物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都是三氧化二铁和二硫化亚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