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0 kg川藏黑猪的能量代谢与沉积规律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23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20~50 kg川藏黑猪的能量代谢与沉积规律。试验一:选择体重接近[(20.17±3.46) kg]的川藏黑猪配套系商品猪64头,预试期7 d后屠宰4头猪测定胴体成分;其余试验猪按公母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各重复单圈饲养,分别自由采食消化能(DE)水平分别为13.79、13.37、12.96、12.54和12.12 MJ/kg的饲粮,测定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试验猪体重达50 kg时,结束试验一并在各组选择1头猪屠宰测定胴体成分。试验二:选择试验一中15头体重接近[(48.34±4.07) kg]的公猪,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单独饲养于代谢笼,分别采食上述5种DE水平的饲粮,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4 d。采用析因法建立能量需要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饲粮DE水平影响了20~50 kg川藏黑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饲粮DE转化为代谢能(ME)效率(ME/DE)为97.26%~98.10%,ME用于沉积产品能的效率(DED/ME)平均值为41.71%;此阶段川藏黑猪维持需要ME平均值为0.49 MJ/W0.75或0.85 MJ/W0.60(按DE计为0.50 MJ/W0.75或0.87 MJ/W0.60),增重需要DE和ME平均值分别为18.91和18.47 MJ/kg。由此得出,20~50 kg阶段川藏黑猪能量需要模型为:DE(MJ/d)=0.504 W0.75+18.91ΔW或DE(MJ/d)=0.867 W0.60+18.91ΔW;ME(MJ/d)=0.492 W0.75+18.47ΔW或ME(MJ/d)=0.847 W0.60+18.47ΔW。

  • 2010—2021 年国内外老年多重慢病研究热点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已成为老年人的常态,老年多重慢病相关研究也不断丰富,但鲜有对其研究进展及热点进行分析。 目的 分析国内外老年多重慢病的研究热点,揭示近十年来(20102021 年)老年多重慢病领域研究前沿的热点主题,为相关研究者追踪前沿信息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和文献计量学等方法,检索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中华医学会期刊全文数据库、APA-PsycINFO 美国心理学会数据库中老年多重慢病领域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 20102021 年。使用 CiteSpace 6.1.3、PASW 18、BICOMB 2.04 等软件对文献的发文量趋势、来源、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及可视化,并绘制战略坐标图对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老年多重慢病相关文献 9 392 篇,其中外文文献 5 776 篇,中文文献 3 616 篇。近十年来老年多重慢病领域中外文献发文量均呈指数型增长,中文文献年增长率为 13.27%,外文文献年增长率为 15.84%,该领域正处于发展阶段。中外文献均挖掘出 5 个主流研究热点,国内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肺部疾病等慢性病共病的相关文献较多,国外则研究精神疾病共病情况的较多,其次是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躯体疾病共病状况。 结论 国内外老年多重慢病领域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分析国外文献显示精神疾病共病虽为相对研究热点但不够成熟,老年多重慢病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且多元,但研究深度有所不足。分析国内文献显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处于研究领域的核心,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共病相关研究还不够成熟,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相关共病以及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护理、保健等相关研究有所欠缺,可能成为未来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

  • 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分子影像学杂志》

    摘要: 目的 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方案隐匿的方法(按顺序编码、不透光、密封的信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及莫沙必利治疗,实验组在上述西药基础上配合半夏厚朴汤加减煎服,观察8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症状积分(Gerd Q),评分及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Gerd Q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且实验组食管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治疗后(15.01±7.79 mm Hg)较治疗前(14.35±7.83 mm Hg)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厚朴汤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食管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

  • 外加氮源在Cd 超标菜地上的应用效果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探讨外加氮源对Cd 超标菜地不同叶菜吸收Cd 及土壤Cd 有效性的影响, 以明确施氮对土壤Cd 的影 响效应, 并试图对不同氮源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为合理利用氮肥来降低叶菜Cd 含量提供参考。在Cd含量为0.628 mg·kg1 的Cd 超标菜地上, 试验研究了氮用量水平为150 kg·hm2 时, 4 种氮肥(尿素、硝酸钙、硝酸铵、碳酸氢铵)对矮脚葵扇黑叶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和白梗尖叶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 L.)Cd 含量、品质及土壤Cd 有效性的效应。结果表明, 田间条件下, 与不施氮处理相比, 4 种氮肥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Cd 超标菜地上2 种叶菜产量, 降低了其地上部和根系Cd 含量。4 种氮肥中, 尿素对白梗尖叶苋菜的增产效果最好, 增产幅度达47.5%; 碳酸氢铵对葵扇黑叶白菜的增产效果最好, 增幅达59.7%; 硝酸钙降低2 种叶菜地上部和根系Cd 含量的效果均优于其他氮肥, 该处理的白梗尖叶苋菜地上部和根系Cd 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41.6%和24.1%, 葵扇黑叶白菜降低32.2%和25.9%。4 种氮源对2 种叶菜地上部Cd 吸收总量、NO3-N、NO2-N、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含量等的影响各异, 对土壤pH 和DTPA-Cd 含量影响也不同。其中, 硝酸铵处理的土壤pH 分别比对照降低0.12 和0.25 个单位, 而土壤DTPA-Cd 含量则显著增加15.3%和14.6%; 碳酸氢铵处理则呈相反变化趋势。综合评价结果显示, 4 种氮肥的综合加权平均值均高于对照处理, 以硝酸钙相对最高, 表明硝酸钙在Cd 超标菜地上的综合应用效果相对最好。因此, 在Cd 超标土壤上, 硝酸钙可作为优选氮源使用。