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广播节目的编排技术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逐渐推进,互联网等应用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信息的共享,提高了相应的传播速度,加快了其传播面积。这为新闻广播节目的工作建设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如何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促进节目编排的优化推进,抓住时代背景,化挑战为机遇,促进新闻广播行业的持续发展,就成为广播行业当前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因此,本文将以媒介融合为阐述背景,通过浅谈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广播的主要发展趋势,说明将其与媒介进行融合的必要性,最后给出完善的编排策略,以供参考。

  •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总体框架及其应用实现——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构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体系,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络。[方法/过程] 结合国内外发展案例,论述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特点、需求和框架体系,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创新实践,提出未来发展策略。[结果/结论] 北京大学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有力支持北京大学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其成功经验可以为高校图书馆,尤其是综合性高校图书馆提供借鉴。

  • 独立第三方学科评价服务的方法与实践——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支持药学国际评估的评价分析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大陆地区多家高校自2002年起陆续开展的自主学科国际评估工作旨在通过国际视角对本校的学科目标定位、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研究实力、国际影响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审视。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服务的重要阵地,在评估学科发展态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图书馆作为第三方在该领域开展工作的方法和实践进行总结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 在充分了解学科国际评估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文献计量方法为手段的独立第三方学科评价分析报告体系,以有效支撑高校自主开展国际评估。以北京大学药学国际评估第三方评价分析报告为例,详细介绍对标机构筛选、基础数据获得、评价指标布局等重点工作,为学科国际评估工作提供精准的参考支持。[结果/结论] 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国际评估撰写的第三方评价分析报告,客观分析了参评机构、参评学科的科研布局、发展趋势与影响力,并与国际对标高校进行对比,显示参评高校在国际同行间的竞争力。今后,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优势,拓展服务对象,以第三方视角提供客观、合理、科学的分析报告以辅助各类评价工作。

  • 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SiO2复合相变调湿材料的制备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8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以SiO2为载体、以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为相变材料制备了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SiO2复合相变调湿材料, 用等温吸放湿法、步冷曲线法、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析(LPSA)、热重分析(TG)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SiO2对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有较好的包裹效果, 所形成的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SiO2复合相变调湿材料不但具有较好的控温性能, 还具有良好的调湿性能。

  • 科研实体名称规范的关联数据模型构建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旨在研究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NSTL)的科研实体名称规范数据发布为关联数据的难点关联数据的数据模型。科研实体名称规范数据的数据模型研究,有助于NSTL科研实体数据的共享、互联、质量提升,融入到互联网中,同时也为其他机构使用、发布关联数据提供模型参考。[方法/过程] 首先,分析比较国内外关联数据发布项目中所采用的数据模型,发现关联数据发布项目中的数据模型主要分为以Schema.org为核心和多种标准词表组合两类;结合NSTL名称规范数据的特点,设计两种形式的关联数据模型,并从关联数据模型对名称规范数据的表达程度、模型复杂度等角度进行比较,选择较优方案;最后以D2RQ为工具进行实验,将NSTL名称规范的样例数据发布为关联数据。[结果/结论] 分析发现两种方案中以Schema.org为核心标准词表的方案相对于多种标准词表组合的方案有较优的表达完整度、较低的模型复杂度,更易于融入互联网,因此更适合作为NSTL名称规范数据的关联数据模型。

  • 优化制备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SiO2复合相变调湿材料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8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以SiO2为载体材料、以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为相变材料制备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SiO2复合相变调湿材料, 基于均匀设计和多元非线性回归法研究了各因素对复合相变调湿材料调湿性能和控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因素对性能影响大小的排序为: 无水乙醇与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溶液pH值、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与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超声波功率、去离子水与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 优化制备方案为: 溶液的pH值为2.68、超声波功率为113W、去离子水与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为9.03、无水乙醇与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为5.22、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与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为0.51。

  • 细粒径SiO2基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微胶囊相变调湿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采用硅烷偶联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以SiO2为壁材、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为芯材的细粒径SiO2基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微胶囊相变调湿材料。采用等温吸放湿法、步冷曲线法、激光粒度分析仪(LPS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表征了SiO2基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微胶囊相变调湿材料的调湿性能、调温性能、粒度分布、组成结构、表面形貌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去离子水用量、无水乙醇用量、硅烷偶联剂用量和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用量对SiO2基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微胶囊相变调湿材料有重要的影响。当去离子水与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为9、无水乙醇与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为5、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与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为0.5和硅烷偶联剂与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为0.1时,SiO2基棕榈醇-棕榈酸-月桂酸微胶囊相变调湿材料呈球形且表面光滑紧凑,尺寸仅为1680.60~1735.35nm,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较好,具有良好的相变储湿性能。

  • 青土湖土壤剖面盐分特征及其定量表述研究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2-17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选取石羊河流域下游青土湖芦苇区与荒漠植被过渡区为研究区,采集24个样点不同深度土样和地下水水样,测定土壤含盐量和质地、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等环境要素,分析芦苇区与荒漠植被过渡区土壤剖面含盐量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定量表述式。结果表明:(1)土壤剖面盐分聚集在芦苇区主要为平均型,荒漠过渡区主要为表聚型(0~20 cm)和中聚型(20~60 cm);(2)土壤盐分(S)随地下水矿化度(m)与埋深(h)之间的比值呈指数型关系式(S=aebm/h);(3)随着m/h 值的增大,芦苇区盐分聚型从平均型到中聚型,荒漠过渡区从平均型到中聚型再到表聚型的方式过渡;(4)维持芦苇和荒漠典型植被(如白刺)生长的土壤表层含盐量分别不超过2 g·kg-1、6 g·kg-1时,地下水临界埋深为1.15 m和2.37 m,可为该地区生态地下水位调控和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 胃肠道肿瘤的多光子成像与光学活检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分子影像学杂志》

    摘要: 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术式的选择及手术切除范围的确定急需一种原位的、实时的诊断技术来评估肿瘤的浸润深度、转移情况以及外科手术切缘有无癌残留。利用多光子成像技术,多光子显微镜能够提供实时的胃肠道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学信息。多光子成像技术具备无需外源标记组织、对胶原极其敏感、对组织的光损伤小和穿透深度深等特点,其可能应用于胃肠道肿瘤的光学活检。本综述从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情况和外科手术切缘有无癌残留等相关研究角度,旨在综合概述多光子成像技术用于评估胃肠道肿瘤光学活检的可行性以及探讨多光子成像技术可观的发展前景。

  • 基于MEMS振镜的光纤光栅高速解调系统

    分类: 工程与技术科学 >> 仪器仪表技术 提交时间: 2024-02-06

    摘要: 基于F-P滤波器构建的解调系统解调频率较慢,测量变化频率较高的物理量时会产生解调误差,因此在保证解调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解调频率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振镜的解调系统,包括搭建基于MEMS振镜构建的解调系统,使用光纤波长标准具解决控制MEMS振镜的驱动电压与输出波长存在非线性 误差影响解调精度的问题,并借助中心波长定位原理和寻峰算法解调传感器应力波长值。最后使用等强度悬臂梁对解调系统进行静态性能测试,电机驱动柔性板分别进行频率为1 Hz和5 Hz的正弦曲线运行并使用解调系统采集运动曲线。实验表明该解调系统的线性度为0.85%,对采集的波长曲线进行拟合,R2最大值为0.9847。

  • 基于生理生化指标选择红锥二代优良家系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0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通过对 29 个红锥优树二代家系苗光合碳氮同化过程关键物(叶绿素、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总 ATP 酶含量、PEP 羧化酶含量和 RUBP 羧化酶含量)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进行优良家系的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9 个生理指标 29个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叶绿素 a 含量为 0.13~0.72 mg·g-1Fw,叶绿素 b 含量为 0.01~0.27mg·g-1Fw,叶绿素 a+b 含量为 0.18~0.98 mg·g-1Fw,类胡萝卜素含量为 0.03~0.32 mg·g-1Fw,硝 酸 还 原 酶 活 性 为 1.16~10.26 µg··g-1··h-1 , 谷 氨 酰 胺 合 成 酶 活 性 为 0.30~1.24A··mg-1protein·h-1,总 ATP 酶含量为 0.37~3.55 U·mg-1 prot,PEP 羧化酶含量为 8.42~21.24IU·L-1,RUBP 羧化酶含量为 2.09~9.12 ng·mL-1。其中总 ATP 酶含量变异最大,其次为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异最小的为 RUBP 羧化酶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分别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筛选出 10 个红锥优树二代优良家系,重复率达到了 90%,分别为 B2、B5、P5、A6、P3、P6、R3、D2、R4 家系。说明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均可用于评价红锥二代优良家系。其中家系 B2、B5 表现最佳.

  • 河北省北部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为了了解河北省北部森林植被固碳能力, 本文以该区域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经济林和灌丛为 研究对象, 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采用的加拿大林业碳收支模型(CBM-CFS3), 利用第7 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野外森林植被调查样地数据, 拟合出研究区的蓄积生物量转换参数和林木器官生物量比例参数, 建立研究区内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蓄积生长方程、蓄积-干材生物量转换方程、生物量组分比例方程, 采用这些方程评估了2010 年河北省北部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和固碳速率。结果表明: 拟合的不同森林植被蓄积生长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7, 蓄积-干材生物量转换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8, 生物量组分比例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可用于评估该区域森林植被碳汇功能和潜力。2010 年河北省北部森林植被碳储量为59.66 Tg(C), 平均森林植被碳密度为25.05 Mg(C)hm-2, 森林植被固碳速率为0.07~1.87 Mg(C)hm2a1; 其中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经济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为30.97 Tg(C)、12.36 Tg(C)、15.73 Tg(C)、0.60 Tg(C)和26.09 Mg(C)hm2、26.14 Mg(C)hm2、24.50 Mg(C)hm2、7.53 Mg(C)hm2。河北省北部森林植被碳密度与固碳速率均从西北到东南呈升高趋势。造林后森林面积增加6 400 km2, 森林植被碳储量增加19.54 Tg(C)(不包括灌丛); 林龄结构以中幼龄林为主, 未来森林固碳潜力巨大。说明造林在增加森林植被碳储量和提高森林的固碳速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巴斯德毕赤酵母甘油转运体的发现及功能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工程 提交时间: 2017-07-24 合作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摘要: 摘 要:【目的】分离确认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甘油转运体并初步研究其功能。 【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查找可能的甘油转运体(gt1, GeneID: 8197545),并通过DAS软件对其跨膜结构域进行预测。通过PCR方法扩增该基因并将其与EGFP融合克隆到pPICZ B以及pRS424载体进行亚细胞定位;同时将其与pRS424载体连接后电转到粟酒裂殖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确定其功能;通过同源重组敲除gt1基因并在不同培养基中培养测定aox1基因表达量。【结果】生物信息学显示与酿酒酵母中已经证明的甘油转运体(sugar transporter 1,stl1)类似,GT1蛋白同样为具有疏水结构域的跨膜蛋白,同时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T1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包含有gt1基因的粟酒裂殖酵母可以在以甘油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而野生型不可以;在Δgt1突变体中aox1基因可以获得组成型表达。【结论】分离并确认了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甘油转运体GT1,并初步证明其与aox1基因甘油阻遏相关。

  • 磁化微咸水灌溉对欧美杨I-107微量元素和碳氮磷养分特征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01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为探讨盐分环境下,磁化作用对土壤和植株养分特征的影响,以欧美杨I-107为试材,采用磁化和非磁化微咸水灌溉处理,通过对土壤和植物组织中微量元素和碳氮磷含量的测定,以揭示土壤-植物的养分供求关系。研究发现:(1)微咸水灌溉处理中叶片和根系Fe含量均下降;叶片Zn、Mn和Cu含量提高,根系Mn和Zn含量降低、Cu含量提高。叶片和根系中总碳含量均提高,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降低;叶片C/N下降,根系C/N和C/P则提高。(2)磁化微咸水灌溉处理叶片和根系中Fe、Zn、Cu含量均提高,Mn含量降低;叶片C、P及C/N提高,N含量下降;根系C、C/N和C/P含量提高。(3)微咸水灌溉土壤中Fe、Mn、Zn和Cu微量元素全量均降低,有效态含量均提高;OC和N、C/P和N/P下降,全磷和C/N提高。(4)磁化微咸水灌溉中土壤Fe、Mn和Zn全量提高,Cu降低; Fe、Mn、Zn和Cu有效态含量提高;OC和N、C/P和N/P提高。可见,磁化作用有利于调节植株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分配,提高土壤的固氮能力以及对植株的碳供应能力。此外,盐分环境下,植物体通过提高元素Fe含量以及C/N比值维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以满足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 童年期创伤后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HPA轴系统多基因的调节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21

    摘要: 童年期的不良经历似乎增加了个体对压力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可能影响其终身的社会适应。许多研究表明,HPA轴系统基因可能在调节环境因素与社会适应之间发挥作用。然而,过去单个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存在争议。本研究针对青少年样本(14.15 ± 0.63岁; N = 700),采用多位点遗传谱评分(multilocus genetic profile scores, MGPS)计算HPA轴系统多基因得分,利用纵向数据探究其与童年期创伤和亲子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预测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包括抑郁症状、亲社会行为和自伤行为)。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包括抑郁症状和亲社会行为)是遗传(HPA轴系统MGPS)、远端环境(童年期创伤)和近端环境(亲子关系)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遗传风险评分的增加,童年期创伤和亲子关系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增加,这意味着遭受过童年期创伤的个体,亲子关系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会更加显著,符合差别易感性模型。行为学实验进一步揭示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潜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