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论信息素养教育与学业指导的融合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信息素养教育变革的实践突出表现在在线教学或混合式教学方面,鲜有体现知识、交流、社群等特征。大学图书馆需要寻求一种可行的路径逐步推进变革的实践工作。[方法/过程] 学业指导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利益相关者、内容构成、实践过程、目标要素等方面对学业指导与信息素养教育进行结构化解析,比较分析二者的共性与特性。[结果/结论] 信息素养教育需要与学业指导融合,逐步推进信息素养教育变革:注重校园层面的合作,注入变革源动力;嵌入学业过程,提升教育实践影响力;发展社群学习,提高教育效果。进而,信息素养教育全面深度地支持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变革并在人才培养中持续发挥优势。

  • 荒漠黑果枸杞化学计量特征对氮磷添加比例和水平的响应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21-12-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植物化学计量特征对阐明生物地球化学及生态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至关重要。研究不 同氮磷(N、P)添加处理对荒漠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可从化学计量的角度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为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和营养元素的相互作用提供思路。以黑果枸杞(Lyci⁃ um ruthenicum)为材料,设置 3 个氮磷添加量和比例,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黑果枸杞 C:N:P 化学计量 特征对氮磷添加的响应,比较分析了器官间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氮磷添加对黑果枸杞 不同器官碳(C)含量的影响较小,随氮磷添加量的增加,细根 N 含量显著增大;随氮磷添加比例的 提高,非根器官 N 含量显著增加,根系 P 含量显著降低;氮磷添加比例和添加量的交互效应显著影 响了根系和果实 N、P 含量及茎 P 含量。(2)低氮磷添加比处理降低了器官碳磷比(C/P),提高了碳 氮比(C/N),而高氮磷添加比处理与之相反,各器官氮磷比(N/P)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黑果枸杞 通过调整养分保存策略以保守的养分利用方式抵消环境元素化学计量的变化。(3)黑果枸杞化学 计量特征体现出器官功能差异性,叶片 N 含量和 N/P 显著高于其他器官,茎 C/N 最高,粗根 C 含量和 C/P 最高,细根 N、P 含量和 N/P 较高,果实 P 含量最高。相对于 C,代谢活跃器官(叶、细根、果实)比 非代谢活跃器官(茎、粗根)需要更多的 N 和 P。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从元素与植物功能的角度理解荒漠植物化学计量特征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 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县植被生态需水规律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18-10-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县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区域植被生态需水的内涵及类型划分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彭曼-蒙特斯模型逐月估算了区域林草植被潜在蒸散量,并采用Jensen公式结合实测的区域土壤特征曲线确定了土壤水分修正系数,为植被生态需水量的确定奠定了基础。通过对不同类型林草植被生态需水占比分析,可知当前盐池县草地的生态需水量远高于林地,是盐池县生态需水的主体。进一步通过植被生态需水与降雨平衡的时间变化规律分析可知,除7、8、9月份以外,盐池县各类林草植被生态需水均处于严重亏缺状态,其中缺水量最为严重的是4月份;从植被类型上进一步分析,可知林地中无论是生态需水亏缺量还是盈余水量均以灌木林地为最,而草地中以天然草地为最。进一步对盐池县各生态分区需水特征进行分析,可知一级生态分区中,风沙区的生态需水比例远大于黄土丘陵区;二级生态分区生态需水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花马池镇、王乐井乡、大水坑镇、高沙窝镇、惠安堡镇、冯记沟乡、青山乡、麻黄山乡。一级生态分区中风沙区的生态需水系数及生态需水模数均大于黄土丘陵区;二级各生态分区中生态需水系数及模数由大到小依次为花马池镇、王乐井乡、大水坑镇、惠安堡镇、高沙窝镇、青山乡、冯记沟乡,最小为麻黄山乡。盐池县降雨消耗性生态需水量最小值占蒸发总量的比例为30.51%,适宜值占蒸发总量的比例为72.91%,比例都比较高,其余的的蒸发量属于无效蒸发水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依然为区域植被建设留有一定的空间,但要通过合理的水资源调控手段进行调配。

  • 宁夏中南部调水工程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效果评价

    分类: 地球科学 >> 水文学 提交时间: 2021-12-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宁夏中南部调水工程是宁夏境内唯一的大型调水工程,该项工程的实施,必将会对受水区 水资源配置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基于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性和模糊不相容性的特点,开展宁夏 中南部调水工程受水区水资源配置及效果评价研究,进一步明确中南部调水工程对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影响。从生活优先、生态优先 2 个角度出发,选取 2020、2025 年规划水平年,分别设置有、无中 南部调水工程参与的水资源配置方案集,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 3 个方面对评价指标进行选取,并创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方法对水资源配置结果进 行评价,并将 2 种评价方法的最后得分值按优劣大小排序做对比分析。2 种评价方法均表明基于生态优先的有宁夏中南部调水工程参与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最优;其中模糊物元评价结果表明,凡是采用了中南部工程调水的方案均比没有中南部调水工程的方案优,而主成分分析的评价结果优劣 差异较为明显,除了表明采用中南部工程调水的方案均比没有中南部调水工程的方案优,还可以发现受水区配置的水资源量越多,方案越优。这个结果同时也说明 2 种评价方法用于水资源配置效果评价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宁夏中南部调水工程的参与对于受水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还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效益。

  • 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用户转移行为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我国的移动数字阅读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商业性数字阅读平台用户数量不断增长,面对移动数字图书馆面临用户日益流失的情况,为此采用PPM理论模型探究用户从移动数字图书馆转移到商业性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 通过PPM理论模型,确定影响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用户转移行为的推力、拉力、锚定3个方面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验证提出的研究假设。[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在推力因素方面,用户对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的不满意程度会正向影响用户的移动数字阅读平台转移意愿;在拉力因素方面,感知易用性和网络义务性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移动数字阅读平台转移意愿;用户的转移意愿则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转移行为。在此基础上,从内容、系统和服务3个方面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建议。

  • Premalignant gastric lesions,Immunotherapy and Chinese medicine

    分类: 医学、药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提交时间: 2023-01-20

    摘要: Gastric cancer is a common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y,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i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addressed urgently. The application of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recancerous states and lesions of the stoma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gastric cancer prevention, and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hinese medicine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is regard. In this review, we list the possible target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TCM acupuncture or herbal formulations by compil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therapeutic tools related to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with a focus on their immunotherapeutic mechanism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role of TCM multi-target and multi-pathway interventions of the immune system in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and also provides an outlook on the possible new targets and pathways.

  •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结构及发展潜力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0-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农产品贸易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文章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结构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及其增速存在区域间与区域内国家间双重差异性和阶梯性特征,东盟地区是沿线与中国农产品贸易额最高的区域,中亚地区是沿线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占比较低但增速较快的区域;改善贸易结构、优化贸易环境是实现沿线国家互动共赢共享发展的迫切要求。

  • 基于延迟函数次梯度启发式道路交通补偿策略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5-20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拥挤收费被认为是解决交通拥挤的有效方法,解决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想法是,对于有些容易造成拥堵的道路进行收费,而对于其他未充分利用的道路进行适当补偿,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延迟函数的次梯度启发式道路交通补偿策略。首先,给出道路集的收费/补贴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主要是基于Beckmann最小化目标函数实现,然后利用库恩-希尔斯条件和拉格朗日乘子建立模型的条件约束;其次,基于启发式算法建立道路交通的定价补偿策略,利用边际成本建立延迟函数分析模型,然后基于次梯度法进行模型的优化;最后,通过在真实道路网络上的仿真实验,显示所提算法在旅行时间、交通流量、收敛性等指标上均具有较好的性能,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 远近端人际压力与FKBP5基因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联合影响:基于发展的视角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本研究采用为期2年的纵向追踪设计, 在436名青少年中考察远端童年期虐待与近端同伴侵害对青少年自伤的相对作用与影响模式, 以及FKBP5基因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远近端人际压力均能显著预测青少年自伤行为, 但二者的相对作用在青春期不同阶段会发生变化; (2)在全样本中, 远近端人际压力均以压力放大模式影响自伤行为, 即高童年期虐待放大近期同伴侵害对自伤行为的预测作用; (3)纳入FKBP5基因后, 在AA纯合子青少年中仍符合压力放大模型, 但在AC和CC基因型青少年中, 影响模式则符合压力敏感模型, 即经历高童年期虐待的青少年对近期同伴侵害更加敏感, 在低同伴侵害下自伤得分相对较高。研究结果提示, 远近端人际压力对青少年自伤的特定影响模式因其遗传基因而有所差异。

  • 青藏高原5—10月地表潜热通量与青海同期降水之间的关系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1981—2015年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青海省43个观测站气象资料,采用气象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相关分析法及合成分析等方法,对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5—10月地表潜热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青海省同期降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高原地表潜热通量第1模态空间分布主要呈现高原东西部变化不一致的特征,青海东北部、高原西部和南部地区表现为正异常,其余地区为负异常;第1模态时间系数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并以2001年为界,前正后负,表明青海东北部及高原西部和南部地表潜热通量在2001年以前(后)增加(减少)。② 高原地表潜热通量与青海省东北部降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高原地表潜热通量增加(减少)时,青海省东北部降水减少(增加)。③ 将通过0.1显著性检验的区域作为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关键区(35.0°~38.5°N,98°~103.0°E),以1个标准差为依据,挑选潜热通量高值年和低值年。结果表明,关键区内地表潜热通量在近35 a表现为显著下降的趋势,潜热通量高值年关键区降水增加,潜热通量低值年关键区东北部降水减少,其余地区降水增加,且在南部存在大于60 mm正异常中心;在潜热通量高(低)值年,关键区位势偏低(高),风速偏大(小),关键区南部水汽辐合较弱(强)。通过分析100 hPa南亚高压中心强度与300 hPa温度场,在地表潜热通量异常偏高(低)年,南亚高压强度略低(高),300 hPa暖中心略低(高),且南亚高压初上(撤离)高原较早。

  • 新型菱形受热面吸热偏差的计算与分析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18-01-05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基于某水泥余热集成利用技术平台,对新型菱形布置受热面作为余热锅炉过热器时的吸热偏差进行计算和分析,受热面热负荷不均是产生热偏差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了等效吸热不均系数的概念,给出了一种受热面布置与烟气流向呈一定角度时计算吸热不均系数的数学方法,并以试验结果验证其可靠性。菱形受热面的管束布置形式可合理有效利用热能,吸热偏差在0.82~1.07 之间,与顺排布置受热面相比体现了非常好的吸热均匀性,对于减小热偏差有较好的结构优势。

  • 新型菱形受热面吸热偏差的计算与分析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基于某水泥余热集成利用技术平台,对新型菱形布置受热面作为余热锅炉过热器时的吸热偏差进行计算和分析,受热面热负荷不均是产生热偏差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了等效吸热不均系数的概念,给出了一种受热面布置与烟气流向呈一定角度时计算吸热不均系数的数学方法,并以试验结果验证其可靠性。菱形受热面的管束布置形式可合理有效利用热能,吸热偏差在0.82~1.07之间,与顺排布置受热面相比体现了非常好的吸热均匀性,对于减小热偏差有较好的结构优势。

  • 不同尺度下停歇点湿地对迁徙水鸟的影响研究综述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4-26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停歇点湿地是迁徙水鸟重要的能量补给地,在水鸟每年的往返迁徙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增加,迁飞路线上的停歇点湿地正发生剧烈变化。各个停歇点湿地的生境变化及周围环境不仅是影响水鸟栖息地适宜性的重要因素,还改变了各路线上迁徙水鸟的种群大小和群落多样性。分析不同尺度下停歇点湿地影响迁徙水鸟种群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和环境因素,不仅有助于理解各停歇点景观变化的生态效应,也可为迁徙水鸟种群保护提供理论支持。首先分析了在栖息地斑块尺度上停歇点湿地内的水、食物、栖息地格局和人类干扰等生态要素对水鸟觅食和栖息活动的影响;其次,分析了景观尺度上湿地周围的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外来生物等环境条件在各停歇点对水鸟栖息地质量的改变;最后,基于多尺度条件下湿地影响因素的耦合效应,分析了当前湿地生境与水鸟种群关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了对湿地和水鸟保护的启示。

  • 黑果枸杞茎叶生长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灌水施肥的响应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0-04-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在石羊河中游田间条件下,通过灌水和施肥调节黑果枸杞生长。测定不同时期黑果枸杞茎、叶生长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分析器官水平生长速率与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关系,验证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生长速率假说”。灌水施肥显著促进了茎长、基径和叶片长、宽及叶干重的生长(P <0.05),而茎长、基径、叶面积和叶干重的相对生长速率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下黑果枸杞新梢C含量及C∶N、C∶P随生育期进程呈增加趋势,而N、P及N∶P呈降低趋势;灌水和施肥处理后茎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茎N、P含量高于对照。各处理叶片C、N、P含量在生育期内呈降低趋势,而C∶N、C∶P及N∶P呈增加趋势;灌水和施肥后叶片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叶片N、P含量高于对照。茎C含量及C∶N、C∶P显著高于叶片(P <0.05),而N、P含量及N∶P显著低于叶片(P <0.05)。生长速率假说认为,生物个体的生长速率与体内的N∶P、C∶P具有负相关关系, 与N、P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处理黑果枸杞茎、叶的生长速率与其N、P含量及C∶P、N∶P总体相关性不显著。表明施肥灌水调节下黑果枸杞茎叶生长及化学计量学特征不支持生长速率假说。

  • 猪内源氨产生机制及其营养调控措施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猪内源氨产生过量对动物危害甚大,能引发多种炎症、抑制生长性能、降低免疫力、造成贫血和组织缺氧、丧失食欲,同时还能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全面了解猪内源氨产生机制,并采取相应的营养调控减排措施从根本上减少氨的排放,对动物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饲粮蛋白质降解产氨机制、肠道微生物产氨机制和谷氨酰胺的脱酰氨基作用产氨机制;然后从氨在肝脏和血液中循环过程解释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最后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猪内源氨的营养调控措施,包括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添加植物提取物和益生菌,以期为减少环境中氨的浓度及提高猪的生长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典型战略性金属中长期可持续供给路径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8-23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合理开采、利用、消费不仅会影响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 全,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碳中和战略正在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技术格局,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后疫情阶段,战略性金属的供需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其产业链和供应 链面临的安全挑战从传统的资源产品获取能否得到保障,蔓延至开采、加工、应用、循环利用等全产业链 条。另一方面,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迅速增长,但其作为二次金属的循环利用率仍然不高,这将导致大量资 源损失。面向未来,国家(政府) 应尽快建立二次金属的资源量和储量精细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健全二次金 属的收集和资源化体系,促进制订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及标准,保障国内战略性金属的高效内循环及自给自 足,彻底摆脱战略性金属受制于人的局面。

  •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与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7-20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心房颤动(房颤)容易合并脑卒中和外周动脉栓塞。研究房颤血栓形成的具体机制并进行有效干预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是目前房颤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重要方向。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与血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了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开胸心脏手术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29例和冠心病患者10例,其中分为窦性心律组15例和房颤组24例。房颤组再分为无左心耳血栓和有左心耳血栓两个亚组各12例。超声心动图检测所有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EF)及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组血栓的面积大小;术中抽取左心房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蛋白激酶B (AKt)、核因子-KB(NF-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血管细胞粘附因子(VCAM-1)的表达水平。将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组的LAD值、EF值、炎症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的水平与左心耳血栓的面积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房颤组的IL-8、AKt、NF-B、ET-1、ICAM-1和VCAM-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而NO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2)与房颤组相比,房颤+左心耳血栓组的hs-CRP和AKt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NO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房颤组和房颤+左心耳血栓组的IL-6 、IL-8、TNF-、NF-B 、ET-1、vWF、ICAM-1及VCAM-1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3)12例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的患者其左心耳的血栓面积最大为4.8cm2,最小为1.67cm2,平均为(3.480.83)cm2。(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房颤合并左心耳血栓的患者其LAD值、EF值、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的水平与左心耳血栓的面积大小无直线相关关系(均为P>0.05)。结论 房颤患者,特别是合并左心房血栓的患者,左心房血液存在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水平显著升高,而合并左心房血栓时上述指标更高。检测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的水平有助于评估房颤患者的血栓状态。

  • 应激恢复的测量指标、影响因素及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分类: 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3

    摘要: 应激包括反应和恢复两个主要阶段。应激恢复测量主要是通过曲线下面积,曲线拟合,平均恢复率,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等方法对恢复过程进行量化。应激恢复与人们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恢复缓慢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人格特质、环境、睡眠、认知模式等因素会影响应激恢复。未来研究可以系统考察认知模式对应激恢复的影响,关注不同恢复模式个体的身心健康状态。

  • 抗c-Myc标签纳米抗体的筛选与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1-26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以c-Myc-GST蛋白为靶分子,从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免疫文库中筛选能够特异性识别c-Myc标签(EQKLISEEDL)的纳米抗体。方法:采用固相淘选技术,筛选出能与c-Myc标签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phage-ELISA鉴定阳性克隆并测序,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阳性噬菌体编码的纳米抗体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5b(+),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间接ELISA和量子点免疫荧光法验证纳米抗体的结合活性和特异性。结果:通过4轮固相淘选,具有结合活性的噬菌体克隆得到了有效富集,回收率提高了145倍,阳性率从20.83%提高至85.4%。将phage-ELISA鉴定显色值高的两个纳米抗体A25和A26分别进行了重组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均为可溶性表达,表达量为60 mg/L。间接ELISA结果表明重组蛋白A25和A26都能够识别c-Myc标签,量子点免疫荧光法验证得到纳米抗体A25能够对SP2/0细胞内的c-Myc蛋白进行检测。结论:成功地筛选出与c-Myc标签结合的纳米抗体噬菌体克隆,构建了两个抗c-Myc标签纳米抗体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了可溶性表达,为检测胞内c-Myc蛋白奠定基础。

  • 抗c-Myc标签纳米抗体的筛选与应用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11-26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目的:以c-Myc-GST蛋白为靶分子,从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免疫文库中筛选能够特异性识别c-Myc标签(EQKLISEEDL)的纳米抗体。方法:采用固相淘选技术,筛选出能与c-Myc标签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phage-ELISA鉴定阳性克隆并测序,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阳性噬菌体编码的纳米抗体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5b(+),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间接ELISA和量子点免疫荧光法验证纳米抗体的结合活性和特异性。结果:通过4轮固相淘选,具有结合活性的噬菌体克隆得到了有效富集,回收率提高了145倍,阳性率从20.83%提高至85.4%。将phage-ELISA鉴定显色值高的两个纳米抗体A25和A26分别进行了重组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均为可溶性表达,表达量为60 mg/L。间接ELISA结果表明重组蛋白A25和A26都能够识别c-Myc标签,量子点免疫荧光法验证得到纳米抗体A25能够对SP2/0细胞内的c-Myc蛋白进行检测。结论:成功地筛选出与c-Myc标签结合的纳米抗体噬菌体克隆,构建了两个抗c-Myc标签纳米抗体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了可溶性表达,为检测胞内c-Myc蛋白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