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流域夜晚灯光数据与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分类: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1-26

    摘要: 系统性掌握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能为整个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目前,GDP是衡量经济发展格局的主要参考依据,然而GDP统计数据存在口径不统一、空间分辨率低等缺点,难以精准刻画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特征。夜晚灯光数据以其相对客观的特征,对其进行有效反映。本文通过对1992-2013年全国夜晚灯光数据的校正和处理,获得全国及流域夜晚灯光数据影像,进行经济空间聚合分析,以及与相关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空间聚合高的区域分布在黄河河道附近,从黄河上游到下游,热力强度逐渐增强,并且以省会城市为核心区,向外扩散,呈现了在老的聚合点聚合度加剧的情况下,聚合区域有向周边分散的趋势;夜晚灯光数据的变化趋势与GDP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与城镇化率、人口数量、第三产比例、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流域发展指数(Basin Development Index, BDI)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流域9省的夜晚灯光数据整体变化趋势与全国灯光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稳定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值均低于全国的夜晚灯光数据,并且差距有所扩大,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 TyG及其衍生指数与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胰岛素抵抗形成了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替代标志物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 and Glucose Index, TyG)及其衍生指数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但现有研究以单独横断面研究或纵向研究居多,在我国东北地区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究TyG及其衍生指数甘油三酯-葡萄糖-身体质量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body mass index, TyG-BMI)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TyG、TyG-BMI的预测能力,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8年1月-2021年4月随访期间209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在同期随访过程中未新发2型糖尿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者中,按照性别相同、年龄±2岁采用倾向性评分进行1:2匹配,选取418例设为对照组,最终共627人纳入本次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其基线资料,包括流行病学信息、体格检查信息、生化检测信息、TyG、TyG-BMI。采用Cox拟合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TyG、TyG-BMI与2型糖尿病之间关系的研究。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分析TyG、TyG-BMI不同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剂量-反应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TyG、TyG-BMI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新发病例组的BMI、AC、SBP、DBP、FPG、TG、TC、LDL-C、TyG、TyG-BMI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剂量反应关系呈递增形状,当TyG、TyG-BMI高于8.838、229.364时,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逐渐升高。TyG、TyG-BMI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696(95%CI:0.658-0.732)、0.725(95%CI:0.688-0.760)。TyG、TyG-BMI预测2型糖尿病的最佳切点分别为8.650、224.859。结论 TyG、TyG-BMI的高水平状态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2型糖尿病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二者对2型糖尿病均具有预测价值。若综合考虑风险关联强度、AUC、筛查结果的临床影响等方面TyG-BMI或许是较优的预测指标。

  • 癌症幸存者久坐行为的研究进展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9-3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癌症幸存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普遍不佳,而久坐行为在癌症幸存者中高发,且与患者多种不良结局密切相关,亟需关注。本研究综述了癌症幸存者久坐行为的相关理论、评估方法、影响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及干预,指出癌症幸存者久坐行为管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未来应积极开展本土化研究,以改善患者预后。

  • 精准医疗视角下衰弱亚组对老年胃癌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作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老年胃癌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可能导致不同维度的衰弱发生,形成不同的衰弱亚组,其术前各衰弱亚组对术后不良结局的预测作用有待探讨。目的 探究老年胃癌患者术前衰弱亚组对总并发症、住院时间、失能和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方法 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在南京市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04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Tilburg 衰弱量表对其进行调查,术后1个月通过电子病历收集总并发症和住院时间,通过电话随访收集失能和生活质量信息。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衰弱亚组对不良结局预测能力,并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结果 术前老年胃癌患者被分为8个衰弱亚组:仅生理衰弱77例(19.1%)、仅心理衰弱78例(19.3%)、仅社会衰弱23例(5.7%)、生理与心理衰弱63例(15.6%)、生理与社会衰弱13例(3.2%)、心理与社会衰弱16例(4.0%)、多维衰弱(生理、心理与社会衰弱)15例(3.7%)、非衰弱组119例(2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术前多维衰弱对总并发症的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OR=5.344(1.715,16.656),P=0.004]。术前仅生理衰弱[OR=2.048(1.078,3.891),P=0.029]、仅心理衰弱[OR=2.077(1.103,3.913),P=0.024]、多维衰弱[OR=8.321(2.400,28.848),P<0.001]对住院时间延长的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仅心理衰弱[OR=2.620(1.267,5.418),P=0.009]、心理与社会衰弱[OR=11.122(3.253,38.028),P<0.001]、多维衰弱[OR=11.579(2.835,47.302),P<0.001]对低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老年胃癌患者的术前衰弱状况,将多维衰弱量表整合至术前临床评估中,并高度重视术前被评估为仅生理衰弱、仅心理衰弱、心理与社会衰弱及多维衰弱的患者,针对此类人群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采取预康复干预措施,以预防不良结局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 健康生态学视角下老年胃癌患者术前衰弱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术前衰弱是一种反映整体生理储备降低的严重负性状态,在老年胃癌患者中高发,描述患者感知的衰弱影响因素可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重要依据。目的 具体描述老年胃癌患者感知的术前衰弱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通过描述性质性研究,利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2月—6月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拟行胃癌手术的29例衰弱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定向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5个主题及13个亚主题:生理特质,包括老化相关损耗累积、消化道症状明显、疾病打击持续;行为特点,包括运动行为缺乏、体力活动消耗显著;人际网络,包括同伴社交不足、亲子互动缺乏、夫妻间沟通及自我表露缺乏;生活和工作的条件,包括个人经济负担沉重、计划外家庭照顾任务繁重、健康与疾病管理信息资源不足;宏观因素,包括医疗服务水平受限及医保支持力度受限。结论 本研究具体描述了老年胃癌患者所感知的健康生态学视角下不同维度因素对术前衰弱的影响,医护人员可基于上述多维因素制定及实施系统性的预康复方案,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前抗应激能力,改善术后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